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堡里的男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城堡里的男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13 03:10: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城堡里的男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城堡里的男人》是一本由(美)菲立普﹒狄克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页数:2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堡里的男人》精选点评:

  ●翻译很偷懒,这样竟也出版。

  ●似乎深刻,缺乏高潮,人物很陌生

  ●读迷糊了

  ●搞不懂

  ●看了评论才知道原来不是我一人没看懂,很早以前就听说了它是穿越鼻祖,好歹也了却了一桩心愿,虽然不怎么喜欢

  ●每个字都认识,合起来看不懂,翻译软件机翻都比这流畅……

  ●架空历史的脑洞实属惊为天人,二战如果是轴心国战胜了,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情节完全比不上《高堡奇人》,翻译也是烂到爆。

  ●不错的小说,就是翻译的人不负责任,日本人的名字有的音译有的意译,看得读者一头雾水

  ●翻译烂哭了 还不如看原著。。

  《城堡里的男人》读后感(一):版本问题

  网上的版本,应该是这本,翻译挺差劲,里面周易翻译成英文再翻译回中文,看的真实苦笑不得。

  另外怪不得以前看介绍周易的书,有人说老外瞎弄,的确汉代五行加入卜卦后,象数派基本不看周易本书。

  有空再翻翻新版。

  《城堡里的男人》读后感(二):小说不错 翻译不好

  不错的小说,就是翻译的人不负责任。最基本的,日本人的名字有的音译有的意译看得读者一头雾水,本来看名字就可以分辨角色是日本人还是白人的。部分地方语句措辞十分生硬,让阅读充满了不流畅感。易经的部分都用了直译,不过既然是翻译给中国读者看,能找找原文还是比较好的

  《城堡里的男人》读后感(三):对这本书我是持否定态度的

  因为是比较早期的作品,现在读来架空历史的描写未免太过离谱,比如纳粹的载人火箭。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那套周易的理论让我不得不想起那部韩国人拍的《失落的记忆2009》。这样的世界是不是多元宇宙平行空间呢?你又有哪个世界是真相呢?那个所谓的真实世界,不过是我们这些阅读之人的角度吧。

  《城堡里的男人》读后感(四):翻译需要一定的周易知识

  没看过英文原版,所以翻译问题我只能就一些周易里的东西来评论一下。

  最基本的,周易中的阴爻和阳爻都没有翻译出来,取而代之的是直译的线六和线九(我猜原文是LINE SIX LINE NINE)。

  又例如一段——

  收录机再一次呼呼地转了起来,求卦于神谕,得到六线形,二十八,我又在第五位得到了不怎么好的九线。那上面写着:

  一株枯萎的杨木开了花。

  一个老太婆找了个丈夫。

  没有过错,也没有可赞扬的成绩。

  这里窃以为直接汉语原文更好——

  二十八卦 泽风大过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士夫,无咎无誉。

  一般稍微有点文言基础的人应该都能看懂。

  《城堡里的男人》读后感(五):冰山一角,意味悠长

  海明威曾经说过,作品要像冰山一样,呈现给读者的只是冰山一角,海面下面还有巨大的冰山。我觉得,这是经典作品的特征,而《高堡奇人》就有这样的气质。

  宏大

  经典的科幻作品,尤其是长篇科幻,一般都有一个宏大的背景设定。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海伯利安系列,弗洛文奇的天渊系列,都是在银河系尺度上展开的故事,《三体》第三部已经在探讨整个宇宙的命运。《高堡奇人》没有那么宏大,但是构造出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地球——这个地球中,德国和日本赢了二战,苏联、美国、英国失败了。以此为背景,展开故事,这样的背景设定,就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山。单单看这样一个“标新立异”的设定,就会触发读者种种想象。即使作者不做任何描述,读者也可以靠自己的想象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种种可能性。

  塑造人物,而非仅仅创造剧情

  类型小说和纯文学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类型小说大多都是情节驱动,侦探类、科幻类,这些类型小说的主角一出场性格就已经固定,到了结尾,没有任何改变和成长。读者关注的是情节,作者也是在情节构思、故事叙述技巧上下功夫。有些优秀的类型小说甚至会在写作风格,文字上有所突破,比如《三体》。很明显,看到大刘在写“君士坦丁堡战役”时浓浓的一千零一夜风格,在写“歌者”时语言的诗话。但是,人物没有变化,无论主角、配角,性格一成不变。类型小说的人物是为了完成情节,这也是类型小说很难成为经典的原因。卡尔维诺说,“经典就是我们在重读的东西,而不是我们在读的东西”。类型小说,一旦看过一遍,知道情节了,读者的情节驱动力消失,所以很难重读。

  但是,《高堡奇人》在这方面做的很不错,或者说,作为类型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做的很好。看看美国商人齐尔丹第一次去日本客户家里做客,使田芥先生射杀两名闯入者,第二天无目的的漫游,朱莉安娜知道男朋友特务身份后的那些描写。人物视角和上帝视角的流畅转换,人物视角时心理描述的细腻、慌乱、甚至混乱感,都给人强烈的带入感。尤其是朱莉安娜女性心理的描写,我没有看过任何一个男性科幻作家能写的这么逼真、细腻。

  这种对人物塑造的重视,对人的描写,而非情节驱动的方式,使得《高堡奇人》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也超越了时间,这部63年的作品,今天看来没有一丝隔阂,部分是因为作者超前的写作技巧,部分就是因为作者重在描述人在“荒诞”世界中的行为、心理、痛苦和喜悦。

  克制

  好的作品都是克制的。为什么我们看很多三部曲的电影,觉得第三部很烂?因为没有克制。

  话说尽了,就没意思了;故事都结束了,就没有念想了。不说,意味着很多种可能性,读者可以自己去想象;说了,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了。就好比量子理论里面的不确定性原理,对于一个微观系统,不观察的时候,有无限的可能性,一旦观察了,系统就坍塌了,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被你看到。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说的也是克制。我有很多故事,我还可以继续写很多故事,但是我不会这样做,我只会展现一个开始,剩下的,靠你自己去探索了。

  《高堡奇人》当然是克制的,如果以一般类型小说的结构来看,如此宏大的世界设定,这个作品结束的时候,故事才刚刚开始。“这不是结束,也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这简直就是一个经典系列的第一部,如果让阿西莫夫来写的话。

  小说快结束时,纳粹政府刚刚完成政权更迭,“高堡奇人”才出现,日本将军带着密约回国。这些伏笔、线索,刚刚开启,故事就结束了。很多人也应此诟病小说虎头蛇尾。对一般的类型小说,这样的诟病是合理的,因为评判标准是情节,但是对于《高堡奇人》, 菲利普·迪克追求的不是说一个故事,而是告诉你一些故事中的人。故事结束了,生活还在继续。对于读者,是这样,对于书中的人物,也是这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