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3 03:02: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高城堡里的人》是一本由(美)菲利普·迪克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一):这真是一部奇书!

  “这真是一部奇书!”,看完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广荣翻译的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写的《高城堡里的人》,我不由发出这一声感叹。我对这位作家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整本书可说是开了架空历史模式的先河,描述了一段和二战有关的历史,只不过德国和日本变成了胜利的一方,美国成了战败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用中国古老的《易经》占卜未来,相信《易经》的占卜结果是神谕。痛苦中人们在地下悄悄流传一本叫《蝗虫成灾》的书,书中描述的世界和迪克虚构的现实世界的事实相反,德国和日本变成了失败的一方,美国成了战胜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完全颠倒逆转的虚构和现实,读起来趣味横生。普通人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命运之轮下没办法全身而退,不论谁身在其中都别扭难受,读者的心也跟着书中人物的命运一起波动,一会儿在山顶一会儿在山谷,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读书的乐趣就在头脑虚构的空间不断放大,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荡开无数涟漪,在头脑中激起狂风暴雨。

  弗兰克用《易经》占卜的描写。简直绝了,现在的中国人这么熟悉《易经》占卜的已经不多,而迪克写法老道一看就是经过一番深入研究的结果。道成了这本书中的一条金线,贯穿始终,最后写《蝗虫成灾》的作家也透露出他写书是得到了《易经》占卜的启示,是来自神谕。书中的精彩篇章实在太多,例如:田荠先生从弗兰克做的银首饰中找神谕的一段,田荠先生对着太阳光看银首饰,光的启示把他带入另一个时空,他差点吓掉魂,直到再回公园找回不小心丢掉的银首饰才回到正常世界。还比如香庄良思先生说弗兰克做的银首饰有“悟”的精神融在其中,要齐尔丹量产这种银首饰,齐尔丹在思考后出于对艺术家弗兰克的尊重而拒绝,过程描写都很有迪克的经典特色。弗兰克的前妻朱莉安娜与乔的邂逅和发展到后来的决裂也非常精彩,环环相扣,线索交织,读起来很有味道。迪克绝不是简单地在讲故事,他的文字有思想有血肉,还有中国古老的道家精神蕴含在其中,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花时间看看这本书吧,你不会虚度时光,读完一定有收益。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二):八段感想

  1.译林很良心,译者很棒,尤其是对《易经》卦辞、爻辞、荣格心理学和佛学等晦涩语言的处理,整体翻译很流畅。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译本刷新了渣译本在我心中的下限,让我看到一个译本究竟能渣到什么程度,从而让我有了更大的包容心,以此对待这个世界上的万千译本。

  2.看得出来迪克有一颗严肃文学的心,这在本书中体现得最明显。在那个美国征服太空的年代,主流的科幻小说都是各种噼里啪啦的内容,迪克好似自说自话,与主流背道而驰,用各种方式表达那些自己想说的东西。科幻始终只是他的一个壳,同样,错列历史(alternative history)也是如此,他所表达的永远是那些在他脑海中兜兜转转千百遍的东西,那些东西才是这个外壳之下的内核。

  3.相较通俗文学,情节在许多严肃文学中被弱化,服务于其他要素。到目前为止,在我读过的迪克的作品中,本书是我心目中的顶峰。小说采用多线叙事,在各个阶层的人之间穿插描写,情节以片段的方法跳跃衔接,看似分立,却又相互交织。人物对话的内容和人物自身的思维过程是小说的精华和灵魂,这也意味着影视的改编难度不小。

  4.起初我也惊叹于这个设定,认为迪克完全可以在这个设定下,写出精彩纷呈的情节,铺成大气的史诗。直到看到结尾,后背凉意嗖嗖,头皮发麻,我才意识到我完全错了。如果那样的话,就真的太不“迪克”了。迪克不像阿西莫夫,并不热衷于设定,那只是一个壳,有时他的精妙设定,细想会觉有粗糙之处,他也不愿多著笔墨。本书设定其实已足够庞大,重塑历史,描绘了法西斯赢得二战后的黑暗,借此探讨了正义、极权、种族主义、道德、宗教等子题。当他一贯的核心——真实和虚假,逐渐被点明,惊觉这一切的铺陈好似为了最后那段对话一样,哪怕他创造了一段历史。庞大的世界被压缩成一个“片段”,当我们往回翻,那些弦外之音才逐渐显现,汇成“另”一本书。

