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读后感锦集
《小白菜》是一本由高阳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6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白菜》读后感(一):一切都是政治
光绪初年,母慈子幼,督抚大权在握,大有诸侯割据削弱中央之势。为此,慈禧等皇权需要一个契机压制、削减地方,以振朝纲。 在此背景下,一对寻常人的冤案经过浙江京官发声、《申报》媒体渲染,纳入慈禧眼中,并视为打压地方的绝好机会,最终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也得以昭雪。 本书最为精彩的一是刑部对案件抽丝剥茧的梳理与层层递进的审问,还原了案件的真相,二是对各类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代入感极强,最后杨乃武与小白菜出狱后,双方对未来的打算、心境、憧憬,又夹杂了各方各面的牵绊与自我心理的羁绊,也是一大看点。 另外,本书对清朝司法系统描写较为详实,将其肌理结构、层级关系、官阶名目等做了非常细致的介绍。 书名为《小白菜》,而没有把“杨乃武”加上,是一个困惑,可能是缘起小白菜,缘落小白菜吧。
《小白菜》读后感(二):《小白菜》:一场风流,一桩天下闻名的冤案
马尔克斯有本书,叫《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书如其名,讲述了一对孪生兄弟要杀圣地亚哥,全镇人都知道这对孪生兄弟要杀圣地亚哥,偏偏圣地亚哥自己不知道会被杀,最后被“茫然地”杀死的故事,正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而中国作家高阳的《小白菜》便呈现了一桩天下闻名的冤案。
《小白菜》以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基础,讲述了这件历时三年的冤案,无不详尽。从杨乃武的文采出众,锦囊妙计,到与葛小大妻子小白菜人尽皆知的风流,再到酷刑之下的屈打成招,直至三年后的沉冤昭雪,令人唏嘘,令人感叹,也令人愤怒。
原本是锦上添花的花,却成了引火烧身的引子
《小白菜》开篇即展现了杨乃武的神机妙算,短短两个案件将其头脑的活络跃然纸上,彼时杨乃武还是杨秀才。随后小白菜款款出场,与丈夫葛小大同住在杨家后院,这便是全案件之始了。前有西门庆与潘金莲,此时此地,小白菜是潘金莲,葛小大是武大郎,杨乃武便是西门庆。在杨乃武的安排下,二人过得好不快活,但又不满足于此,于是承诺在中举人之际,与沈媒婆说相,把小白菜要过来做小,也是锦上添花之意。
杨乃武果真中了举人,却引起刘锡彤等人的一干忧虑,如果不能为我所用,便叫他无力招架。葛小大的暴毙而亡,仿佛是天赐良机,浙江余杭谁人不知小白菜与杨乃武的情意?当葛小大变成因食砒霜而亡,这场风流便正是搅进案件中。
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
果不其然,小白菜在酷刑之下指认杨乃武为凶手,杨乃武亦在酷刑之下承认自己莫须有的罪名。昔日的才思敏捷非但无用,反而在一步步推自己向更深的深渊,更昏暗的牢房。家人千金散尽,东奔西走,案件无一进展,几经审问,不过是重复原有的结论,自己半条腿也残废了。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明日复昨日地重复,在今日,仍怀抱一点期望。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已到了天下闻名的程度,审议仍在继续。官官相护,幸好此时有了转机,沉冤得雪,二人出狱。然而光景截然不同,一是外物,金钱、安居都是问题,二是自身,心中感念夹杂着岁月的风霜。
既已出于,杨乃武与小白菜二人会如何发展呢?案件之前的小白菜可以说是简简单单一个妇人,没什么思考,没什么顾忌,更没有对自己的怨念。杨乃武没有了此前的果断,家业需从头再来,更多了一份对妻子的体贴。小白菜对自己给杨乃武带来的灾难深感愧疚,又不想给别人也带来麻烦,尽管二人仍有情有义,小白菜最后情归什刹海。
至此,《小白菜》全书就结束了。作者高阳曾说,“对于历史的研究,我只是一个未窥门径的羊毛”,《小白菜》不只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面历史下的镜子。
《小白菜》读后感(三):《小白菜》:人生的多少遗憾,都来自“一等再等”
说起“小白菜”,我们就会先想到清代的四大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子是其中一个。高阳写的《小白菜》更是加入了很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市井民情。 清末,余杭士子杨乃武应乡试中举,摆宴庆贺。房客葛小大妻毕秀姑颇有姿色,人称“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养媳,曾在杨家帮佣,与杨乃武早有情愫,碍于礼义名份,难成眷属,只得各自婚娶。 余杭知县刘锡彤曾为滥收钱粮敛赃贪墨,被杨乃武联络士子上书举发,断了财路,心怀怨隙。他儿子刘子和用迷药奸污了毕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毒死,而这桩凶案的“背锅侠”就是杨乃武和小白菜。 很多人在读完这本书,在对杨乃武和小白菜同情的同时,更是在文中体味出人生百味。但让我最感慨的是,杨乃武和小白菜,明明是有情的两个人,为什么却落到了这样的下场呢? 天生丽质叹薄命,伤心顾影暗自怜。 