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现代小说史》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国现代小说史》读后感摘抄

2020-12-20 03:27: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现代小说史》读后感摘抄

  《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一本由夏志清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现代小说史》精选点评:

  ●好。即使没有读过很多作家的作品,这本书也值得一看。一部现代文学史,小说的片段、作家的经历、作者的评析,也一样构成了一部民国史。

  ●令人诧异的一本文学史,颠覆大陆权威认知。沈从文和张爱玲的地位被拔高太多,对我最爱的巴金的评论算是中肯但我并不想承认,因为他就是我心中最好的。也是一部典型的以西方观念为中心的文学史。

  ●正因为夏志清先生致力于“优美作品的发现与评价”,他政治上的反共立场和文学上的西方中心主义并没有影响到全书对作家和作品的品评,相反甚至因为这些“偏见”,被意识形态问题钳制的大陆文学研究应该感谢这样不同的声音。一部现代小说史,也藏着中国现代文化史、知识分子史和某党历史的暗流。本书全盘重塑了意识形态教育过去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对现代文学的初步印象。说到底,夏支持的是艺术家忠于自我、忠于真实、忠于艺术技巧、挖掘心理道德人性社会各个层面,反对的是滥情、俗套以及将文学视为宣传工具的行为,反对的是践踏艺术自由、思想自由的立场,不管你是独裁政治,还是爱国宣传。我们也遗憾的从某党发迹的历史以及中国文学、学术乃至思想文化衰退的历史看到,一些势力似乎从来都不那么承认和尊重这样的自由,只希望知识分子乖乖做好附庸。

  ●也是刪節得相當銷魂...

  ●还不错。但对鲁迅是有点故意贬低了。张爱玲、钱钟书很好,可以算是鲁迅之下的大家。沈从文还不错,总觉的文艺腔重了一点。漏掉了萧红不应该,李吉人也是大家,也没提;废名也不错,没提到。力推的张天翼,还没看,不知道如何;吴组湘写得很少,也不见得多好,不明白为何大为赞赏。对茅盾、巴金、老舍的点评,很有见地,三人中老舍最好,茅盾、巴金读得少,兴趣也不大。

  ●我就喜欢夏志清先生好好谈论文学的样子!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于其媒介——文字的独特。字里行间的美与发现,超阶级的人心体察才是好的文学所必须的

  ●我在读,但在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未删减版本。

  ●久闻大名。夏志清对大陆本土教科书上那些备受推崇的作家讽刺了个遍,我倒不觉得是小气。文学嘛,本来就是主观的东西,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可是作为文学史,材料编排给人感觉略乱。张爱的篇幅占得可真大,应了那句“张爱玲是夏志清永远的女朋友”。哈哈哈

  ●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从小读《保卫延安》《青春之歌》《第二次握手》等红色经典的人来说,读此书真是开脑洞、毁三观。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文学本就只是一种个人体验,优劣好坏难有客观标准。你可以不同意夏志清的一家之言,但你不能否认,充分展现人性复杂和生活真实的文学,远比简单粗暴划分敌我、公式化、宣传化、意识形态化的文学要打动人心。本书能够在大陆出版,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近现代文学史、重新认识近现代作家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新视角。

  ●喜欢读史,不管是通史,还是年代史还是思想史。读史让人认识到古今中外的一切发展都没有孤立存在的。一部《中国现代小说史》,既是文学史,也是思想史,还是角度独特的现代史。而夏志清和黄仁宇一样,东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比较文化的宽广视野,让他们的作品都展现出更为广博而独立的思想体系。

  《中国现代小说史》读后感(一):2014年读书笔记

  因读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编译者序,找出许地山玉官这篇小说来读,感觉不如他的缀网劳蛛 商人妇 命命鸟等更具有代表性。且与其将关注点放在基督教神父身上,个人觉得本篇可以解读为中国旧式妇女历经三代变迁所遭遇的诸般苦难与磨练,基督教在其中既是贵人也是鸦片。且凭借基督教退却性饥渴的众兵一段殊为可笑。结局乃至将古典小说大团圆与西方基督教宣扬的理念融合在一起,也算是落入窠臼。与之前苦难却乐观的诸多女主角相比,凭借宗教获得所谓的安慰与出路对于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妇女来说又有何现实意义。不过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夏志清为何选择这篇小说作为许地山小说中的一个不可不介绍的篇章,毕竟从原作者序中可看出其文学品味以基督教为主要代表的宗教感作为评判小说乃至文学伟大与否的主要标准,加之其它偏见。此书尚未阅读,不过已经使我不得不从心里感到反感