  5.真实与虚假。这一直是迪克小说的内核,不论是世界的真假,还是自身的真假(比如《冒名顶替》和《少数派报告》中的身份危机)。高城堡里的人用神谕一步步推演一段全然不同的历史,轴心国输了二战,最后神谕指出这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实,我们该相信神谕,还是相信我们的双眼,相信我们看到的真实。抑或什么都不信,然后堕入虚空,做一个“行尸走肉”。温德姆和情人的对话指出我们赋予某些物品的“历史意义”其实是虚无缥缈的,罗斯福用过的打火机被赋予了不同的东西,当它与另一个打火机放在一起,我们能把握的唯有打火机本身,所以讽刺的是,“意义”还需要专门的证明文件,以此显示它的“价值”。真真假假的工艺品,收藏者收藏的是物品本身,还是属于物品的那段历史,可是他并未经历那段历史,该如何收藏,就算是记忆,也许并不真实,你小时候父亲的形象和你四十岁父亲的形象,哪个才更“像”你的父亲,或者都不“像”。你对总统的印象来自于各种媒体和与别人的交流,真实的总统又是怎样的。

  6.不确定中的确定和确定中的不确定。在那个战后的黑暗世界中,各个阶层的人都求助于《易经》,卜问吉凶,寻找出路,而西方的宗教经典《圣经》几乎不见了踪影,除了《蝗虫成灾》书名来自于《圣经-传道书》。与西方追求的因果律不同,一种混合了偶然与必然的东方智慧仿佛成了那个世界中人们信奉的出路。就像我们通常说的“缘分”这个词,它既表示了一种能够遇见你的偶然,又暗示了一种前世修来的福,让你我必然相见,两个对立的范畴竟然在东方文化的一个词语上同时出现。在小说中,一种以蓍草和硬币得到的偶然卦象,似乎是一种必然的确定的神谕。然而确定的神谕给出的却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言语,一种不确定的未来。就像豆瓣友邻所说,《传道书》里的蝗虫比喻,古往今来,众说纷纭,《易经》卦象的解读也是如此。我们只能保证解读大致不差,似乎正确,但事实上,我们始终无法掌握真相。

  7.小说多次提及“道”,在道家学说中,对立的阴阳通过冲气达到和。世间万物,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人性更是如此,所以古往今来,无数文学作品企图向内挖掘人性,来展现这个内部世界的广博,比如陀神。所以迪克笔下的人物曾幻想一个具有绝对善恶的乌托邦,没有各种复杂之事带来的内心煎熬。事实上,没有绝对的善恶,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道德哲学就一直在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田芥为了救贝恩斯杀了两个国家安全局的人,为此内心备受煎熬,这样的道德两难其实与那个列车刹车失灵,撞向一个人还是五个人的例子类似,以功利主义观点来说,他其实不必自责。

  8.关于极权和种族问题。如果说小说里黑人的灭绝和犹太人的悲剧是迪克对种族主义的猛烈抨击,那么对于黄种人的歧视,我不太确定也是迪克的反讽还是他的刻板印象。以三轮车夫为主的中国人代表的是底层华人的地位,齐尔丹对德国人和日本人的态度很值得玩味。对待日本人的统治,他对这种点头哈腰表示不满,尽管是战胜者,他心里也是瞧不起的,面对同是白人的德国人,他理所当然的接受了战败和被统治的事实。在这里,迪克借小说人物传达出了一种心理上对日本人和德国人的区别对待,但后期德国政局动荡,形成可怕的新的极权统治,迪克似乎又偏向了日本一方,但显然迪克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态度在我们看来是不可取的。

