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大全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由[美] 黄仁宇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历十五年》精选点评:
●如果中学的时候能读一读这样的书,估计很多人能提升对历史的兴趣。以德治国、以礼仪治国的理念滋养的是腐朽、虚伪与裹足不前,表面的安宁永远是虚幻的。
●皇帝这工作也不是人干的。
●07年五一长假时读至今
●人人身不由己。
●历史还在重复
●近一周来每天熬中药,天天搬着小板凳看这本书,看一会搅拌一会药材,简直就像是个老先生!!不过收获是...七八年我爸没逼我看历史书了,现在竟然因为这本书重新勾起了对历史书的兴趣~~~1.24终于读完了,获益匪浅。
●为了不带回学校四天撸完……单一意识形态的弊端在明朝就暴露的很彻底……法制怀柔迂回都救不了…任何努力最后都是悲剧…
●一个历史的切面,几个重要人物。还是一种精英主义的传统写法。末尾的所谓"大历史观",不明就里,不知有何创见。可能他所反对的历史观早已不见于世?
●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完成于明,然后居然***没怎么变过。
●这才是普罗大众的历史教科书。廉洁至极的海瑞、手腕高超的张首辅、圆滑通行的申行时、以及具体有军事天才的戚继光,在退休后,无一能安全着陆,无一不受到迫害,可见政治的怪圈:所有人都围绕在权力和利益周围,和人无关。明即如此,当下也无改观。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一):易中天推荐的
看了易中天的访谈,赶紧去amazon买了,实在写的太好了,历史就是应该这么写的。去过定陵后,对万历有了一点兴趣。现在再去定陵的话,感受可能就不一样了,风雪定陵也是不错的,相比之下,万历十五年更加专业和考究一点。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二):技术还是制度?
“当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当以德治国彻底宣告失败时,法律制度却没有完整建立起来,维系帝国的“依法治国“的技术手段注定难以施展。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三):看了几十年书,看了这本书,终于知道自己还没学会看书
为什么选取张居正、申时行、海瑞等人来专章陈述,原来是以人物共同的命运来表现那个年代。叙述手法固然高明,但真要识货的人才能明白个中滋味。我至少还不能算是个识货的人,没有粹存在文后的提示,我是浑然不觉黄的叙述的体系构建得如此别出新意。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四):木有评论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通通不能再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五):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
在初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惊讶于这样一个时间点上的历史怎么能引起众多读者的强力推荐,看完之后才明白,这本提供的并不仅仅是历史的信息,而是引导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读史、看史。它所提供的看待历史、研究历史的方法比我们从中国教科书中学到的要宽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