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和谁结婚,都要记住这个忠告
文 | 蓝心觉
又到假节日,又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那些关于“婚姻”的叩问了吧!
上两期,谈到了“爱情”“婚姻”的话题。大家都知道,要任运了缘,在任一生命状态中自觉觉他,成全生命,成熟有情,最终成就觉行圆满。
我们是到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允许一切的发生,但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立场。
那么,如何巧妙应战又不伤和气呢?又如何在婚姻中解脱,同时走觉有情的菩萨道呢?
这一期,就跟诸位谈谈这个事。
胜鬘夫人的故事
对我们在家居士来说,有一部跟《维摩诘经》同等重要的经典,叫《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仅看经名就能感受到经典的殊胜及威力了。
这也是大乘佛法中讲述在家居士如何修行证果的经典,指引我们走修学佛法之路。
现今,胜鬘夫人常与维摩诘大士相互并存。居士住的地方,男众有维摩诘室,女众有胜鬘阁;居士学修的场所,男众有维摩书院,女众有胜鬘书院……
这些表法的文化内涵都是源于大乘法中两位居士——男士维摩诘大士,女士胜鬘夫人。
胜鬘夫人是谁?她是干什么的?
佛陀时代,在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生了一个女儿,取名胜鬘。
单是名字,就能看出这位公主集美誉及宠爱于一身了。
波斯匿王早年残忍暴恶,后来受末利夫人的影响而信奉佛法,成为护法国王。
佛经开头常出现的“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就是讲佛陀在憍萨罗国的舍卫城宣讲了那部经。
可见,有波斯匿王的护持,舍卫城成为佛陀的弘法地之一,让佛陀在舍卫城居住了二十多年。
波斯匿王一心求女,就向佛祈愿,希望能得一女,果然生得一女。举国上下皆大欢喜,以最美妙的花鬘、最华丽的珍宝来祝贺、供献,国王和王后也用世间最殊胜的花鬘来庄严自己的公主。
唯生此女,王对女爱惜有加,以女比花鬘,女胜于鬘,故曰胜鬘。
胜鬘在王宫长大,生性纯良,聪慧过人,长大后嫁给了阿踰阇国友称王,称为胜鬘夫人。
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常听佛说法,对佛法深生好乐。
一天,波斯匿王想起远嫁的女儿,就对末利夫人说:“这么尊贵的佛陀,在讲这么殊胜的妙法,这么美好的事情,应该告诉我们的胜鬘呀!”
末利夫人知晓自己的女儿聪慧利智,通敏易悟,如果见佛闻法,一定能信受,就马上拟写家书,派旃提罗去通知胜鬘来听闻佛法。
胜鬘夫人收到家书后,欢喜读诵,生希有难遇心,向信使旃提罗说偈言:
“我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所言真实者,应当修供养。
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垂哀愍,必令我得见。”
胜鬘夫人刚说完这个偈子,佛陀知道她得度的因缘成熟了,就以神通力现身空中,大放光明。
胜鬘夫人和她的眷属都见到了佛陀,纷纷以至诚恭敬心顶礼。
佛陀赞叹胜鬘夫人对佛法的虔诚与恭敬,并授记她将于二万阿僧祗劫后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
胜鬘夫人于佛教法中勤修礼敬供养,并发广大度生誓愿,同时也影响她的夫君友称王皈依佛陀。
二人共同以佛法度化阿踰阇国的子民,重视佛化家庭的教育,妇女、孩童都蒙受她的教化,循循善诱,导归大乘佛法。
集七觉妙鬘之德的胜鬘夫人,修一乘行,弘一乘教,以功德鬘庄严一乘佛果,是佛教四众弟子中的优婆夷,也是在家居士的楷模,更是大乘佛教中行菩萨道的菩萨。
在婚姻中度生
一提起“佛教修行”,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起出家人的形象。
其实,出家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还有些人是在家修行的。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其中的优婆塞是在家男众、优婆夷是在家女众。
我们也是有名分的,前提是要如法行持,决不做附佛外道。
对在家居士来说,我们要以出世间为指归,行世间事业,亲近善知识,奉事三宝。
佛陀并没有对爱情和婚姻持否定之意,也没有要求所有佛教徒都出家。
给孤独长者有个女儿叫善无毒,相貌庄严,本来是想要出家的。
福增城的大富长者谟尸罗,世代信奉外道,从未听闻佛法,可是他的儿子牛授想娶善无毒。他就亲自去拜访给孤独长者,为儿子提亲。
给孤独长者把这件事告诉了佛陀,请教该怎么办。
佛陀说:“善无毒嫁到福增城,必定会在城内宣扬佛法,接引众生。”
就这样,善无毒嫁到了外道家族。
一天,谟尸罗在家中宴请外道。
善无毒说:“供养这么多人,会得大福报的!但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供养裸露形体、臭秽无规矩的人呢?”
