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22 03:07: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的读后感大全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是一本由[英] 乔纳森·沃尔夫(Jonathan Wolff)著作,中信出版集团 · 新思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精选点评:

  ●一般而言,政治科学家、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从事描述性政治研究。因此,比如说,有的政治科学家会问与社会中益品的实际分配有关的问题。在美国,谁掌握着财富?在欧盟,谁掌握着权力?Jonathan Wolff认为政治哲学家也有很好的理由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但是政治哲学家的主要关注点在其他地方:应该用什么规则或原则来确定我们如何在一起生活?这个问题包括了如何分配财产、权力、权利与自由。政治哲学家要追问的不是“财产是如何分配的”,而是“什么样的财产分配是正义的或公平的”;不是“人们享有何种权利与自由”,而是“人们应该享有何种权利与自由”。应该用何种理想的标准或规范来确定益品在社会中的分配?不过,规范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之间的界限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明确。什么也不说或者什么也不做可能是认可现状,但哲学家不停留于此

  ●解答了我的许多疑问

  ●主题论述,逻辑贯通;入门科普,十分受教。 p.s.感觉“自由”一章视角还可更加丰富。

  ●1024

  ●新版新译。作者是英国当代有名的哲学家,本书也是经受了考验的政治哲学导论。不求全,但求有启发,这一点和我最欣赏的史蒂芬·斯密什那本耶鲁公开课教材不谋而合。关于霍布斯和洛克的那几页有四两拨千斤之感。虽未比对原文,但译文大体可信。译者态度认真,脚注里附上了所有最佳中译本,不过个人觉得并无必要。封面设计清新可人,作为地铁或床头读物上佳。文字洁癖吐个槽:中信新知的口号“有思想和智识的生活”两个关键词同义反复,且“智识”实在不是地道的中文。在审定某中译本的过程中屡屡发现“智识史”,一查原文是intellectual history,告诉译者这就是思想史,思想=智识。中信新知近期出了不少好书,好评。

  ●关于政治哲学最出色的读本之一。在政治环境混乱的当下,与其在微博豆瓣根据立场空喊政治口号,不如花几小时读读这本书,尝试用理性推理检验自己的思想。

  ●非常可以,对政治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不得不说,中国人,中国的学生,这一方面的通识欠了太多堂课

  ●希望能像书前写的那样,离开稀里糊涂的无知,走进见多识广者需要面对的困惑。

  ●痛快的阅读体验,这本书充满了让人踏实的正义感,作者围绕着“国家”、“自由”、“财产分配”等具体问题展开政治哲学的思辨,穿越2500年的思想在当下中一一浮现乃至复活,思想充满了活力,这本书的“入门”意义不仅在于“政治哲学”这门学科本身,作者以真切的笔调向我们昭示:根治于现实本身的思想活力,一种不自觉的不断反观自身的魅力~~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读后感(一):目的和收获

  前前后后两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从最初的不断迸发的惊喜和遇到的困难并存,到后来开始记笔记可以理清思路,很难讲得到了什么具体的收获。虽然最初是抱着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方向这个目的读这本书,读的过程中也确实发现可以帮助自己做决策,但不见得就一定能让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理论角度去考量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另外,从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论证、反驳、再反驳的过程中,也能看到逻辑、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今后在思考生活和学术上的问题时,不应该漫无边际地想,而是也应该有这样一个过程,尤其是在科研之中更是如此。

  最后一章谈到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问题,作者谈到如果不加以控制会严重威胁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科学家也确实在努力去尝试缓解气候问题。这里我联想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从微观上看并没有什么用处,但如果从宏观看,氢能这一技术如果最终真得能够按照科学家们理想中的蓝图得以推广,那么也是为全球变暖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一份力,只不过来得不是那么直接罢了。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读后感(二):辩驳,哪怕没有结果

  

看完了包的通识,来追评一下这本。跟那本通识相比,政治哲学或者比较政治学好像还是更合胃口一点。

以下搬运自之前在图书馆网站上留下的评论:

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脉络清晰,作为导论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作者用自然状态,证成国家,民主,自由,公平,正义这些主题搭成了一个舞台,让哲人们登场唇枪舌剑,必要时自己去做个外话音或者是添加必要的补充论证。在阅读过程中,有趣的不是得到了什么结论,而是享受各种思想辩驳的过程,这尤其体现在一个观点被抛出后,反对者常常能从一个未曾料想的角度进行驳斥。而且说白了,政治哲学很难得到什么结论,就像证明数学定理一样,有时候为了证明一个优美的结论,我们可能需要对条件进行大幅度的加强,然而太强的假设落到实际,可能就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即使没有得到结论,书中提到的观点我们仍然能在当下找到它们的映射,或者像封面所说的“提供思考公共事务的新视角”。

就个人而言,洛克神神叨叨,卢梭幼稚却又理想化,马克思有时也挺接近于幻想,罗尔斯的思想实验有新意但也未必经得起推敲。也许讨论这些问题本身也是没意义的,技术的进步不可预测,不但会带来新问题,而且也有可能从根本上动摇某些讨论的根基,至于这些问题能否有更进一步的解答,且抱有一份期待吧。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读后感(三):这本书挺差的,不推荐做入门书