01 杨乃武和小白菜是有前缘在的,可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两个人都没有选择争取,也许小白菜是有自卑的成分在里面,毕竟在这段关系中,小白菜是属于高攀的类型。 但是本应是主动者的杨乃武也没有主动,这也无可厚非,两人从此各自婚嫁,也没有什么谁对谁错。 后来再见,漂亮的小白菜如同潘金莲,走出门没有哪个男人不会多看一眼,却偏偏嫁了个卖豆腐的伙计,小白菜心中憋屈,总觉得这是上天的不公平,杨乃武的出现,让小白菜的心浮动了起来。 杨乃武借着读书的由头,成为小白菜的邻居后,两个人的心思便是司马昭之心了。一来二去,杨乃武便真的成了西门庆。 后来,杨乃武也是有几次机会娶小白菜进门的,他已经说服妻子詹二姑接受小白菜,差只差向沈媒婆提出买小白菜入府的要求。但是杨乃武又觉得自己中举后再做打算更为合适,可是中了举人的杨乃武又把这件事放到一边,想过些时日再做打算。 没有把握住机会,将小白菜纳入杨府,却引来杀身之祸,这是杨乃武的悲哀。 02 在感情中一等再等的,不只杨乃武。我们现在很多人也是这样,想着等一等,再等一等,结果就错过了一生的幸福,这真是人生的遗憾。 小琴在初进大学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自己的同窗小吴,她没有迫不及待地冲上去就告白,而是想着时间多着呢,不急不急,慢慢来。 两个人虽然每天都见面,小琴却把自己的心思捂得严严的,哪怕同学起哄两个人,也被小琴义正言辞地一顿说。 直到毕业,小琴想终于可以告白了,却没有想到小吴在毕业前的那场“散伙饭”上,带来了一个小鸟依人的女孩,并宣布两个人已经见过家长了。 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可时间却从不为任何一个人停留。 小琴也是从那个时候知道,心里有想做的事,就不要去等待,没有人会一直在原地,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任何人都要明白的道理。 03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佛性的人生也是最好的,不愿意为了目的去争取。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抓住机遇,乘风直上,那必会有别人抓住这样的机会。 你的畏首畏尾,思前顾后,只会错失良机,难成大事。 尤其是在职场中,把握机会,在恰当的时机让领导看到你的价值,这样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价值。 当我们认为时间尚早的时候,我们会对任何一个机会偷懒。一次旅游的机会,我们为了各种顾虑放弃了,想着下次就去;一次进修的机会,我们为了各种责任放弃了,想着下一次一定会把握。 可是人生有多少个下一次,你又如何知道下一次,机会还会落在你的身上吗? 只有认认真真地把握当下,我们的人生也不会有那么多遗憾。
《小白菜》读后感(四):胜利并非全部正义
关于清代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让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一句是关菊英演唱的《小白菜》歌词中的:天生丽质叹薄命,伤心顾影暗自怜。另外一句便是:万劫千灾,恨去愁来。最初接触这桩奇案是因为周星驰的经典喜剧《九品芝麻官》,时至今日,也不得不感慨“周星驰式幽默”的强大影响力。
高阳编著的这本书很好的还原了这件震世奇案,是我迄今为止看过关于此案的书籍中最喜欢的一版。这件案子究竟在讲些什么呢?读罢此书后,不妨仔细的剖析一番。
清末,余杭士子杨乃武应乡试中举,摆宴庆贺。房客葛小大妻毕秀姑颇有姿色,人称“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养媳,曾在杨家帮佣,与杨乃武早有情愫,碍于礼义名份,难成眷属,只得各自婚娶。余杭知县刘锡彤曾为滥收钱粮敛赃贪墨,被杨乃武联络士子上书举发,断了财路,心怀怨隙。他儿子刘子和用迷药奸污了毕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毒死,而这桩凶案的“背锅侠”就是杨乃武和小白菜。
若是此案就此告终,那么这件案子会和那些无头凶案一样被遥远的遗忘了,它的精彩之处便在于其背后的庞大组织。当时垂帘听政的慈禧又接到了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折子,而这次的折子与以往不同,要弹劾浙江巡抚杨昌浚,这张奏折顺利的成为了导火索,将一场党争拉开了帷幕。一面是有功的“湘军”,得罪不得,一面是刑部,完美的牵制链。最后在夏同善的召集下,十八位浙江籍官员联名写了一封呈词,案件才得以交由刑部审理。于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杨乃武与小白菜得以沉冤昭雪。
这件案子耗时三年,期间辗转于数百位官员之手,可是当以一个上帝视角来看的话,此案是十分可笑的,因为一切都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莫须有。如果再说的直白些,便是公报私仇。可是比起这些小伎俩,官场上的党派战队和帝王权术更加精彩,颇有一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者带青铜”的感觉。
不管是古代的官场还是现在的职场,那条不需要用笔画出的“三八线”已经成为所有人心中公开的秘密,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我们很难独善其身,所以就必须要找到依靠,这很残酷,但是事实,在社会的漩涡中,只有抱团才能取暖,这就是一种职场的“潜规则”。
当我们了解杨乃武与小白菜这件案子中真正的真相后,还会觉得这场胜利是全部的正义吗?
