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库2005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读库2005读后感100字

2021-01-03 04:36: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库2005读后感100字

  《读库2005》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2005》读后感(一):《读库2005》

  这一期的选题除了第一篇看不懂外,其余的感觉都很棒啊!但是主编却专门引入了第一篇或许是想给我们某些方面的启发。“攀登者”很有意思,之前读库也引入过相关的话题,但那个更偏重于国内训练与寻找路径,这篇则是有男主角。男主对于“14+7+2”的挑战(即登顶全球十四座8000米以上山峰、七大洲最高峰,并以探险方式徒步滑雪抵达南北极点)成为中国第一人,世界第二人,在全文过程中,既可以看到叙述者对于攀登的渴望,又能感受到其对于生命的敬畏。有时候真的是登顶只在一瞬间,但理智让其放弃。他做这些事并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一个平凡人在用自己的努力去过与追求不平凡的生活而已。向这样的勇者致敬。“儒林入画”可以说是这期的亮点,作者选取了《儒林外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版本,为我们详细剖析了老一代艺术家,美术创作者笔下的形形色色的儒林形象。有穷苦书生,有落魄秀才,有高中举人,有乐观坚强,别具个性,不输男子的女子形象,有世间人情百态。有关于当时特定地域的房屋建筑,沿河流域,风土人情的刻画。光是看作者引用的这几篇,就很引人入胜,果然,读书的过程也是发现书的过程,任何事情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在书中找书,也是一种很妙的体验。距2021年还有12天,盼年底收到《读库2006》,顺利完成本年度的阅读任务。

  《读库2005》读后感(二):2005很好读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我可真的太太太喜欢了。作者从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减少互联网是唯一的答案》出发,对互联网之恶进行了探讨,包括技术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在习惯性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时就到了关注其负面影响的时候、未能缩小的社会格差、相互隔离且愈发极端的舆论场以及人的异化等等。文章很精彩,我也很有共鸣。因为我经历了从web2.0到移动互联网大繁荣的爆发增长阶段,亲身享受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红利,也正在经历由于技术停滞而逐渐暴露出来(被人们这才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信息茧房、隐私暴露等等。家里有个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只要进步带来的福祉跑得够快,问题就追不上。但按照现在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们还是要调适心理,习惯技术革命之间漫长的滞涨。应用层面的逐渐饱和下,需要我们去作一些规则上的适配,去平衡福祉与问题,但“有”总比“没有”好,这是坚持技术进步的底线。也更是要警惕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保守主义和数字集权主义等的抬头。

第二篇文章《攀登者》来自世界第二位、中国第一位达成“14+7+2”大满贯的登山者张梁。惊心动魄的故事背后,有人类征服自然的野心、有人类突破自己的信心、更有人类终其一生达成一个目标的恒心。但我觉得不必欣羨这样的经历,一是因为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胆量体力和运气达成,二是因为登山者能历经千帆在生死垂危间见到绝美高光的风景,而有着其他经历的人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高光”。专注创作当看到街头巷尾的人在讨论自己著作中的片段、远赴大山教书育人手把手带出一位走出大山的大学生、拍摄千万张照片在晨光熹微中抓到东方明珠沐浴第一缕阳光、平衡工作与生活当呱呱落地的儿女叫你第一声爸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而所有的幸福愉悦都是那个过程与结果的集大成,因为过程的专属性,每一份高光都是独家定制、无可替代。

《三线厂子弟学校》讲述了因为军工业发展的需要,作者在六七十年代随着父母从东北迁至景德镇,在军工厂旁边就读一所临时组建的三线厂子弟学校,场地简陋一开始甚至是林中课堂,教材缺失到处化缘,更何况师资缺乏、高低年级混教、只能上语文数学等等。能看到一群在读书关键时期的孩子们是如何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继续求学,也再次领悟“历史的一场风雨,对个人就是一辈子的命运。”

  《读库2005》读后感(三):J

  

