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育漫话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05 00:4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大全

  《教育漫话》是一本由约翰·洛克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20,页数:2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育漫话》精选点评:

  ●为了写论文熬夜读完,通俗易懂,对于了解英国当时的社会和洛克的绅士教育很有用

  ●经典的魅力永恒!

  ●体系挺乱的,观点很实际,但是有些真的只能存在于书中,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作为17世纪的书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很有收获~~想看了好久的书~~~

  ●那个年代西方教育家的想法已经很先进了

  ●洛克的教育观念讲究“人道”,但是仍然保留了“严酷”的权威底色。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政治观念,最好还是从他的教育观念入手,因为这决定了他想要什么样的人来构成他的政体。

  ●绅士教育。白板学说。 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学问、知识、技能) 习惯,管教与惩罚,矫正。德行、智慧、教养、学问。

  ●广泛涉猎的好处在于,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无知,从而不再去轻视任何一门学科。自然开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在走完前人开拓的漫长路途前,不敢造次。

  ●:G40/52/1

  《教育漫话》读后感(一):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认真拜读了这部充满哲理性的书籍,洛克在这本书中的文笔比较随散,通过漫谈式的文字表达了自身的教育观念,并用相关事例加以说明,彰显了洛克深厚的教育观念。

  《教育漫话》是一部很好的“儿童教育指导手册”,我很赞成洛克所提出的“白板说”,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绝大大部分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儿童的成长其实就掌握在大人们的手中,教育应该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大人们应该通过儿童发现自己、看清自己、修正自己,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做好“引路人”。

  《教育漫话》读后感(二):洛克的绅士教育

  洛克的教育思想相较于他所处的时代还是超前很多的。

  本书分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与技能教育三个方面来论述,重点在于道德教育部分。洛克在此提倡要培养的是具有率真的本性、恪守公道、宽宏大量、节制沉稳以及勤奋努力的绅士。

  洛克对于儿童的管教和惩罚那一块写得特别有意思,他认为,儿童很小就能分辨盛怒的责罚和理智的责罚,即使盛怒可以短暂慑服住他们。但是也会使他们轻视这样的责罚。他认为理智地责罚来得更为重要,必须讲清楚,态度严肃和蔼庄重,要让孩子分清你的生气究竟是冲着他这个人来还是冲着他的错误来。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管教的目的在于让儿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它,而不是单纯冲着他发火,让他暂时屈服于父母。

  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不应只看到眼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为子女的将来打算,将其培养一个有德行有理想有知识有强健体魄和健康精神的绅士。

  《教育漫话》读后感(三):一些思考

  原文:儿童应学的事情,决不应该变成儿童的一种负担,也不应该当做一种任务去加在他们身上……你可以吩咐一个儿童,叫他每天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去抽陀螺,不管他高兴不高兴,你只要让抽陀螺变成他的一种责任……他们自己高兴去做的事情,一旦变成了他们的一种责任,他们是不是立刻就觉得厌倦,觉得忍受不住了?

  从小到大,我们一定听过或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学习能像玩游戏就好了,那我一定很愿意学习,我肯定是清华的料……”之类的云云,似乎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游戏就是一个放松的享受,而学习就是一场如灾难般的酷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学习为何就不能是一种娱乐呢?就不能像是洛克所说的那样:“把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的最大的秘诀之一。”

  我想人的天性就是爱自由的,不喜欢被束缚、被限制。有时候回望我的受教育经历,我总觉得我在被教育拖着走。父母说:“应该去长沙读书,那里的教育质量高”于是我去了长沙读初中,后面就是“要好好学习啊,上了四大名校,一只脚就迈进大学校园啦。”后来我真的踏进了大学的校门,我才发现我过去所有的教育经历都在被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上大学,现在这个目标达成了,我彻底的迷茫了。倘若读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过安安稳稳的一辈子,那我自己本身从教育中获得了什么呢?而别人所公认的这种教育能带来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我为何还要读书?对于教育,周围的人都有太多本不属于教育能带来的期望,而很少真正去体会教育本身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于是教育就被强加在身上,使我们无法真正的投入到教育本身。

  席勒说过:“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细细品读这句话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在游戏时,全身心都被游戏里的一举一动而牵动着,胜利在望我们血脉贲张,兵临城下时我们屏息凝神。完全投入于游戏之中,游戏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放松,亦或是某种成就的体验,所有的感官都被激发,这难道还不是完全的人吗?而我们学习时,似乎就很难如此心无旁骛了,我们无法投入进去,因为我们都没有找到“我”在哪里,高中时我就问过我自己:我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以后有工作、好的生活诸如此类的认知。这些都是“他人”外化的、公认的益处,那我呢?我的诉求又从何体现呢?在这种自我的反问下,我发现我连自己的诉求都说不上来,更别说我自己在教育中的位置了。

  所以教育说到底还是要成为自己的内需,就如同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提到:自为目的的知识。当我们自己认识到需要,自主的去投入,教育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娱乐的事情呢?

