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是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历史是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24 02:59: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是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历史是什么?》是一本由[英]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是什么?》精选点评: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作者阐述历史学家与其事实的关系,从19世纪对“事实”的注重转变为20世纪对”评价“的关注,一切历史成为“当代史”。历史学家与事实的相互作用,前者在队伍的位置决定他看待过去采取的视觉,受到广泛的历史写作倾向的影响;对后者的阐述指出历史并非伟人的传记,一是因为“数目”的作用,二是考虑个人意图与行为结果的差异。进一步,作者论述了历史中的因果关系,他信奉决定论的观点,认为选择的机会由于既成事实而早已结束,且历史学家必须摒弃偶然性等不切题的因果(即无法带来经验教训),据此得到某个历史事实的发生。对待这些历史事实的判断的终级标准,则是“最能产生实际效果的东西”,它是过去解释的绝对标准,也表明历史是进步的,没有特定的结束与目的,对其评价只能延期。

  ●相比卡尔本身的思想,时人的讨论和后人的研究更能澄明绝大多数人都可能掉入的误区。

  ●高中看过。二刷 卡尔本身的阐释还是比较生动清楚的,可是这个翻译真的 非常垃圾。

  ●历史是什么? 171115

  ●读的时候差点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上来一看果然大家对翻译不止一点微词。12万字的书做了7千字笔记,做笔记的能力实在是有待加强。作为历史哲学方面入门书还是有点勉强,深感这一学期任重道远。全书可以用“相互作用”一言蔽之,无论是历史学家与史实之间,过去与现在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历史进程本体和对历史进程的记录之间,pivotal figures与所处社会之间,事实与价值之间……各种相互作用。历史的相对主义无从避免。顺便读社会与个人一章的时候倒是想起《西方文学十五讲》里面提到的:伟大人物总是通过其缺点与他的时代相联系(当时举了歌德为例,原创性未知)。相当有意思。由于卡尔本身的演讲相当的提纲挈领,梳理起来大致可以抓住脉络。此外深感于自己领悟能力之迟钝,T T 接下来打算先着手克罗齐和科林伍德……慢慢来吧

  ●很好读,很多吐槽,也被吐槽很多

  ●: K06/2229-2

  ●本书对于破除历史学中对决定论、目的论、实证主义的种种迷信自有功用。但后现代潮流下,历史书写距离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如此之近,仅仅将历史泛化为过去与当下的对话还不足以廓清历史学的边界与范畴。

  ●动态、绵延而积极的历史——至少让我觉得合适。

  ●第一本让我喜欢的历史学术书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一):翻译的不好~

  翻译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和80年代吴柱存的译本相比,就会发现不仅是翻译功底不够,而且在翻译此书的态度上也不够严谨.

  多处重要语句的翻译,都非常容易给读者造成严重的理解困难.这点,在对比两个版本的翻译时非常明显.

  很可惜80年代版本只能下到电子版了.但对于和我一样对历史学有兴趣的朋友,建议大家对着电脑把书读完.

  新版本虽然多出了很多可以参考的资料,但如何也弥补不了翻译上的严重缺陷.毕竟,这是一本初学史学时的重要书籍.多了很多初学者难以通读的资料,却忽略的主要内容的质量,无疑是本末倒置.建议商务重印老版~~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二):一本让你重新看待历史的书

  #历史是什么#

  是历史学家对选择的事实做合理解释。(对事件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实,而不是一般现实。)

  历史学家研究的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偶然性不留下经验,不作参考。其中比喻偶然性的例子太好笑了。),不对人物作道德批判,不用"好"、“坏”等道德属性词判断,而用"进步“和”反动”来形容(这样作对比,的确更客观)。

  之所以研究历史,了解过去,是因为过去与现在为一体,并影响现在,现在也有可能发生过去曾发生的事,是为了了解现在并规避曾发生的事。

  而个人读历史前需先了解编撰该历史的历史学家,知道他所处的时代、立场,更有利于了解他的观点、解释。因为人是社会产物,其思想受限于所处的时间环境、空间环境,所以历史学家的观点不能超脱他的时代,其实我们理解它也只是用我们的时代观点,都有局限性的。