《小白菜》读后感(五):含怨三载为红颜,冤案平反思人生
古有十娘怒沉百宝箱,也有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更有杨乃武举人宁屈三年牢狱之灾,只为红颜知己小白菜,他们的风流韵事成为千古冤案在人间世代相传。
《小白菜》是高阳老师的佳作。高阳老师浙江杭州人,本名许晏骈,谱名儒鸿,钱塘望族后人,他是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巨匠。熟知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因此在他的大作里,这些信手拈来的心中素材,成了神来之笔的绝妙。“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就是对老师满腹才华的最高褒奖。
在这个千古传奇的冤案故事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官场的险恶,以权谋私,官官相护,一手遮天的野蛮和专行。
1:以权谋私的刘知县,为一己私欲,草菅人命三载,他就是王法,可以一手遮天。
堂堂一个知县,竟然包庇纵容儿子漠视王法,执法犯法,欺下瞒上去搞良家妇女,破坏人家的家庭之事。
在遇到伶牙俐齿,以败取胜的杨乃武举人时,刘知县害怕自己丢掉头上的乌纱帽,只能乖乖让儿子退出这场以权谋私而来的地下情,敢怒不敢言因此而生怨恨在心。
后来吴家的官司,再次让他们之间的矛盾升级,刘知县在心里早已盘算好,自己干得的五百两白花花的银子,谁料半路杀出个杨乃武,硬生生把他的银子抢走了,到嘴的肥肉又被人抢走,刘知县恨得牙齿痒痒的。
杨乃武说道:“这铁案如山,谁也拿吴家没奈何,如果县官想无风起浪,拼着一千两银子不要,到省里告他一状,哪怕有军机大臣的靠山,也要叫他丢乌纱帽!”
当刘知县听到这杨乃武的这番说话时,只能在心里吃哑巴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机会说来就来,小白菜的相公葛小大因暴病而去。刘知县心里乐开花,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利用职务之便,以通奸谋杀之罪名,把杨乃武与小白菜双双关进监狱。
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初杨乃武如果做事不那么赶尽杀绝,也不会让刘知县上下走动关系,以诬陷之名让他受三年牢狱之灾。
2:杨乃武侍才自傲,不食人间烟火。做事不计前因后果,才会把人逼上绝路。
他有三寸不烂之舌,把死的说成活的,活的说成飞的,轻而易举的处理好别人的燃眉之急。吴老大短短的一条辫子,他可以收人家一千两银子,这可是他家一年的所有开销费用。这真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后来又给吴老大摆平金寡妇的事情,钻了个空子挪一下尸体,就让吴老大摆脱谋杀之名,五百两银子乖乖的来到口袋,这钱也挣得太容易啦。
金寡妇的案件,明明是个吴家败诉的情况。刘知县等着这个富豪去巴结他,送礼给他。原来却被杨乃武半路打劫而去。这五百两银子如同挖了刘知县的心一样痛。
为人处事,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当你给别人方便时,其实是在给自己留退路。
人怕出名猪怕肥,杨乃武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也是他慢慢入敌的开始,任何官司都有输赢两面,输的人心生怨恨,赢的人活在自我膨胀中。
3:同样身为女人,却有不同的人生。
小白菜是红颜祸水,她天生丽质又何妨?两个男人因她而死,一个男人以瘸一条腿和三年的牢狱之灾,在她面前晃悠着,时刻提醒她所做的罪孽。什刹海里的归宿也是她来生赎罪的机会,红颜祸水,古训说的好。
詹二姑,杨乃武的太太,整个冤案里我觉得她是最憋屈的,但她却是是最贤惠和明智的妻子。
面对丈夫的出轨,她用大度量的胸怀允许他纳妾。在丈夫蒙受不白之冤时,不怕辛苦倾家荡产去京城打官司,这个中滋味无人能懂。
漫长的三年,丈夫平反昭怨,还要接纳伤害自己一家的小白菜,在道德伦理下,她选择痛苦自己来成全丈夫的心愿,实在是个奇葩女子。
一曲冤歌传百年,常伴遗恨说青天?
