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行漫记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西行漫记读后感精选

2022-04-12 03:35: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行漫记读后感精选

  《西行漫记》精选点评:

  ●红色经典

  ●很好的补充认识中国历史革命的书籍,让那些认为是教条的东西回归原本,心里很触动,看到那些人的生命历程,相形见很绌很绌啊。

  ●从这本书里能够看到一些有趣的细节,一些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但是我始终存疑的是这本书有倾向,斯诺的倾向挺明显的,书中的一些数据似乎有些夸大,而当时d处在明显的弱势,倾向是斯诺出于对弱者的同情还是正如某些评论所说斯诺本身是个摩门教徒?

  ●如果只从八卦段子看,陕北苏区盛行乒乓球和将士对茅台酒的集体回忆是亮点,太祖和彭德怀的自述也是亮点。

  ●斯诺是值得歌颂的

  ●宣传书籍,只是由外国人写的而已。

  ●作者写的好,董先生译的更好!堪称完美!

  《西行漫记》读后感(一):很多多年前就读过,阅历丰富后再度,感觉完全不同

  当年阅读时,觉得多么生动直观富有人情味。

  多年后再度,两点感受:1,主观性太强,选择性太强。2,从细微之处还是能看出很多掩盖不住的东西。

  作为屁股完全坐在一边立场的书,本书还是有着巨大的价值,值得今日的我们认真阅读。今天那个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当年也有穿开裆裤的岁月。

  《西行漫记》读后感(二):用心阅读会收获的

  不像一般的红书满篇都又红又专,而是用纪实的文字让人亲身感受。幸运的是,我们不曾生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可以不用担惊受怕,流离失所,不幸的是,我们没有在那个时代生活过,不曾知道革命先烈们是怎样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很多人喜欢批判,但比批判更难的是理性的批判。而这本书让我理性了不少。

  《西行漫记》读后感(三):精彩的是本书的视角

  这段历史并不是不熟悉,但是看了开头第一章我就被吸引住了。原因是作者提出了那么多那么多的问题。的确,在当时的中国,中国红军的情况,对国外来说,完完全全是个迷,斯诺提出的问题,就是全世界对红军的疑惑。我们从来都是被直接“告诉”了这段历史,但“当时”的外国人的角度,来看这段历史,真的很新鲜,也很有意义,不论早已听说过的这本书的口碑怎么样,光从这点上,我就被吸引住了,忍不住,随着作者的游记,一直看下去,一直旅行下去,再看一遍红军走过的那段路。

  《西行漫记》读后感(四):重温理想年代!

  埃德加·斯诺肯定不是一个盲从的人,他这本《西行漫记》显然也不是一面之辞,他以真正不偏不倚的态度,公正客观的为在延安奋斗的革命青年们作了一幅细致的画像,或许也是当时内战中的中国的肖像。我们应该感谢斯诺,感谢他在中国人内乱频仍、外祸不断的年代,只身西行;感谢他在中国人兄弟骨肉分离的时代,在真相、历史、公论因国共对立而混淆不清的时代,为我们留下一部真实的作品。在这本书里为我们留下了理想主义者们有趣的生活点滴,那些后来看来威武庄严的领袖,在斯诺的笔下,尚未失去其可爱之处,如果说民主是一种生活态度,那么同样的,在这里,革命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吃饭、穿衣、打球、看戏,那么细碎的琐事,却在斯诺笔下如潺潺细流娓娓道来,那么亲切,那么令人神往。

  《西行漫记》读后感(五):何以畅销不衰

  这本书实在是一位非常非常了不起的老师,教会了我太多太多,真不知该如何感谢!

  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信仰?有信仰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有信仰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是人人平等?怎样做到人人平等?

  什么是百姓不幸?什么是民族不幸?更深一些,如何看待百姓?如何理解民族?

  怎样找到理想信念?如何坚持理想信念?一个人的信念如何变为一群人的信念、如何变为一个民族的信念?

  组织建设有多重要?战略、军队、后勤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根据地发展根据地?

  从0到1,从无到有,如何在夹缝里生存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

  这些就是这本书的无穷启示,也是这本书畅销不衰的原因所在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