  最后,我觉得朱丽安娜挺有勇气的,她认为真相和死亡一样可怕,此前她已经隐隐约约捕捉到了,还是毅然决然地去面对了。在我们的世界中,真相很多时候浑身带刺,我们该如何面对?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三):折叠世界

  历史学家总喜欢用一套偶然与必然交相错杂之理论。若是二战德日取胜,便要以另一套必然偶然应付之。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历史,在人类的时间跨度之内,是不可能存在尼采所谓的永恒轮回的。历史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人面对未来,永远不知道将会如何。 菲利普∙迪克构建的世界其实无所谓真假,因为历史就是由碎片化的事件所组成的。让历史重来千百次,绝对不会有重样的。每个事件之间,或有因果,但是孰因孰果,前后顺序如何,都是不确定的。德日赢得二战,必然是另一番世界,但他们也逃不出被商业、被资本驱使的命运。就算同盟国胜利,也可以是英美瓜分苏联乃至世界而非美苏冷战。故事中的故事《蝗虫成灾》,与其说是迪克在小说中真实而又虚幻极端的世界中对现实的还原,倒不如说是历史自我演绎的又一版本。历史,永远是未知的。 构成贯穿全文的线索的是作为对未来命运的预测所依据之《易经》。易经看似玄妙,但其间的阴阳变化却蕴含了无数种可能性。卦辞和爻辞之间的相互冲突更是最好的证明。所谓存在之合理性,都是通过解释获得的。当弗兰克对于未来的感知可能超过他能承受的范围是,他不会再使用易经,他害怕面对被证明或被告知的事实。易经,不过是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抉择时,选择做与不做的硬币而已。只不过是一种更高级的产物,能够给你一个理由,让你在与内心的博弈之中有所依凭。 小说里面中国元素其实并不多。除了在构建德日世界时体现人种之等级区分没和突出中国之人多外,真正的中国元素也就只是易经了。在故事中的故事里,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则影射了现实中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这是另一类历史的玩笑。历史的魅力在于,它不是完全不同的,而是时空的错位,给人以熟悉的陌生感,这种感觉令人错愕,而又难以接受。 西方的小说家难以摆脱的一个局限就是在批判西方的时候,东方永远被神秘化。东方永远是相对未知的世界。因为也只有这样的一种世界能给作者以无限的空间。能给其一个可以借以表达西方出路的东方。所以,中国的易经是一种道,一种对历史的永恒的怀疑。日本是一种出路,小说中的日本人有道,有宗教的依傍,处事又彰显中庸。即便是殖民也采取一种温和的方式。这或许才是菲利普所认可的历史发展方向。 尽管菲利普的世界波谲云诡,晦暗没有希望。但小说的主人公却时时刻刻都没有丢掉内心对生活的执着与期许。这一点与加缪有几分相似。如果说加缪应对的是荒谬,寻找的是存在之意义,以及对生命自由的自我证明。 而菲利普,抗争的是虚幻,回归的是生活本身,是人。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四):如果历史能够改变

  首先,这样的题材真是十分让人眼前一亮,如果历史能够改变,世界会怎么样? 如果当时德国和日本赢了二战的话,世界是怎么样?

  说实话,读了一遍之后并没有太理解作者的意思,Dick是美国科幻小说界的奇才,读的他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难度是不小的,只能稍微理一理自己的感受。

  1. 第一次看到美国人对《易经》这么感兴趣,每个人都随身带着这本来自中国的奇书,随时都能够预测那些自己不确定的事情。这让我在想象,是不是日本的胜利就是东方文化的胜利,大家不会像现在这样认为西方的文化才是好的文化。

  2. 胜者为王真是不变的真理,法西斯联盟胜利了之后,日本和德国统治了整个世界,德国甚至还想统治整个宇宙,火箭像飞机一样普遍,从柏林到美国只要四十分钟。黄种人是上等人,白种人是下等人,美国人做事都要经过日本人的批准。Dick向我们说明了现在的世界的秩序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并不是应该如此的。

