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发生了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发生了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02 01:21: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发生了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生了什么》是一本由[法] 让·朱利安 / Jean Jullien著作,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生了什么》精选点评:

  ●可爱的书!跟侄女一起看,对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都有帮助。给大晃存用。

  ●《这不是书》的作者画的 逻辑力

  ●才看前两页,儿子盯着书一个劲笑。我也知道他看不懂,第一页是一对夫妻,第二页一对夫妻多了一宝宝。看他笑开了花,我就开心啦哈哈哈

  ●这本书 特别适合建立幼儿的逻辑 因果关系 建立孩子的思考。这本书同时也特别适合自闭症等有心智障碍的儿童。简单直接的画面 没有过多的分心物。简单的逻辑关系。非常适合游戏互动。

  ●cute

  ●@单向空间

  ●A仔喜欢

  ●读过原版。

  ●制作精良的可爱童书。

  ●后浪的童书好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一):既“简单”又“复杂”的一本书

  法国插画师让·朱利安创作的绘本《发生了什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绘本。之所以说它很有意思,是因为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绘本。一般来说,简单和复杂这对反义词是难得共同体现的,但在《发生了什么》这里却可以——真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了呢?

  先来说一说让·朱利安在《发生了什么》这个绘本中的设想吧!这是一本圆角纸板书,由前后两个对页构建成一个场景:其中前一个对页是事物最开始的状态,后一个对页是事物变化之后的状态——整本书就是由多组事物的变化状态组成。一共有九组变化状态。

  说简单,是因为绘本《发生了什么》内容上很简单,简单到了几乎没有什么情节,而是只有九个场景——这九个场景各自独立,之间很难说会有什么联系;简单到了即使是小孩子,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就可以大概说出来这些场景是在“说”什么事情,而且会是八九不离十——只是大人们是否能如孩子一般说得很到位,并且赋予这些场景之外更多的“言外之意”,那就很难说了!说复杂,是因为在看似简单的场景背后,考察的却是读画者对画面的观察细致程度、联想程度,能否从一种看似简单的画面上找出更多的元素以及细节。毕竟,让·朱利安的作品特点就是线条简单、色彩单纯——但这些已足以表达思想!

  所以,人要是性格比较急躁呢,他还真就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绘本——不就是从怀孕到孩子出生、从“花”猫到“白”猫、从一根一根的面条到一盘意面、从头发长了到头发短了又到头发长了、从一个瓶子里往另一个瓶子倒水……这么简单吗?这要是还看不出来,那还有什么能看得出来的呢?!可是,如果换一个孩子过来,他或许就能够静下心来,一幅幅地看过来看过去,顺便做一些比较复杂的研究和猜测,也许还会讲出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要是再讲一遍的话,那或许就又是一个新的故事了!

  总而言之,心有多大,梦想有多远,《发生了什么》就果真会“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搞不好的话,这些原本认为是各自独立的九个场景之间,还有可能发生横向、纵向的联系,被添加了各种各样的元素,成为了一个整体性很强的故事,宛如粒粒散落的珍珠经过一番努力变成了一条美丽的珍珠项链——形态上发生了剧变,但过程却似乎很简单。有时候,迈出一步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关键就在于,是否决定迈出那一步、是否愿意迈出那一步!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天地。

  事实上,虽然《发生了什么》真的是一本如假包换的绘本,适合的年龄区间是3岁到6岁之间的孩子——但这或许也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是一个“大致安排”!如果不以为然或者不以为意,终究是“读”更有意思的“那一个”的,也就真的不能够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了!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二):面对同一幅画,打开脑洞你能想出多少种可能性?

