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是猫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是猫读后感锦集

2020-12-20 03:36: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是猫读后感锦集

  《我是猫》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猫》精选点评:

  ●好有趣

  ●居然看睡着了-_-我不是故意的···猫咪口吻看世界什么的还是不错的

  ●咱家是猫,名字吗,还没有。想到这本书就会想起开篇这第一句话。

  ●猫眼看尽人生百态

  ●这本书搞得我很痛苦

  ●神异的一只猫和一群人

  ●猫儿

  ●这只猫的视角真可爱。

  ●不得不说,这类小说就是我最不喜欢的类型:毫无故事情节,通过没完没了的对话来进行批判。我只看到了主人公和朋友不停的唠嗑,无聊的唠嗑,没完没了的唠嗑. 读这厮的第一本书就给我承重的一击...............

  ●酸 酸死了

  《我是猫》读后感(一):猫的思考

  第一次读夏目漱石的书,很注重作者出生时代。原来他和今日中国的我们不类似吗?传统与西方文化杂揉在一起,强劲的西化思想占领人们的思维。金钱的诱惑谁也逃不了。即使像猫主人一般顽固的人也一样。留下的是个病态的日本群体。

  “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以猫之口说出这些话,对于那些麻木的向钱看的人更具杀伤力。

  就像序里写的,《猫》所处的时代恰是明治维新以后。一方面,资本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学习西方,寻找个性,呼唤自由,自我意识和市场观念形成大潮;另一方面,东方固有的价值观、文化观与风尚习俗,包容着陈腐与优异,在抗议中沉没,在沉没中挣扎……

  《我是猫》读后感(二):由牢骚引发的一本另类名著

  手里面的这本《我是猫》,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版,译者是尤炳圻和胡雪,对于外国文学,我知道译者是很重要的,一直也很少看日本的文学,没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太大想看的冲动,不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却有耳闻,知道是比较另类的一部作品,正赶上日语系的表妹买了几本日本的文学,就拿来看了。

  说实话,读前两章的时候,是有些累心的,一方面当然源于夏目漱石本身对文字的游刃有余及过于学究气息的风格,使整部作品读起来有些晦涩艰拗,据说在日本,虽然《我是猫》很有名,但是读的人也并不多,换句话说,夏目濑石虽然在日本文坛上的地位显赫,但显然他的作品不如川端康成那样普及。另一方面,我一度认为是译者的问题,我不知道两位译者的分工是分章节翻译,还是共同合作,总之前面的章节翻译的让人有一些矫情的感觉,而后面却是渐入佳境,我试图猜想,译者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对夏目漱石的风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之,到后面,我是越来越喜欢上了这部作品了。