  3. 宏观的想象,细节的描写,复杂的人物关系都是这本书的特点。Dick虽然想出了这样一个改变历史的大观点,却从各种各样不同的具体的人物身上折射世界的改变,每一章节都是不同人物的故事。结尾处更是有一种“随你什么想象”的感觉。

  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应该再看一遍。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五):思索的理由

  从前评价《祖国》的时候,我说那是一本精彩的书,但精彩之外是一种东方主义,谈不上深刻,更谈不上伟大。

  但对这本《高城堡里的人》,我绝不会吝惜“伟大”这个字眼。

  先从这本书里的第三帝国说起。

  《祖国》的故事就发生在第三帝国,作者费了很多笔墨来描写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描写在那个社会生活的人们,而本书的大部分里,它甚至没有直接出现过。

  然而这个第三帝国更加强大、更加疯狂,它填平了地中海,对非洲实行种族灭绝,甚至要到火星上去”消灭犹太人“。

  《祖国》里,希特勒的德国回到了生活,而《高城堡的人》里,它战胜了生活,变成了一个忠于“理想”无视乃至敌视生活的历史代行者。

  所以在这种社会里的挣扎,本身就注定是从一种荒谬走向另一种荒谬,韦格纳逃过了一死,达到了目的,但他比起马栩更为不幸。

  马栩看到了他所期待所向往的彼岸,而韦格纳只有模糊的幻想。

  所以它高于《祖国》,它没有让我们确认我们是谁,而是与我们一同追问我们是谁。

  之后是本书里的大日本帝国。

  韩先生的文章里提到因为书中日本的立场相对温和,所以迪克被批评政治上显得幼稚。

  然而真的是这样么?

  美国人就算对日本没有刻骨的仇恨,却也不会喜欢它,喜欢到把它变成和第三帝国相对的天堂。

  作者已经借着齐尔丹之口明言,日本对太平洋沿岸国的统治仍旧是一种奴役,只不过更为高明,更为细腻。

  而成为被殖民民族的美国白人,对日本人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追求和他们平等,被纳入他们的体系,但对自己的文化身份与自尊又非常敏感,歧视比自己更为不幸的人,对纳粹德国怀有幻想,更渴望着反过来奴役日本人(齐尔丹对香庄家的拜访一段真是传神极了)。

  而作为边缘群体的犹太人,对不进行种族迫害的日本统治当然是认同的,是支持的,因为另一个选项就是被德国消灭。这种拥戴也并不值得赞美。

  至于日本统治下的中国呢?

  《易经》是本书的线索,乃至是神的化身,日本人、美国人都在借重它的智慧。

  然而创造《易经》的先贤的后嗣们,却是人力车夫。

  书中对“现实”中的中国的描写就是那几个人力车夫,干的是最廉价的体力活。

  于是这个故事是什么呢?

  世界中剩下的只是两个奴隶主,只是一个癫狂,一个看上去正常。

  现在癫狂的这个要把稍稍正常些的这个给毁了。

  然而在一群正常人(他们会趋利避害,会思考,会困惑、有感情)的斡旋下,这个疯狂的计划可能会被阻止。

  然后呢?

  别忘了,在白人旁观者看来,戈培尔是比海德里希更好的总理人选。

  在这样的世界,蒲公英计划真的很奇怪么?

  韦格纳是一个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怀疑的纳粹高官,但他在那快的不可思议的飞机上遇见的艺术家呢?

  我们要怎么定义”正常“,怎么定义”应该“?

  至于《蝗虫成灾》里的世界,九十岁的丘吉尔比起老年痴呆的希特勒不遑多让。那不是纳粹期待的世界,那么又是我们期待的世界么?

  我们这个世界呢?

  真实和虚幻,正常和癫狂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思索不能给我们答案,只会给我们痛苦。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思考?