这千百年跌宕起伏的冤案,被拍成影视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公道自在人心,人们就是他们的青天。
《小白菜》读后感(六):《小白菜》:做人做事,切勿聪明反被聪明误
对《小白菜》的印象仿佛儿时就有,但是现在能记住的就是一首儿歌“小白菜啊,叶儿黄啊,两三岁啊,没有娘啊。”一直以为它是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的主题曲。
直到看到了高阳先生的书《小白菜》后才知道二者并没有关系。那个儿歌是一首流传在我国河北等北方的民歌小调,而高阳先生笔下的《小白菜》是清末的四大冤案之一,也是影响范围最大的一件冤案。其它三件冤案是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和张汶祥刺马案。
高阳先生的文字总能使人身临其境,使读者仿若亲眼目睹了这场冤案的审理过程。怪不得其文字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之称。
高阳,本名许晏骈,字雁冰,出生于钱塘望族,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熟知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并能很自然地将他们融入小说之中。01.小白菜冤案始末:清末同治年间,余杭县有个叫杨乃武的举人看上了豆腐坊伙计葛品莲(小名葛小大)的老婆毕秀姑(其因容貌甚美且经常穿绿色裙子 ,人称其“小白菜”),私下里两人交往甚密。葛小大身体不好,患有流火之症,有天回家感觉身体难受,没过两天突然就暴死。余杭县知县刘锡彤让人造假诬陷杨乃武与小白菜,说葛品莲是杨乃武和小白菜下砒霜毒害而死,并对杨乃武和小白菜施以酷刑。两人因不堪忍受酷刑之痛,而屈打成招。杨乃武不甘心被冤死,顾让其胞姐上京告状。案件惊动了慈禧太后,使得此案得以再次审查。经再次审查后,真相水落石出,葛小大因病而死。此案牵出涉案官员一大批;刘锡彤被流放;杨乃武倾家荡产,身体因遍受酷刑而致残,小白菜则心如死灰,去余杭南门外石门塘准提庵出家为尼姑,法名慧定。
02.以前总是心疼身处冤案的人物,为其经历喊冤,觉得他们甚是可怜。窦娥的冤屈能让苍天为其六月飞雪。读完《小白菜》后,虽然也为男女主角屈打成招的冤屈喊冤,但同时觉得男主角杨乃武,平时的为人处世也为其冤案埋下了一颗雷。
杨乃武文笔很好,家境也颇丰实。但他仍会仗着自己的文笔没有破绽,为了钱财而帮县里的乡绅之类的人和县知府作对。书里一开始就是他为乡绅出馊主意逃过审判。真正聪明的人从不会锋芒毕露的为自己结梁子。
杨乃武为了方便自己与“小白菜”勾搭,教小白菜在家门上安装门栓。连杨夫人都说你可以找人做妾,但是不要是“小白菜”。因为她会给你带来祸事的,可是杨乃武不听,最后被杨夫人说中,吃了官司,甚至连命都搭上了。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君子之道。君子可以爱美人,但是也得正当光明,要不会给人留下把柄。
03.冤案就是错案,错案就会露出马脚。以后如若翻查追查,案件就会露出错误的蛛丝马迹。 这件案子的最大疑点就是葛小大是否是中毒而死。为了查明案情,把葛小大的尸体从余杭又运到京城。最后蒸骨验尸。尸体是不会说谎的。经过大家不懈努力,最后案情告捷,换清者以清白,将造假之人绳之以法。
世上自认为聪明之人太多了,可是用聪明为自己结梁子,为报自己一己私利去滥用聪明,所造成的结果反而是被聪明绊了脚,聪明反被聪明误。
《小白菜》读后感(七):无人不苦,有情皆孽。
《小白菜》这是我看得第二本高阳的小说,第一本是《乾隆韵事》,我喜欢一个作者,就会疯狂地搜索他的所有作品来看,每次阅读都有新的体会,这本《小白菜》也毫不例外。
好的小说,要贴到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写。从开篇作者就点名了书中的主角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也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人,更像是俗人,为了利益奔波,绞尽脑汁的小人。在不同的人眼里,他有着不同的样子,用书里的话说,
有的翘起拇指,有的噤口不语,有的面有恨色,有的掉首不顾。或者是我看的书太少了吧,我也是头一次看到有作者把整本书里的男主女主男配女配都描写得那么真实有质感,就像是看人类纪录片,他们的每一步都是因为他们自己想做,而不是作者强行赋予的意志,作者只是把他看见的如实的描写出来,就像一面镜子,一台放映机,把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串成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故事,但是如果发生在现实里可以说是事故了,笑。
高阳抽丝剥茧地,在所有的线团里挑出最不起眼的那一个,让人物的三观去推动情节发展,而不是刻意写就吸引眼球却不符合人物逻辑故事情节,不像我之前看过的某类奇葩小说,为了把故事推向高潮,故意让人物做一些超出他常识的事情,把人设都搞得崩塌了,还怪读者没有理解他的用意。