李金声的《三线厂子弟学校》,与他刊于《读库1906》的《业余作者》、刊于《读库2002》的《落榜》,互为链接,点面结合,勾勒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私人史与时代志。阅毕三文,我对他笔下再三出现的人物J颇有兴趣,在网上经几番检索,判定此人为季卫东。

季卫东,1957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五代法学家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与比较法学,在国内出版有《法治秩序的建构》《宪政新论》《正义思考的轨迹》等著作。

1979年参加高考时,季卫东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法律系,第二志愿是复旦大学新闻系。他此前曾任生产队大队长,时任县长秘书。多年以后,他在文章里写道:“高中毕业之后,我曾下乡种过两年田,也当过一段时间够不上品级的基层小干部。在‘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当时,在有些人眼里,要弃官读书纯属犯傻。实际上,我是瞒着指名留我待用的组织部有关领导私下里准备报考大学,各门功课都是在极其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点滴时间来复习的。考后又马上陪县长下乡督促检查‘双抢’(江南农村在夏季‘抢收、抢种’的简称)工作,以至于累倒住院。其实,我是躺在病床上打点滴时获悉自己考分为江西省文科第一名并接到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录取通知书的,真是好事多磨。结果延搁了半个月我才独自一人到北京大学办理新生报到手续。”

在未名湖畔,季卫东结识了其后成为伴侣的骆美化,以及后来以诗歌与笔名海子扬名的法律系同学查海生。他的八十年代个人记忆的句点,是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他看来,海子的诗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就是卡尔·施密特海洋自由观的形象表达,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海洋生存方式的朦胧向往。

1981年,在北大五四学术研讨会上,季卫东宣读论文,质疑与批判斯大林时代御用法学家维辛斯基的法律学说,主张法律的定义应该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之外寻找正当化根据,强调社会最大公约数与客观规律对法学研究的意义。

1983年,因国际关系争端,本该赴美留学的季卫东被改派到日本。他在那里留学从教二十余载,获得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教授。

2008年9月,季卫东回国,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凯原讲席教授兼院长。次年秋天,他在法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致辞,其中说道:“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下一个历史轮回中,你们注定要担当承先启后的重任。但愿你们不要虚掷今后的数年光阴,辜负国家——国与家的前辈——的殷切期待。但愿在下一个普天同庆的时候,在六十年之后,你们还能够重新聚集在这里,盘点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民主以及法治方面的辉煌成就。”

《读库2005》封面

转引《读库2005》几段话:

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媒介即信息,指的是媒介本身并非一种纯粹中立的介质。一种思想或一种表述,以什么样的媒介传递,决定了其与最终受众的互动方式。而这种互动方式本身,便是一种内容。

用更偏向媒介的媒体行业来举例,“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媒体”,便是两种带有截然不同意识形态的技术形式。后者受技术所限只能单向传递,而前者由于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递,则必然鼓励原本信息接收者向信息主体生产者的转变。在具体执行层面,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互联网新闻的正文并不总是代表着一次传播的全部思想表达,其评论区走向甚至是否允许评论,都会被理解为所传递思想的一部分。(王健飞《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

我是一个比较理智的攀登者,不会轻视任何一座山峰,在安全前提下才去完成挑战。每次攀登我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循序渐进。这是我的安全底线,我不会选择那些野路子,心里没底的,或者拍屁股就走的,我不干那种事。我选择队伍,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慎之又慎。登山不像旅游那么容易,要有耐心,急不来,天气就是那样,山就在那里,自己能做的就是调整最佳状态去冲顶。

人们问我登上顶峰是什么感觉,其实当时只想活着下去。登山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心理素质、人生阅历、随机应变、团队精神、体力、攀登技术、后勤保障等等缺一不可,归纳起来就是清醒理智,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这样的经验,救了我,也救了别人。如果有能力登顶,但是没有能力下撤,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攀登者。如果做无谓的牺牲或者自不量力的挑战,不能活着下来,又有什么意义。登顶不是成功,成功登顶、安全下撤才是成功。一个登山者如果轻率冒险,不仅仅是藐视生命,更暴露了他无法抗拒世俗欲望的懦弱和被胜利之名诱惑的不成熟。(张梁口述、叶小果整理《攀登者》)