  历史会发展成怎么样呢?谁知道呢?毕竟一切还没终止。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三):其实他更像一本教材

  大半夜看完一本书,这本书其实昨天晚上看的时候,我有点忘为什么会买,看到一半的时候想起来了。如果你还记得前几天我推荐了一本很牛逼的书叫《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的话,那么这本《历史是什么》就是那本书的作者,在撰写《日…》的时候推荐的书。 加藤阳子因为选择了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日本近代的几大战争,所以她需要给几乎已经成定论的史实找到一个“嚼冷饭”的理由。所以她搬出了爱德华•卡尔。 这本《历史是什么》其实是给历史专业的人看的,常规上我们提及历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对于为什么要记录过去的事,以及如何对待和解读过去的事,却几乎没有概念。如果你细琢磨,就能得出和卡尔类似的结论,即:我们看到的历史,其实并不一定是历史本来的面目,它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认知,对历史进行的投射。也就是说,史记并不是历史,而是司马迁认知中的历史。 所以,这本书给出的核心结论就是:历史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书本身比较学术,读起来困难。若不是最近我读历史类的书比较多,恐怕也不会想起来要读它。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四):≪历史是什么?≫一点笔记

  我们关于过去的概念构成我们未来的概念。我们对于未来的看法影响我们对过去的洞察。 P78

  历史学家所研究的过去不是死气沉沉的过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仍旧活跃于现实生活的过去。P105

  格罗特《希腊史》—雅典民主政治:兴起中的英国中产阶级的愿望。蒙森《罗马史》—凯撒:拯救德国的政治强人。P124

  像阿克顿的自由主义一样,纳米尔的保守主义由于扎根于欧洲大陆背景而获得了力量与深度。P126

  当你拿起一本历史著作的时候,只看扉页上作者的名字是不够的,还要看出版日期或写作日期—有时这更能说明问题。P131

  柯林伍德历史观严重错误之一是,假定要求历史学家去研究行动背后的思想,也就是要研究个人行动者的思想。(可能实际上其有意动机与实质无关)P143

  卢克莱修从人对于过去的冷漠中推论人对于未来的冷漠。P213

  进步并不意味着也不能意味着对所有人都是同样的、同时的进步。P220

  教育在促进个人能力、机会拓展方面,因此在增加个体化方面是一个必要的、有力的工具,但同时也是为某些利益集团控制的促进社会一致性的有力工具。P252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五):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书的内容是六个有连贯性的演讲。 了解历史有多大的指导意义?我一直有疑问。那第一步,了解一下什么是历史。 历史并不是过去全部的记录,只是"被选择"的有历史意义的记录,卡尔所谓historical facts。卢比孔河是罗马北部的一个小溪流,凯撒越过它是历史事件,无数的人也在这条河里湿过脚,并不是历史。历史学家们如何做判定?卡尔说,这其实很主观。历史学家是带着自己时代的特点,为了某种未来的目的,选择某段历史。历史实际上是关于现在和未来的,用书里一句比较花俏的话,”记住未来,想象历史”。也没有所谓客观的历史。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据说是奠定了这本书的地位)就在此:历史是”现在“(后来他进一步修改成”未来”)与“过去“的一种相互关系,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不断的互动(说白了,就是不断地修改)。 卡尔劝告,如果研究某段历史,拿起书本,你最好先研究一下写这本书的历史学家。否则,你会被带到沟里。如司马迁对刘邦的憎恶和蒙森对凯撒的推崇,都是用历史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我本以为卡尔如此的表达应该对历史比较虚无,但,他正面的不像话,这书的第4、5章消耗了我太多的耐心,”历史的因果”和”历史的进步”,即他认为已经发生的是必然的,不会有其他的可能。也相信历史是进步的,只不过这进步表现在一种对未来的笃信。这等同于一种宗教式的信仰,其实不用那么大段地论述。我只能同意我理解的东西。所以,我反对。 看这种书(我理解是在认识论的范畴内),有一种“语言的无能“的强烈感觉。似乎,任何的词语都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也在不断变化。对每一句重要的话,我们似乎都需要扪心自问:ta是在表达我认为ta在表达的意思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