  《中国现代小说史》读后感(二):文艺批评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文艺批评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哪怕是错的,人云亦云就没有发表的意义了。 夏志清删减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看待中国现代小说,囿于其身份与写作受众,有其片面、肤浅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在其大量的阅读相关作品、资料后提供了宝贵、新鲜的观点。 对岸的学者身份让他对许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与作家自身的观点、经历紧密相连,这在此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读此,大抵明白了许多未曾为人道也的事实,更加客观地看待一些不曾提及或刻意淡化的现实。 一些我原本完全不了解的作家:张天翼、凌叔华、吴祖缃、蒋光慈、王实味、艾芜、沙汀、路翎、田间、冯至等,一些未曾读过作品的作家:丁玲、萧军、端木蕻良在此书中都有提及。我对于夏志清在此书中对萧红只有只言片语的提及感到遗憾,这一点遗憾作者在序中也提到了。 以作品窥人生,见人性。在夏志清的笔下,一篇篇作家的作品全与他们百态的人生联系起来,希望有机会能读到未删减版的此书。同时也发现,近十年大陆确实没有出现什么新的路人皆知的成熟的作品了。 结论里那句“一个作家,无论他过去的贡献如何,最终的评价标准,是他当前的价值。如果一个作家没有目前的价值,那么,所有其他的标准都是相对的”真是一针见血。鲁迅作品从语文教材中逐渐减少以及删除陈涉世家等等状况一想可知。 但终究,不管政策如何,文学如何,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因任何修正而变道,只是减速或加速而已。

  《中国现代小说史》读后感(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

  夏志清先生说出了中国学者隐隐感觉到却碍于政治立场或固有评价不敢点破的话。 忍不住把课上听不到的做点笔记 ♞文学革命章:观点犀利而措辞温和, 胡适的自由主义自我校正 陈李等人的激进派理想 周作人人的文学理论 即使没有党的出现,中国新文学的任务也在救国而非文学本身。 ♞鲁迅章: 后期以评论家翻译家鉴赏家来掩盖创作力的缺失, 实以为时代所摆布,而非时代的导师 对后辈的温情 (带着悲剧性的鲁迅啊,没有一本中国的教科书告诉过我们 ♞文学研究会 现实主义传统 为人生的文学 《小说月报》停刊于商务印书馆大楼在淞沪战役中被毁 叶圣陶 教育小说《倪焕之》《饭》《校长》小市民《孤独》《秋》农民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我现当代98分就扣在没想起来这个鬼名字心塞!) 女性作家:冰心 庐隐 凌叔华 冯沅君 许地山:《缀网劳丝》尚洁 ♞创造社 《创造季刊》是存心来和《小说月报》争雄的(.......莫名好笑,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嘛) 郁达夫...主流观点是虽在自叙传《沉沦》中陷入情欲颓废与故国沦桑的双重悲剧最后自杀,但他只是在艺术想象中杀死自己,却在现实中因为革命就义...然而夏志清却说他被杀是一个意外,他本身是逃了的...人设崩塌...有待考证 ♞30年代 一开始左派文学家数量其实不多,也不团结 他们向鲁迅茅盾开火,但二人始终坚持“好的文学作品,不受别人的命令。” (发生了什么?教课书上说是gc党牵头?) 左联成立,鲁迅茅盾反而作为领袖(是什么让鲁迅向党靠拢?) 后期瞿秋白成为左联的实际领袖 ♞茅盾 老舍 巴金 丁玲 与教科书出入不大 不记 ♞沈从文 老师口中的天才型作家只是误读?少年时流浪岁月,在北京苦写多年,勤于写作,追求进步 未向政治靠拢,自由主义,艺术良心与知识分子不能屈的人格 (上学期一本现当代那么多篇读完,真的只喜欢沈从文啊) ♞40-50年代 鲁迅没有入党,后期在左联中已无实权 生命的最后写了六千字的答辩,意外地揭发左联内部派系斗争,后左派 自由派 旧派的许多重要作家联属宣言以示团结,不久鲁迅病逝。 (鲁迅先生被党神话成了我们不太喜欢的样子,可是事实上,他始终守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他忧国,是革命斗士,却与那些打着革命旗号的走狗,暴徒与小人有着本质的区别,更不是党的笔杆子,他的的确确是伟大的,只是他真正的伟大之处在当代已经鲜为人知) ♞延安整风运动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计划》 “毛泽东不懂外文,受旧式教育熏陶,现代中国文学又读的不多,在讲话中不自觉的流露出他本人对这个时期文学很瞧不起,为了策略的缘故,他曾把鲁迅捧上天,在座谈会上,又指责追随鲁迅的作家,太喜欢暴露社会的黑暗面,不愿意歌颂光明” 不是我说的,夏志清说的↑↑↑↑↑ 反正讲话核心就是文学要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嘛,所以那之后的书emmmm...