  在一片叫好的评论里,我还是要说这书挺差的。本书作者还写过一本《道德哲学》,那本书就写的非常好。两相对比,这本书糟糕到仿佛不是同一个作者的手笔。

  本书最大的问题是总体结构很奇怪,整本书就不是按照一个全局性的框架在写。比如《道德哲学》第一章的内容是:“道德哲学的意义、道德探究的本质、道德推理、本书的安排”。这些都是适合放在文首开宗明义的主题。而《政治哲学》导论很短,紧接着第一章的内容是:“自然状态、霍布斯、洛克、卢梭、无政府主义”。这些怎么看都不是适合政治哲学的初学者刚一入门首先接触的内容。

  另一个很糟糕的地方《政治哲学》一书并不是问题导向的,更像是特定学术理论导向的。整本书的大量篇幅都集中于霍布斯、卢梭或者罗尔斯特定理论的详细探讨之上。比如第四章名叫“自由的地位”,实际上这一章更适合的名称是“密尔的自由理论及其批评”,整一章过于紧密的围绕密尔的理论做了挺具体的学理分析,然而没有对“自由”这个概念的总体性、框架性介绍。

  总的来说,这本书像是几个零散的专门主题拼凑而成,没有整体结构和框架。各个主题又写的太细,不适合拿来入门(而且我个人觉得写霍布斯和洛克的自然状态、卢梭的公意、洛克的财产权几段单独而言也不怎么样)。作为对比,我觉得《道德哲学》那本书作为入门书不错,其中有关自然法、契约论、功利主义、女权等话题的介绍比《政治哲学》写的强多了,真的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读后感(四):21书评加简单思维导图

  去年年尾我在图书馆借了《利维坦》,还不辞辛劳的把它带回了家,但是《利维坦》太长了,我实在懒得看,于是我想要先行找一本政治哲学导论,看看《利维坦》在这个学科里的位置。

  而这本书可以作为政治哲学完美的入门。少即是多,用几个最基本的问题引发思考,把不同时期不同人的重要观点摆在一起讨论,最终给出大致合理可接受的结论,这里面的每一环都需要你费点儿脑子才能搞明白,所幸足够易懂,虽然并不通俗。熟悉一点逻辑的人就能很好的跟上作者的思路了,而且这也确实是第一本我必须要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内容的书籍,时刻记住质疑对方的一切,从前提到结论,从论证过程到各种论据,最后再谨慎得出自己的看法。

  同时,这本书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很多问题尚未有答案,政治哲学走到今天可能只是个开始。我抱着寻求答案的心情看这本书,却收获了更多的问题。所以在导言里,作者才会说,“从稀里糊涂的无知,到见多识广的困惑,这中间的进步我们一定不要低估。”

  感谢知乎的高赞答主推荐这本书,确实受益匪浅。

  一个提醒自己全书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如果是想梳理逻辑链条的话内容会比这张图内容多一百倍,希望抛砖引玉吧: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读后感(五):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的任务是理解民主的含义以及民主的价值。因此政治哲学的出发点就是替民主与自由做辩护,所以那些帝王统治之术是不可与之混为一谈的,此外政治和政治哲学也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治带有实质性的操作,它包含着驭人之术、管理之道甚至是诡辩之谋略等一系列技巧,而政治哲学属于理想化的概念性问题,它包含着人类对民主与美好制度的向往与探索,它是一门不断进步和不断需要人去接受与反驳、实践与探索、思考与批判的一门学科,在这一过程中,任何说法都是存有质疑的,任何存在都要接受验证的,政治是属于以往和当下的,而政治哲学是属于未来的。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得失,无论你承认与否,我们都是生活在某种政治体制之下,我们所需要的以及我们所排斥的,我们思考的以及我们向往的,都涉及到了我们对政治哲学的理解,我们也许从来没有思考过一问题,但是我们的沉默已经代替了我们反对的态度,我们是默许这一事实的存在的,无论现状多么令人反感。想清楚这一问题对我们读这本书来说是很有必要性的。 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政治哲学入门书籍,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语句,非常有助于我们对这一学科的理解,作者分别对自然状态,证成国家,自由平等、财产分配和正义这几个颇受质疑的要素做了充足的阐述,这中间包含了霍布斯、洛克、卢梭、密尔、诺齐克、罗尔斯等很多历代哲学家的观点,但是作者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结论,直到现在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整个社会,作者著此书的目的不在于把一种意见强加于我们,而是帮助我们提供一些有助于形成自己观点的材料,就像作者所说,可能读了这本书之后,仍然和以前一样迷惑,但是从稀里糊涂的无知到见多识广的困惑,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我们一定不要低估。我们也需要在自己头脑中建立一种意识:现有的国家为什么会存在,它存在的意义何在以及它存在所面临的问题。建立这种意识一是帮助我们理解国家的意义,二是帮助我们培养思辨认知能力,前者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现状,后者则有助于我们思考现状背后的本质原因。 最好的民主就是全民参与,这种参与不仅仅是体现在全民动员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包含意识形态上的探索,在思考和参与的过程中,也就是在缔造通往自由与民主的康庄大道上,历史从未缺席,迟到的是人类的愚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