  《教育漫话》读后感(四):《教育漫话》书评

  洛克,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于剑桥大学攻读哲学、自然科学,受培根和笛卡尔影像,一度爱好化学和气象学实验,喜欢神学,并借神学转而习医,后担任政府要职,著作有《论自然的法则》、《政府论》、《论宽容》、《人类理解论》、《论基督教的合理性》、《教育漫话》等。《教育漫话》是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教育漫话》从整体上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体育、德育、智育,这里的体育指的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作者所说的健康,作者将其放在了本书第一部分的位置,同时,在书中也论述了健康重要性,如在本书开始便提到:“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继而在后文论述了让儿童保持健康的一些方法,虽然健康方面的篇幅不多,但在作者看来对儿童至关重要,这也是缘于洛克曾经的医生身份。

  《教育漫话》主要是针对英国的绅士教育,洛克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文中也体现出作者的阶级优越性,对下层人民的蔑视,存在有不合适的地方,但我们无法忽视这本出版于1693年的教育著作中的一些教育理念,仍适用于今天对孩子的教育,现将主要观点总结如下:

  一是,注重儿童全面发展。书中分别从体育、德育、智育方面进行了论述。

  二是,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本书中洛克用较大篇幅从体育、德育、至于方面提到如何儿童早期进行教育,特别是对于体育和德育方面所采用的的一些教育方法。在目前中国,对孩子的养育中存在两代人不同的育儿方法,一是传统育儿法,二是现代育儿法,现代育儿法的很多观念受洛克教育思想的影响。

  三是,反对惩罚教育,主张方法教育。洛克在书中很多次提到“鞭挞”,这是他所认为最失败的教育方式,提倡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注重方式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

  四是,品格培养方面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现代实用操作价值。提出了品德培养的多个方面,如控制、好奇心、诉苦、愚勇、坚忍、勇气、懦弱、胆怯、大胆、强迫、撒谎等,这些方面的培养洛克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比如对于强迫这一方法的使用:“看他最喜欢那种游戏,就强迫他去玩那种游戏,每天要他去玩好几小时,不是把它当做一种罚他不该游戏的惩罚,而是把它当做他所应做的一种工作。……这种办法不要几天就可以使他对于他最心爱的游戏发生厌倦,而宁愿去读书,或者去做别的事情了。”

  整本书对于体育和德育部分的论述具有较高价值,但是对于第三部分的智育方面的论述就略显冗长,对于知识的划分过细,而且有些知识的学习已不使用于现代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由此,也可见健康和德育是人所需求的基本,不管哪个年代所倡导的健康和德育都有一些共同的趋向,而知识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教育漫话》读后感(五):恕我直言,教孩子比生孩子酷多了

  《教育漫话》在书写成的当时甚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本“全方位育儿指南”。从洗澡该用凉水还是热水到惩罚是应该用胡萝卜还是要大棒,洛克不厌其烦的告诉世人该如何培养一名具有实干精神的资本主义开拓者。虽然书里有关孩子“衣食住行”方面的道理如今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有关精神方面的教育和管理法则却能给为父母师表者甚至是管理成年人的组织里的管理者一定的借鉴启迪。本文节取洛克在这一方面的核心思想,为我认为的本书精华作一总结摘要。 幼年期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逗引孩子,败坏了孩子的本性,他们自己污染了源泉,日后尝到泉水却又感到奇怪。我们幼小时候得到的印象,哪怕极其微小,都会对一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水性柔和,稍用一点人力就能将它引向别处,使河流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只要最初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了不同趋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 一、欲望服从理性 儿童从小时候就要养成欲望服从理性的习惯,及早去实践才能驾轻就熟的运用。只有坚定的不依从他们的任性,提早建立起是非的标准,儿童和父母才能成长的更加愉快,这样的管教越早越好。 二、如何管教与奖罚孩子 管教:父亲最初应当借助恐惧和敬畏,来建立起对子女的权威,但随着子女长大,要借用爱和友谊去维系。不管是父子,管教儿童都应当采用先严后松的方法。 棍棒是下等的方法,过分奖励也应该避免,恩威并施才是正道。荣誉感和羞耻心,才是最应该激发的品质。 定的规矩越少越好,这样处罚起来更能达到使他变好的效果。 因材施教,给孩子提出要求,更要给他们教导,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奖罚:孩子很小的时候,无论有什么粗心大意的地方,只要其中没有骄傲与天性不良的迹象,都是可以原谅的。 在孩子做了邪恶的事情时,才应该去责备。责备的话语应当严肃和蔼庄重,不应该虚张声势缺乏理智的盛怒呵斥、威胁。(所以洛克不建议用打也不建议用骂)洛克认为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要冷静,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做法不是情绪化的,不是异想天开随心所欲,而是真正对他们有利。第一次犯错的时候,你应该表现出惊愕来激起他们的羞愧。让他感受到受你管教,树立起你的权威;对他采取严厉的态度,使他对你畏惧,而宽容他爱怜他,使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无功不受禄,儿童提出的自然需要可以满足,但是其他需要却要控制。孩童早期表现出的渴望任何事情如愿以及喜爱统治一切的心理实为扰乱人类生活不公正的根源。说到底还是以理服人,引导儿童去克制自己的欲望。奖励也应该是他们良好行为的结果而不是交换的条件。 三、如何处理孩子的哭泣 儿童的哭泣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跋扈的,想要控制别人,第二种是出于真正的痛苦和悲伤,但是这两种都不应予以容忍。而对于前一种哭泣,应该用严厉甚至用棍棒,第二种则应该用比较温和的方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