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失落的卫星》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100字

2021-02-08 03:51: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100字

  《失落的卫星》是一本由刘子超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一):游记也有春天

  本来确实很少看游记,因为就算词藻再优美,也只是千变一律的流水作业罢了,所以从来没想过一本游记可以被这样来写出来,《失落的卫星》算是今年看过所有书里最让我惊艳的。甚至超过了《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在我心中的地位。一本中亚游记,被子超老师写出了文学著作的感觉。不管站在什么角度看去,都有一副美丽的画卷在等待着你。那是无尽的失落之地,也是冉冉升起的未来。(买的电子版图书,所有图片均出自书中作者所拍。)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二):神秘的中亚

  

中亚五个斯坦,从来存在感不强,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也充满了厚重的神秘感。在阅读此书以前,我对他们的了解更多自于杏脯和巴旦木。中亚这块腹地,是人类复杂文明史、民族史、宗教史的大熔炉,在一次次入侵和占据中,被盖上了一层一层的颜色,贫瘠,而斑斓。作者功力深厚,将五个斯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融入了这本“游记”,在“一带一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为中亚留下一本珍贵的剪影。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三):一直期待的快乐

  看到最后,不由感慨: 这本书写的真是时候。以一带一路为分界点。全景图式的概览了一带一路之前,或者说现在时刻中亚的状态。而在"不久的将来,眼前的一切可能会彻底改变"。 作者带着我目睹这个历史进程的萌芽状态,随着时间的演进,一切都会变得更加清晰。

  旅行文学有趣就有趣在它不同于虚构文学,旅行作品可以目睹当地的历史地理。从阅读别人的经历得到一种期待的快乐,期待将来自己也能走一趟。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四):最好的中文非虚构写作

  刘子超的非虚构写作《失落的卫星~中亚五国游记》出版仅半年,豆瓣评分9.0直追何伟的《中国三部曲》。因90年代初、中有在新疆等西北五省穆斯林多民族地区数万公里的旅行经历,那些年也是民族与宗教意识在这些地区复燃的时刻,因有诸多的相似与关联性,发现这本佳作后,就两天、一气呵成在kindle畅读完,也是今年的第一个整本阅读!作为扩展,如再读张信刚的《大中东行纪》,那么就可以将泛中东或中远东的初步理解串联起来了~~[憨笑][憨笑][憨笑]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五):中国版的彼得海斯勒?

  

我是从豆瓣年度图书的榜单上找到这本书的,看完本书以后想到的是何伟的江城、寻路中国。何伟和作者有着相似的经历:良好的教育背景、一人长时间生活在异国。如果是要做个比较的话,第一感觉是作者对异域文化、人性的敏感度、深挖程度不如何伟,读着不甚过瘾,转念一想也有可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何伟的文字更能让我们知道不同文化环境成长起来的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特别想知道这本失落的卫星如果由几个斯坦国的人读,不知是何感受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六):大国大人物的博弈场也是小国小人物的宿命地

  特别感谢作者和帮助过他的人。他为此书学了俄语,哈萨克语和其他中亚语言;查看了大量中亚书籍资料;历经了那么多困难和冒险,遇到了那么多人,收获了那么多故事;历时九年……书写这片土地的过去和现在。 在这片文明交汇,帝国来去的土地。遍布因战乱流离的族群孤岛;有如同在历史某一刻停止的城镇;是曾经流放过大文豪大人物的帝国边陲;有各种荒废的曾经的繁荣;是古今丝绸之路的时空交点;是大国大人物的博弈场也是小国小人物的宿命地。这都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慨。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七):记录的很真实,真实到劝退中亚之旅

  

作者用常见于西方作家的幽默笔触将旅行中的大小事娓娓道来,敬佩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同时也深深恐惧与各种人斗智斗勇的情节。但估计自驾游的话,既不太可能,也会区隔与人的交流机会。

可以看出作者的阅读涉猎广泛,如果能再增加些人文历史的介绍就更好了。

整个游历中,那个“我”总是那么波澜不惊、平铺直叙,哪怕是被人仙人跳、被宰,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八):中亚、穆斯林、苏联.....

  

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书了。虽然对于中亚的地理和历史不熟悉,看起来有些吃力,但是给人带来的远不是游记那么简单。对比何伟的《寻路中国》,视野更大,布局更为宏伟,结合历史、宗教等厚重感也更强。

因为工作的原因,去过很多次新疆。到过塞外江南伊犁,也到过南疆重镇喀什,最远还到了帕米尔高原的卡拉库勒湖和 慕士塔格峰,但对于整体还是觉得非常神秘。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西域,唐和清两代这些国家其实都还是中国的领土,又有一些熟悉。看完之后,才能明白国内的安定有多么的不容易。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九):失落的卫星

  

中亚五国,在这个大国政治波诡云谲的世界里是一片鲜人问津的内陆,一片失落的前苏联卫星国。历史上游牧铁骑的征伐、撒马尔罕贸易枢纽的辉煌和苏联共产主义实验的痕迹先后如潮水般退去后,留下当代基因混杂的中亚,依然陷落在这里。作者说完成一本有关中亚的游记是为了填补“世界的图景”,这非常有意义,因为中亚长时间游离于世界边缘,大多数人都知之甚少。随着作者有意识的人类学和文化学视野(诸如身份/语言/民族/血缘)的涉及,读者能逐渐从微观角度看见中亚人的生活方式和困境,这种写法让人想起列维-施特劳斯《忧郁的热带》——关注各种各样的人类族群,他们身上的文化多样性和混杂性,正是这个全球化工业时代下最珍贵的东西。

  《失落的卫星》读后感(十):挺好看的

  这并不是一本特别高深莫测的书,恰恰相反,平易近人,非常宁静平和。

  这本书就和刘子超之前写的那两本一个风格,它不是一本风景游记,不是一本怀念某些人的散文,不是对什么地缘政治的探讨,

  亦或者全是?每一篇都有作者细腻的风物观察+穿插重叠的历史时空历史人物+“与匆匆过客的不深不浅交谈”。

  作者就是在适当描绘风物之后会给穿插几个一面之缘的片段故事,在你可能会愣神之时又自然的谈起几百年前此地拥有的历史,和对某些人的回忆。

  真是很佩服刘子超,有些不过一面之缘的人,他都能抓到令人印象深刻的点,就是几句话的交情,他都能写的余韵悠长,读起来觉得特有意思,完全不觉得无聊。

  这就是才能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