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思想史的写法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思想史的写法读后感摘抄

2021-01-25 03:32: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思想史的写法读后感摘抄

  《思想史的写法》是一本由葛兆光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想史的写法》精选点评:

  ●作者重点强调的是打破思想史的固有观念,注意那些“日用而不自知”却层层累积为常识的“思想”(也许称不上思想,观念可以),而非仅局限于精英思想家。这样,关注的史料自然多了(包括考古文物、图像),写法也会改变(非学案,既记录又阐发),能借鉴其他思想资源(西方后现代史学,知识考古学)……葛兆光老师的文字读来真有趣,常常灵光乍现,拍案叫好><

  ●薄薄的第一册。后面两卷过了三年都没看下去

  ●比较有启发意义的是“一般思想史”的写法和最后对后现代史学的解读。一般思想史注意到了作为精英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这种解构有新意但是在建构方面好像一味追求折中、平均值,有点乱。

  ●极具启发性

  ●很真诚的一本书。好看。

  ●我奉行一套极为克制的学术写作风格:句子越短越好;每句话只表达一个层次的意思,一层意思只用一句或半句话表达。葛兆光几乎一个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号的行文令我惊叹:在他的语言里我感受到思维的延绵流动,以及中国传统写作一泻千里的气势。

  ●嗷,竟然还单独出了一册

  ●目录很用心。全书也是葛先生这套书最本质的一个总结和陈述,多是就研究方法和材料选择的问题上进行探讨,很有启发性。在第三节中,阐述文化理解的“共识”问题,对古代中国思想的根源做了简要的梳理(作为空间和时间的天地)——“天经地义”。

  ●葛老的文笔太美妙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人大开眼界,把许多想读和读不懂的书串联起来,对于在学术路上彷徨的敝人而言,看这本书的时间真是合适,快要读到1000本书了,又该仔细反省反省,换个方式认真思考了。

  ●这是对以往那本“写法”改定的本子,可以独立成篇,不想啃大部头的读它就可以了。

  《思想史的写法》读后感(一):关于思想史作为学术水平判断依据的一些随想

  今天看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中的那本《思想史的写法》,我觉得葛先生之论思长于掘思想之细节,彰古今中西之辩。我觉得对于思想史的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在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水平的,倒不是因为Collingwood所认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而是在思想史的研究与写作中,要对向多向度的湍流一般的思想有一个可以恒定性的梳理与把握(姑且可认为是思想史的generalizable paradigm,其实应该有更加宏大的指涉,原谅我汉语水平拙劣而无法穷此意涵),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只能用一种固定的姿势来面对不同潮水的冲刷并且稳稳地定于江心,掌握着潮水来去的方向。以及思想史需要对于极为庞杂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思想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概括,同时学者还会面临着语言本身的缺陷(比如现有的学术话语无法提供准确的描述性词汇)所带来的障碍,这几乎是人文社科学术水平的最好的衡量手段,即把人脑海中纷繁复杂的经验世界或者思想世界(取决于是否做的是思想史)精确甚至是锐利地表达出来。显然,在这两个评价体系综合下形成的思想史,俨然是考察学者学术水准的最为良好的手段。而在这种机制下,葛兆光先生的水准在在世的学者中,几乎是无出其右的。

  《思想史的写法》读后感(二):历史记忆

  还记得暑假小表弟问我,既然那段历史如此屈辱(中国被列强欺辱),为何还要去记忆?一时我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我不能告诉他,这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它警醒我们勿忘国耻,如何奋发图强这样主旋律的话。也不能告诉他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相信,历史作为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是不已我们意志为转移,我们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消极思想。

  是啊,谁不愿意记得那荣耀的过去,恨不得把一切屈辱的记忆抹平。尤其在一些特殊时刻,加固祖先们开国创业的记忆还十分有现实意义。我们现阶段还不是一直喊口号,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吗?既然称复兴,就意指她曾经辉煌过。我们这种人为的选择记忆或是加固过去的记忆,何不是在权力话语的桎梏下。这就是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所说的,所谓代表正义的监狱、刑法、律文,把权力所认同的“知识”变成了“共识”,最初的血腥的暴力惩罚渐渐让位于严肃的戏剧仪式。或许这有点绝对而且用于上例不恰当。但是在历史叙述以及公共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权力话语的影响很深刻。

