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因为一杯热水,他要离婚,邻居家的故事真残忍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因为一杯热水,他要离婚,邻居家的故事真残忍

2020-10-17 19:16:05 作者:不是我吧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因为一杯热水,他要离婚,邻居家的故事真残忍

  01

  十年前的2010年,我12岁。

  父母为了生计,带着我从乡下来城里谋生。

  为了省房租,我们租住在城西一个大杂院里。

  院里除了我们,还住了一对老夫妇。

  而我今天要和大家讲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02

  老夫妇姓沈,我叫他们沈爷爷,沈奶奶。

  他们是企业退休职工,每月都有退休工资。房子也是自己买的。

  两个老人都很和善,也很喜欢我。

  他们养了一条哈巴狗,我每天放学回来就在院里和那条小狗玩。

  那时我年纪小,对城里人很是羡慕,觉得他们不用像我爸妈那样为了生计背井离乡。退休后,只用享受生活。

  直到有一天,狗狗叼着我的玩具进了沈爷爷的屋里。沈奶奶招呼我进屋里玩。

  那是我第一次去他家,和我想象中的很不一样。

  屋里极为简陋,只有两张床,一个木质柜子和一张桌子。桌面的油漆,掉落的所剩无几。

  斑驳的柜子和有裂缝的镜子,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屋顶挂着一盏昏黄的灯,发着微弱的光,整个屋子都是陈旧的气息。

  沈奶奶在抽斗里找了半天,拿出几颗糖给我。

  我摆了摆手,抱着我的球离开了。

  十二岁的我,是有点困惑的。

  03

  那天晚上,睡觉前,我问妈妈,沈爷爷沈奶奶是城里人,房子还是自己的,他家怎么看着比我们还穷呢?

  妈妈笑着说,爷爷和奶奶那是节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

  我若有所思地点头,哦,这样啊。

  可是不久后的一个晚上,我和爸妈正在家里吃饭,忽然听到院子里很激烈的争吵声。

  我爸让我妈去看看怎么回事,我也跟着去了。

  沈爷爷正在很生气地骂沈奶奶,你不知道一度电多少钱吗,能买多少煤球了。你为什么要用电烧水呢,你不喝水能渴死吗……

  沈奶奶坐在床边,不停地抹眼泪。我妈劝沈爷爷消消气,有什么事好好说。

  沈爷爷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我也没办法啊。

  沈爷爷说着说着,忽然哭着打自己脸。

  我爸也过来了,赶紧拉着沈爷爷,给我妈使了个眼色。

  我妈带着沈奶奶去了我家。

  沈奶奶哭着向我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沈奶奶出门回来,渴得厉害,家里却没热水了。于是就拿电热水壶烧了一壶水,想着快一点。

  沈爷爷回来后,发现还冒着热气的水壶,瞬间就发了火,还嚷着要离婚。

  我妈一直安抚沈奶奶,让她别难过了。

  可沈奶奶还是一直哭。

  我有点听不明白,就因为用电热壶烧水,多喝了杯热水,就要闹离婚吗?

  沈奶奶走后,我对妈妈说出了我的疑问。

  我妈说,你还小,等你长大就懂了。

  我若有所思的望向窗外,月亮和星星都睡觉了,黑寂的夜,只有风呼啸的吹着。

  04

  是后来相处久了,我从大人的聊天里,渐渐对他们的了解多了一些。

  沈爷爷和沈奶奶有个儿子,叫沈磊。

  老两口省吃俭用供沈磊上学,沈磊也算争气,大学毕业后进了不错的单位,收入尚可。

  然后老两口又拿出所有的积蓄帮沈磊买了房子,娶了媳妇。

  媳妇很漂亮,但没有工作。好在沈磊工资高,也能养家。

  本想着日子会越来越好,结果媳妇根本不待见两个老人,不愿和他们一起住。

  媳妇闹得天翻地覆,说如果公婆住进来就离婚。

  沈磊怕老婆,不敢吱声。老两口不想儿子为难,就还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

  两年后,媳妇怀孕了,又吵着换大房子,还必须是学区房,说是为了孩子以后上学考虑。

  可沈磊的工资只够日常开销。而且媳妇爱旅游,两人时常天南海北地跑,刷了不少信用卡。

  那几年,房价飞涨,哪来的钱买新房?

