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物外01:另一种逃离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物外01:另一种逃离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01 00:10: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物外01:另一种逃离经典读后感有感

  《物外01:另一种逃离》是一本由Another Escape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1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外01:另一种逃离》精选点评:

  ●到野外去寻找生命的真谛,寻找内心的野性!

  ●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偶然间发现的一本书,一眼瞟去,这本名字就很吸引我。粗略看时,让人感觉逼格很高。仔细看时,真的羡慕里面的每一个人,有自己的爱好并能不辞艰辛的坚持下去。我好像就一直如现在这样,拿不出孤注一掷的勇气吧。

  ●一种人生态度,对自然的喜爱,对人生抱有的希望!

  ●每一个都需要一个逃离出口,借以找寻自己的独立存在。不离开大城市,但要到野外去,跟自然连接,给灵魂抚慰,让生活平衡。本书中的人和他们的故事要么与众不同,要么充满创意。但我最爱的还是《数码游牧民》里的戴斯夫,一位自由设计师、插画师,白天城市,野外夜宿林野。他用自己的生活示范了这种可能。

  ●很有意思的书,让我看到了平淡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人与自然,羁绊万千,读此书,感悟人生,享受生活,与自然共处。

  ●住在森林的小木屋里可能很刺激,但这种生活方式往往被过于浪漫化。34岁的小学教师雅各布,从16岁第一次住进小木屋以后,几年间住遍了附近森林里的所有小屋,并萌生了自己建造木屋的想法。现在,他一边定居在波士顿,一边开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第5个小木屋。书里,他向我们回忆起小木屋生活的美好与挫败。 “砍柴,担水。砍柴,担水。住在这些没电没水的小木屋里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痛苦。”——欢喜这本书,就像欢喜想象中的小木屋生活一样。

  ●人类到底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读起来让人内心平静~

  《物外01:另一种逃离》读后感(一):朴素至真

  我记得第一次接触物外,是从它的公众号里认识的。当时就被它的创刊理念所吸引,超然物外,重新回溯我们,尤其是我们这些处于城市钢筋水泥生活下的青年人,何为生活。我们追求的精神理想国是什么? 很开心的是3月份终于买的第一版中文版。实在是久违的纸质杂志的感觉。和国内的杂志不一样,还是很意外,文章写得都很朴实,或者这就是最好书写形式,平淡无需修饰,真挚表达对生活、万物的理解,平白展示给读者。对我来说,真的刚刚好。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缺修饰,唯独缺真。thx

  《物外01:另一种逃离》读后感(二):回归自然生活,做一个更好的人,这也是物外的精神和本真

  MOOK书独有的艺术气息和《物外》独有的慰藉感,感受一下:

  # 在城市附近的林地里,他搭起帐篷或吊床,支起小锅点燃篝火,在星空下过夜。他一开始就打定主意:一旦觉得不好玩,就搬回公寓;一旦觉得太冷或太悲惨,就打包回家。可是,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在露营。

  你可能会问,这个人是不是留着一副大胡子,一出现就会吓着小孩?但事实不是这样。他整洁、强健,充满魅力。“很多人认为我肯定是反社会的,其实我只是过自己的生活,把它过成我想要的样子而已。到后来,我反倒更加融入社会了#

  注意到后面还写,这本书参与了“1%回馈地球”的环保活动,用的还是生态植物油墨,感觉特别有意义,阅读与生活融合得恰到好处。

  《物外01:另一种逃离》读后感(三):超级喜欢!没想到我的评论字太多了!长评再来一条~

  在侨福城芳草地中信书店的第一个照面,我就看到了这本《物外:另一种逃离》,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嗯,有颜值,有内容,带着一种英国式的克制和幽默。是我的菜~

  作为一个资深的杂志书爱好者,我会化身处女座,对内容和设计天然挑剔。不久前看一本杂志书大拿的心血之作,楞没看完,因为内容太。太。太。扎实了,几乎没有图,感觉像军用压缩饼干,阅读的鲜美度不够,还容易撑着。更多杂志书的问题是过度浮夸的皮囊,缺乏有趣的灵魂。谁都不容易,我就不举例说明了哈。