J是乐平中学的高才生。他对我说,乐平中学在“文革”中虽然也受到不小冲击,但与三线厂的学校相比,还是要好很多。乐中老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应付政治运动也有一套。在“文革”最疯狂的那段时间,语文课就是学“红宝书”,语文老师把“毛选”中引用的古文汇编在一起当教材,表面上是学领袖著作,实际上是教古汉语。其他学科也大同小异,都玩挂羊头卖狗肉把戏,政治口号喊得不比哪个学校差,实际教学内容耽误得却不多,在上饶地区各县中,乐平中学的教学质量是最好的。(李金声《三线厂子弟学校》)

  《读库2005》读后感(四):读库2005概览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

在本期写给读者的信中,老六说“这既是尝试,也是一次冒犯,……”,如果这个冒犯指的是这篇文章的题材的话,我觉得大可不必。

2020这一特殊的年份,让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个互联网大佬的身价也是不断的暴涨。但是到了年底,事情似乎开始起了变化。

从蚂蚁金服IPO被暂停开始,有关互联网对社会影响的讨论逐不断登上热搜。直到本周,阿里被进行反垄断调查,这出大戏似乎开始进入了高潮。

的确到了要检讨一下互联网与人类生活影响的时候了。

本文从2019年《纽约时报》的一篇名为《减少互联网是唯一的答案》(The Only Answer Is Less Internet)的文章作为起始,探讨着当下互联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隐私、集权、操控舆论、技术中立性,风险社会……

如果说本文的题材是恰如其实的话,可能本文的意义也就仅此而已了。

看来一些评论,很多人回复说看不太明白。我觉得并非题材上大家不能理解,而是在行文上面,作者又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各种概念、术语的满天飞,无形中加大了大家的理解难读。

比如文中大量涉及到的一个概念叫“元叙事”。原谅我读书少,真的不懂这个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百度了一下:

元叙事(meta narration),通常被叫做“大叙事”,就是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这一术语是由法国哲学家利奥塔(Jean-François Lyotard)在1979年首次提出的。根据利奥塔的解释,元叙事或大叙事,确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

文艺理论批评中,经常使用这个词语。史学借用这个词语,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一术语在批判理论,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理论中,指的是完整解释,即对历史的意义、经历和知识的叙述。它通过预期实现,对一个主导思想赋予社会合法性。

虽然给了定义我也不大看的懂,但是我坚信,一定是存在一个更容易让大家理解的词语,能够替换这么个生僻概念的。

又比如作者写道“这一现象会深远地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互联网产品实此文档通过 滴墨书摘App导出质上将公民注意力证券化并实现交易之后,理性讨论的商业价值远低于流量骂战。 没看出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尽管我的日常工作经常会遇到“证券化”这个金融术语,可我也是很难理解什么叫做“将公民注意力证券化”?怕是给不大懂的人讲清楚证券化都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何况这种“证券化的证券化”呢?

此外,还有很多文中的观点,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第71页提到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的时候提到“在同样使用一辆车、一个司机的情况下,凭什么说之前我们会认为通过手机呼叫出租车,就应该比扬手招出租车更便宜?”

作者似乎是从出租车成本的角度考虑其价格,但是后面作者自己也提到了,采用网络平台,可以降低出租车的空载率,这个不就是成本的降低吗?事实上,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价格日益趋近,就是网约车平台在占领了市场,达到了垄断之后,比照着传统出租车进行定价啊。只要价格稍微便宜一点,或者哪怕价格相同,但是网约车的服务更好,用户一样愿意使用网约车。无疑,这样平台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根本不是考虑出租车的实际成本问题。

P62页,在提到乐视失败的原因时作者说“但乐视系的问题在于,它错判了互联网行业上升周期的剩余时间……”。拜托,乐视倒闭是因为只是时机判断的错误吗?作者是在给贾跃亭洗白白吗?乐视本身就是通过造假上的市啊,它从头到尾就是个骗子公司,连给它审批的发审委员都抓了一大堆。这个事情和互联网有什么关系?