  《中国现代小说史》读后感(四):茶余书后,不算书评

  看书时每天要喝七八杯茶,自然没有闲功夫冲潮汕功夫茶,捧一小杯一小杯,热热地抿。喝的是玻璃杯不断添水稀释的柚茶。

  很提神,仿佛午后一扇虚掩的门,客气地谢绝睡意来访。看一会儿,写一会儿,茶余书后,腰酸背疼。

  过去的半年,差不多都在腰酸。已不去公园跑步,散步只在有兴致的夜晚,多晚也去。南方公路,树下总有许多可走的空白,路灯是我极爱的意象,淋在树影间,恍如星辉。

  读到张爱玲处,不由兴趣更佳。七巧当然算她最好的人物,过后想起仍感到恐怖和怜悯。在博物馆做讲解的时日,每次讲到那张长长的木沙发,我爱跟人多说几句,假装不经意的几句: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有一段描写,就是主人公躺家里抽大烟,虽说清朝有专门的烟馆,有钱人家却还是家里有家里一套吧。

  这完全是我私人的体察。

  第一次进到那展厅,见着那长沙发,眼前便有一个旧时的太太横卧着抽烟打盹,那就是七巧,被金枷锁住了的女人。

  那么真实,像我真见过一样,张爱玲塑造一个人,性格和社会背景是齐全的,因此心理描写是成立的,接着神色和举止也毫无破绽。

  张小说里的譬喻,在我看来,比钱钟书的还要精到,令人拍案叫绝。要你感到惊悚,用一只镯子松松几句便道了出来(详见《金锁记》结尾),要你感到苍凉,有那出了名的“袍与虱子”,《倾城之恋》中三姑六婆的碎嘴,男女相互的试探,对话是最好的对话,读来总笑,佩服张对人性的把握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道德性的玩味。

  一月份读不下书,无所事事,倒也不觉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只是等拿起书了,就会感概,到底还是得读书。

  目前大陆对书的审核比电影松多了,不论比英文版或港台版有多少删节,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能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就足以证实这一点。

  大约是看书的人远远少于进电影院的,作者呕心沥血写出来厚厚一本也没多少人去看,兴风作浪不起来,爱写写吧,都能耐得住清贫和寂寞了,就写吧。天地之宽,未必没有一处可容下。

  夏志清书中写到:新文化运动后面最大的危机是参与其事的那些人自信心太强,思想未成熟,做事犯了独行独断的毛病。

  1919年发生了五四,可说它是历史发展到此刻,大方向的必然性和人为的偶然性相结合。没有“五四”也会有“六四”“七四”,采取的动作可能略有不同,但方向是一致的,着力也许像“五四”一样过重,也许过轻,引不起波澜。

  激进的知识分子凭个人喜好来改造中国。于是五四给中国文学留下的毛病,可说是显而易见。

  试问今天我们再读,还有文学价值的是哪几个人?无非是可稍稍越过历史的藩篱,用艺术风格走得远些的。

  还有一点更为要紧,“中国现代小说的缺点即在其受范于当时流行的意识形态,不便从事于道德问题之探讨。”