这样的写法,让我想起汪曾祺提过,他的中文老师沈从文说过的话,“要贴到人物来写”,高阳确实这样做到了,无需华丽的辞藻堆叠,凭借他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简单却精炼的描写,让人物看起来有质感,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同时再发展故事情节,让人猜不透下一步的发展,这就是好的作者能带给我们的不一般的体会。
《小白菜》无人不苦,有情皆孽。
再说到人物,《小白菜》一书,讲述的是同治年间,余杭县举人杨乃武文采出众,风流倜傥,与豆腐店伙计葛小大妻子小白菜暗通款曲,城中人尽皆知。葛小大暴毙,二人合谋杀夫的传言不胫而走。与杨乃武早有私冤的知县刘锡彤借机施以酷刑,二人不堪折磨,屈打成招。杨乃武的家人为伸冤多方奔走,终于找到了能洗刷二人冤屈的证据。
作为第一主角的杨乃武,是个一出现我就非常讨厌的人物,书中描写的他高大帅气,玉树临风,而且家中还有些小钱,作为秀才却在捞偏门这个行当混得是风生水起,如果生活在现代估计也能迅速发财致富的人。
在书中,他的一系列骚操作,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真的是机智到焉坏,黑的能给忽悠白了,正常能给忽悠瘸了。而出场的另一角色知县刘锡彤,也不是什么好人,出了人命官司,不在乎真相,只想着能够从中捞到好处。看他们狗咬狗一嘴毛,莫名感到很爽,我这奇怪的G点……
在那个时间里,人们都只会替自己着想,所有人都变着法使坏,都是为了能让自己过得好,把赚钱享受作为人生信条,你也不能说他错了,你也不能说是事情错了,你也不能说是钱错了,那又是谁错了?是这个世道错了吗?
这是个无人不苦,有情皆孽的时代,看着看着,仿佛被带进了故事里,我们可以是小白菜,身不由己地被家人嫁给不喜欢的葛小大,再被人用各种洋货诱惑地出了轨;我们可以是金寡妇,上门讨债不成,反而被气得上吊而死;我们可以是葛小大,勤勤恳恳做工,娶了个漂亮媳妇,最后却又被害死……
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样的故事在今天也不时上演,难得的是从故事里看到作者的慈悲心,从故事里看见生活的影子,看到那些被隐藏在文字里,那些生动形象的人物,同时在他人的身上看见自己的不足,时刻保持清醒,这也是看书的意义所在了吧。
End。
《小白菜》读后感(八):《小白菜》:一场婚外情和尸变引发12位官老爷下马的大案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这是前清梁山舟学士赠高阳十世祖许学范的联句。高阳是《小白菜》的作者,他自1962年发表的历史小说处女作《李娃》后,一鸣惊人,接着著述不断。 《小白菜》更是被几度翻拍成电视剧和电影。 清末年间八月的一天,葛小大突然出现急性的不良症状,从豆腐店一路吐回家后,不多久就咽气了。 因为葛家家里穷,在棺材钱凑出来后,也就是葛小大身亡的第三天要送去埋的时候,发现尸体有异,鼻中和口中流血水。 葛妈当即就怀疑葛小大是被小白菜谋杀的,于是就责问小白菜,小白菜拒不承认。婆媳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决定报官。 为什么葛妈会怀疑小白菜是凶手呢?这是有因由的。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杨乃武是葛小大夫妇的房东,杨乃武看上了小白菜,他美其名曰要“静心备考”,赶走了同样是租他家房产的葛小大隔壁家的租客,和葛小大夫妇做起了邻居。 杨乃武为了出师有名接近小白菜,他付了葛小大银两请小白菜给他做饭。 平日里杨乃武教小白菜念书写字,眉来眼去。小白菜总是趁葛小大凌晨去做工的时候,偷偷做了夜宵送去给隔壁的杨乃武。 街坊邻居经常听见半夜炒菜的声音,闻到美味的菜香,见到白天里的小白菜无精打采,谣言就被传得满天飞。 杨乃武给小白菜许愿,等他中了举人,就送银两给葛小大,让他再娶媳妇,然后把小白菜接进杨家做小。 而杨乃武和小白菜如愿了吗?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杨乃武春风得意,高中了举人,和杨太太商量着要娶个小的,杨太太同意纳妾,却指明不许娶小白菜,只说她名声太差。 那边小白菜眼见杨乃武高中,心中很是高兴并且期盼着自己能早点进杨家的门。 却不想杨乃武没过多久就被革了举人,严刑拷打,锒铛入狱。 杨乃武为什么入狱?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故事开头是一件吴家的命案,出谋划策,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毫无操守和顾忌的男主角杨乃武出场。他不把县太爷放在眼里,挡了父母官县老爷刘锡彤的财路。 为此,刘老爷只恨没有机会报复杨乃武。 英俊潇洒,一表人才的杨乃武的姘头是长得又矮又丑又胖的豆腐店的伙计葛小大的长得貌美如花的老婆。 