  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对世界认识不够等等,导致小朋友的“发明创造”、以及幻想能力都很强大,比如“太阳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给小朋友,拿到的答案一定是千变万化的,这也是他们的有趣之处。孩子是天生的幻想家,面对自然界里发生的一切,他们观察着并思考着。

  《发生了什么》是让·朱利安的新绘本,此前《这不是书》因为猜猜猜的游戏也曾风靡一时,是很多家长和小朋友喜欢的玩具书,而这本是她的又一力作,圆角图书设计也很细心,不至于让小朋友在阅读过程中划伤自己,精致的硬纸板可以玩很久也不担心折页,亮丽却不刺眼的颜色也是考虑周全的设定,而内容更是简单又有趣。

  这本书里的场景都是前后联系的,但面对同一个场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脑洞。这本书中的图画,有一些考验小朋友的因果关系能力,有一些告知小朋友时间概念,还有一些是逻辑推理。

  第一遍阅读,我是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由于知道基本常识,所以阅读很快,也能逻辑清晰、并且准确无误的说出before和after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这不够有趣,因为思维太限制了,小朋友可不是这样的!

  第二遍阅读,我拉着z先生一起,打开脑洞立马不一样了!比如接下来这几幅图画:

  按照成年人的想法,这个过程就是两个年轻人相爱并怀孕,生出一个可爱baby。

  但在小朋友的世界里,两个成年人的肚子变大,可以是吃多了饭、喝多了水、塞满了气球、肚子里放了棉花、或者两个人都在鼓气!而baby是怎么来的?小朋友可能会认为:圣诞老人送来的、小鸟叼来的,或者按照中国父母的“说法”,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在比如这幅:

  按照成年人的认知,前后逻辑关系就是将高瓶子里的液体倒入了杯子。

  但在小朋友的世界里,开脑洞可以想的到:

  也许白色的就不是什么液体,而是一张贴纸?前后逻辑关系是更换了不同大小的贴纸。

  而谁规定了蓝色背景于是白色就是液体,万一蓝色才是液体呢?最开始液体多的,也可能是杯子,而不是高瓶子呢!

  《发生了什么》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开脑洞了!只要你能自圆其说,便能想出n多种可能,并且每一种可能都让人感到欣喜,因为这是一个大脑在发明创造的过程!

  这本书里不仅有我贴出的简单逻辑图,还有一些认知图,比如面条还没有下水的时候,是直的,而后放入盘子里却是美味可口的,这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小朋友去思考,面条经历了什么?蒸炸煮还是泡?当然,或许小朋友也会开脑洞告诉你:那本来就不是面条,而是手工橡皮泥,装入盘中的是捏出来的!

  无论怎样,这本书都能带给大小朋友无限的乐趣,而且常读常新,有时候我们会灵光乍现,突然想要翻开绘本告诉家人说:这幅图,我又想出一种新的可能!

  开脑洞本来就是一件有趣的事,不是吗?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三):一本引导孩子自己去创造故事的绘本书

  在一个闲暇的午后,翻开《发生了什么》,与还未上幼儿园的女儿一起,走进了遐想的空间。

  《发生了什么》是由法国年轻的插画师让·朱利安著的一本圆角纸板书,旨在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因果关系,时间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整本书没有完整的故事线。每一组场景由BEFORE 和 AFTER串起前后两个对页构成,前面是最开始的状态,后面是变化之后的状态。

  翻开书,是一页图画一页BEFORE ,再翻一面,是 AFTER和一页图画,各类场景就这样一组一组地呈现在眼前。中间是长长的空白,也正是这长长的空白,给予了我们思维的动力和空间。

  当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大肚子的人时,女儿指着图片说,“这是妈妈,这是爸爸。”翻开到AFTER,女儿指着男人怀中的宝宝说,“宝宝要去广场,从妈妈肚子里跳出来了。”一边说一边用小手指着女人变平了的肚子说,“妈妈的肚子没有了,宝宝跳出来了,他跳到了爸爸怀里!”

  女儿从小喜欢去广场玩,在她小小的脑袋里,只要是开心的事必定要和广场联系起来。开心时会说,“今天去广场了”,或者是“我要去广场”,这组画在她看来就是开心的,那个小宝宝也必定是和她一样喜欢广场的,所以从妈妈肚子里跳出来就到了爸爸怀里,因为一家人正准备去广场呢!