  等等,别忘了乔对朱莉安娜热情宣说的法西斯主义。

  嗯,或许我们还有一个理由继续思考。

  因为不思考的我们更容易替别人手沾鲜血。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六):城堡中人是谁?

  一年多前读的,当时写出来就有感觉了!真实与虚幻的翻转永远是迪克小说中最让人着迷的一点,什么又有意义呢?当那位日本通商大臣拿着一颗银器看着他,想在其中找出意义,不断的反思,看着一点点的东西,不断引申,想得出意义,得出指向,可是终究没有看到,失败而痛心!真实和意义关联又在哪儿?叫人抓狂,叫人思索!人——为寻找真实而存在者!但何谓真实?很期待美剧第二季,故事当然说不上令人满意,但是布景让人着迷!这或许就是惊喜,对东方文明的寄托在日本,看来作者很是明白,子17世纪以来,东亚的中心逐渐转向日本,明治之后奠定!玄学是寄托和希望,但是作者也有太多不能肯定的地方,在一边又一遍的拷问未来和自己,向《易经》求助,无常之常何在?作者清楚吗?我想他也是难以明白的吧!书中人物陷入各种困境之中,很难自拔,对他对自己的不确定才最确定的,世界永远在变!意识心态是纷扰,但不是关键,时间在何处呢?所有人到在城堡之中。卡夫卡的《城堡》大约已经是一个存在了!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七):其实存在意义和文本价值是不能分开来讨论的……

  “看周易抽大麻是一种生活态度。” - 非凡

  感觉此书与其说是以情节为重的小说倒不如说是作者本身在践行一种哲学议题,略有一点存在意义大于文本价值的感觉…… - Mero

  在自需(主观)前提下建构所需客观条件,由此出发铺垫近未来或是平行世界背景,再在虚构(极端)的客观条件下探讨似乎更接近真实的人类情感及行为。由此获得的“真实”到底是更偏向于客观的真实呢还仅仅是“让人觉得更真实”?辩不清的。这个问题就像“误读”一样无所不在,科幻文本的现实意义,电影理论中的镜像理论精神分析乃至第二符号学中的多重映射之类都可以随便拿来引用一下。

  以上这段着重说的是此书的“存在意义”。

  能看到世界级别的宏观架构,也看到个体层面的坚持与追求;假设以及假设中的幻想,可能性,混沌理论蝴蝶风暴。但你能看到风暴过后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人类还是那样的人类。宏观的世界永远让人失望,而个体其单独探讨的意义所在就是让你看到足够的多样性以至于不会完全绝望。

  新版(2013)的翻译比之前看过的一个版本(2003)要好多了,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硬是没看出来那货是周易……有评论里引用到说菲利普迪克是文风家(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06802/)的那段叙述很有意思。

  以上这两段权当是说此书的文本价值。

  以及韩松的读后感是如此严肃认真深刻充满了哲学思辨读完简直让人为自己不正经的阅读态度而感到羞愧……

  “一个脑补过度的人写了篇小说另一个脑补过度的人写了读后感然后被一个同样总是脑补过度还逻辑混乱的家伙看到了。”

  大概吧。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八):黑色色彩的架空历史

  尽管本书被归类为科幻小说,不过我感觉如果按照严格区分,它应该属于架空历史一类,全书描述的大背景是:二战中的轴心国战胜了同盟国,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战后的美国全境被瓜分,东部归德国管理,西部归日本管理。所以在全书中,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情景:日本人出入的都是上流社会场所,而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很多都是在为德国人和日本人打工,很多国务上的事,还要请示这两国的元首;纳粹德国还在继续疯狂地杀害犹太人,所以导致了很多犹太人隐姓埋名进行生活;非洲本土的黑人土著近乎被种族灭绝……由于纳粹制度的存在,导致美国东部地区充满了制度罪恶:身边充斥着许多秘密警察,犹太人改名保命,经常有冤假错案发生……