  幸好,这一本没有让我失望,内容不错,看这些充满创意的人的故事,好像可以附体他们的生活,原生态的图片和排版,跟内容很搭。来一杯咖啡或者茶,就是一段愉快的时光,还收获了好几个灵感,哈哈哈~

  吹毛求疵一下地说,虽然你们的纸张能很环保,质量也不错,但,能再轻一点点吗?那样的话体验会更好!这样做成本应该增加不少多少,再说,价格略提高一点也可以呀,这本书56,比同类普遍的70左右的定价低不少,有空间哟~

  我总觉得,这种杂志书是做给喜欢的人看的,不是必须品,是迷恋品,体验越极致越好,价格不要太敏感。嗯,说了这么多有价值的建议,希望《物外》能送我下一期哈~~~

  《物外01:另一种逃离》读后感(四):在这个剧场,我们都在上演着逃离或是寻归的戏码

  一

  看到《荒野卷》的封面,我感到一丝隐微而真实的孤独——它像极了我生活了五年的香港,一片被维多利亚港横穿而过的钢筋水泥的丛林。

  在城市里,我们是旁观的、淡漠的、微不足道的,久久地浸淫在看似静默,实则汹涌的孤独之中。这种孤独需要与他人共处时的同情共感、担忧挂念来缓和,但又常常在喧闹的人群中达到巅峰。英国作家奥利维娅·莱恩在书中写道:

  “孤独是一个拥挤的地带:它本身就是一座城市。”

  有时,我会把这孤独理解为资本主义的物化;尤其是在香港,我轻易地便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我批判消费主义,批判爱情、婚姻和生育的商业化,是激愤的左翼青年。

  可笑的是,我只顾批评着生活在城市却宛如置身荒野,当我看见了真正的荒野,想到的依然是城市,似乎已经忘记了自然的模样: 所有的物化都是遗忘。

  逃离很简单。

  我没有工作,不用计较老板的脸色和捉襟见肘的年假;同时,我有一个包容的胃,和一颗因为年轻而无所忌惮的心,不担心水土不服,不害怕走失迷路。一张机票,就可以完成逃离的仪式。

  我惧怕的是,个体的孤独无处可逃。

  没有必要将逃离浪漫化, 隐居瓦尔登湖的梭罗就警示过:“你从失望的城市走向没有希望的乡村,像水貂和麝香鼠那样安慰自己。在人类的休憩和消遣之下,实际上隐藏着传统的恶习,无意识的绝望。”

  更多的时候,我们像《荒野卷》中在森林木屋和城市公寓之间穿梭的雅各布那样,无论选择何处,都要面对相应的生趣和挣扎。

  二

  大水可以冲走一切。茅屋、丛林、溺水的人。岩石、教堂、殖民的城市。

  ——这是杜拉斯的湄公河。

  湄公河的潮水裹挟着写作、时间、自我、欲望和死亡;在这里,阶级和种族的边界是流动的,道德和历史的痕迹是模糊的,一切都会被冲向太平洋。

  然而离开湄公河,杜拉斯必然要承受割裂的身份认同所带来的痛苦。她是生在殖民地的贫穷白人,她的情人来自中国而不是印度支那——他们本身就是被大叙事遗忘的群体。当潮水远去,她的孤独浮现了出来:

  她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故乡是什么?西蒙娜·韦伊说,“故乡并不存在。”安琪莉卡·巴默说,“故乡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混合物,一个仿制品,一场表演……我们在其中同时扮演着归属和陌生。”

  在这个剧场,我们都在上演着逃离或是寻归的戏码。

  三

  一位来自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摄影师,他身形高大,硕大的背包装着他的摄影器材。相比之下,他的摩托车就像是玩具车。他的英语和越南话说得很好听,却没有人和他说俄语。他来越南已经七年了。

  四点,他在旅店门口等我,去拍早晨的集市。

  “在昏暗的灯光下,摊贩安详地低着头清算账目,这多像一副传福音的宗教画——‘数钱的圣母’!”他说,“还有,漂亮的女孩一边冲你微笑,一边用菜刀砍断鸡的脖子……这些都是完美的摄影素材。”