引用原文来表述小白菜的美貌: 妻子每隔一两天到数百步外的小河边去洗衣服,只要妻子在河边出现,行人就不断地会用一双色眼紧盯着看,甚至有人看得忘了形,失足掉在河里传为笑柄。 而葛小大和小白菜的婚姻如何呢? 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 葛小大,又矮又胖又丑的相貌暂且不去说了。他每天起早贪黑赚钱不多,只够他夫妻两温饱。他身上的毛病,看了郎中,却连几味药都买不起。 小白菜又是那样的年轻貌美,觊觎的人不在少数。她没有去招惹别人,别人却会来惦记她。为此,很多人明里暗里,甚至在她面前为她可惜。小白菜只能顾自流泪,自叹命苦。 由此,小白菜对葛小大的嫌恶就更甚了。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新上任的仵作判定葛小大是中毒。 那么到底是谁下的毒呢? 县太爷刘锡彤对小白菜严刑逼供,暗指是与杨乃武合计谋杀亲夫,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除掉杨乃武。 小白菜疼痛难忍,被屈打成招,杨乃武被革去举人,接着就锒铛入狱。 县太爷也对杨乃武严刑逼供,杨乃武疼得昏死过去,待把他弄醒后,他为了不再受皮肉之苦,杨乃武妄说是他买的砒霜交给了小白菜让她毒死葛小大的。 奔波劳碌,一路上诉 杨家人卖房卖田,散尽家财,不断地上诉,从浙江一路告到北京,几番惊动了两宫太后,最后才得以彻底地翻案。历时三年之久,方才沉冤昭雪。 结果是葛小大乃是病死的! 故事的最后,杨乃武和小白菜吃尽苦头。杨乃武瘸了一条腿。 小白菜经过这次劫难之后,看破红尘,想要堕入空门。可是身边的人却百般劝说和阻挠。小白菜见到了杨乃武燃起了旧情,却在后来知道了他的想法。 杨乃武想得是为她好,那么年纪轻轻不该长伴青灯古佛,是以要为她找个好人家。小白菜就孤怜自伤,神情恍惚,最后,她独自一个人去看海了。 这是一部历史大悲剧,剧中的任何人都没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起由县老爷刘锡彤心存歹念屈判的冤案,最后翻案后,摘掉了12只红顶。他自己的命运更是惨淡,一生的成就和积蓄全都化为乌有,老年丧子还被发配边疆。 真正是应了那句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长得貌美如花是幸还是不幸呢?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是幸还是不幸?大权在握,只手遮天是幸还是不幸?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人有一样特别的才能,财富,美貌,权力是要有福气才能守得住的。否则是会引来灾难的,果真如此,可能还不如没有吧? 怎么办呢? 正如文首联句“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要是历史中的人,没有心存歹念,不为了自己私心,不为了自己的私欲,结局大概会不一样吧? 欲望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 叔本华说过,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用“上帝的命定”或“天理”来取消或压制别人的欲望是不合理的,但过度推崇与放纵欲望也是愚蠢的。 欲望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使人失败。 历史也总是能警示后人的。 一场冤案带来的灾难是惨痛的,我们所有的过去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修炼自己,是永不过时的人生主题。
《小白菜》读后感(九):小白菜:被时代和社会辜负的美貌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有一部很风靡的电视剧,叫《杨乃武与小白菜》。那会儿学习任务紧,家里人不让我看电视剧,于是我只知道这是一个冤案。陶慧敏的扮相实在是太美了。颜控如我,小小年纪就买了很多她的招贴画。 华文天下最近出版了历史小说作家高阳的《小白菜》,我第一时间就入了。用了很短的时间,把全书看完,觉得十分心塞。幸好我现在的阅历已经能承受这样的故事。 原来书里也浓墨重彩地写了小白菜的美貌:一双手好白,菱角样的红唇中露出雪白的两排牙齿。杨乃武和她之前就互相听闻过对方的名声,两人第一次见面,就郎有情妾有意。只是没想到,中间杀出了个程咬金。 在杨乃武没有搬来之前,知县公子刘海升也看上了小白菜的美貌。他托了中间人,先以好的衣服饰品相赠送为由,夸赞她出挑的人才,然后又慨叹她不好的命:这样好的一个人怎么就配上那样的一个男人。古有潘金莲配武大郎,现在就有小白菜委身葛小大,都是巧妇伴拙夫。这样出挑的美人,配这样一个不堪的丈夫,怎么都不是一件好事。刘海升得到了朝思暮想的美人,小白菜得到了好的穿戴。 然而人心都是贪的。有了钱,就想心,小白菜还惦记着杨乃武。杨乃武本来觉得和小白菜的偷情虽然很容易,但又怕麻烦,于是他就搁置了。