  尽管作者在书中把架空的历史背景交代得很清楚,不过,这本小说并没有宏大的场面,波澜壮阔的战争,就连书名所说的“高堡”,其实也不是实指。看似书中提到了希特勒、戈培尔、隆美尔以及海德里希等一干纳粹核心,但是在书中,这些人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只在通过耳听言传来证明他们的存在:比如书中的希特勒已经因严重疾病而住院,还有小说后半部分中由于戈培尔和海德里希等互相争夺权力而导致政局动荡……不过作者的着墨点并不在这里,更多的是通过书中几个人的故事,来描绘这个想象中并不美好的世界——这些人中有逃亡的犹太人,有纳粹特工,有美国本土公民,有充满冒险精神的美女,有驻在美国的日本高官……通过他们之间发生的点滴交缠,不断地推动故事前进,直至勾勒出整个世界的面貌。

  书中有两个地方让我感觉很有趣:第一就是书中反复提到了《易经》一书,书中的几个中下层人物,他们无时无刻不再用《易经》进行卜算,似乎他们只能将未来渺茫的希冀寄托在了蓍草之上;第二则是在这部架空的历史小说中,居然有一位作家写了一本“虚构”的历史架空小说,在这本名叫《蝗虫成灾》的小说中,同盟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则最终失败……这种反反转历史的故事,确实比较新颖。

  当然,本书依然具有强烈的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风格,书中充满了乌托邦似的幻想以及大都市的迷幻,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游走,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幻,整部小说都有一股致幻剂一般的风格,一如喜食大麻等毒品的作者。

  我国的科幻小说作家韩松在这本书的最后写了一篇短文,不可错过,这对读者来说,无论是理解整部小说还是更深入了解菲利普迪克本人,都会颇有收益。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九):自卑的美国人会是什么样子?

  (首先,不要买曹国臣的译本,据说渣不忍睹,这话我带到了。)

  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一本奇书了,严格的来说不能叫科幻小说,只能算是架空历史吧。作者一笔改写了二战胜负,纳粹赢了,德日瓜分美利坚,美国从此被一分为三沦为殖民地,刺激。可这一出好戏却不让我们看,从第一页着墨之处起就没有什么杀伐交战的大场面。胜负已定,翻身无望,从头到尾作者笔下的美国都是一派阴暗肃杀的氛围。

  和迪克其他作品一样,这灰蒙蒙的故事背景里透着粗粝凛冽和飘忽不定。虽然那个历史颠倒的世界看起来是那么如梦似幻的不真实,可书里的人物一举一动又是那么眼熟。对欧美风尚的追捧变成了对东亚风尚的追捧,大家用易经占卜吉凶,日本人的委婉谦逊成了社交标准,犹太人格杀勿论,美国所有的文化价值只剩下战前的 “ 传统文化 ” ,创造力只配归属于征服者。

  故事由几条叙事线交织在一起组成,几个主人公身份各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要属被困于文化自卑,自我认知失调的那两个美国人。看他们唯唯诺诺的附和,再听他们挣扎不甘的自白,绝望中寻求希望,令人动容也更加发人深省。

  审美潮流被什么所影响,又究竟是什么引导着全人类的文化趋向?国家,民族,我们需要归属于什么?一场战争的失败竟能这样摧毁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吗?

  高城堡里到底有没有人,那个人究竟是谁?又有什么要紧呢?

  他也许就是活在另一个德日输了、美国赢了的世界里,说着要自信不要含蓄,要握手礼不要拱手礼的我们吧。

  《高城堡里的人》读后感(十):虚实之书

  2015年年初,亚马逊一口气发布了十三部原创剧的试播集,其中一部《高堡奇人》颇受关注。这部剧的原作小说出自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以下简称PKD)之手,而监制则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这二位上一次合作还要追溯到1982年:斯科特改编并导演了PKD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取名《银翼杀手》。这是一部常年位列各大科幻片单排名前五的作品,一部当之无愧的伟大电影。事实上,好莱坞的导演们对PKD的小说一直偏爱有加,《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等等作品都先后被搬上了大银幕。这次则轮到了他在1982年创作的小说《高城堡里的人》。

  这是一本基于二战的架空历史类小说。不知各位读者是否和我有过相同的体验:在阅读和了解和二战有关的资料时,会常常一身冷汗——“如果德国没有贸然进攻苏联会怎样?”“如果蒙哥马利没能成功阻截隆美尔会怎样”“如果德国比美国更早研制出核武器会怎样?”……“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对应着无数难以确定的因素,在想当然的必然性背后,隐藏着危险的可能性:“如果‘邪恶’的轴心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个世界会是怎样的?”

