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小读到大》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从小读到大》读后感1000字

2021-02-27 01:15: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小读到大》读后感1000字

  《从小读到大》是一本由尹建莉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8-4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小读到大》读后感(一):读书不要太功利,培养兴趣是关键

  

非常喜欢尹建莉老师的书,此本《从小读到大》更接地气,已经远远超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尤其是言传身教更为重要,不要总对孩子高要求,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来带动孩子。陪女儿学习的同时,提升自我,真是两不误。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我,发现最优秀的自己来感染周围的人,共同进步,

  《从小读到大》读后感(二):【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Ⅵ.践行G(定量) 深刻批判了很多矫枉过正的教养方式 大道至简 没有比让他能自主学习,接受挑战,培养良好的自控力 一切来自于社会,家庭,朋友之间 特别是父母的良好表率 孩子努力吸收的心灵来自于家长的身体力行 包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 动作,行为,表情,情绪,感受 一旦孩子找到了痴迷并能拥有的成长路径 结果也有无限的可能性 适时而发,处处见生机

  《从小读到大》读后感(三):阅读是美好的而非功利的

  书中讲到启蒙阅读从绘本,有声音频等到孩子识字自主阅读,不败坏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从优秀的书中认识世界,并讲述了厚黑学不要给幼儿读,另外还分享了书单,文字易懂又解决了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真的很享受。书中尹老师的女儿圆圆上大学时的阅读量已将1000万-2000万,高考作文几近满分,这些与她大量的阅读好书,有成熟的思想,写自己的大实话都加分。看后对我如何当好一个妈妈很有问启发,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的。谢谢尹老师。

  《从小读到大》读后感(四):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

  尹建莉老师的书,逢出必买,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被圈粉开始,十分认同她的育儿理念,文字也轻松简单,不矫情。

  这本书封面写着“亲子阅读指导手册”,书中的内容也基本上是围绕阅读来写,因为她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大家总想从她那儿多取取经,学习学习。

  尹建莉老师在育儿上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阅读”,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从肚子里就开始读,出生之后继续读,长大一点带着读,会认字了陪着读,能够独立阅读之后放手读。

  孩子必须要多读课外书,变成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比很多很多事情都重要。

  我也是非常非常认可尹建莉老师的这个观点,所以我们家孩子也是从几个月就开始读绘本,每天都必不可少的阅读时间,总是孩子哀求着“妈妈我们再讲一本吧”,而我回答“要睡觉了,太晚了,明天再讲。”

  尹建莉老师在这本书上把阅读剖析得很细,将全书分为:为什么要阅读、如何引导阅读、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选书、如何引导孩子识字、如何背诵古诗词等几大块,让读者对亲子阅读这个事情有更全面的了解。

  因为对她前几本书比较熟悉,所以感觉内容上会有一些重复,对于我自己来说新的知识不多。

  如果要推荐,我更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才是尹建莉老师的书中最值得爸爸妈妈们看的书。

  《从小读到大》读后感(五):关于阅读

  相信尹建莉老师的那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对大家来说都不算陌生,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尹建莉本人也是家庭教育研究者、教学者及写作者,在看完这本《从小读到大》也对作者的一些理念与教育思想颇感认同。

  本书也很适合那些孩子上小学的父母阅读,小学阶段毕竟大家都以成绩见分晓,当老师与父母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时便失去对孩子内在品质的培养,导致孩子每天在作业、学业的压力下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奔波下没有时间阅读,

  是的:阅读、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整本书作者都在讲述阅读的重要性,不仅孩子需要阅读包括家长也需要学习成长,这太符合我的契机了。

  在琢磨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我便悟出这个道理。

  如果你希望孩子改变,你就需要改变。

  如果你希望身边的人改变,那第一个应该改变的就是你自己。

  我特别特别赞同——书房是最好的学区房

  以其花几百几千万买一套房不如给孩子创造一个爱与陪伴的书房。

  阅读的培养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早开始越好。

  阅读也是在塑造孩子的内在品质、良好智力、逻辑清晰更是在为孩子储备能量、智商。

  作为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我来说阅读完本书算是打了一剂强力预防针。

  让我知道有时间焦虑女儿怎么能更出众还不如就安心下来培养她的阅读兴趣,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更出众是为了满足大人的虚荣心攀比心而阅读是让孩子真真实实得到吸收的养份。

  本书包括孩子的识字方法与拼音的认知都给出了正确的引导和对待

  最后还有尹建莉老师给出的书单都是比较经典的读物满足大人与小孩的各自参考,我想可读性应该很强,如果家长不知道该给孩子选什么书或者自己也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那就从这一份书单入手,无论哪一本都证明着开始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从小读到大》读后感(六):2020读书清单之28 读尹建莉《从小读到大》

  2020读书清单之28 读尹建莉《从小读到大》

  2020.06.14

  尹建莉《从小读到大》,2020年第28本读物。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4月第1版,2019年11月第11次印刷,257页,16万字。给三星评价。