  首先《我是猫》的特别之处在于,作品的第一主人公是猫,作者让猫自说自话,以它的角度诠释人类社会,其实整个作品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猫的思想,它总是在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说着自己对人类的感想,其实说穿了,这部分就是作者思想的一个切面,作者借猫抒发自己的感想,就像很多文学名著的说教成份难免让人心烦一样,这一部分虽然换了主人公,但是如此大段冗长的描述,也略显沉闷,对于多数人来说可能不太接受这种枯燥的说教,但是好在表现手法比较新颖,再加上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底极其深厚,所以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是猫眼中人的行为,主要集中在言谈上,这一段是极有趣的,也是我的最爱。对话的地点,当然主要集中在主人的家里,猫对主人是有很多看不惯的地方的,在它的眼里,主人是一个迂腐的,思想守旧,而且有很多陋习的家伙,但是并不是说,主人就一无是处,随着作品的展开,猫也承认了主人身上的那种不为金钱所屈服的某种孤高的个性,这也必然直接导致了他与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的种种不融合,但是这一点在猫看来还是很欣赏的。主人有两个很不错的朋友,一个是迷亭先生,一个是寒月先生,在这里面,让人尤其印象深刻的,显然是迷亭先生,迷亭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家伙,说话从来不靠谱,谎话大话连篇,而且最绝的是,即便被人揭穿了,他也可以大义凛然的继续糊弄下去,好像胡说八道就是他人生最终极追求的目标,就像抽烟的人离不开烟一样,捉弄人成为了他生活的必需品,而这样玩世不恭的迷亭和一本正经的主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再做个比喻,就像相声一样,一个是捧哏的,一个逗哏的,在相声当中,捧哏的是假装装傻,而主人是真的很傻,据说这本书的写法,也有点日本落语的风格,落语就是日本人的相声,不过是一个人说的,听过一些,没感到很好笑,想来和民族语言文化不无关系,不过,这部作品的幽默却有某种共通之处,而迷亭的风格,一度让我想到郭德纲,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们两个重合,当然是舞台上的郭德纲,生活中他什么样,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只要迷亭出场,你就会充满期待,这一段是足够引人入胜的。另一个人物是寒月,这个人物,只有在看完全书,才能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他不是很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说他的语言不太能展示他这个人物的性格,但是其实他也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但不同于主人的迂腐,他是比较单纯的那种人,所以在最后才会产生磨玻璃球的可笑事件,通观全文,再去回忆寒月的种种,才能在心中构建成寒月这个人物。而书中还涉及了充满文学追求的东风,说一套做一套的三平,拜金的金田夫人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一个小小庭院,为着一些琐事,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人生喜剧,也充满着讽刺的意味,如果说鲁迅在《阿Q正传》中的讽刺过于辛辣,那么夏目濑石在《我是猫》中的讽刺更多的是嘲弄,写出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种种不满与对现实弊端的种种认知。

  总的来说,是比较喜欢这本书的,虽然是作者假借猫的口发了一番牢骚,揭露了社会的一些现状,但是并不枯燥乏味,表达的相当的巧妙,引人入胜,能让你在笑声中,体会一些很深刻的感悟,想来就是这本书独特的魅力,说来又是一种巧合,正在看《我的名字叫红》,看过前十章,感觉这部作品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写作的手法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确实是一种新的突破,一种新的尝试,不过,从中也看出了一些《我是猫》的痕迹,比如我是树,我是狗,我是什么的时候,很多时候说话的语气与姿态,是跟《我是猫》有很大相似之处的,只不过,帕慕克的作品是在不断的转换主人公,想要表达的主题,也是不同的,关于《我的名字叫红》看过后再继续说吧,关于《我是猫》,不错的一部文学作品,有空的话,就找来看看吧。

  《我是猫》读后感(三):向猫那样嘲讽人类

  《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于1905年创作的第一本小说。说是小说,其实并没有什么情节。作者通过一只无名猫儿的口吻,记叙了明治时代一批穷酸书生们谈古论今指摘时政的情景。要说把这些片断联系起来的,也就是顽固腐朽的老书生,猫的主人苦沙弥先生因为自己学生物理学士寒月的缘故,与自以为不可一世的资本家金田家发生的一点不愉快。故事之所以吸引人完全不在于似有若无的情节,而是嬉笑怒骂的语言,与个中人物一本正经却又荒诞可笑不合情理的言论。据说夏目漱石的语言参考了日本传统的“落语”,也就是日本曲艺单口相声,所以在创作当时可以说是日本文学史上相当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突破。不过即使从今日的眼光来看,《我是猫》的行文方式,像“说书”一样老到巨细的描写,还有通过人物之口讲故事时的“抖包袱”笑料都依然具有超越时空的吸引力与幽默感。

  书中三位最主要的人物,固执清高又自相矛盾的苦沙弥先生是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代表;单纯又有点认死理的物理学士寒月代表了具有浪漫主义思想的社会改良派;玩世不恭的美学家迷亭很像《道利-格雷的画像》中那个充满邪理歪说的亨利勋爵,他的出场总是光彩照人,充满了欢声笑语与并不那么合理的格言警句。这三个人经常凑在一起,在苦沙弥先生清寒的客厅里畅谈时政,拼命引用着外国名人名言相互卖弄着,但这一切并不能改变他们厌恶痛恨或者满不在乎的令人压抑的社会现实。资本家老爷金田仍然能够用金钱买通一切关系,给老实又古板顽固的苦沙弥带来个下马威。苦沙弥除了吹胡子瞪眼或者与迷亭寒月之类嘲笑抨击一番“万恶的资本主义”,也就别无他法——日子总还得按部就班,不是吗?

