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人到了更年期失去的只有性生活?更可怕的是这些...尤其是第三种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女人到了更年期失去的只有性生活?更可怕的是这些...尤其是第三种

2020-11-17 18:00:39 作者:小豆子妈妈 来源:小豆子妈妈 阅读:载入中…

女人到了更年期失去的只有性生活?更可怕的是这些...尤其是第三种

  作者:小豆子妈妈

  来源:小豆子妈妈(ID:xdz-mm)

  更年期——女人的必经之路

  周末回家,发现妈妈有点不高兴。

  以往她总是笑哈哈的,这回却很少说话,吃完晚饭,按惯例,她要去跳广场舞,这回却直接回了房间,说自己困了。

  然而我收拾完厨房,路过她的卧室,却发现她面容呆滞地坐在床头,眼里似乎还噙着眼泪。

  我推门进去,她躲闪了一下,拿手擦了一下脸,转过头来,脸上带着一丝勉强的笑意。

  我意识到,妈妈肯定遇上什么事了,询问了几句,没想到妈妈一下子就哭了。

  “女儿啊,妈妈......妈妈可能得了和你外公一样的病......”

  我惊愕不已。

  我的外公,是因为喉癌去世的,妈妈对喉癌的症状有所了解,这一阵子,妈妈总觉得咽喉有异物感,偶尔吞咽时有疼痛感,和外公患病初期的症状很像,她便认定自己也患了喉癌。

  我问她怎么不跟我说这事,妈妈用埋怨的口气说道:“还不是你爸爸,不让我告诉你。”

  原来,妈妈已经去医院检查过,但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身体没什么大毛病,更不是喉癌。但她不信,总觉得爸爸和医生一起骗她。

  “我现在就觉得喉咙疼,真的疼。”

  为了让妈妈安心,我还是带她去另一所三甲医院重新检查了一遍,和上一家医院的结果一样,除了血压有点高,其他都正常。

  “查清楚了吗?”回家时,拿着我亲手取的报告,妈妈依然满腹疑问。

  怎么会这样呢?

  在网上查了下资料,又询问了熟识的医生,我恍然大悟。

  妈妈的这种表现正是“更年期综合征”的特征之一。

  “更年期”是女人必须经历的一道大坎,从青春到衰老的过渡阶段,很多人除了知道月经会消失外,其余却知之甚少难免会陷入惶恐和焦虑。

  

  所以无论是你正在经历还是没经历,关于你身体的这些秘密一定要知道。

  除了停经以外

  更年期的女性还会出现哪些变化?

  卢西留斯说:身体靠营养来维持,精神何尝不然。

  诚然,当一个人身体状态好,自然精神饱满,当一个人身体机能衰退,也会造成精神的消弭。

  更年期的女性就是如此,一面是身体的衰退,一面是心理的失衡。

  而生理上,这4种症状最为频繁:

  1.睡觉时盗汗、潮热、失眠

  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容易在睡觉时出汗,身上还伴有潮热,常在半夜因为不舒服醒来,影响睡眠质量,失眠变成常态。

  研究证明,50%的女性会有此困扰,一般持续1-2年,有的甚至持续3-4年。

  2.心血管疾病高发

  拿冠心病举例,绝经前,女性的患病率仅为男性的1/10-3/10,但在绝经后,发病率明显上升。

  美国脂肪研究所对2270名女性的追踪调查显示,绝经后女性年龄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死亡率可上升7倍。

  除此以外,血压升高或波动,心悸,算是家常便饭。

  3.骨质疏松

  去年,姨妈站在梯子上取腊肉,不小心摔了下来,“咔嚓”一声,右手骨折了。

  其实她站的位置,不过四五个台阶的高度,换个年轻人,估计摔十次都没事。但是对于姨妈这样上了年纪,骨骼钙质流失严重的人来说,这一摔,结果很严重。

  要注意的是,除了骨折,腰背酸痛,关节疼痛,都是更年期女性骨骼变化的信号。

  4.影响神经,产生忧虑多疑的情绪

  没错,是因为“硬件”产生的多疑情绪。这个阶段,女性的神经就像被解开了“封印”,神经和神经之间联系更为紧密,活跃度大大提升,因而人就变得更加敏感,更容易感伤,也更容易多疑。

  而在心理上,更年期女性的最大变化是变得焦虑和悲观。

  武志红老师说,更年期是女性面临的“首个次于‘死亡’的‘巨大丧失’”。

  没错,除了看得见的“身体丧失”,那些看不见的“内心丧失”更让人绝望。

  这个阶段的女人,青春逝去,儿女对其需求也在减少,职场天花板难以突破,有的甚至失去工作,种种因素,磨灭着自我价值。

  这个阶段的女人,或许已经历过长辈和同辈的死亡,而自己的身体机能也在下降,病痛开始频繁出现,不免会担心自己的状况,产生对未来的忧虑。

  于是,焦虑,成了压在更年期女性心口的两座大山。

  是谁操控了她们?