  以前读过尹建莉的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次偶尔在罗大夫处看到了这本尹建莉新作《从小读到大》,随手翻了翻,感觉还可以,就下单买了一本。

  我同意我赞同尹建莉的许多观点,也承认阅读对一个人(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这是我买这本书、我读这本书的初衷。

  但是读完以后,我存在着不解的疑惑,阅读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

  我赞同作者的如下观点:

  7并不是只要阅读就一定拿到优异的高考成绩,但是不阅读肯定拿不到优异的成绩。

  9任何一本好书,其中往往蕴含着人性的真善美,其核心价值观也一定是正面的。

  12放弃刻意追求儿童早期的优秀,转而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为孩子提供自由快乐的空间,这才是真正的为孩子一生最终的成功打下基础,这才是真正把孩子放在了远远高于他人的起跑线上。

  13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对理解掌握其他功课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6,父母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你要迎合孩子的兴趣,而不是让孩子配合你。

  59,衡量一个人阅读能力高低的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速度快说明阅读能力强。

  61,一旦孩子遇到一些关键字不会读,来问家长,就要痛快地告诉孩子,不要刁难孩子,比如,查字典去。

  78,如果选国外名著,必须看译者是谁,翻译是二次创作,译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经典的水平。

  82给孩子选书,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要以有用为选择标准。

  84,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小学中学课本里大量的鲁迅文章,孩子怎么欣赏得了?)

  86好的短篇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但不要成为主力和唯一,长篇小说才是阅读的大餐。

  90,对文学名著,尽量不选儿童版或缩写版。

  162,阅读对于作文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的种种技巧,不过小技而已。

  211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永恒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214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家长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是他最可信赖的人。

  但是我非常不赞同而且反对作者的如下观点:

  其一,P40一个家长去信问,非常幸运于自己的女儿爱上了读书。但是孩子走向了另一面,写作业磨蹭、各种理由和借口,目的都是为了偷偷看书。家长想请教如何平衡孩子的学习与阅读,让孩子有节制有计划地阅读课外书。作者回答:首先恭喜你,其次提醒你不要追求完美儿童。让家长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我在这个回复区给了一个评价,“这个回答有点二”。孩子喜欢课外书,就一定是好书?什么样的课外书?琼瑶的言情小说,网络的荒诞小说,这些书读一千本一万本有何益处?而且,最最悲剧的是,作者的极端处在于,只要喜欢阅读就是好事,而且想当然的认为课外阅读不会影响学习,真是桃源中人啊。课外阅读怎么会对功课没有负面影响呢?这从何说起呢?我不知道这个妈妈是否听从了作者的活宝建议,如果听从,那一定大大的悲剧了。

  我想作者是把阅读的定位搞错了,阅读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阅读不过是为孩子学习提供的一个手段而已。作者搞错了!大大的错了。

  其二,给家长的来信回复中,作者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非常明显。作者的女儿优秀,教育仅仅是一方面吧,你老公的种子好才是主要的呢。

  其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从作者的成名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移植来的。

  其四,推荐书单中居然有余华《活着》,王小波《黄金时代》等,韩寒《三重门》、琼瑶《还珠格格》。前两者那么无聊孩子能看吗?后二者是文学吗?没有文学性的书,你读的再多有什么价值呢?

  而且,不得不说,现代六超的作品,作者只推荐了巴金《家》。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的书都没有,正能量满满的大家赵树理、孙犁的书也没有。作者这品味也不大行吧。

  综合考虑,给三星吧。

  把作者称为作家、教育学者,中国家庭教育标志性人物、当代家庭教育思想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尹建莉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吧。

  《从小读到大》读后感(七):那些阅读和不阅读的孩子,差别在哪儿呢?

  第一部分: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尹健莉,在她的新书中写到: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各种海量信息包围,如果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视机或游戏机前度过,很少接触到书籍,长大后再培养阅读习惯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那些没有形成阅读习惯的孩子,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良,但由于他们缺少阅读能力,他们的能量储备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就会变少。 这些能量用来应付小学阶段的小负荷功课往往绰绰有余,但从中学开始, 随着学业的不断扩展和深度增加,他们就会表现出力不从心、后继乏力的趋势。 而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即使他们从小表现一般,但由于积蓄了巨大而深厚的潜在力量,而且心理状态因为阅读变得越来越健康,因此在以后的学业中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爆发力,成为后起之秀。”

  第二部分: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线?

  现在,我们的家长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什么是起跑线呢,家长们也说不清楚。反正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都必须要有。

  别人家要做胎教、早教,我们咬紧牙关,也要上。

  别人家买学区房,我们六个钱包凑起来一起给娃供学区房;

  打听到哪个补习班提分快,就算是穿过整个城市,也要挤进这个补习班。

  说真的,所有家长们为孩子做的这一切。都不如你给他培养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那就是——阅读。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从教30年的全国名师窦桂梅老师说过:

  阅读的能力,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孩子一生能力的基础。

  如果家长能够认识到,阅读是给予孩子最具有价值的能力。那么 ,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第三部分:如何给孩子选书?