  这一切行为都被苦沙弥家里的无名猫儿看在眼里,大大嘲讽了人类的自以为是和总在原地兜圈子的荒唐行为。当然,这个猫还是很有眼光的,这些腐朽叼酸的书生们比较起满嘴铜臭的金田家及被收买的贩夫走卒们,书生们至少还有坚持真理的信念与勇气,尽管这个他们引经据典的真理自身究竟有多少值得信仰那还可以再商榷。书中很多出自猫口的犀利批评及幽默讽刺都十分精彩,很让人有掩卷称快的冲动。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夏目漱石描述猫行为举止的地方,猫怎样“呼噜呼噜”的窃笑,怎样竖起尾巴踮着脚悄无声息的移动,怎样追着自己的尾巴像个傻瓜一样原地转圈…… 因为我们家的两只猫咪很多时候就是那样唯妙唯肖的形态。尤其老大,可能因为正在苦闷青春期的缘故,我常常觉得她在默不作声的观察着我们,观察着玻璃窗外的飞鸟、云朵和大海。她常常坐在同一个地方发呆,一思考就是半个小时。我很想知道,在老大猫儿的脑子里,是不是也像夏目漱石的猫儿一样评价着朝夕相处的人类,或者干脆就是嘲讽揶揄着呢?

  至于有些评论所说的这本书“鞭笞资本主义的罪恶”,我倒很不以为然。诚然,这本书里的社会批判傻瓜也能读出来,可这种批判却未必是专一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金田一家确实首当其冲:强横、不可一世、自作聪明、金钱至上……,但我看相对正面人物的苦沙弥、迷亭和寒月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苦沙弥暴躁起来不分青红皂白,但更大的毛病在于不求甚解,很是自满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那个迷亭对待一切都毫不在乎夸夸其谈,信口开河胡搅蛮缠;而寒月呢就是个死脑筋,是单纯版的苦沙弥。其余的,什么诗人东风先生啦,悟道的独仙,还有疯子岛梅,他们尽管都有浪漫主义的可爱之处,但按照猫儿的说法,还不都是在原地兜着圈子。其实这个社会应该怎样发展,人类怎样获得解脱远离苦闷这样的问题他们自己根本也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是迷糊的,但为了卖弄,或者说,为了自我求证,还不都是把自己并不甚了解的东西拿过来做出一个貌似艰涩难懂的姿态,让别人去惊讶从而赞叹!所以这本书除了社会批判的方面的幽默与犀利,我更欣赏夏目漱石在人性批判上的尖锐与毫不留情,尤其最后一幕中,苦沙弥与迷亭的“未来论”,把人类个性的无限扩张与有限空间的狭小放到一起作比,写得真是妙哇。

  书的结尾更妙。正因为关于人性与社会发展是无解的问题,就好比寒月永远也磨不圆的玻璃球,我们唯一清醒又敏锐的猫儿也只能喝个飘飘然,落到水缸中获得永生的太平去了。这么完美的结局,我笑了半天,又叹气了半天。是的,作为人类的我们,又有谁能跳出人的高度以外,具有神的眼光来洞察世事看穿无常呢?

