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山词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小山词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19 01:53: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山词的读后感大全

  《小山词》是一本由晏几道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132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山词》精选点评:

  ●黄庭坚称晏几道有“四痴”。这本词集初来看,是很洒脱真性情的晏几道,但仔细一想,用几百首词,写一件事、一个人,这已经不再是为了写精的意思了。它已经彰显了晏几道的一种近乎神经官能症的留恋,为什么呢?我以为李后主的那句话很适合回答:“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这个源还是要溯的

  ●杜鹃花之景象,艳丽而不媚俗,端庄而不失精致,清丽俊逸也

  ●看尽落花能几醉……生活到了最荒凉的时候,还是会想起我的小山。

  ●欢尽夜,别经年,怅然间。

  ●古之伤心之人 小山常使泪满襟

  ●小山的词总是脱不出深深的哀伤,读的人也只能深陷而心疼

  ●女有朱淑真,男则晏几道。断肠集和小山词,都是我心头好。两本都买来自留,也送旁人,扉页题的是一首蚀骨颜词,劝君少怀往事,露水春光好。

  ●18. 6. 10 “闲记忆,旧江皋。路迢迢。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几处溪桥。”

  ●晏几道的词写在高中语文课本各个角落

  《小山词》读后感(一):伪集句

  晚红初解珠帘静,歌向双莲池边听,

  曲终人意如流水,休问心期何处定。

  月洗流年春光醒,金缕唱遍醉空庭,

  挽断罗绡长聚散,弹指东风向飞英。

  小令尊前见玉箫,春深夜寂楚宫遥,

  花枝横斜歌满地,醉梦已过谢家桥。

  《小山词》读后感(二):重阳读小晏(几道)

  我在镜中照你,迟暮的姓氏。

  清点几年的欢,满手指头多余。

  池塘上绿的白的,稀落了(不是头发)

  像生宣纸遇上湿漉漉的花青。

  园子大了啊,总不能像你袖中的声音。

  老是满着。在花间随便舞个来回,面若红雪。

  唱一声“醒”,你摘下右边的“星”,袖子瓦蓝。

  彩云相戏,谁剪出那些形状,和咯咯的笑声?

  别来散去的,心像条青蛇缠着那窗棂。

  又重阳了,“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没有茱萸,但我会爬高,山下的女子一齐穿针,

  我用银筝让线头跳舞。月亮一颤,步子就乱了。

  诗像茶叶碎在杯底,也就歌声还是清瘦的。

  水在额上、眉间,再往下……还“几于道”吗?

  念叨着那些小小的身体,分不清谁的香了。

  身子在藻中沉,眼睛像两片粘在一起的嘴唇。

  丙戌九月初八

  《小山词》读后感(三):小词词情恻动人

  当同代人在词调急转革变各延大道辟路前走的当口,晏几道却坚守着他花间格调的小令,但对于天造之才,小令足矣.

  晏几道,按理说是多么幸运,生在富贵之家,长在承平之世.宰相的儿子,且是一代词人晏殊.谁都不能猜测别人的道路,尤其是对于一个词人,谈到此类词人,不难让人想到词宗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未必不是一个好词人,且是词界之帝.晏几道推崇李煜,也确实两人有极大的相似点,都是那般的多愁善感那般的天然之真那般的不经事故.那般的花间迟暮.

  晏几道用一生的时间似乎只为兑现一个诺言 他真的就好像为词而生

  在他的世界当中 那三位女子 是那样真实 婉转 不同 .

  他也真的似乎决心要用一辈子来完成她们的永恒 分离 距离 似乎都不是诀别 只要记得 便可以永存 时空之梦幻 交错的情节 这般痴 这般深情 究竟是让小山词 在众花芬芳之中 独放异香 在那代词人中 亦无愧色

  晏几道 风调独出 疏于谋世 他的内心世界 他的无限情思

  都凝结在他的花间美人花间之词中 谈到他的词 让人想到李煜的真纯天然之语 让人想到李贺 磅礴的个人语言 与炼字 寄托 之艰辛

  苏轼 想见一面 亦不可得 晚年孤自以钟老

  千载之下 尤记 声影

  几回魂梦与君同 , 小词词情恻动人

  再读小山词 !