  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是,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是很多家庭面临的难题。

  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家长如何给孩子选合适的书。

  给孩子选什么书呢?《厚黑学》合适吗?《孩子的情商训练手册》?为什么我们买了一大堆书回来,孩子不喜欢看呢。

  关于给孩子选书,尹健俐老师有几个原则:

  1、先考虑“有趣”,后考虑“有用”。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先从让孩子喜欢开始。孩子只要爱上阅读,对书籍产生兴趣,再慢慢引导孩子阅读有用的书;

  事实上“有趣”与“有用”并不对立,有趣的书往往也是有用的书。一本好小说对孩子写作的影响绝不亚于一本作文选,甚至会超过作文选。比如,陶行知先生就曾建议把《红楼梦》当作语文教材来使用。

  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实现“有用”。

  2、选书,一定要到正规的书店和图书馆

  能进入图书馆和正规书店的图书,经过了各种筛选把关,有质量保证,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

  3、选经典书。

  经典作品能流传多年而不衰,自有其道理,经典本身就是大浪淘沙后的黄金,是无数的人和长长的时间帮助我们筛选出来的结果。

  选中文经典,基本上只要出版社可信、印制精良即可;

  如果选国外译著,必须看译者是谁,译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经典的水平。因为翻译是二次创作,如果翻译不好,外国经典读起来甚至不如一本普通的中文书更有意思。

  4、选畅销又长销的书。

  一本书如果再版或重印过很多次,口碑好,说明此书的内容出色,这样的书流传多年后自然会成为“经典”。

  经典需要时间,我们现在读的经典在当时一般都是畅销书。当代作家的作品,如果能畅销五年以上,基本都不错,值得一读。

  炒作的书也许可以畅销一段时间,但生命力不会长久,很难持续三年以上。

  5、选作者。

  好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份优质书单,是质量保障,锁定他们,就是锁定了一批优秀的图书。除了阅读他们不断推出的新作,还可以阅读他们推荐的作品,这样既能保证阅读质量,又能提高阅读的系统性。

  6、选出版社。

  一般来说,大的、知名的、老牌的出版社出品的图书比较值得信赖。

  最后,看感觉。一本书无论别人如何给予高度评价,但如果自己或孩子看得味如嚼蜡,就说明这本书并不适合读。不适合读的原因可能是还不到读懂的时候,也可能根本就不是一本好书。读书和做其他事一样,“真实感受”是最重要的标准。

  第四部分:关于孩子阅读的一些误区

  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合适当常规的阅读材料。比如:

  1、作文选,不能当常规的阅读材料。

  作文选上收录的基本上是中小学生的习作,当然都还文理通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写出那样的文字已经不容易了。

  但这些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些幼稚的习作,无论从语言、思想还是可读性上,都很不成熟。况且现在很多作文虚饰痕迹太重,既不能在语言词汇上丰富孩子的见识,也不能在思想上引导孩子们的进步,反而教会孩子们在写作中说虚情假意的话。

  一本好看的小说和一本作文选摆在面前,问一下自己爱看哪个,答案就出来了。

  作文选不是不可以看,孩子看看同龄人的写作,适当借鉴一下,也是可以的。但作为常规阅读材料,作文选没有意义。

  2、尽量不选“儿童版”或“缩写版”名著

  除了童书,市场上还有很多所谓的“儿童版”图书,无非就是把一部宏大的经典名著进行删删减减,改编成更直白的句子,或是压缩成篇幅较小的图书,认为这样简单,适合给孩子看。

  但再出色的改编者,也不可能保持和原著一样的水准。比如,象《红楼梦》这样的经典 ,增之一分嫌多,减之一分就少的精品。红学家们为一个字,一个句,哪个版本更好,都争论了上百年。

  压缩版的,就是吃压缩饼干一样,好吃吗?可口吗?

  3、给孩子看的书,不要局限于年龄段。

  给孩子选书,大致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难度逐步递进即可。

  不需要过分考虑几岁的孩子该读什么书。有些童书上面标着适合的年龄段,那只是一个参考。

  每个孩子的阅读基础不一样,阅读程度差异会非常大,有的孩子小学二年级就可以读大部头世界名著,有的高中毕业还读不了长篇小说。

  年龄和阅读内容没有严格的对应。一本书,只要孩子喜欢看,就不必在意他读懂了或没读懂,更不必在意书上的年龄标识。

  第五部分:那些阅读和不阅读的孩子,差别在哪儿呢?

  我想引用古今中外两个名人说的话,大家来细细体会。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 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那些阅读和不阅读的孩子:

  在小学阶段 ,可能是学习分数上的细小差别;

  在中学阶段,可能是学霸和学渣之间的区别;

  在大学阶段和择业阶段,可能是自由选择和被动选择的差别;

  在漫长的人生中,从起跑线开始,日积月累的阅读之功,可能就会变成寒门阶层到书香门弟的差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