  “这是她们的生计。”我无奈道。

  “我知道。”他变得严肃。

  他是一个摄影师,在越南教英语赚钱。有一个法国摄影师Réhahn,一次在偶然的乡村采风让他决定拍摄越南的少数民族,五年时间里他的人像摄影享誉越南;然而,这样的运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我们在路边的早餐店坐下,我交给他检查我的“作业”。他点了一根烟说,不急。

  二十岁时,他对刚遇见一周的女孩说:“我要去越南,你要不要跟我一起走?”然后他们就在越南结婚、定居,直到离婚。一年前,他决定去纽约,又去到莫斯科,可大城市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运气。

  “我重新回到了越南,就像我重新开始抽烟了……这些,我戒不掉。”他颇为感慨。

  “不是因为越南的烟便宜吗?”

  这显然不是他期待的回应,他收起了手机,不再为我展示前妻的照片。

  四

  壁虎爬上我的桌子,我想起陈英雄的电影。

  陈英雄把越南搬到法国,一景一物都是自己布置,拍了《青木瓜之味》,想要留下故乡所有的美好。当他真的回到越南拍摄《三轮车夫》时,展现的是黑帮、高利贷和皮条客的城市。车夫面无表情地掰断壁虎的尾巴,含进嘴里。那一刻我想,陈英雄不会再回来了,他要逃到自己所装扮的故乡里。

  在放映会上,我认识了一位来越南十七年的英国人,这是她第三次看这部电影。

  “做一个旅行者好过做一个流散者,”她说。她指的是陈英雄还是她自己?我不知道。

  我不认识任何流散者,无法想象他们的境况。在西贡,我看到一家用香港元素装饰的酒吧,蒸笼里加热着虾饺和叉烧包,我很欣喜;可是当我尝试用粤语发音点叉烧,服务员纠正我这是chart silk时,我又开始沮丧。

  我也不曾有过家山北望泪沾襟的体会。在越南这片历史被咀嚼和反刍的土地,有人失忆了,这是他们的选择;有人记得,这也是他们的选择。认同迷了路,身份搬了家,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事情。

  在冯旋安的小说《天檐》里,北越的流亡者心照不宣地只谈未来,不聊过去,因为过去让人沮丧。我该和她聊过去还是将来呢,或者现在?

  我选择了最愚蠢的问题:“你打算回去吗?”

  “回去?”她笑了起来,“你什么时候回去?”

  “三月七号,我只待十天。”

  “很好,当你回去时,这就很好。”

  《物外01:另一种逃离》读后感(五):译者后记

  2018年秋天,在印度北部,我跟着一群人,停在山脊上眺望远方。这儿海拔2000米,是喜马拉雅的最南端,山一层层向远处铺开,在天的尽头,一排耀眼的雪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人群骚动,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然后是集体的静默,在大自然巨大的画卷面前失去了语言。

  “这里就像是我的家乡”,站在我身后的赫利娅低声说,她是法国阿尔卑斯夏木尼山区的徒步向导,歌剧演唱爱好者和高级瑜伽老师。这一队人是我瑜伽课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都是多年的瑜伽习练者和老师。我这个半瓶子醋的瑜伽爱好者,误打误撞进了这个集体。用我局外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人多少都有些与众不同,轻松做各种高难度的体式自不必说,有一半的人是运动康复专家,说的出每一条肌肉的走向,随时提供理疗建议。而这些在他们看来,那些跟老师的水平比,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老师在课上从来不讲如何做瑜伽体式,而是是呼吸,冥想和哲学。我对大部分人在真实生活中的角色一无所知,唯一能想到描述他们的词语是:一群世外高人。