  不仅如此,我们一直传颂的英雄史诗、才子佳人都是真实的吗?这有涉及到后现代历史学对历史叙述的批判性。如果按照后现代历史学的观点,那我们传统史学叙述中很强的主观性、文学性就成了怀疑的对象了。那么真实又在何方?又按照古史辨的观点,中国历史又是层层累积的伪史,只能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对史料的考证,一般是时代,作者,如果考证出真实的时代与作者,这便成了真实的史料。葛兆光先生对这一传统不是很赞同。他认为诚然如此,其叙述是无法自证真伪的。我想在任何一个国家,当下的事件都会刺激过往的记忆,并不是只有我们用过往的思想来解释新兴的知识。如葛兆光先生所说,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方法是不能脱离的。钱穆也说过不能脱离历史来空谈理论,他以此来抨击马克思、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认为他们的理论只有哲学,没有历史。

  《思想史的写法》读后感(三):平民的思想史

  我们是读者,看着那些作者的书。作为读者,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这样写。其实作为作者来说,也会经常冒出这样的疑问:应该怎样写。如果有一种沟通,让作者和读者交流该如何写和如何读的时候,也许对于表达和理解会有一些帮助。

  可能书的标题和封面还让人有些矜持,不过当你细细看完之后,就不会这样想了。作者是一个学者(清华大学教授),但思维的方式却跟我们差不多,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不用什么思想准备和思维过渡,你就可以一下子进入本书讨论的问题。

  那些留在“史”上的多半是些精英,用作者的话来质疑,就是他们的思想“未必真的在生活世界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因为支持着常人对实际事物与现象的理解、解释与处理的知识与思想,常常并不是这个时代最精英的人写的最经典的著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要放弃这种“思想史”的写法,而是,作者提示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人们生活的实际的世界中,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在,这种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

  所谓“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

  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知识与思想,这些知识与思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一些不言而喻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整套简明、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对一切现象进行解释,支持人们的操作,并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

  作为这样一种不同于精英思想的“思想史”的写作,自然,也有着和精英思想史写作不一样的文献依据和资料范围。有没有想过,某一天,在写作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史”的时候,所依据的不是官方红头文件,也不是学者教授的大部头著作,而是你我这样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的日常想法的汇集,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吧?但这也许就是葛兆光先生的想法。不过,他并不会把我们的“想法”和那些精英的“思想”截然分开,而是说把我们的想法作为“底色”来描述。其实,话说回来,我们这些“想法”也正是“思想”的某种“底色”。于是,也许你平日对于鸡毛蒜皮的事情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就会成为思想史写作的材料。