谟尸罗惊讶问道:“世上还有比他们更有修行的人吗?”
善无毒为谟尸罗细细说出万德庄严、智慧广大、悲愿弘深的佛陀。
谟尸罗听完善无毒对佛陀的称赞,也生起了敬仰之心,马上准备斋宴,希望供养佛陀及僧团。
第二天,佛陀带着僧团到谟尸罗家应供,饭后宣说无上妙法,福增城内大众闻佛说法,如饮甘露,获义得益。
我们活着,是要让生命发挥到极致的。
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有这样的愿心,我们的行为自会往清净的佛道上靠。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总得把脚下的路走好,那么就要善用其心,应运因缘了。
佛陀在《善生经》中教导善生,要尽到夫妻之间的伦理责任。
丈夫要敬爱妻子、怜念妻子;妻子要爱念夫主、恭敬于夫。
又在《玉耶女经》中教导玉耶,应做如母爱子的母妇、如妹事兄的妹妇、如师友饶益的知识妇、如婢侍主的婢妇、孝敬公婆及善于持家的妇妇,决不能做怨家妇和夺命妇。
印光大师也有说,夫妻之间,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导致夫妻不睦,避免伤父母的心。
在度生中超越
我们对婚姻伦理的准则是不邪淫,夫妻之间要互相忠诚和尊敬。
不邪淫是佛教戒律最基本的五戒之一,是专门为在家众制定的,是我们的道德底线。
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教导应“贞廉自守,一夫一妻,慈心不怒”。
对在家居士来说,在尊重个人意愿、符合国家法律及社会习俗的前提下结为夫妻,过正当且合法的夫妻生活。
别搞婚外情,别总盯着别家的看!
不以欲望为出发点,不以执着心来行事,自己解脱的同时,逐渐感化对方,在菩提路上共同成就,一起超脱轮回,这是一个转变与净化的修行过程。
有些师兄,学佛后,懂得情爱与欲望的危害性,也知道这是轮回烦恼的根本,但他们不能离开家庭、工作等关系,就用佛法的智慧;
在家庭中把家人照料好,在工作中把工作处理好,在亲友中与亲友相处好。在社会上,不刻意追求金钱、地位,但也不妨碍拥有金钱、地位。
只要内心是清净的,用佛法的思想,将两者善巧地结合,圆融地运用,也算是修行的好事。
市面上有很多讲述“幸福婚姻”的书籍,但多有我执我慢的成分。
我们是佛教徒,应当树立佛教的知见和观念,看佛法是怎么说的,以佛菩萨的行为方式为准则。
我们要培养的“独立”是不依恋、不执着,圆融善巧地行走在尘世间,以清净心来对待一切境缘,以慈悲心来摄受有情,不是走我行我素、目空一切的道路。
长辈都是关心我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结婚才能安度晚年。我们要理解他们,所以,我们要让他们放心。
倒不是非结婚不可,我们独立但不孤僻,柔和且有力量;
有能力解决自己的事情,有余力处理别人的事情,活得坚定又笃定,让他们清晰看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他们会支持我们的。
愿你世出世间两相宜,活得薄情亦深情,安得人世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师父陪你聊聊
你对婚姻有什么想法吗?
(留言告诉师父吧)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