  这几年,这样的“世外高人”我遇到不少。欧美社会中,在自己的职业之外投身于爱好和创新生活的人很多,算是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如我最近在翻译的杂志《物外》,英文名叫做“Another Escape”,另一种逃离,很准确地描述了他们的状态。平静富足的物质生活并不能满足人所有的精神需求,这已经一再地被人们所认识。人需要和自己的内在,和环境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于是在英国的布里斯托,有人创刊了这本关于“逃离”的杂志,在各个方向上寻找创新和改进我们生活方式的可能。我接手翻译的这一期杂志,主题叫做”wildness“,在中文里面没有直接的翻译,只好勉强把它翻译成“荒野”。而“荒野”在英文中,包含了大自然,人类未曾涉足的地区,和野性等多重含义。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户外运动”杂志,它讲故事,讲人与荒野,人与自己的的内心的关系,杂志的立意和定位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物外》杂志是我翻译的第二本生活方式类型的杂志了,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做另一本杂志,《谷物》的翻译。《谷物》也是一本美好的杂志,设计印刷非常美,极简风格,大量留白,旅行为主线,贯穿艺术,设计,建筑,文化,和人的故事,翻译起来不轻松,却很享受,像是和作者进行一场场的精神对话。巧的是,这两本杂志都来自英国的布里斯托,而且都在做创新生活方式的探索。即使做纸媒的翻译工作没多少收入,它养活不了我,但是这过程中的享受抵消了其他的一切问题。

  20多岁开始,我做了十来年的旅行出版。看见了中国迅速崛起的旅游行业,中国人有了看世界的机会,然而“旅行”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越拉越不能满足我对世界的探究欲望。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它也成了可供消费的一种商品。37岁那年,我彻底的变成了自由职业,或者说是无业游民。先是搬到加州,体验了几年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然后彻底变卖了一切,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旅行。这种人人羡慕的“潇洒”生活方式是新鲜的,以局外人的身份停留各种异域风情的国度,所有的感官都重新变得敏锐。交到新朋友,听到各种精彩的人生故事,这些都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收获。然而,3年以后,连这样的游荡也变得一成不变起来。无外乎是在网上寻找一个又一个的Airbnb,然后搬进去过一样的日子。因为停留的时间不长,还有语言文化等原因,对一个地方文化和社会的了解也只限于有限的层面。去的地方越多,一个事实就越明显,不管来自那个角落,属于哪个种族文化,我们的生活都被裹挟进这个消费主义的全球体系中,越来越趋同。大家都越来越忙,忙于生活责任,物质生活的改善,没有太多的闲暇。

  在为生计奔波的时候,也许没有时间面对这个问题,而一旦衣食无忧,坐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全世界人的心灵困境都是一样的。

  在这种情形下读到《物外》杂志荒野卷,跟心境颇为吻合。这一期的杂志审视人类对大自然的矛盾心情。现代社会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彻底地把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欧美社会比我们更早开始与自然链接的丧失,但是信息化已经让中国人迅速的赶上了他们,我们都在一条船上。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这一代的孩子很多都没有玩泥巴的乐趣,而是转而玩起了手机游戏。我们改造自然,把它变成舒适的家园,然后又想念它,一次次的试图回到它的怀抱。我们不是在逃离它的路上,就是在回归的路上。

  “赫利娅,你知道欧洲最大最原始的森林在罗马尼亚的喀尔巴阡山区吗?”,我转过头,把从杂志里刚学到的知识现学现卖给我的同伴。

  “是的,那里可没有什么徒步路线,你进去就是密密的原始森林,走好几天都出不来。” 波兰姑娘欣吉思接过我的话。一头金发的欣吉思年纪不大,见识却不少,她已经连续来印度5年了,还去非洲做了好几次志愿者。我一边跟她们介绍我在杂志里看到的内容,欧洲野牛在喀尔巴阡山重新出现,荷兰境内重建了200万年史前时期的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动物保护爱好者还为了这个打官司,古生态学家发现地球上可能根本没有人类未曾涉足的处女地,南美洲的火地岛上都曾经生活着繁荣昌盛的部落。在这些欧洲人里,我第一次成了提供谈资的人,而不是一个倾听者。而这样的闲聊也很快让我们互相了解,杂志里的人物就生活在我身边,环境保护爱好者,地质专家,环球旅行者.....,这是一群生活哲学的实践者。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人和生活方式是一个窗口,打开多样化人生的可能性,

  喜马拉雅山区的徒步,我赶上了秋天的脚步。这一整年我旅行的地方都在过夏天,如今这个全球化的世界让时空交叠季节错乱,如果这也是“另一种逃离”的话,我该回归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