  《小山词》读后感(四):宜作今宵梦里人

  我有一位朋友很喜欢舒亶的词,因为他写的很干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神色不清。他有名的那首虞美人里写,“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有种虚无缥缈的不知所云,就算联系起里面的政治意义,也隐晦到了让人怀疑是牵强附会的地步。

  然而我不喜欢,因为觉得太无情。但是很多词,多情得又太过头——即使是写的格外好的那些,也充斥着几乎是过分的抒情,就很难不让人觉得虚伪和泛泛。柳永的玉蝴蝶里写“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自己的忧伤还不够深重,要拉来古人背书。据说古时候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现在别的我不知道,理发店里是要放《空城》的——哦,这城市那么空,这回忆那么凶,这悲伤千万种。

  在离别,悼亡,不仕等等的伤感之中。只有追忆过去,是永恒的一种。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从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是千古一致,持久无解的难题。小山词的自序里写:“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想起另一位风流公子哥儿张岱来。张岱在陶庵梦忆的自序里写:“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都是抚今追昔的往事前尘,然而让我一度非常困惑的是

  ——这本小山词,到底是什么时候写的?

  按照自序里讲的,这些词是从前时候在朋友的宴席上助兴写的,写完就让几个姑娘拿去唱,最后集结成册的时候,作者年过五十岁,“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

  张岱在自己墓志铭里写的非常清楚,“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成书确凿无疑是在晚年。

  然而晏几道写“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时候,小萍到底在还是不在了?这到底是写给小萍的词,还是怀念小萍的词?如果写的时候小萍就在尊前,为什么要说,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穿了这样这样的衣裙;我梦到了去年和你分别的时候是多么伤心。

  这种时空,虚实,悲喜的错乱,营造了一种相当让人困惑的暧昧忧愁,并不是因为和小萍分别,朋友病死,家道中落或者仕途不顺,甚至都不是酒阑灯炧的怅惘。在盛宴仍在的那一刻,他就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切值得珍惜,却已经不可挽回的永久失去。痛哭而微笑,迷醉又清醒,落笔的时候既带有欢庆的余温,又间杂着寥落的冰凉。

  金鞍美少年们老去的时候,青春是值得凭吊的旧梦;寄情江湖的浪子们在自嘲赢得薄幸名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带着形影相吊的自怜。不客气地讲,多数诗人的感情是极端自私的,即使没有声泪俱下的控诉,也容易读出隐藏在词句里那个“我”来;然而许多花间写女人,写春恨,闺怨,相思,又是很抽离的,写的很婉媚,甜腻,香艳,对写作对象带着不同程度的观赏和审视。然而写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时候,又总是非常小心地避在幕后。

  但是小山词不一样,有种不同寻常的美与多情。

  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是重逢的句子——然而此时此刻你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已经害怕这一切都是虚幻。

  写的非常谦卑,有种很深的无奈和温柔。其实欢聚的时刻与美丽的场景比孤独和萧条的空虚更加让人抑郁。因为它们总是不长久的,当此刻你就在我的面前的时候,那些过去与未来的分离更加让人难以忍受。美丽的事物都是非常残忍的,因为一旦难以重现,不可再得,那么曾经目睹或者拥有它们的人将永远生活在无法满足的煎熬里,而它们总是稀有,珍贵,难以代替,或者注定会失去的。

  所以有的诗里写,相见不如不见时。但是这是不对的,当已经预见了未来苍白衰老的流离,必然的孤独,惨淡无光的前程之后,用加倍珍重的目光凝视着今宵的歌舞,保留下梦幻的真实。在我看来,这里面有某种飞蛾扑火的乐观和勇气。

  《小山词》读后感(五):醉拍春衫惜旧香

  醉拍春衫惜旧香

  文/彭焰

  鹧鸪天

  晏几道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离别噙在有情人的唇齿间,是什么样的滋味?

  是借酒消愁后依然忘不了的刻骨铭心,是消失踪影的恋人旧时衣衫上淡淡的香味。

  醉眼朦胧的词人,轻轻抚摸那一袭薄薄的春衫。一个“惜”字道尽千回百转欲罢不能的牵挂。熟悉的清香提醒着昔时的缠绵宛转,如今的形只影单让人怎能忍受?

  他不禁质问上天:我本是性情疏狂的人啊,为什么偏偏摆脱不了离愁别恨?人在万般无奈的时候便会归咎于命运,归咎于造化弄人,小山也不免于此。

  好友黄庭坚说小山“磊落权奇,疏于顾忌”,小山自己也喜欢以“狂”字入词:“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日日双眉画斗长,行云飞絮共轻狂”。直到晚年的那个重九,已经潦倒落拓的小山还念念不忘“殷勤理旧狂”。

  有意思的是,许多在世俗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的人很少会把情看得太重,而疏于世事、狂放不羁的小山偏偏是个多情人,所以,他注定了无法摆脱烦恼和痛苦。

  小山多次在词里表达了对“浅情人”的埋怨:“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相思,浅情人不知。”深情如小山,最怕的恐怕就是“浅情人”吧。浅情人不是薄情人,但他们天生没有小山这样敏感的心性和为爱痴狂的勇气,他们不是为爱而生,也就永远无法爱到极致。

  痴情的唯有小山,他也就注定要为离恨所恼了。

  离别后的思念是什么样的?

