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独一无二的人间》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这独一无二的人间》读后感精选

2021-03-02 03:10: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独一无二的人间》读后感精选

  《《这独一无二的人间》》是一本由胭脂茉莉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80,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独一无二的人间》》精选点评:

  ●这六辑之间按照顺序是环环相扣的,纵观整部诗集就是一首关于人类命运的充满了史诗气质的长诗。

  ●自我,并非对固有的艺术性的脱离,而是以自我的内在力,走向更远的艺术道途。在诗里,自我只能是一种自觉现身;而不是故意的刻意的添加。

  ●这六辑,前五辑每一辑都是由若干独立的短诗组成,每一首诗拿出来都是一首独立成篇的诗,每一辑都可以看成一首独立的长诗。

  ●这部诗集,带出了沉重之感;也正是这种沉重的存在性,使诗人步入物我合一之境。

  ●《致加里/斯奈德》则进一步具有了自我的新的开启性——“整整一天,我在梵音洞渡步想起了你/我必须描述:50年前的五月/在夜晚的樱花下/你们走在俄勒冈的一个果园/那时你已经如此辽阔”——“那时你已经如此辽阔”,如果赞美一个人,再也无需另外的文字添加了,“辽阔”一词在此出现,已经概括了全部的敬意,因此艺术的感染力几乎已经达到无限,可为对灵魂出动的精华所在。

  ●好看

  ●在这个本书里,诗人更注重于对自身的存在性开掘

  ●诗人这部诗所使用的语言,早已告别了以往,而是以另一种新的容颜出现。

  ●事实上,现实主义在诗中更新的践行意义,正在于诗人以一种超越,对自我的又一次完成之中。胭脂茉莉的诗,正好处于这种道途之内。

  ●第六辑,是诗人用近乎诗的语言,写的诗学笔记,也是前五辑的延伸阅读。

  《《这独一无二的人间》》读后感(一):著名诗人评论家王宁在《这独一无二的人间》后序中提出

  在新的人文背景之下的现实主义,尤其更为耐人寻味的,就是一个“深度问题”。事实上,现实主义在诗中更新的践行意义,正在于诗人以一种超越,对自我的又一次完成之中。胭脂茉莉的诗,正好处于这种道途之内。精神家园的存在,是人类最强大的支撑。诗人所做的正是对“家园”的确立与建构,胭脂茉莉也成为对“家园”不懈的建构者。

  《《这独一无二的人间》》读后感(二):著名诗人教育家谭延桐在《这独一无二的人间》的前序中说:

  很显然,一流的诗人的禀赋、感知和经验,胭脂茉莉是备齐了的。也只有这样的完成了足够的“进项”的诗人,才会有这样的储备,才会有这样的警觉:“对于一个赤子,‘法’只不过是一道不攻自破的樊篱。”既守写作之法,也破写作之法,胭脂茉莉确确实实是在做着这样的努力的。自此,也便不难理解,胭脂茉莉的诗歌世界,为什么总是不断地在拓展着它的美学的疆域了。

  《《这独一无二的人间》》读后感(三):著名诗人评论家王宁对《这独一无二的人间》的评价

  诗人胭脂茉莉通过对家园的建构这一基点对语言做了不懈的探索与磨砺,致使语言在一个艺术结构里,产生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节奏与语感。从而使诗人走上了一条艺术的独立之路,从而,诗人也成为了固执的践行者之一。这是值得为其鼓舞的——因为我们毕竟在诗人的写作倔强里,感到了——诗的力量——来源于一切个性使然的写作事态的现身。胭脂茉莉是一位拒绝矫情的真实写作者,她具有一种大爱之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胸中之爱,使诗人的诗始终具有着对于世界的亲和力。

  《《这独一无二的人间》》读后感(四):胭脂茉莉说:可以把这部诗集定位为她向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致敬的长诗。

  这部诗集由“时间的轴心”,“在晨风中不停地鸣叫着的鸟儿”,“被反复地描摹的家园”,“传说的继续”,“珍贵的人间”“诗说”, 六辑组成。这六辑,前五辑每一辑都是由若干独立的短诗组成,每一首诗拿出来都是一首独立成篇的诗,每一辑都可以看成一首独立的长诗。第六辑,是诗人用近乎诗的语言,写的诗学笔记,也是前五辑的延伸阅读。这六辑之间按照顺序是环环相扣的,纵观整部诗集就是一首关于人类命运的充满了史诗气质的长诗。胭脂茉莉说,可以把这部诗集定位为她向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致敬的长诗,但是她要试图把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人类普遍命运的大悲哀,打开一条缝隙。这也是这本书用题为《灯》的短诗作为自序的原因。

  《《这独一无二的人间》》读后感(五):著名诗人杨炼对《这独一无二的人间》的评价:

  读了胭脂茉莉的诗,非常喜欢这种落入现实感受的扎实的诗,有力量,有深度!当然,和力量,深度相对应的,恰恰是诗歌语言的更精致,更精准!

  —— 杨炼

  .“迷”和“迷惑”只是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迷”,是浓荫里的鸟鸣;石头上的花纹;是探索的路;是远方的光;是情愫的绵延……“迷惑”,是故作高深;是混淆视听;是山中困兽;是一条路走到黑…….“迷”和“迷惑”的本质是,看你端出的是一锅粥,还是栽出的一棵树。

  —— 摘自胭脂茉莉诗笔记《诗说第三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