  可以说除了许地山,几乎所有作家都自觉地摒弃了宗教信仰。反而运用理性(自称是从西方学来的),来对社会种种做出反应,而对人类之“原罪”说,或其实阐释罪恶的宗教学说,不感兴趣,无意认识。

  天真地认为罪恶可全凭人类的努力与决心来克服,故无法体验到悲剧的境界了。这正是现代中国小说显得浅显的原因,抛弃了东方的宗教又认不全西方的哲学,即所谓无根。

  凡西方的大家,都采取正视人生的态度(若要正视,便和中国普遍的乐观主义相悖了),都带有一种宗教感,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人生之谜到头来还是一个谜,仅凭人的力量与智慧,谜底是猜不破的。”

  大体说来,中国现代文学是揭露黑暗,讽刺社会,维护人的尊严的人道主义文学。

  采取感时忧国的态度写作固然符合本国士大夫的传统,但如果见识更广,对彼时西方艺术多加留意和学习,即发现,稍后西方艺术家以一种决绝的姿态开始进攻现代文明,对进步的工业社会表示反抗和决裂。(例子太多,如艾略特)

  中国社会所渴求的文明正是他们所愤怒和仇视的。以国家为重的文学作品,注定要被艺术赋予狭隘的批评。

  这里还可以借夏志清的话说得再明白点。

  文学革命初级阶段(到1925年五卅惨案),文坛弥漫罗曼蒂克气氛,几乎所有主要作家都带着青年人特有的忧伤与狂热,这种特质铺陈在文字中,个人的体验同中国社会万千青年人的痛苦是能够感应的。(例子数不胜数,我随便说几个:郁达夫、丁玲、郭沫若)

  夏志清总结为“事实上,所谓‘浪漫主义者’,不过是社会改革者因着科学实证论之名而发出的一股除旧布新的破坏力量。它的目标倒是非常实际的:它要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的生活,建立一个更完善的社会和一个强大的中国。

  由于这种浪漫主义所探索的问题,没有深入人类心灵的隐蔽处,没有超越现世的经验,因此,我们只能把它看作一种人道主义——一种既关怀社会疾苦同时又不忘自怜自叹的人道主义。”

  要对国家积弱与落后诸问题作一个交代,采用感伤主义或教条主义均不可取。最切合写实主义的路线还是讽刺。

  中国现代文学当属讽刺文学成就最高(鲁迅,老舍,张天翼,钱钟书等),而讽刺的反面是自怜:承认个人在这腐败、颓废的世界中的失败。早期普遍存在这种文风,这是除了讽刺手法外保持诚实,抗拒教条主义的方法。

  因此左派文学的传统再怎么有问题,都要比后来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好得多。

  从某个角度出发,我对目前文学进入时代无名状态是高兴的。时代要求共名的时候,文学的地位高,但谁说不是因为政治挟裹着走?固然争取到了一把读者,而创作群体的损伤又需要怎样的补偿才算扯平?

  我们已有太多太多不忍卒读的事件,站在文学爱好者的角度,我对共党和马克思主义向来没有好感。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这是我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感受之一,特别是读到追随真理的人往后的改道令人扼腕,同情。

  书到最后,作者这样写到:追求安定、逸乐和权力的倾向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模式,使我们每个人看来都好像是一出恐怖成分远多于悲怆成分的大闹剧中的一个演员。

  作者夏志清成书前已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长俸副教授,此书由英语写成,再由刘绍铭等诸先生译成中文,作者及译者行文之流畅值得我们学习。

  夏先生名望在身,在原序中几次提及的更正态度便更加令人感动,如我时常提及的崔健对自己思想的看法。

  学者的一生真短,足以向往。动辄就是“假如两部预告的书十年之内可以完成,”“那时已届退休年龄,再作些什么研究,要看那时候自己的兴趣而定了。”

  感谢J大的指引让我读到这本书。

  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虽大陆版舍去了姜贵相关章节,却更引起我的探索兴趣。

  感谢xm图书馆,因是借书,不能在书上做标记,只能边读边写了整整二十页笔记。

  感谢花儿相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