  媳妇又指挥儿子来问老人要钱。

  那时老两口已经退休,手里的积蓄也不多,当时就拒绝了。

  媳妇知道后,非要去打掉孩子,说反正养不起,还不如不生。

  沈磊又来求老人,老人实在没办法,就卖了自己住的房子,加上手里的积蓄全都给了他们。

  他们留了一点钱,买了这个大杂院里的一间房。

  本想着可以消停一段时间,可后来的这些年,沈磊依旧三天两头来要钱。

  今天是孙子要上早教,明天是兴趣班,后天是要带孩子旅游长见识……

  老两口每月的退休工资全用来贴补儿子了。

  于是只能对自己更节俭,两人共用一部手机。几乎不吃肉,也不买水果,衣服也都是多年前买的。

  他们每天傍晚都去菜市场转悠,捡一些别人扔掉的菜叶回来做饭。

  他们用的还是老式的煤球炉子,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

  知道这些后,我越来越困惑。

  因为我在书上看到的是养儿防老,但沈爷爷沈奶奶明明有儿子,日子却这么苦。

  05

  印象里,我大概见过沈磊四五次。

  他每次来都穿得很讲究,黑皮鞋擦得锃亮。但每次都是两手空空,来去匆匆。

  沈磊如果要到钱,就兴高采烈哼着小曲走了;要不到,就骂骂咧咧地离开。

  我根据沈磊离开的步伐都能判断出结果。

  他妻子来得更少,我只见过一次。

  烫着大波浪卷发,踩着高跟鞋,一看就是城里人的样子。

  不知为什么,我总感觉这个小院和他们格格不入。

  那天,沈磊的妻子还没待一会,就有点不耐烦,催着让赶紧走。

  她抱怨说,这院里都是苍蝇蚊子,下水道也臭死了,我一分钟都呆不下去。

  沈磊陪着笑脸,不一会两人就走了。

  那次他俩来的目的还是一样的:要钱。

  沈爷爷和沈奶奶追出来送他们,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车扬尘而去,久久都不肯回来。

  有时,沈磊会提前说来这里吃饭,沈爷爷和沈奶奶一大早就去买菜。

  回来各种煎、炸、炒、煮,做一堆好吃的等着。

  为了省钱,他们连早饭都不吃,直接等沈磊过来一起吃。然后再打包一份,给媳妇孙子。

  沈磊走后,剩下的菜,两个老人要留着吃好几天。

  我看着他俩孤独落寞的背影,觉得沈磊很讨厌。

  不光是我,沈爷爷家的狗都不喜欢沈磊。

  每次见了沈磊都冲他汪汪叫,有一次沈磊踢了狗狗一脚,狗狗发了怒差点咬到他。

  沈磊叫嚷着非要打死狗狗,沈爷爷没办法,含泪把狗送人了。

  我难过了很久,暗暗地想,有时候,人真的还不如一条狗。

  我问妈妈,为什么沈爷爷的儿子那么差,沈爷爷和沈奶奶还要对他们好呢?

  妈妈说,再不好,也是他们的孩子啊。父母对孩子都这样的,毫无保留地付出。你长大了就懂了。

  我还是不太理解。父母的恩情,重于山啊。沈磊怎么就一点都看不到呢。

  我在笔记上一字一句地写,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爸妈,不能忘恩负义,不能让自己长成讨厌的沈磊。

  06

  后来,我爸妈拼了几年,存了一些钱,也开始考虑买房的事。

  有次和沈爷爷聊天时,我爸随口问了句,沈磊新买的房子在哪,位置和环境怎么样。

  沈爷爷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答上来。

  原来,他们根本不知道儿子新买的房子在哪。

  小两口从未邀请他们去过新家。他们提过几次,想去看看,都被儿媳妇找借口回绝了。

  孙子也很少回来,媳妇说孙子要学习,要上兴趣班,根本没时间。

  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来下,拜个年拿了大红包就走了。

  他们很想孙子,常常去孙子的学校外面转转,期盼着能看上一眼。

  我爸听完,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初春的天,院里的阴凉处还有些冰雪尚未融化。悲凉在心底无声蔓延。

