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经典观后感集

2021-01-15 03:11: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经典观后感集

  《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中国大陆主演的一部2017-10-15(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精选点评:

  ●昨晚陪妈妈一起看的,很接地气的片子,没有那么多的包装与粉饰,记录的都是五常农民自己的故事,值得一看,让人喜欢

  ●

  ●很精彩的一个纪录片,充满乡土气息,这才是真实的新农村!

  ●好看,接地气,还希望看后面的剧集。

  ●无聊透顶

  ●这才是东北农村正常的样子,想吃五常大米,我都没吃过

  ●

  ●

  ●艾玛,听着充满乡土气息的对话,虽然像看喜剧,但真有亲切感啊

  ●黑土地上的生活

  《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观后感(一):淳朴众生相 美好新乡村

  一直爱看纪录片,看到旅游卫视在播这个拉林河畔,几乎是期期都追着看。一个个鲜活朴实的故事,一串串平凡的生活,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东北农村画卷,虽然我不是东北人,仍然能被那种淳朴的平凡打动!今天看秧歌大赛的那一集,看哭了,作为乡村娱乐的重要方式,每个村民专注的享受着,幸福和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另外,片子镜头剪辑也特别专业!

  《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观后感(二):就像松嫩平原,平铺直叙但是特别动人。

  这么好的片子被头两集的朴素埋没了。

  最初是因为拉林河畔这个名字开始追。五常离家乡特别近,老屯有个地标性的水库,引自拉林河水,直到现在水都很清,浇灌着附近乡屯的水旱农田,因此从小就对这条河的名字捻熟于心,虽然从未走近过。

  从第三集开始有味道,原汁原味,记录了特别亲切的乡土民情,每个家庭的故事都真实而丰满:精明聪敏的淘宝米店老板陈洪刚,乐观俏丽的妇女主任郝云荣和她有点孩子气的帅哥丈夫,踏实有点小精明还妻管严的老杜,有点耍酷但非常能干有责任感的村支书刘向东,能吃苦有点爱纠结的老黄……出镜的每个人都那么真实那么可爱,而且每个家庭的夫妻关系都特别东北,平等而亲密。伴随着稻田鸭和小奶娃一天天长大,春播、夏种、秋收、冬闲各有色彩,见证了收获的奇迹,也见证着农忙时的紧张和艰辛。

  有东北特有的长光线加持,秋收的场景可谓是瑰丽壮阔,有好几次我举着手机想把那些场景拍下来。但壮观只是看客的想法,即便在农业机械非常普及的松嫩平原,种田依然是辛苦忙碌的工作,老黄插完秧瘦了十斤,郝云荣调侃自己,种完地再穿貂就成了小黑熊。一场秋雨一场霜,让忙于秋收的人们纷纷焦虑上火,看着有点泪奔,同学亲戚每次寄米寄豆子寄花生我还嫌多吃不完,郝云荣追着收割机捡稻穗的画面,我突然对粒粒皆辛苦有了不同于儿时的深切体会,惭愧了好几天。

  嗯,正经的东北大米,用柴锅做捞饭,底下炖大鹅,香死人不赔命的。

  所以其实这是一部唯美的纪录片,除了众乡亲唱歌真是——老难听了哈哈哈!

  《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观后感(三):田野有了希望也不会远了(文末有彩蛋)

  

原以为这个纪录片是三集,后来找到资源发现是六集又补看了后面三集,摄制组相当于从春天跟拍到过年基本上完成了乡村生产活动一年贯穿始终的观察。

之所以说这个纪录片好,因为它打破了原先小说、影视作品、小品二人转对农民尤其是东北农民那种享乐主义、低级趣味、狭隘、愚昧、冷漠,缺乏能动性的形象,在普及教育、医疗、网络、公路、资本与技术之后农民开始在和城市人平等的环境里自发去寻找出路,有人成为生产专业人士,有人成为产品经纪人,每个人都努力实践生活的意义。

一般讲意义两个字都是空话,因为那种追求一个空洞意义的环境里人们要努力获得意义很难,但是伪造一个意义很简单。随便想想从小学公园春游大家又过了有意义的一天,到大学什么鬼申请书争取成为有意义的一个人那些全是屁话,但是纪录片里那些切实的细节却充分渗透着当代农民的那种不言自明的意义,种粮大户用康拜因收割大米又在盘算人工收割牺牲时间效益但是机器收割却要消耗浪费粮食;村长喜欢健身自己业余搞了个健身房,组织亲朋好友训练还要进城观摩城市里健身房器材和训练;妇女主任梦想是买貂,等梦想成真又开心又难过哭着说这得卖多少大米买一个貂;种粮大户老两口农闲时节去舞厅跳舞,老太太说女的就得浪,四十不浪五十浪,六十站在浪尖上。每个人都有其顺理成章的理由,开放的环境加上明确的目标生成了实际的意义,“过日子”就是他们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劳作休息全部人生的动力。

前几天看了两部日剧女性话题分别叫《恋爱的母亲们》和《恋之运》,讲日本女性如何在男性社会里争取平等的工作机会,自由的恋爱,自己喜欢的职业,发现日本是个物质充裕的富足社会,能鼓励人们去实践自己爱好向往的精神生活。这部纪录片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东北农民除了说那些进城务工出卖廉价劳动力,南方工厂流水线,城市开饺子馆烧烤店,还是有一些农民凭借当地农产品资源刚刚开始步入到追求精神生活的阶段。

还有个东北农村题材纪录片叫《暴风骤雨》,讲几十年后重访当年周立波写土改题材小说《暴风骤雨》的黑龙江省元宝屯,重新回顾那场土地确权行为合法性和效果。如果两个纪录片对照着来看,至少说一个主动去寻找微小而实际的意义,一个是被动被驱赶被蛊惑去寻找伟大而空洞的意义,至于哪个更成功哪个更失败,眼见为实。

当然前面把农民自由散漫,在大地上缺乏管束自由自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讲得特别田园风光,后面两集也要往zzzq上勾一勾,村民还集体学习呢,真学假学糊弄学就不知道了。像这种zz学习,跟他们从事的稻米种植一样都是近一百年的新事物,东北农村原先依赖的作物是高粱玉米大豆,东北农业相交先前的采集、渔猎、游牧文明来说其实也是是一个不过几百年的新事物。原来观念里所谓稻作文明,直接孕育了夏商周到封建王朝,东雅文化的固疾都是顽固地生长在大米小麦这些疯狂作物的培养基里,如果是其他生产方式维持一个小规模的人群除非是瘟疫、地震那种天灾是不会发生什么饿死的事情,大不了此地的资源耗尽溜溜哒哒去下个宿营地啊,大米小麦作为粮食既养活了很多人,作为工具禁锢了很多人,作为武器又杀死了很多人,这在其他文明哪怕是南岛语族食人部落什么都是无法想象无法解释的事情。

在先前千年的历史传统里,还从来没有把这些土里刨食看天吃饭的农夫农妇们他们的苦乐记载在历史里吧,纪录片不但纪录了他们的生活,还给远方的人们留有重新审视历史修正观点的余地。

PS:淘宝上可以找到纪录片里那些主人公们开的网店,主营大米以及山货蜂蜜什么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