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读后感1000字

2021-01-24 00:07: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读后感1000字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一本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精选点评:

  ●贫困,妇女,歧视,人权,赋权型教育...看这种联合国教科文出的书,有种格局很大的感觉。但又转念一想,我算老几,对此现状世界一角如此渺小的我又能做点什么? 10.23

  ●提纲挈领 立意高远

  ●一本主题杂志的内容,使用一个书号,定价19.00元,印刷过于奢华。文中提供的数据资料,比较新鲜。文末说“本书旨在抛砖引玉、激发辩论”。我的辩题是“全球共同利益”理念,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否可以结合考虑?

  ●联合国教科文的第三份全球报告,关注新千年来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以人文主义方法来解决分析当前的教育桎梏,最后提出突破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朝着共同利益的目标与蓝图迈进。

  ●翻了翻,引用了其中一些观点。

  ●薄薄的,政治学老师推荐

  ●与其将其作为教育理想,不如说是对现实的探讨和追问

  ●本书涉及全球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全书的四个章节分别论述了全球教育的四个核心要点,在信息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应该更加着眼于人的发展,利用科技成果发展教育,加强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并且使之成为一项多赢的共同利益。该书让我们放眼全球的教育,指出各国的教育事业应同时具有共性和个性,引导学习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本书提纲挈领地讲了一下基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一些教育原则,第二章对我而言最有启发。本书认为,21世纪教育宗旨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在1996年的《徳洛尔报告》提出的学习四大支柱任由其现实意义,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习共处这四大支柱同等重要,但我们目前的教育强调前两者较多,如何将后两者融入其中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式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书中也提出了三大技能——基础技能(赖以为生的读写和计算技能)、可转移技能(如分析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有效交流、创造力、领导能力和责任感等,是找到工作和保持工作的技能)和职业技术技能(工作需要的特定的技术专业知识)。

  ●教育当为公益,公益当为公共利益。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读后感(一):它简直是一本教育界的心灵鸡汤,一出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探讨的,跟那些研究细节的教育书籍画风完全不一样!

  这本书是循着一篇喜欢的文章的参考书目顺藤摸瓜买的,到手之后才意识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怪不得那么不好找……不过!读完居然还有点心潮澎湃[捂脸]

  它简直是一本教育界的心灵鸡汤,一出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探讨的,跟那些研究细节的教育书籍画风完全不一样!

  对于我们面临的问题、即将到来的挑战、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这本书都进行了很有高度的探讨,每一句话都似曾相识(好像当年的政治课上背过),但兜兜转转也在社会总沉浮了这些年,才更深刻地知道了它说的都是真的,就是这样的!虽然有高度的目标很难实现,但是目标在哪里,就会有朝着目标努力的实践。

  当然,这本书不是光讲伟光正的目标的,对于正在进行的实践,比如网红mooc(现在已经返回函授的路数,变成线上学历教育了),教育与职业的距离,多元文化大学的尝试,它都有关注,并很有见解。

  在教育私有化日益繁盛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坚持更加让人敬重,我也希望,教育是一项共同利益,它的目标是全人类的福祉,而这样的对话,能够在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越来越多。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读后感(二):教育与全球不平等的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的报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是改善还是加剧了全球不平等呢?一方面,教育让人获取知识、给人实现阶级跃升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有教育资源上(师资、技术等方面)的差异,这将进一步导致人在知识能力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

我认为教育既可能改善也可能加剧全球不平等,关键在于教育政策的制定。例如我国高考为偏远地区考生的加分政策让各地域、各群体的学生都有接触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利于维护教育平等。《反思教育》报告中提到对“教育私有化”的担忧,在我国其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补习班的盛行。我认为教育应由政府统筹安排,而非像普通的商品一样由市场主导。

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优质教育资源客观上的不足,尤其是优质师资的稀缺。在PISA测试中名列前茅的芬兰教师的培养和选拔非常严格,学生经过五年的师范教育培养、拿到硕士学位才能当老师。而我国则只需要备考两周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可。新时代如何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是教育方向上的一个核心议题。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读后感(三):摘抄一些关键句

  30 - 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应将以下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宗旨: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

  33 - 目前的挑战是,如何教会学习者理解他们每天面临的纷繁复杂的信息,鉴别可靠的来源,评估信息内容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质疑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0 - 我们需要一种更加流畅的一体化学习方法,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经验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

  47 - 教师需要接受培训,学会促进学习、理解多样性、做到包容、培养他人共处的能力以及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教师必须营造尊重他人和安全的课堂环境,鼓励自尊和自主,并且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和辅导策略。教师必须与家长和社区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应与其他教师开展团队合作,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教师应了解自己的学生及其家庭,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教。教师应能够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有效地利用这些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应运用技术和其他材料,以此作为促进学习的工具。

  56 - 迈向开放和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这个概念的核心内容是增强个年龄段学习者的能力。

  69 - 对于“共同利益”的定义是,无论其来自公共部门还是私营部门,都具备有约束力的目标,并且是实现所有人的基本权利的必要因素。

  70 - ……重要的不仅是个人的“好日子”,人类共同拥有美好生活也很重要……近年来国际讨论的话题从“教育”转到“学习”,这表明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努力的集体层面和目的可能受到忽视。

  75 - 学习的四大支柱 -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 - 在当今世界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但也收到全球化以及身份政治重新抬头的威胁。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读后感(四):教育和知識作為全球共同利益