  《思想史的写法》读后感(四):思想史的写作与考古资料

  老师在布置阅读任务的时候,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考古资料在思想史的写作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在此之前,我总觉得考古资料单单是为着历史学的研究服务着-提供研究材料、构建古代的社会背景等等。 在葛兆光先生的论述中,有一个很明确的逻辑线路,即通过论述几组在思想史的写作中出现的矛盾与偏见,分别阐述矛盾产生的原因与矛盾带来的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以补救的方法以供参考。从考古资料着眼,我总结出三类矛盾:一是长期以来的经典写作与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的世界的脱节,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前者而有意或无意的忽略后者,这其中,有认为的选择、有陈陈相因的传统、更有约定俗成天经地义的普遍认同;二是在历代的思想史写作中,又存在着思想与知识的分道扬镳—思想对知识无端的傲慢与坚定让思想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演进渐渐刻意脱离于知识,成为形而上的更高级的存在,二者间的鸿沟愈发宽广;三是历史叙述与历史记忆,思想史的写作是思想的写作还是历史的写作,普遍情况是按人为单元进行布局,又在历史中选择思想高光的时刻与人物进行研究。在这里葛先生提出了按照思想本身的逻辑与内涵进行写作,抛弃走马观花式、愚拙导游式的观光路径,转而寻求一种逻辑自洽的合理性。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的历史,因为书写者本身并不是没有感情的描写机器,在加之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各类曲笔与隐讳成为家常便饭。而本朝不治史的传统让中国古代的历史叙述多是追忆的历史,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间鸿沟像一层模糊的玻璃,不在场的尴尬让我们只能去想象、去按照过去的叙述追忆,那么在此情况,我们看到的历史,我们阅读到的历史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建构出来的?那些被奉为经典的著作,是又那个时代占有统治地位的人书写的。或多或少的官方意识、上层文化的刻意规范、后时代约定俗成陈陈相因的引导都让或许在当时不受重视的思想在后世在不断的推崇中成为经典,所以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又或者说是俗文化,渐渐被丢弃在历史的角落。但是一般的知识与信仰体系,往往成为前者发源的土壤,构成了基盘与底线。而在考古挖掘中,那些世俗的遗存没有经过有意识的加工,没有过多中间的解释与阐述,具有更多的现实性与直接性。他们都是无意识的史料,只经过简单的陈列,甚至他们的排列次序只是依据他们本身的性能。诸如马王堆的帛书帛画,石刻文书上的题记,雕塑建筑,生活用品,通俗化的宣传品,他们游离于经典传承的系统之外,虽然有时候体现了当时主流思想的痕迹,当时大体上,足以成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研究材料。 知识与思想的关系探讨,是前因后果、前果后因还是二者互为因果,这其中的奥妙断然不是寥寥几句就可以说的清楚的。中国的传统,向来只注重那些形而上的思想,将所谓的方技与生活经验排斥在主流的观点之外。例如,礼乐仪式的思想化,仪式让位于义理,天人合一的理念则忽视了天象学的背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俗话至今向我们展示着过去祖宗的价值追求与人生追求。即使是到了近代,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必以伟华中国的纲常名教为唯一且最崇高的宗旨,中体西用诸如此类,不得不说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知识当中有思想的因素吗?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抽象的 高度概括性的思想是从知识性的内容中提取的,研究知识性的材料能解释思想之由来,进而拓展思想史的视野。譬如天圆地方的知识体现了对传统的崇拜,北宋皇陵的朝向、布局、建制不能不说是一种知识,这其中蕴藏着有关岁月、方位、吉凶关系的思想。此外,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会催生不同甚至迥异的思想。葛先生在此举了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科技的例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知识体系下的中国思想是追求实用性,满足于具体的技术需求需要,而古希腊数学则彰显了对于纯理念的精神活动的习惯。思想史的无端傲慢与自以为是的自欺欺人的脱节,其实不仅是一方面对偏见自大与隔离,反过来社会公众对其产生又大又空的偏见导致了它的举步维艰与普遍性的冷门,一切都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然知识性的东西如此重要,那么又该如何得到呢?结合中国的历史条件,不外乎有文献与考古资料两种途径,文献材料是一种书写,考古资料的价值也不容忽视。例如,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历书,反映了社会普遍知识与思想的取向,敦煌文书则表现了社会的宗教风尚与当时社会佛教知识的一般水准,马王堆睡虎地的简帛记载的数术方技,又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古代思想世界的真实图景。就连那些天经地义的不需要去证明的位于逻辑起点上的终极依据,也是从天文地理的经验中产生的—天圆地方、天道左旋、中央四方、阴阳变化、四季流转,暗示着所有我们后世思想与观念实践的颠扑不破的合理性合法性的来源。 那么思想史的写作是历史呢还是思想呢?思想史的写作是否需要像历史书写那样,成为光荣榜或者耻辱榜,平庸的时代与没有思想亮色时代的一片灰色有望被书写的意义吗?葛先生强调思想的连续性,连续性不是指事无巨细毫不保留的书写历史,而是内在逻辑的自洽。与记忆始终相伴的是遗忘,依据着书写者本身的价值判断,既如此,考古资料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价值呢?“文献本身经历了意识形态、精英意识、道德原则、历史学叙述的过程”体现了立足于自身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但字里行间体现着疏离与隔膜,经典本身,就是独占了真理。出土文物能带给我们什么呢?首先是文物直接反映了思想图景,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诠释文献资料;其次文物能带给我们鲜活的体验,重建当时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知识背景,通过大量细节赋予我们现场感,通过身临其境去体会那个时代的氛围与心情,从而去更好的把握那些因为不断地被歪曲而失真的文献资料所记述的历史;另外,对于思想史本身风景的重建又能促进研究方法的更新,去思考长久以来形成的中心-边缘、经典-一般、精英思想-生活理念的范式的合理性。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毫无疑问是颠覆性的,尤其是涉及到历史记忆与叙述时的论断。历史只是散文,只是小说,历史只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只是偏见与权威的合成体,历史赖以生存的真实性也在随着不断地考古发掘而渐渐的崩塌,渐渐的崩溃,会不会最后,只有无尽的笑料与茶余饭后的谈资供人们消遣。到后来我渐渐想通了,或许真实不是历史唯一的最高的追求,历史如何记忆、如何被遗忘,历史如何被书写、被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原因与影响的追问才是重中之重,最后,又被后世的人怎样进行重新的诠释,怎样进行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学习到什么,去应用到我们的现世中,去警惕、去启迪。 “过去的历史本身并不彰显,消失于时间之中,而由书籍、文物、遗迹而构筑。”