可是当他看到小白菜的穿戴打扮,立刻就回过味来。 好嘛,两个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天生丽质的小白菜不想认命,她虽然有智慧,却空有美貌,并没有驾驭美貌的能力,最后被这个社会一次一次地打击,只能信命,活得毫无希望。 “当时她还很年轻,不知命运所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明了价格。” 从她被亲生母亲卖给葛小大,她哭过,但她并没有反抗,而是顺从。当她结婚了,看到送上门的财富,被说中心事的她很快就顺从了刘海升。 已经可以凭借美貌获得财富的她,为什么会爱上杨乃武呢? 因为杨乃武自己的优秀。首先,他长得帅,仪表堂堂,风流倜傥;再次他有文采,又很有本事,乡里很多人遇到事都找他来平事,他的确也有能力帮他们摆平这些;最后他还很有钱。更重要的是他有前程,他文章写得好,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定能出人头地,考取好的功名。在小白菜的世界,这样一个男人的青睐,对她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又成为了现实,她一定会紧紧抓住。和刘海升只爱她的美貌不同,杨乃武一上来就是讲心的。他详细地对他们的偷情做了很好的安排。 很多年后的今天,廖一梅说:“人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奇,最难的是遇到了解。” 法国明星苏菲·玛索说:“相爱是两颗心的相遇,不是两张脸。” 小白菜陶醉在和杨乃武的绮梦中,夜夜耳鬓厮磨,全然不顾外面的议论。他们自以为掩藏地很好的秘密就成了当地众人皆知的秘密:羊吃了白菜。 为了摆脱刘海升,她甚至和杨乃武合伙设了局,既让他损失了钱,还和他断绝了往来。 于是等葛小大突然暴毙,他们就被怀疑成了凶手。加上杨乃武以前恃才行凶,为了钱财得罪了很多人,甚至还有当地的父母官。于是和他有私怨的知县迅速捉拿他们归案,并施以酷刑。两人不堪折磨,屈打成招。然而杨乃武的家人坚持为其申冤,并四方奔走,终于找到了洗刷二人冤情的证据。 在过去三年的牢狱生涯中,小白菜虽然受了苦,可还是楚楚动人,虽然染了风霜,还是让人我见犹怜。过去受的冤屈吃的苦,给美人加上了传奇色彩的滤镜。杨乃武自然是对她念念不忘,他的妻弟詹善政初见小白菜,也动了心。出狱后遇到了好心收留她并愿意赠送她财产的刘老太太家的大孙子,刚刚成年的福官也为她神魂颠倒。 这个可怜的姑娘,如果说一开始,她怨恨自己当初没有抗争,没有坚持,没有好的筹划自己的未来,但接连而来的打击,让她接受了现实:自己的命太硬。 她生命中的三个男人,两个死了:葛小大暴毙,刘海升坐火车,船沉进了大海。杨乃武虽然活着,却遭遇了一场冤狱,前途被毁,身体残疾,财产散尽,还差点家破人亡。于是小白菜先是懊悔,然后就是感伤,最后灰心认命,她决定修来世,一个人义无反顾地跳入了什刹海。 以前我不知道高阳,在史航微博看到他说高阳的历史小说写得好。这次找了几本来读,发现高阳写传奇,写世间百态和人间烟火,是真的写得好。 一个冤案,有些人可以用很简短的文字就完成大概,但高阳不,他用自己的考据和想象补足了所有的细节。既完善了杨乃武的为人,让他的遭遇有迹可循。又对出场的每一个人的心理和行动把握的十分精准。尤其是对当时的人情,他写得入木三分。 他的语言平实、易懂,读起来平易近人,很容易让读者和书里的人物产生共情。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能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可是在高阳这里不是,每一个人物的细写,无论是好的坏的,都让人如所见,觉得能理解。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小白菜》这套书,虽然重点写“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更是几乎写了小白菜的一生。通过小白菜的人生悲剧,除了对她本人的怒其不争,更是控诉了当时的时代。女性不能独立,她们把生命的价值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寄托在男人身上。这就会带来深深地失望,甚至是误了卿卿性命。这样一个绝色的女子,她注定要被时代和社会辜负。 作者:水净陈桉