  为什么女人一旦进入更年期就变化这么大呢?是谁操控了她们?

  最关键的点在于它——雌激素。

  在了解雌激素对身体的影响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雌激素是怎样产生的。

  女人的身体里,有个器官叫卵巢,它是雌激素的主要生产者。

  而在脑部,有两个和它关系密切的“朋友”——下丘脑和脑垂体。

  它和这两个朋友是相互制衡的关系。

  大概过程就是,脑垂体派出一个叫“促性腺素”的使者,告诉卵巢,“你该排卵了”,于是卵巢乖乖地释放出无数个卵泡,这些卵泡会慢慢长大,在长大的过程中,雌激素就产生了。

  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有卵泡才能产生雌激素。

  但成熟的卵离开卵泡后,留下的“空巢”——即黄体,还会继续生产雌激素,直到自己彻底萎缩。

  因为卵巢分泌雌激素是具有周期性的,所以月经来潮、卵泡发育、排卵、黄体形成都跟着有周期性。

  雌激素的周期性产生对女性来说非常重要,一旦周期被打破,雌激素减少、消退,女性就会面临很多问题。

  可以说,从毛发、皮肤到骨骼、心脏,雌激素撑起了女性健康的“半壁江山”。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郁琦教授曾在节目里讲解雌激素的几大作用,比如:

  “雌激素可以改善血脂的代谢,降低胆固醇。”

  “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降低得心脏病的可能性。”

  “不让钙流失,防止骨质疏松。”

  “对神经可能存在一种控制作用,失去了雌激素,神经会过于敏感,常导致‘更年期抑郁症’。”

  不得不说,雌激素真是太重要了!

  但是,它注定要和女性说再见。假如一位女性能活80岁,如果她50岁绝经,那么没有雌激素的日子长达30年,这失去“保护伞”的30年,该怎样度过呢?

  该怎样做,才能平稳度过更年期?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最可贵的就是拥有智慧。

  面对雌激素流失带来的种种不适,我们也可以想办法来调节,让自己处于健康舒服的状态。

  1.饮食控制

  如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不给身体代谢加负担;

  多吃蔬菜杂粮,不仅对消化有好处,而且有些粗粮里含硫胺素和烟酸,前者有镇静作用,后者可扩张血管降血压;

  再如,补充雌激素,多吃大豆、蜂蜜等雌激素含量高的食品。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去医院开药,但最好别用人工激素进行补充,因为人工激素有致癌风险。

  2.适度锻炼

  如跳绳,长跑。

  跳绳时全身都在运动,绳头还能刺激拇指的穴位对大脑产生影响,增加脑细胞活力,提升思维力。

  跑步能产生大量儿茶酚胺,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人精神愉快。

  3.调节情绪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好心情是好身体的前提。正确认识更年期,放开心胸,摒弃焦虑,是每个中年女性的必经之路。

  既然无法避免更年期的到来,不如享受过程,尽管你不喜欢,它也是人生路上独特的经历。

  4.适度性生活

  更年期,并不意味着性生活的结束。相反,如果这个阶段还有性生活,可以缓解更年期的负面影响。和谐的性生活可以传递爱意,有安抚的作用。

  5.定时体检,防微杜渐

  雌激素减少,易诱发各种疾病,定期体检可防患于未然。

  写到这里,又想起武志红老师说过的两句话。

  “更年期的核心是回家——回到自己的内心,完成自我的完整性,形成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开启”。

  “在这个‘动荡’的阶段,往往能把以往情结或创伤激发起来,从而成为我们重新‘成长’的机会”。

  是啊,换种眼光看,更年期是一个女人最能为自己活的时间了。

  年轻时,为孩子活,为家庭活,为工作活,而这个时候我们从最重要的位置上退出,又有一定的阅历和财力,给了我们更多选择的机会。

  我们正好用这段时间来探寻自己的内心,实现自我疗愈,找到另一种快乐。

  更年期,亦是成长期。

  别害怕,去拥抱下一个旅程,那会是更精彩的人生!

  点个“在看”希望你既经历过激情青春,又拥有岁月静好的能力,安然度过这段特殊的“成长期”。

  作者简介:小豆子妈妈(ID:xdz-mm),全年无休无薪的硬核妈妈,边带娃边码字,全网200w女性都信赖的闺蜜,家庭、婚姻、育儿中的一地鸡毛,欢迎吐槽!(申请转载开白,请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