  (注:本文部分观点来自于书籍,这里只做简单整理归纳与分析,外加我的一点点感想。)

  《思想史的写法》读后感(五):思想史的写法与考古资料

  老师在布置阅读任务的时候,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考古资料在思想史的写作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在此之前,我总觉得考古资料单单是为着历史学的研究服务着-提供研究材料、构建古代的社会背景等等。 在葛兆光先生的论述中,有一个很明确的逻辑线路,即通过论述几组在思想史的写作中出现的矛盾与偏见,分别阐述矛盾产生的原因与矛盾带来的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以补救的方法以供参考。从考古资料着眼,我总结出三类矛盾:一是长期以来的经典写作与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的世界的脱节,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前者而有意或无意的忽略后者,这其中,有认为的选择、有陈陈相因的传统、更有约定俗成天经地义的普遍认同;二是在历代的思想史写作中,又存在着思想与知识的分道扬镳—思想对知识无端的傲慢与坚定让思想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演进渐渐刻意脱离于知识,成为形而上的更高级的存在,二者间的鸿沟愈发宽广;三是历史叙述与历史记忆,思想史的写作是思想的写作还是历史的写作,普遍情况是按人为单元进行布局,又在历史中选择思想高光的时刻与人物进行研究。在这里葛先生提出了按照思想本身的逻辑与内涵进行写作,抛弃走马观花式、愚拙导游式的观光路径,转而寻求一种逻辑自洽的合理性。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的历史,因为书写者本身并不是没有感情的描写机器,在加之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各类曲笔与隐讳成为家常便饭。而本朝不治史的传统让中国古代的历史叙述多是追忆的历史,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间鸿沟像一层模糊的玻璃,不在场的尴尬让我们只能去想象、去按照过去的叙述追忆,那么在此情况,我们看到的历史,我们阅读到的历史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建构出来的?那些被奉为经典的著作,是又那个时代占有统治地位的人书写的。或多或少的官方意识、上层文化的刻意规范、后时代约定俗成陈陈相因的引导都让或许在当时不受重视的思想在后世在不断的推崇中成为经典,所以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又或者说是俗文化,渐渐被丢弃在历史的角落。但是一般的知识与信仰体系,往往成为前者发源的土壤,构成了基盘与底线。而在考古挖掘中,那些世俗的遗存没有经过有意识的加工,没有过多中间的解释与阐述,具有更多的现实性与直接性。他们都是无意识的史料,只经过简单的陈列,甚至他们的排列次序只是依据他们本身的性能。诸如马王堆的帛书帛画,石刻文书上的题记,雕塑建筑,生活用品,通俗化的宣传品,他们游离于经典传承的系统之外,虽然有时候体现了当时主流思想的痕迹,当时大体上,足以成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研究材料。 知识与思想的关系探讨,是前因后果、前果后因还是二者互为因果,这其中的奥妙断然不是寥寥几句就可以说的清楚的。中国的传统,向来只注重那些形而上的思想,将所谓的方技与生活经验排斥在主流的观点之外。例如,礼乐仪式的思想化,仪式让位于义理,天人合一的理念则忽视了天象学的背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俗话至今向我们展示着过去祖宗的价值追求与人生追求。即使是到了近代,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必以伟华中国的纲常名教为唯一且最崇高的宗旨,中体西用诸如此类,不得不说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知识当中有思想的因素吗?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抽象的 高度概括性的思想是从知识性的内容中提取的,研究知识性的材料能解释思想之由来,进而拓展思想史的视野。