  冯延巳曾感慨:“芳草年年与恨长。”剪不断的思念就像原野上延绵到天边的秋草,像每天黄昏都落到高楼阑干上的斜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了无尽期。

  那个让我念念不忘的人儿在哪里呢?

  她在云水渺茫的天边,在远得看不到尽头的路上。相逢无期,那就让鱼雁来传递我满怀的思恋吧。可是,满腹的相思,我该从何说起?说出来,你又能听懂么?思量再三,小山不禁感叹:既然相思本就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既然“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那就不要重展花笺,又枉流几行清泪了!

  纳兰公子说,人到多情情转薄。为情所苦的小山也忍不住说出了决绝之辞。与“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相似,小山在另一首《清平乐•留人不住》里也有“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之句。那个“留人不住”,只能伤心地看着心上人“醉解兰舟去”的女孩儿绝望地对爱人说,反正我也是靠不住的,你这一走,就不要再写信来了!

  连最后一丝微茫的希望都看不到了,我们才会对自己如此绝情。

  一生都活在爱情里的小山真是把恋爱中小儿女的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和“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不仅是万般无奈中的绝望之语,分明也是恋人之间负气的话。只有置身在恋爱中的人,才会这样患得患失,自寻烦恼,折腾自己也折腾爱着的那个人。

  可是,真的不想重展彩笺,真的不再盼望看到他的笔迹了吗?

  佛家说,才说无便是有。那丝丝缕缕的牵绊,从来都剪不断,理还乱。在别后的日日年年,小山依然会一次次“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把相思写满红笺,再一点点寄往远行人漫长的归途。

  小山词里少有华丽的雕饰和深僻的典故,他只是用浅近的语言一遍一遍倾诉着内心深切微妙的感受。两百多首小山词反反复复诉说的,不过是相思与爱情。我常常会想见,筵席间微醉微醺的小山,将刚刚吟成的新词一挥而就,然后,交给小莲、小鸿、小蘋、小云,这些天真妩媚的女孩儿轻启朱唇,将小山云彩一样美好的句子轻轻唱出,直唱得梅花开了,春天醒了,直唱得心儿也微微荡漾。那是多么美丽的场景啊。

  周汝昌先生说,人必情痴,而后能词痴。一位小师妹向我感慨:小山词里有鬼气,有一种生生死死的痴。小山把词与痴都献给了自己,献给了那些惊鸿照影般的女孩儿。曾有人说,小山词从未离开相思恋情与离愁别恨的范畴,题材未免狭窄。这样说话,可知是真不懂小山,亦不懂词。要知道,小山所有的词都是写给自己,用来抚慰和温暖自己的灵魂和生命的,那些醇艳旖旎的句子都是小山不得不说的话。词之于小山,纯是用来悦己而非为了娱人。

  注定了有些人要做词人的吧。比如小山,比如那个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的纳兰,比如那个家中巨富却“幼有愁癖”的项莲生。他们的遭遇不尽相同,执著于一己之情的天性却如出一辙。他们都是天真的个人主义者,对他们来说,俗世中任何事都不如自己的心灵来得重要。他们的生命一流泻出来就化成了词,是词成全了他们,还是他们成全了词?

  清人陈廷焯感叹:“情有所感,不能无所寄;意有所欲,不能无所泄。古之为词者,自抒其性情,所以悦己也。今之为词者,多为其粉饰,务以悦人,而不恤其丧己也,而卒不值识者一噱。”太多的人用文字粉饰太平,太多的人以文字谄媚于世俗,太多的人用文字兜售平庸的快乐。到如今,还有几个人会像小山、纳兰、莲生一样真实地抒写心灵与灵魂呢?黄庭坚说小山“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这在当时的人看来,定是不识时务之举。其实,不止小山,纳兰、莲生,还有所有真正的词人,一定都是正常人眼里的异类吧。异常的究竟是他们,还是这个世界?他们和他们的词却为世界保存了最后一抹纯粹与真醇。

  在平庸的人世间,在这个人心已不再倾向古典的年代,小山的真挚与深情真的快要无迹可寻了。

  小山还有一首《蝶恋花》,亦是抒写那遣不走的离愁别恨: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徧,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重见金英人未见。即使置身在“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繁华与绚烂中,小山依然是寂寞的。

  那是宋时。

  若生在当世,小山一定更加寂寞。

  如今的我,已经在高楼上等候了千年。芳草绿了又枯,枯了又绿,夕阳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你走在哪一片斜阳下?

  当黄昏沉没,黑夜降临,当星星升起,灯火闪烁,远行的你会不会记起我清清的眸?

  我的眸子,每日每年,都望向你归来的路。

  那条没有尽头的路上,芳草又萋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