  当翻到第二组BEFORE ,看到图片中脏兮兮的小猫,女儿立刻放下书,去她的百宝箱找来了海绵刷,一边刷着书上的小猫,一边自言自语,“小猫咪要生病了,要刷干净净才好!宝宝帮猫咪洗澡澡。”

  当我翻到AFTER看到白白亮亮的猫咪,女儿开心地笑了,“美美的猫咪,用牛奶洗过了,宝宝用刷子擦干净的。嗯......用奶奶的面粉洗的,调皮的小猫咪!”边说边咯咯笑着,还不忘用小手拍拍变白了的猫咪。 醒目的粗线条、明快逗趣的卡通形象和背景上强烈的色彩对比,一组变幻一个背景色,眼睛被鲜亮的色彩牢牢吸引着,看完一组就忍不住翻到下一组。一本翻完,回过头来,再翻一遍,仿佛书中有什么魔力般,吸引着你看完一遍又一遍,却没有放下书的意思。 就像书中介绍的那样:当你看完一遍,第二次翻看时,你会发现,这还是一本有“心机”的书,事物的变化在一下就能猜出来和猜不出来之间摇摆,时时敲打你的脑洞。第三次翻看,你又会发现书中的很多细节,尤其是动物或人的表情变化,在这些细节变化中,你可以细细去揣测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窗外的阳光照进书房,女儿的笑脸在阳光的映衬下,越发温暖红润。还有那时不时的发出笑声,女儿发现新大陆的惊叹声,不同意见的争论声,飘散在午后的阳光里,温暖了一室的空间。就这样,一本书,两个快乐的人儿,相依在书房。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四):与其让孩子上学后为了作文发愁,不如从小培养逻辑思维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感觉我变了,以前读一本绘本,先想的是“哇,多么有趣”,现在看到一本绘本,竟然是先想到“多么有用”。

  好在无论我怎么变,好的绘本是不变的,它永远在那,你想它有趣,它就有趣,想它有用,它就有用。带起娃来,比队友还贴心,比如这本《发生了什么》。

  之前,爸爸妈妈大腹便便的相对而立,然后,妈妈变苗条了,爸爸怀里抱个小宝宝,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之前,小猫咪脏兮兮的舔手腕,然后,突然变美变干净,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生意大利面变成一盘熟意大利面,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满瓶酒和半杯酒变成了半瓶酒和满杯酒,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一只蛋怎样变成一只鸡?

  爸爸和儿子面容平静到表情惊恐头发竖立,他们经历了什么?

  ……

  这真的是一本超有意思的书,美妙之处在于,它有趣的画面之下,对孩子逻辑能力的训练。给你原始状态,给你变化之后的状态,然后动用你得小脑袋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发生了什么呢?

  据说孩子很小的时候,只能理解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比如妈妈站在面前,哦,这是妈妈。如果妈妈用毛巾把自己遮挡上,哪怕孩子看到了这个遮挡的动作,也不会意识到,毛巾后面是妈妈。他不会把所见的前后动作联系到一起思考。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自身的发育和对世界的观察,他才会意识到那个毛巾后面的妈妈。

  而《发生了什么》这本书,可以说是低龄宝宝逻辑训练的利器了,爸爸怀里那个小孩子哪里来的?小猫是怎么变干净的?意大利面怎么就做熟了并且香喷喷?书翻一页,完成一个因果循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奇妙而诱发思考的。从一个所见即所想的孩子,变成一个见微知著的成年人,这本书,就是这个漫长演变过程中的完美第一步。

  对了,说到漫长,本书也有啊,长发变短发,是after,而短发变长发就需要way after(很久很久以后)了,让孩子在细微处体会,变化,除了需要作用于它,还需要时间。感觉好缜密的启蒙。

  现在好多妈妈会担忧孩子的作文,已经有朋友开始带孩子积攒好词好句的了,但是,写一篇文章,好词好句只能算血肉或者外观,真正的筋骨是文章的内在逻辑,而孩子最起初的逻辑建立,也许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多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

  最后赞一下本书的题目,关于题目,王国维以《诗经》《古诗十九首》乃至宋词为例,说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起初大以为然,但是读了一部分绘本之后,会发现一些绘本,题目才是全书的点睛之笔。比如本书,不看题目,也许和孩子翻开,“之前——之后——哈哈哈哈哈”,这样的阅读一本书就混过去了。

  但是因为题目《发生了什么》,会把家长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触发行为上,于是去诱导孩子思考和说出“发生了什么”,毕竟对于这本书来说,无论画面多么幽默,“发生了什么”才是灵魂呀。而对于生活的无数的精彩纷呈,那些没有被展现出的“发生了什么”才是人生的真正作用力。

  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画面简单,内容有留白,有思考,有趣,还有用。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五):从前因到后果,其中的秘密你知道吗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肚子里怀着二胎。有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对儿子说,你用手摸摸看,妈妈肚子里有个小孩儿!