  在目前的现实来看,这种幻想是冰冷而令人绝望的。而PKD则在小说里“实现”了这个幻想——二战以轴心国的胜利而告终,世界被德日两大超级大国瓜分,犹太人和黑人作为“低等种族”几乎被消灭殆尽。美国本土也被割裂成三部分,太平洋沿岸被日本控制,大西洋沿岸归属德国,而中部则是无武装的自治区——沿用美国之名。激进的纳粹德国在赢得战争后,一方面采用高压极权的方式来维持统治,另一方面也开始了地外空间的探索和征服。而日本人则更为内敛,即使是实际的统治者,在书中也大多都是以一种温和而谦让的形象出现。

  小说延续了PKD一贯的风格,通篇皆采用了快节奏的多线性叙事手法,通过不同故事线里人物命运的交叉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两本书成为了贯穿整本小说的线索,一本真实的古籍《易经》以及一本虚构的小说《蝗虫之灾》。

  这两本书的设置非常有趣。《易经》不用赘述,在小说里,这本中国古代典籍由日本人带到了西方世界,成为了这个世界里类似《圣经》的带有权威宗教色彩的读物。不管是什么场合,只要人们对于未来发生之事存在疑惑,第一反应都是要用《易经》来占卜。这在我们看来似乎很荒唐,但是对于60年代的美国青年来说,《易经》象征着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除了《易经》外,书中还多次提及东方宗教术语,如佛教和印度教的“业”以及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潜意识概念。根植于这些意象背后的,是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审视,对于确定性丧失的思考,甚至是对于整个西方理性文明的怀疑。书中多次出现美国人以“下人”的身份在宗主国日本居民面前低头的场景,而在现实世界中,恰恰是美国政府在战后日本经济面临崩溃时提供了巨额援助,以主导者的身份帮助日本实现了经济复苏。这种书内书外的巨大反差着实令人寻味。

  另一本书《蝗虫之灾》像是一面镜子——这是一本架空小说中虚构的架空小说!它描写的是同盟国赢得了二战之后的世界。在德国统治的高压地带,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反动书籍”,一出版即被列入了黑名单。即使是这样,它还是在地下被人疯狂传阅。人们用着好奇的眼光去观察另一个世界。一边对这种和平安详乌托邦一样的生活表示向往,一边时刻提醒自己“当下的即是最好的”——盟军胜利之后的世界可能比现在的更糟!而最后,《蝗虫之灾》的作者,却坦诚本书是依据《易经》的 占卜的结果写的。也就是说,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确实是盟军赢得了二战的胜利……这个结局无疑让人咂舌,前文所提到的危险的可能性终于在此刻露出了狰狞的爪牙——PKD并不试图居于高处审视某场战争的正义性与否,他只是在表达怀疑:我们的历史和现实有所谓的客观性吗?人类命运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在无数巧合中混沌地推进?我们所确信的世界究竟有几分可信度?我们“真实”生活的这个世界,能经得起几次这样冷酷的叩问?

  我想,也许只有PKD这样的作家才能在小说里编织出这张虚幻与现实交错缠叠的渔网,因为他也未曾从中逃离过。与他短暂一生相伴的,是贫穷和破碎的爱情,是酗酒和药物依赖,是迷离的现实和斑斓的幻觉。正如他无法逃脱这些劫数一般,人类也似乎永远无法逃脱笼罩在时间和宇宙中的这团迷雾,只好在这茫茫的一隅中孤独而无用地进化。

  2015-0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