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悲剧
蟋蟀的悲剧
文/赵元波
一进入秋季,蟋蟀就出来了,高调得很,在草丛里躲着拉开嗓子唱歌也就罢了,晚上唱也就罢了,它们偏偏不,有时候,白天,阴凉处,一高兴了,也唱上几嗓子,自由自在,还会登堂入室,进入屋子里面歌唱呢,一点也不顾忌,放开嗓门就唱,这是典型的扰民呀。
好家伙,不唱不知道,蟋蟀一唱,孩子们也就来了兴致:捉上几只蟋蟀,让它们斗一斗,看谁捉的蟋蟀厉害。
于是,循着声音,孩子们蹑手蹑脚地靠近了蟋蟀躲藏的草丛,用脚踢了踢草几脚,蟋蟀赶紧闭上了嘴,不敢出声音了,再踢几下,蟋蟀可就藏不住了,从草丛里蹦了出来,孩子们有的是经验,手里拿着根细棍子,就跟在蟋蟀后面,看哪只蟋蟀大,看中了一只大的蟋蟀,就让蟋蟀一直往前跳,几分钟后,蟋蟀精疲力竭,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
几只大的蟋蟀分别被关在陶罐里,闷在陶罐里的蟋蟀失去了自由,一点也不安分,脾气暴躁,好斗,这正是孩子们最为看中的。
两只蟋蟀相见,一场激战就要开始了。
谁也不是省油的灯。如同仇人相见一般,双方一见面都猛烈振翅鸣叫,要在气势上战胜对方,给自己加油鼓劲,灭灭对方的威风。有人用一根茅草撩拨了一下两只蟋蟀,呲牙咧嘴的决斗就开始了,头顶,脚踢,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旋转身体,寻找有利位置,勇敢扑杀。几个回合之后,弱者垂头丧气,败下阵去,胜者仰头挺胸,趾高气昂,向主人邀功请赏。
强中自有强中手。这一次赢了的蟋蟀,下一次也许就会输得很惨。一场争斗下来,输了的蟋蟀被咬得缺肢断腿,主人把它一扔了之。再猛的蟋蟀也难逃厄运,山外有山,厉害的蟋蟀多得是。谁让它们高调,一经撩拨,就暴跳如雷,容不了对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