譬如天圆地方的知识体现了对传统的崇拜,北宋皇陵的朝向、布局、建制不能不说是一种知识,这其中蕴藏着有关岁月、方位、吉凶关系的思想。此外,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会催生不同甚至迥异的思想。葛先生在此举了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科技的例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知识体系下的中国思想是追求实用性,满足于具体的技术需求需要,而古希腊数学则彰显了对于纯理念的精神活动的习惯。思想史的无端傲慢与自以为是的自欺欺人的脱节,其实不仅是一方面对偏见自大与隔离,反过来社会公众对其产生又大又空的偏见导致了它的举步维艰与普遍性的冷门,一切都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然知识性的东西如此重要,那么又该如何得到呢?结合中国的历史条件,不外乎有文献与考古资料两种途径,文献材料是一种书写,考古资料的价值也不容忽视。例如,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历书,反映了社会普遍知识与思想的取向,敦煌文书则表现了社会的宗教风尚与当时社会佛教知识的一般水准,马王堆睡虎地的简帛记载的数术方技,又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古代思想世界的真实图景。就连那些天经地义的不需要去证明的位于逻辑起点上的终极依据,也是从天文地理的经验中产生的—天圆地方、天道左旋、中央四方、阴阳变化、四季流转,暗示着所有我们后世思想与观念实践的颠扑不破的合理性合法性的来源。 那么思想史的写作是历史呢还是思想呢?思想史的写作是否需要像历史书写那样,成为光荣榜或者耻辱榜,平庸的时代与没有思想亮色时代的一片灰色有望被书写的意义吗?葛先生强调思想的连续性,连续性不是指事无巨细毫不保留的书写历史,而是内在逻辑的自洽。与记忆始终相伴的是遗忘,依据着书写者本身的价值判断,既如此,考古资料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价值呢?“文献本身经历了意识形态、精英意识、道德原则、历史学叙述的过程”体现了立足于自身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但字里行间体现着疏离与隔膜,经典本身,就是独占了真理。出土文物能带给我们什么呢?首先是文物直接反映了思想图景,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诠释文献资料;其次文物能带给我们鲜活的体验,重建当时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知识背景,通过大量细节赋予我们现场感,通过身临其境去体会那个时代的氛围与心情,从而去更好的把握那些因为不断地被歪曲而失真的文献资料所记述的历史;另外,对于思想史本身风景的重建又能促进研究方法的更新,去思考长久以来形成的中心-边缘、经典-一般、精英思想-生活理念的范式的合理性。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毫无疑问是颠覆性的,尤其是涉及到历史记忆与叙述时的论断。看之后,我不禁发散出一种想法:历史只是散文,只是小说,历史只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只是偏见与权威的合成体,历史赖以生存的真实性也在随着不断地考古发掘而渐渐的崩塌,渐渐的崩溃,会不会最后,只有无尽的笑料与茶余饭后的谈资供人们消遣。到后来我渐渐想通了,或许真实不是历史唯一的最高的追求,历史如何记忆、如何被遗忘,历史如何被书写、被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原因与影响的追问才是重中之重,最后,又被后世的人怎样进行重新的诠释,怎样进行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学习到什么,去应用到我们的现世中,去警惕、去启迪。 “过去的历史本身并不彰显,消失于时间之中,而由书籍、文物、遗迹而构筑。”

  (注:文中部分观点来源于文本,这里只做简单的分析与阐述,在简单的谈一谈自己的想法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