虽然这篇文章的问题还有很多,可我觉的读库把它放进来也不能算是一个错误。就像本文所说,在各种AI的加持下,我们已经基本被算法覆盖了,就好像今日头条总是推荐同样类型、风格的文章给我们,使我们丧失了更多的选择,进入了信息的“茧房”。所以我们才需要读库这个具有随机性的东西,哪怕是一些能够供我们“批判”的材料。

攀登者

本文作者是中国第一个完成登顶地球上全部14座8000米以上山峰,登顶全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点的探险家。本文讲述的是他的登山和探险的故事。

不知道是如作者所说,他就是一个内向的人,还是实在是经历的太多,看淡了生死,本文的风格简直平静的吓人。特别是在登山路线上,经常可以看到之前遇难的登山者的遗体,没有登过高山的我看到这里,不免唏嘘,但是在作者看来不过是稀松平常。就算是自己几次遭遇险情,文章也就说了一句“我差点挂了”,一笔带过。

作者能够实现14+7+2的伟大壮举,不得不提的是深圳这座城市所提供的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环境。就说单位支持这件事情吧,如果换做是内地其他地方,比如作者的老家石家庄,可能就很难做到。

三线厂子弟学校

这是李金声老师继1906的《业余作者》和2002的《落榜》之后,在读库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让我们对于李老师的身世的了解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李老师讲的是一个三线厂子弟学校的典型发展过程:企业初创,学生老师只能因陋就简,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进行学习→企业慢慢在当地扎下来跟,有精力顾及学校的发展→企业就是个小社会,所以学校和地方并无太多关联,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改革开放后,企业失去活力,要么销声匿迹,要么转移他处寻求出路,企业的学校也是要么就此终结,要么划归地方。

题目下面那句话“我再也没有进过那个院子,偶尔路过,也尽量把目光转向别处”。

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

“世界的温柔的冷漠”

本文是对《寻找<局外人>》这本书原作者的一个访问。

这本读库今年力推的一本书我也买了,为了看的明白,还特意又买了一本纸质的《局外人》(之前看过Kindle版本的)。

访谈主要围绕着加缪、他的作品,以及不同时代对于作品的理解进行展开。

儒林入画

1955年,上海新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连环画《儒林外史》。

本文从这套连环画入手,一边介绍图画,一遍给大家讲《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个小故事。

《儒林外史》本来就是一本辛辣、幽默的小说,诸位连环画绘制者又再画中增加了许多书中不曾有的细节,使得整套书分外的有感染力。

基因时代的疫苗研发

朱生石老师以乙肝疫苗为例,介绍了现代疫苗研发的方法、路径澄等情况。特别介绍了最新的基因技术对于疫苗开发的巨大作用。

朱老师在文中说道:对于疫苗的研发,二十个月已经可以算是光速了。我估计这篇文章可能写于今年的6、7月份吧。可能朱老师当时还没办法想象得到,新冠病毒发现还不到一周年,就已经有几款疫苗已经正式上市,并开始推广注射了。

对于读库来说,由于制作周期的原因,的确不是一个时效性很强文章的合适载体。我想,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请朱老师写一写人类在研发新冠疫苗背后的种种故事,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分寸

这篇文章讲了《打金枝》、《徐策跑城》、“大探二”(《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三出戏的合称)三部京剧的故事。作者试图通过三个戏剧故事,讲述或者说论证“在大家都承认皇帝是皇帝的时候,皇权仍然是有分寸的”这么一个论点。

我理解,中国古代的皇帝,的确是不能为所欲为的,要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作者要选择戏剧的故事作为例子来论证这个事情。因为作者自己也在文章里面说到“但是不要以为京剧里唱到皇宫里的事儿就真的很靠谱……”

既然自己都说不靠谱了,还拿来举例子?

我是觉得很匪夷所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读库2005读后感1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