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育的再思考 ——读《追求致用、致美与致在的统一》有感
今天再次读了汲安庆博士对刘恩樵老师的全语文教育理念及实践的简析《追求致用、致美与致在的统一》一文,再次温习了刘恩樵老师的《轻轻巧巧教文言》,《全语文教育:让语文教学丰润起来》两篇文章,我对语文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汲安庆博士说得很对,教学不是教育。刘恩樵老师把语文教学上升了到了全语文教育上来,这已经是一种新的格局。我们有些老师一辈子都在教学上打转,根本未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语文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大多数教师因为考核的原因,始终关注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汲安庆老师概括刘恩樵老师的全语文教育是在追求致用、致美与致在的统一,这是把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象化。
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学语文不重要?因为学了,不会立马见效果;另外,语文学得过死的话,就无聊,无趣。刘恩樵老师概括了真实的语文教学存在的四种不良倾向:只重教材,教材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依托;只重课堂,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只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打内容;只重分数,分数成了语文教学的单一追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刘恩樵老师从语文的教育观念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他提出了全语文教育这一观念。什么是全语文教育呢?全语文教育以教学即教育为基本原则,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将学校作为课程基地,以课程研发与实施的形式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育人模式的转型。简单地说,全语文教育就是立足课堂,延伸课外,通过环境熏陶和各种有趣的语文活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