  此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15年11月出版,中文版于2017年出版。英语版及中文版在UNESCO网页可以免费下载:http://www.unesco.org/new/en/education/themes/leading-the-international-agenda/rethinking-education/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被与另外两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出版物相提并论:1972年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96年的《学习:内在的财富》。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丰实的数据、全面的视角讲述世界现状,包括挑战和矛盾、新的知识视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关切。我们应承认多元世界中的世界观多样性,整合各种知识体系,在多样化的世界中重新规划教育愿景。第二部分重申人文主义方法。以人文主义“挑战主流发展言论”恍若螳螂挡车,又如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勇力非凡,也非如此不可。要确保增强教育的包容性。要了解教育格局的变化。要继续发挥教育工作者在知识社会中的作用。第三部分讲复杂世界中的教育决策。教育与就业之间有着日益扩大的鸿沟,青年的挫败感加深,应反思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工作领域之间的关系。要承认和认证流动世界中的学习。要反思多元化互联世界中的公民教育。关注全球教育治理和国家决策。第四部分提出设问:教育是一项共同利益吗?指出教育作为公益事业(public good)或曰公共产品的原则承受着压力,如私人或曰民营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公私界限日益模糊。教育和知识是全球共同利益(global common goods)。public good这个概念来自经济学,将人类幸福局限于个人主义的社会经济理论。而common good是人类在本质上共享并且互相交流的各种善意,包容幸福和共同生活的多样性,强调多方共同参与、贡献、达成目标。这两个概念和而不同,意味着理念的巨大转变。[The termpublicoften leads to a common misunderstanding that 'public goods' are goodsprovided by the public. On the other hand,common goodshave been defined as those goods that, irrespective of any public or private origin, are characterized by a binding destination and necessar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all people. -p.77.] 研究者Maren Elfert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上三本出版物都是从哲学或理论的角度来引导教育的发展和决策讨论,对于实际的教育影响不大。相比UNESCO,目前在西方世界,经合组织(OECD)最有政策定义影响力,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世界银行是最重要的教育塑造者。这种影响力的转移有多种原因,最根本的原因也许在于UNESCO本体论的立场是人文主义。如今功利主义、经济主义大行其道,人文主义败落,这或许就是目前世界上矛盾与冲突加剧的源头。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文主义来拯救时代弊病,达成美好未来。这需要我们把教育和知识看作全球共同利益。 阅读文本的过程,我时常为不得不起用这柔弱乏力却经久不衰的人文主义而感到某种痛惜,痛惜它虽是中流砥柱,却被滔天洪水淹滞,振臂不出,呼声汩没。好在文本言论掷地有声,要“挑战主流发展言论”,并说“教育可以,而且必须促进新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观”。以下是摘抄,可先睹为快—— P16. 可以将知识广泛地理解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P23. ……世界正在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种族、文化和宗教不宽容,正是这些通信技术被用来开展思想和政治鼓动,推行排他主义的世界观。这种鼓动往往导致进一步的暴力犯罪和政治暴力,乃至武装冲突。 P24. 要让教育不再复制可能催生暴力及政治动荡的不平等和社会矛盾,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工作就必须做到包容。 P25. 在某些情况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实现法治和伸张正义的愿望在强大的利益集团形成的霸权面前败下阵来。当前的挑战是如何通过法治以及社会、文化和道德规范来确保普遍人权。 P31. 当我们为某种知识赋予特权时,我们其实是在为某种权力体系赋予特权。 P32. 主流功利主义教育观应该接受关于人类福祉的其他解读方式,并因此注意教育作为共同利益的相关性。……新的教育观应包括,培养学生学会批判思维,独立判断和开展辩论。 P37. 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这种愿望可称为人文主义。 P38. 应将以下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同责任的意识。 P38. 我们还必须摒弃异化个人和将个人作为商品的学习体系,弃绝分裂民众和使之丧失人性的社会做法。 P38.在这个道德基础上,批判性思维、独立判断、解决问题,以及信息和媒体素养是培养变革态度的关键。 P38.人们已经认识到需要超越传统的学术学习。 P48. 学校教育目前的产业模式的确是为了满足一个多世纪前的生产需求而设计出来的……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削弱。 P48. 我们需要一种更加流畅的一体化学习方法,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经验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而这种互动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延续终生。 P53.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需要重新界定将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社会契约。 P53.(大学)排名有助于高等教育机构的信息透明和问责制……排名实际上鼓励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同质化,消弱了大学对于自身环境的响应能力和实际作用。 P54. 所有国家必须仍将有效的教学职业视为本国教育政策的优先事项。 P54. 教师现在应成为向导,引导学习者(从幼儿时期开始,贯穿整个学习轨迹)通过不断扩大知识库来实现发展和进步。 P55. 我们还应为教师提供更具吸引力、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以及更加稳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包括薪资和职业前景,假如我们不想看到因兴味索然导致我们眼中全球最重要的基础性职业受到削弱,就必须要这样做。 P59.某些社会阶层和某些国家普遍感到幻灭,不再相信教育是跻身社会上层和增进幸福的有效途径。 P61.仅靠教育无法解决失业问题,需要反思主流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制定合理就业政策的责任。 P63.我们以往关注的重点是教育和培训课程的内容,目前正在转而注重对于所学知识的承认、评估和认证。 P78. 教育作为一项共同利益,必须具备包容性,需要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程序,并且要开展适当的问责。让共同利益超越公与私之间的对立,意味着构想和渴望实现参与式民主的新形式和新制度。这就需要超越目前的私有化政策,同时不回归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 P80. 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共有知识正在逐步私有化。……我们视为公益物以及我们认为属于共有知识的大量知识实际上正在被私有化。这种现象令人不安,特别是在涉及被全球性公司攫取的土著社区关于生态和医学的知识时。一些土著民族正在努力抵御这种趋势。知识的私有化在数字世界也引发了支持共享的反制运动,例如Linux软件允许用户自由运行、复制、发布、研究、修改和完善原始产品。……应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这意味着知识的创造、控制、获取、认证和运用向所有人开放,是一项社会集体努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