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先生》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鸡先生》是一部由许成执导,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鸡先生》精选点评:
●被禁锢的麻木的懦夫的悲剧
●人只是被關在更大的一個栏子里罢了
●从未有过冒险的梦,最后只能画地为牢。
●不知是哪位大师教得,有这么用“Onecut”的吗?一只鸡的12分钟鸡生(豆友译名)
●不光是我喜欢的画风,内容还很有点深度。确实忍受不了看到有人用屌丝来形容此片。。。
●刚要不想看的时候就会有转机的样子~~~
●
《鸡先生》影评(一):思想和行动的禁锢,好的一面就是道德的起源;坏的一面则是发展的阻碍。万事万物皆有正反,也都有缘……
先说片中的缘:
与奶牛的缘分。奶牛被苍蝇蚊子侵扰,鸡先生对于吃虫赶虫,得心应手。奶牛从此喜欢上了这个邻居(或家庭成员)。鸡先生经常被狗欺负,奶牛帮忙吓走了狗……狗经常欺负小动物,最后被炸死;而鸡先生在枪林弹雨中却得以幸存……
无论你善与恶,贫穷与富有,都会有你自己的善缘、孽缘……
再说本片的思想:
禁锢!牢笼!封锁、封闭!当起初被迫,或由于恐惧,慢慢渐渐成为习惯。尤其在习惯的过程中遇到开心的事,人便彻底麻木,然后以苦为乐,以乐为幸福……
当有一天,牢笼打开,有形的禁锢不在,人们紧张,但仍会在这个圈子里由生到死……
有人讲了一个故事,一群猴子在笼子里,有一串香蕉,猴子一碰就会被浇冷水,时间久了,猴子们不敢再碰香蕉,有谁去碰,猴子们群起而攻之。
后来换了一只猴子,新猴子碰香蕉,就会被群殴。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哈哈
《鸡先生》影评(二):鸡先生的国家主义
一部国产的短片,虽说不上是震撼人心,引人共鸣,但还是可以把它定义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不知为何想到了国家主义这一词条,我想这里的鸡先生和国家主义也是有一定关联的。在我看来,凡事和主义扯上联系便会变了质,再好的词汇后面加上主义二字便意味着走向一种极端,或是说一种虚无。
片中的鸡先生在刚开始时很想反抗摆脱束缚的,可在亲眼目睹自己的同伴悲惨的下场后便屈从于了主人的淫威,眼前的围栏成为了它一生都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此它生活在围栏内的世界,张望着围栏外的生活。其实到最后,围栏的生活对于鸡先生来说已经是选择性失明,充斥于它脑海里的只有围栏内的世界。纵使时代剧烈的变迁,它都始终不敢,甚至不想迈出那一步,迈出禁锢自己的牢笼。通俗地讲就是:它已经习惯了。
造成鸡先生悲剧的便是那高高在上的国家主义,从一开始的武力镇压,到后来的层层设防,威胁监视,还有偶尔小小的“恩惠”,一步步地将鸡先生的肉身与灵魂都锁定在了一个小小的圈子里,这圈子便叫做国家。其实国家的意义并不应该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利机构,而本应是一个低低在下的服务部门,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其国家权力的小大。就像是刚刚发射卫星失败的某国家,一个领袖万人膜拜,一个国家全民守卫,坠落的卫星背后不知有多少人的命运像鸡先生一样麻木而悲惨。
很喜欢熊培云在《重新发现社会》里的一段话:“人权与主权,孰重孰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话。短短十个字,举重若轻,已经为‘人权高于主权,主权高于政权’之立宪国家的价值取向埋下伏笔。”国家主义的悲剧在于它埋没个人的理想与权利,即个性的缺失与独立思考之不可能,而这样的状况注定了一个国家的虚无与空洞。
国家主义在人类的历史中早已被证明会造成人类的悲剧,从希特勒到斯大林(再晚一点的就不说了),无一不是树立一个至高无上的国家与一个神化了的个人崇拜的偶像,然后供人民敬仰(个人觉得人民这一词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主义的产物,因为我们不能把每个个人笼统地归纳为一个毫无区分的单词)。
国家永远战胜不了个人,就像是那个卫星发射失败的国家每年都有勇敢的脱北者一样。国家永远不值得信仰,只是不知何时我们的国家才能走下神坛,解放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何时国家主义才能走进人类历史的博物馆,成为后来人的警钟。
《鸡先生》影评(三):鸡栏是桎梏还是家园?
一万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万人眼中就有一万个《鸡先生》。
作品塑造的形象只有一个,不同的只不过是人们的眼光与心态。也许作者的初衷不止一个,但也许观者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作者的认识世界。于是我愿意称这样的作品是一个有趣的作品,因为它的开放性,不仅仅是对意识世界的反映,更是一种探索意。
先回归到作品叙事本身,用12分钟讲述了鸡先生的一生:
**权威的鸡栏
一只小鸡幼年时就与一个鸡同伴被主人圈养在一个鸡栅里。这矮矮的鸡栏与其说是对小鸡们行动限制的栅栏,不如说是对小鸡意识的限制。天生胆小的鸡先生目睹了勇敢(也许鲁莽更合适)的鸡同伴在挑战主人设置的鸡栏、限制、权威后被一刀毙命成为恶狗食物的下场后,便诚惶诚恐地守在鸡栏里。无疑主人用恐惧的枷锁在小鸡心中筑起一座权威的鸡栏。
**不差的选择
外面的世界新彩蝶飞飞的新奇,却也有恶犬虎视的威胁,外面的世界有美味爬虫的诱惑,却也有逾越雷池的恐怖记忆与下场。而主人定时喂食的鸡饲料虽然平淡乏味,但却成为小鸡对“圈外的未知与风险”—“圈内禁锢与不差”这一生活问题的权宜选择。
**可循的规则
如果说幼小时的选择是小鸡的委屈求全,而当春去秋来,小鸡成为鸡先生,它已经适应了鸡栏里的生活,鸡栏外的猎人只打野禽、恶犬只在鸡栏外作猖獗、主人有规律地投食……所有人都在默默践行着鸡栏规则,这给鸡先生带来安身立命的章法甚至是睦邻友好的快乐与安宁。
**一方净土
然而这份快乐与安宁被不可抗力摧毁。同时,战争的炮火炸掉了主人的家园,规则制定者的权威消失了;战争的子弹射进了恶犬的身体,栅栏外的威胁不再了……而鸡先生连同它的鸡栏却在战争中幸运的留存下来。不知道它是否意识到是它的微不足道让它避过战争,此刻的鸡栏已经不再是障碍、约束,它已经成为鸡先生坐看纷扰、躲避乱世的一方净土。
**灵魂归宿
当一切尘归尘土归土,鸡先生所拥有的也只剩下鸡栏。而岁月终将带走所有,破旧的鸡栏在风中倒下,鸡先生着急地扶起,又倒下……衰老的鸡先生在绝望中告别了这个它不曾看全却也看尽一生的世界,一个天使头圈掉落下来,仿佛它幼年时主人给它的鸡栏,它抓起戴在头上,仿佛带着灵魂的归宿化身天使离开了……
故事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从中看到从小被所谓规则桎梏的自己,长大后麻木顺从,无力与不公正的权威抗争;有人哀叹对自由的向往倒在墨守成规的路上,纵然活了一生仿佛也只是一天的模样;有人说规则是约束与自由的集合,它限制了欲望也带来安宁;有人感慨天命使然,纵使无畏无惧逃脱不了命运赋予的命数;还有人说别人的人生是别人的选择,谁也没有立场评论对错……
当然还可以把鸡先生看作一群人、一个国,或者更多,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