  最后我必须要批评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采用的尤炳圻与胡雪的译本。尽管尤炳圻先生据说是鲁迅的学生,我尊重其在文学上的建树与成就,但文学艺术终究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吧。就不说在二十一世纪网络语言横行的今天,语言的幽默已经远远抛弃了建国后的正统文风;就是再前推二十年,这种五四文学一般的半白话文,要让多少本来可能喜爱夏目漱石《我是猫》的读者望而却步?尽管译文的后半部分,也就是情节进入到苦沙弥先生与金田夫人刀枪会面之后,明显生动活泼了起来,但前面语句艰辛文字晦涩的三四章让人读起来真不是一般的辛苦呢。

  《我是猫》读后感(四):从一只猫批评一类人

  先说不相干的一点,人民文学社的名著系列排版上字体偏小,行距偏小,故而一面纸扫去密密麻麻皆是字,实在很难读,相比之下,译林和上译出版的文丛,虽然印刷上免不了浪费一些,但一来读着轻松,二来行距和页边距较大也容易写批注,情感上更偏爱上译和译林的作品。此次若不是先在微信阅读上读了约四分之一的电子版,手上这本人民社的书是无论如何难读下去的。

  这本书的研究价值应该颇高。

  我因为读之仓促,现在只想快些记下二三想法,未及深度思考也未及字句去考,但仅仅这样,可写的方面也实在很多。我私以为这本书是值得收藏与重读的好作品。

  时代背景。我且先翻一翻之前翻文学史时所作的笔记。

  加藤周一在《日本文学史序说》的第十章介绍明治维新文人的时候,将正冈子规与夏目漱石、森鸥外放在一起,定义为“以西方之法创日本文哲且以传统文化之支柱抵抗西方”的一派,而与传统保守的幸田露伴和泉镜花、关注复兴民俗禅道的铃木大拙与柳田国男、西化和信奉基督的内村鉴三和安部矶雄、以及“自然小说家”等诸派相对立。这一代文人长在二十世纪之初,且遇上日本派出国留学的潮流,对比之下,或许与鲁迅、陈寅恪、钱穆、林语堂、钱钟书等名家同辈。

  夏目漱石与正冈子规是相互影响的一对挚友,他们都在早年学习了英语,都在东帝大读书,子规学的是国文科,漱石学的是英文科,漱石因成绩斐然,一毕业便在东京高等师范任教。漱石在1900年获派英学习的机会,同期子规在日本因结核去世,他之所自称“子规”亦为结核咯血,化用“杜鹃啼血子规鸣”之典之故。夏目漱石从英国回来后,对传说中的英国文学存贬,又入东大任教。其原名“金之助”,更名为漱石是化用了“漱石枕流”语,漱石与子规小时同上过汉学塾,论起来或许是教育改革前普遍接受汉学教育的最后几代人了。

  子规是写俳句的,漱石也是诗人,漱石或许在俳句诗作上都有受到子规的影响。

  《我是猫》作于漱石38岁的时候,系赴英学习归来不久,因不堪忍受正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日本现状,挥笔著书,亦为他的第一部小说作品,小说叙述者以“一只猫”的形象出现,因而观察视角特别,且能见到作为第三者的人所不能窥见的人类心理性的东西,而语言风格上讽刺与灵动泼皮兼具。

  《我是猫》的前几章,在金田一家尚未插足的时候,其思想感情与之后是顶不相同的。此时是猫君入住苦沙弥家不久,所观所感皆以讽刺笔触描写苦沙弥和他的好友,我几乎以为这是对文人的抨击之作了,因为以一只猫的视角,在苦沙弥一个人行为的时候,全然“不顾及身旁有猫君在场”,露出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愚行。譬如说,身为英语教师的苦沙弥,经常性的把自己关在书房,实则“对着生涩艰难的书籍”看不进几页,往往看了几行就偏头睡去,还装作在苦学的模样,对待自己所不通的西洋画之类偏偏要舞弄两下,门也尚未入的时候就以失败言弃收场。且说他常有些粗俗行为,发呆、丑水、照镜子,都有,猫君看在眼里往往不屑。

