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传说九:一百馍,一坛酒,一台戏
村子里的传说九:一百馍,一坛酒,一台戏
从前,我们这里的食盐是有大盐和小盐之分的。大盐就是海盐,颗粒很大,颜色发暗;小盐就是我们本地生产的一种盐。从事生产这种小盐的人家,叫盐户。
生产这种小盐是需要几道工序的。先从盐碱地的地面上扫盐土,因为含有盐分,表面上蓬蓬松松的一层,盐户用扫帚扫成堆,再运到盐畦旁。盐畦就是就地挖的一个长方形的地槽子,槽子的一头留有小孔,小孔下方放一个水缸或水盆之类的器物。然后在槽子的低部放上木棍,木棍上面放上破席子或其他的网状物,和槽子的低部隔开,以防盐土下沉。然后装上盐土,压实,再往装满盐土的槽子里注入清水,清水通过盐土过滤到了槽子的低部的空间,最后通过小孔流入水缸。这水就把盐土里的盐分带了出来,称为盐水。这是第二步。第三步是晒盐。在日头高照,风和日丽的天气里,把盐水倾倒到用碎瓦片排的密密的晒场上,经过一天的照晒,水分蒸发掉了,晒场上留下薄薄的一层盐,把它扫起来,就是所谓的小盐。
盐户孙蝌蚪早晨起来,看天,碧空如洗,看风,树梢丝纹不动。知道今天是一个晒盐的好天气。他把一缸盐水倾倒到晒场上,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冒出一个许愿的念头,他发愿心说:“天灵灵,地灵灵,离地三尺有神灵——那位神灵能保我今天收获十斤小盐——六月初一那天,我给您供上一百馍,一坛酒,还要唱上一台戏!”
因为早上许了愿,傍晚扫起来的小盐只得上称称了,不多不少,正好是十一斤。他当时许愿时有一种侥幸心理,以为不一定能够收获十斤小盐。可今天收获的比十斤还多出一斤,这就说明有神灵暗中来相助了。他许的愿灵验了!神灵显灵了。下边只剩下六月初一还愿的事了。
一百馍,就是一百个馒头,一坛酒,一台戏,这些办下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一个穷盐户,就是把家底磕个底朝天,也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来!要是不还这个愿呢?,不供奉“馍、酒、戏”,更不行,神灵是随便欺骗,随便糊弄的吗?眼看六月初一就要到了,他该怎么办!
他琢磨了半宿,终于有了主意。天亮,他去馍铺买了一个馒头,去酒店买了一小盅酒,去盐场还愿。他来到盐场旁边,面朝北跪下,嘴里说道:“天灵灵,地灵灵,离地三尺有神灵。我不知道那位神灵显灵,让我收获十斤小盐还多,我万分感激!现在我还愿来了。”他把买来的那个馒头一掰两半,供上,说,“这是一掰(百)馍。”然后,他把那一小盅酒滴到右手中指指甲上一滴,用大拇指用力一弹,说,“这是一弹(坛)酒。”最后,他捡起一个小木棍,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又捡起两个瓦片,站到圆圈里,说,“神灵啊,我许了您一台戏,并没有许您几个人啊……”说罢,双手拍着瓦片,胡乱地唱了一段,算是一台戏。
唱完,心想,谢天谢地,这一关总算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