  回到家,我爸跟我们说起这些,我妈说,这沈磊做的也太过了点,太让人寒心了。

  作为旁观者,很多事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在生活上能帮点是点。

  07

  有段时间,我妈发现老两口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到晚上很晚才回来。

  我爸以为有什么事,特意去问了问。

  还真的出了大事。

  沈磊开车送孩子去学校时,因为剐蹭和人发生争执,失手打伤了对方。

  对方进了医院。咬着这件事不放,报了警,沈磊被拘留了。

  老两口知道后急坏了,四处奔波为沈磊求情。

  沈磊妻子不帮忙,还来逼老人,说如果沈磊被判刑,她就带着孩子改嫁。

  老两口不停往公安局跑,低声下气地求警察。

  警察看老人可怜,让老人去医院找被打伤的人谈和解。

  老两口买了很多东西去看伤者,还在医院照顾伤者。但伤者及家属仍不肯松口。

  两人在病房里给伤者下跪,说如果不原谅,就不起来。

  医院里人来人往,很多人在门口看热闹。

  伤者最后答应了和解,但要求在医药费之外另外赔偿十万元。

  沈爷爷沈奶奶当即就答应了。可沈磊妻子说她一分钱都没有。

  老两口一筹莫展,最后把之前买的保险都退了,又找亲戚借了些钱,支付了赔偿款。

  而因为这件事,公司觉得影响不好,找借口辞退了沈磊。

  沈磊释放后,一家四口都没了经济收入。

  沈爷爷和沈奶奶又跑去求沈磊公司的领导,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家里的困难。

  领导告诉沈爷爷,之前沈磊他们小两口闹矛盾,沈磊妻子跑来单位大闹,影响极其恶劣。

  领导本来就很不满意,这次打架进了拘留所,单位肯定不会再要他了。

  沈爷爷和沈奶奶失望地回来了。

  沈磊不肯自己去找工作,小俩口都在家窝着,天天吵架生气闹得鸡犬不宁。

  沈爷爷无奈,又去求一个老朋友的儿子,给了沈磊一份工作。工作很清闲,但工资不高,每月只有4000元,勉强养家糊口。

  老两口也算松了口气。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我以为这件事情过后,沈磊一家会很感激老人家。

  08

  沈磊倒是比原来来得频繁了些。

  手上也没再空着。开始买一些应季的便宜水果,有时是桃子,有时是几串葡萄。

  有次,沈奶奶端着葡萄来给我们送,言语里掩不住的骄傲,说,这是我儿子买的,可甜了。

  我看着老人开心的笑容,只觉得鼻子酸酸的。

  沈磊来的目的很明确,每次都是同样的话,爸,接济下我们吧,又揭不开锅了。

  可是老两口哪里还有钱呢。

  沈磊来了几次,没尝到甜头,便消失了。

  沈爷爷沈奶奶的生活更加困难,他们连煤球都不烧了,每天去捡些树枝回来,用树枝点火做饭。

  破旧的院子里,常常冒着烟。

  爸妈让他们和我们一块吃饭,他们死活不肯。妈妈只好每次做了好吃的,都让我送一点过去。

  院子很安静,静得让我觉得莫名的伤感。

  09

  有个周末的早晨,沈奶奶忽然在院里晕倒了。

  我第一个看见,大声呼叫沈爷爷。

  爸妈听到也赶了出来,当即就要打120,送沈奶奶去医院。

  可是,沈爷爷却不肯。

  我爸着急地说,晕倒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要尽快送医院。

  沈爷爷激动地说,我知道啊,可叫救护车要好多钱呢。

  这个时候,沈爷爷想得还是省钱。

  我爸拗不过他,打了个车把沈奶奶送去了医院。

  他在路上通知了沈磊。

  沈磊可能住得离医院近,我们刚到他就赶过来了,一副很着急的样子。

  我们稍微有点安慰,沈磊关键时候没有掉链子,还算有点良心。

  医生检查了下大概情况,让先去缴费。

  沈爷爷身上没钱。

  沈磊站着一动不动,我爸问沈磊,你带钱了吗?他摇摇头,说没有。

  我爸去帮忙交了费。

  那天回到家,沈爷爷给我爸写了个欠条,说等退休金下来,马上还给我爸。

  我爸说不着急,我看沈爷爷的眼圈红了。

  沈奶奶住院期间,我和爸妈去看了几次,都没有见沈磊。

  沈爷爷每天在家做好饭送到医院,自己一个人照顾沈奶奶。

  有一次去,遇见沈奶奶的侄女。

  她义愤填膺地说,太不像话了,你们把钱都给他了,生病了也不来照顾下,有这么当儿子的吗?

  沈奶奶着急地解释,他工作忙,请不下来假,我也不碍事,很快就好了。

  这时候,沈奶奶还在为沈磊着想。可是沈磊呢,他会有一点愧疚吗?

  也是那一刻,我觉得沈磊会这样,和老两口的纵容也有关系吧。

  从小到大,从成家到生娃,他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孝顺,只知道无尽地索取。

  10

  2018年,我和爸妈搬离了这个住了8年的院子。

  临走前,我们收拾房间,把很多家具都送给了老两口。

  那天的场面很伤感。

  沈奶奶老泪纵横地说,谢谢你们。有时真觉得,你们才是我的家人。

  我妈说,你们一定多保重,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邻居也是亲人。

  车渐行渐远,我看着在风中站立的老人,忍不住又落了泪。

  我期盼着,沈磊早日醒悟,不要一味索取,别留下一辈子遗憾。

  我一直记得沈奶奶说的那句,你们才是我的家人。

  沈磊给他们的关心和爱太少,以至于我们作为邻居给了一点点温暖,他们就很感激。

  不知道此时此刻的两个老人在做什么,会不会还像原来那样孤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孝顺这件事,从当下的每一刻做起吧。

  哪怕只是给父母打个电话,对他们说话温柔一点,在父母那的甘甜和喜悦,都是翻了倍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