  儿子很认真地摸了摸,然后抬起头来问:可以打开看看吗?

  今天,当他翻开《发生了什么》时,就笑着问我,妈妈,妹妹就像书里画的这个小孩儿,从肚子里生出来啦!

  好奇是幼儿的突出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产生很多疑问,“天为什么是蓝色的?”“晚饭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天黑以后会出现星星?”这些问题和疑问,都是孩子学习科学和对事物探索的起点,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孩子对事物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当孩子的好奇心越来越强,也有了探索的欲望,那么孩子的参与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绘本《发生了什么》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元素。它通过一幅幅前因后果对比图,给孩子留出一个想象的空间,去思考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结果,什么原因让他发生了改变。让孩子开动脑筋,去探究事物发生的规律,找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比如这个小姑娘,一开始她的头发很长,乱糟糟的,她看上去有点脏脏的,但是她的心情似乎还不错。

  后来,她剪短了头发,看起来就像个小男孩,于是她看起来目瞪口呆,料想她可能对自己的新造型有点不知所措。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头发又再次长长了,假小子又变回了小姑娘,这时候她的表情看起来很开心。

  通过这几张图片可以让孩子们思考一下,仪表很重要吗?男孩子女孩子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头发的长短是怎么发生变化的?小姑娘更喜欢哪种形象?为了避免不开心,小姑娘应该怎么做?

  再看下面这个小姑娘。一开始她带着墨镜穿着背心在沙滩上晒太阳,她的皮肤白白的,看起来很惬意;后来,她的脸上出现了一个墨镜的痕迹,颜色浅浅的,而身体和脸蛋儿却变黑了,她的表情看起来有点不太高兴,这是发生了什么呢?

  这两张图里,太阳从左边移动到了右边,说明小姑娘在沙滩上晒了一整天。小姑娘皮肤颜色的变化说明了晒太阳会让皮肤变黑,而墨镜的部分则告诉了我们,有遮挡的地方会防止晒黑。那么,被太阳晒过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什么地方太阳最厉害?什么时候更需要防晒?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防晒?

  再看下面这个鸡蛋。这就是个很普通的鸡蛋,可是为什么后面有个问号呢?仔细观察会发现,原来这是一只大公鸡,大公鸡是不会下蛋的呀!那么从哪里看出是大公鸡呢?因为它有鸡冠子呀!

  翻一翻《发生了什么》,通过反复多次观察,认识才能由表及里。从前因到后果,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很多孩子缺乏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如果家长能对孩子进行观察训练,使孩子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人物的特征,生活的多彩,那么孩子就会有所发现,有所进步,变得越来越聪明。

  但是,让孩子学会观察,只靠一两次观察训练是远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重要的是通过训练,把观察事物的规律教给孩子。

  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中就隐含着“事物本身就含有潜能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部附加”的道理。人有各种潜在的能力,虽然没有挖掘,但它实实在在存在着,有的潜能在思维方面,有的在技能方面,有的在音乐方面,有的在美术方面,有的在体育方面等等。所有的这些潜能都必须具备学习的求知欲后才能慢慢被发现。一个人有了学习的能力,慢慢就会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

  例如,日常活动中的动植物生长情况的观察记录,亲子游戏时的成人动作的模仿学习等,在引导孩子仔细看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孩子分析思考,从观察部分提高到观察整体,从描述个别特征逐步发展到分析事物全过程的变化规律,使孩子不仅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而且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让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产生兴趣,掌握技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启发孩子学会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研究分析问题,最终独立地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孩子自主探究的习惯。

  很多人一开始对事物是没有兴趣的,随着对事物的了解,才慢慢产生了好奇心。兴趣最初的培养就来自好奇心。孩子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拥有自主活动的动力体系,他那天生具有的学习潜能就充分地流露出来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