《小白菜》读后感(十):小白菜:被时代和社会辜负的美貌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有一部很风靡的电视剧,叫《杨乃武与小白菜》。那会儿学习任务紧,家里人不让我看电视剧,于是我只知道这是一个冤案。陶慧敏的扮相实在是太美了。颜控如我,小小年纪就买了很多她的招贴画。 华文天下最近出版了历史小说作家高阳的《小白菜》,我第一时间就入了。用了很短的时间,把全书看完,觉得十分心塞。幸好我现在的阅历已经能承受这样的故事。 原来书里也浓墨重彩地写了小白菜的美貌:一双手好白,菱角样的红唇中露出雪白的两排牙齿。杨乃武和她之前就互相听闻过对方的名声,两人第一次见面,就郎有情妾有意。只是没想到,中间杀出了个程咬金。 在杨乃武没有搬来之前,知县公子刘海升也看上了小白菜的美貌。他托了中间人,先以好的衣服饰品相赠送为由,夸赞她出挑的人才,然后又慨叹她不好的命:这样好的一个人怎么就配上那样的一个男人。古有潘金莲配武大郎,现在就有小白菜委身葛小大,都是巧妇伴拙夫。这样出挑的美人,配这样一个不堪的丈夫,怎么都不是一件好事。刘海升得到了朝思暮想的美人,小白菜得到了好的穿戴。 然而人心都是贪的。有了钱,就想心,小白菜还惦记着杨乃武。杨乃武本来觉得和小白菜的偷情虽然很容易,但又怕麻烦,于是他就搁置了。可是当他看到小白菜的穿戴打扮,立刻就回过味来。 好嘛,两个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天生丽质的小白菜不想认命,她虽然有智慧,却空有美貌,并没有驾驭美貌的能力,最后被这个社会一次一次地打击,只能信命,活得毫无希望。 “当时她还很年轻,不知命运所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明了价格。” 从她被亲生母亲卖给葛小大,她哭过,但她并没有反抗,而是顺从。当她结婚了,看到送上门的财富,被说中心事的她很快就顺从了刘海升。 已经可以凭借美貌获得财富的她,为什么会爱上杨乃武呢? 因为杨乃武自己的优秀。首先,他长得帅,仪表堂堂,风流倜傥;再次他有文采,又很有本事,乡里很多人遇到事都找他来平事,他的确也有能力帮他们摆平这些;最后他还很有钱。更重要的是他有前程,他文章写得好,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定能出人头地,考取好的功名。在小白菜的世界,这样一个男人的青睐,对她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又成为了现实,她一定会紧紧抓住。和刘海升只爱她的美貌不同,杨乃武一上来就是讲心的。他详细地对他们的偷情做了很好的安排。 很多年后的今天,廖一梅说:“人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奇,最难的是遇到了解。” 法国明星苏菲·玛索说:“相爱是两颗心的相遇,不是两张脸。” 小白菜陶醉在和杨乃武的绮梦中,夜夜耳鬓厮磨,全然不顾外面的议论。他们自以为掩藏地很好的秘密就成了当地众人皆知的秘密:羊吃了白菜。 为了摆脱刘海升,她甚至和杨乃武合伙设了局,既让他损失了钱,还和他断绝了往来。 于是等葛小大突然暴毙,他们就被怀疑成了凶手。加上杨乃武以前恃才行凶,为了钱财得罪了很多人,甚至还有当地的父母官。于是和他有私怨的知县迅速捉拿他们归案,并施以酷刑。两人不堪折磨,屈打成招。然而杨乃武的家人坚持为其申冤,并四方奔走,终于找到了洗刷二人冤情的证据。 在过去三年的牢狱生涯中,小白菜虽然受了苦,可还是楚楚动人,虽然染了风霜,还是让人我见犹怜。过去受的冤屈吃的苦,给美人加上了传奇色彩的滤镜。杨乃武自然是对她念念不忘,他的妻弟詹善政初见小白菜,也动了心。出狱后遇到了好心收留她并愿意赠送她财产的刘老太太家的大孙子,刚刚成年的福官也为她神魂颠倒。 这个可怜的姑娘,如果说一开始,她怨恨自己当初没有抗争,没有坚持,没有好的筹划自己的未来,但接连而来的打击,让她接受了现实:自己的命太硬。 她生命中的三个男人,两个死了:葛小大暴毙,刘海升坐火车,船沉进了大海。杨乃武虽然活着,却遭遇了一场冤狱,前途被毁,身体残疾,财产散尽,还差点家破人亡。于是小白菜先是懊悔,然后就是感伤,最后灰心认命,她决定修来世,一个人义无反顾地跳入了什刹海。 以前我不知道高阳,在史航微博看到他说高阳的历史小说写得好。这次找了几本来读,发现高阳写传奇,写世间百态和人间烟火,是真的写得好。 一个冤案,有些人可以用很简短的文字就完成大概,但高阳不,他用自己的考据和想象补足了所有的细节。既完善了杨乃武的为人,让他的遭遇有迹可循。又对出场的每一个人的心理和行动把握的十分精准。尤其是对当时的人情,他写得入木三分。 他的语言平实、易懂,读起来平易近人,很容易让读者和书里的人物产生共情。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能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可是在高阳这里不是,每一个人物的细写,无论是好的坏的,都让人如所见,觉得能理解。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小白菜》这套书,虽然重点写“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更是几乎写了小白菜的一生。通过小白菜的人生悲剧,除了对她本人的怒其不争,更是控诉了当时的时代。女性不能独立,她们把生命的价值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寄托在男人身上。这就会带来深深地失望,甚至是误了卿卿性命。这样一个绝色的女子,她注定要被时代和社会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