  迷亭君出场了,什么事都爱乱吹一通,很喜欢用自己的文墨知识和杜撰技能戏弄他人,常常还很成功,让那些好面子的君子都成为自己腹内的笑料,苦沙弥也深受其苦,猫君作为第三者则心知肚明,因为迷亭很懂得抓住别人所关心的东西来做文章,譬如进入餐厅就言菜名,面对苦沙弥就谈消化。总之,前期观之,猫君是对人类群体一概都抱着讽刺心理的。

  但金田家不久就杀出来了。作为此部小说里的最大资本家,其一出现马上把所有的靶心都集中到一起,借着“鼻子”和“金钱”的名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金田一家,连猫君也不得不动“恻隐之心”,站在苦沙弥一派这边。苦沙弥的形象生动和令人尊敬起来了。这个固执得有些可笑的人,又固执地对一切资本家抱着天然的恶感,世人行为处事的法则到这壁不适用了,从金田夫人第一天趾高气昂的拜访收获了不屑和对鼻子的嘲讽开始,到后期用金钱换使学生叨扰告一段落,苦沙弥虽然会对玄学(他所不懂的理论)和权者(警察、学校训导主任)持卑恭态度,但只要涉及资本家和资本家的“侦探走狗”们,其态度一定是坚决抵触和不屑的。

  喜爱吹牛泼皮的迷亭也可爱起来,或许因为最初他对苦沙弥和世人的取笑,也使读者感觉受着嘲讽,所以天然的对他带点反感,但猫君的理论也很对的,“凡事遇到尬聊的时候,迷亭的浑话就会从天而降,使众人家大欢喜的”(使我颇喜欢的桥段,是第九章苦沙弥在书房里审视自己的麻子脸而迷亭与伯父来访的时候,猫君评论的“主不像主客不像客”,有客来访时苦沙弥自不出门相待,迷亭打声招呼就直接进门来寻,一读起很有味道)。

  有人评论苦沙弥和诸友(玩世不恭的迷亭、俊才水岛寒月、小子越智东风、主张无为的稀客杉杨独仙、临近资本主义者多多良三平)是明治版的“竹林贤君”,常以苦沙弥的客房为聚会根据地,虽然乍一看这一众的才华皆因猫君的讽刺语言而显得拮据,或许不像是贤君子,但他们的心性显见的与旁人不同,或是当得起这个称谓的。

  寒月君花费气力磨玻璃石头当做博士论文的实验材料等桥段似在有意耍幽默,虽是个理学士,其论断和言行却让读者哭笑不得,从选偶一事上,仅以黑肤姑娘取代金田小姐就有所指。独仙以“哲学家”的形象出场,我本以为这是作者自身的插足,后来独仙又出现了,方始觉得像是对无为一派和禅道玄学的所指。

  金田家倚仗金钱而欺人,其趾高气昂看人低的言行、买通俗人当做自家侦探的行为、派遣资本主义伪装者铃木藤“刺探敌情、混淆视听”的行为、买通学生来“使苦沙弥上火”的行为等,都在金田家的备注下增添坏名声,似乎金钱的呼吸声都能催动鬼推磨,金田小姐更被戏称为“行走的指向金钱的邮票”。铃木藤是直接背负指责的角色,他圆滑晓事,“永远是滚过来滚过去,且还远比别人交运”, 或象征着围绕金钱奔走的小资本家。

  终结篇章里,金田家的婚事已经告一段落,“竹林贤君”们又齐聚于苦沙弥家,是没有主题的自由谈论,从寒月的提琴故事到“个性时代自杀跃为主流”的预言,几种角色以不同的价值观为出发点的讨论,这或许是他们无数未及描述的聚会中平常的一次,或许是漱石自己心中的漫漫遐想,这皆无妨,因为读者已经了悟他们的角色性格与聊天的日常。猫君的结局读者可心照不宣,不过是作者从小说中脱身的“金蝉脱壳”之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我是猫读后感锦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