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魅》的读后感大全
《时光之魅》是一本由何晓昕 / 罗隽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2018-8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之魅》精选点评:
●不释手
● 本书人文主义色彩浓重,妙趣横生。历史的回味不仅仅是为了看过往,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一个城市的历史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作者用建筑学家特有的视角,为我们描述和剖析了欧洲城市不断的自我纠错、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这一历史进程,让我们在了解欧洲城市保护规划史的同时也在深深地思考,我们中国复兴之路上,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一本建筑城市方面极具启发性的好书,值得推荐!
●此书讲述了欧洲国家在历史建筑、城市保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作者行文严谨学术却又不失风趣幽默,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可读性很强;饶有趣味的介绍欧洲四国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和实践,让人联想到中国建筑的现状以及提高对建筑的认识。
●三星半
●很赞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写的还不错,还挺有个性,语言很直白通俗,没有bullshit。梳理了欧洲四国的建筑和城镇保护史,不像一般学术著作那样“死板”、“学究气”,读起来比较轻松,而且还有点评部分,虽然过于温和,不痛不痒。 不过,作者有添足之嫌,很多外文词汇,已经是比较公认的译名,作者偏偏搞一些自己的译名,而且还译不好,比如说“Grand Tour”被翻译为“大旅行”,“壮游”已经很贴切,而且文笔也好很多;那么著名的《大宪章》,被翻译为《至尊法》,拉斯金的《建筑的七盏明灯》,被翻译为《建筑之七灯》……
●所谓不朽,即是时间消弭的印痕,抹除生与死的界限,借助作品一次次地被翻阅,作家被读者不断地记起并评价。
●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我想说这本书扩大了我对于欧洲建筑和城镇保护的相关知识面,弥补了在欧洲进行建筑之旅的一些知识空缺,是很好的读物。
●赞赞赞
《时光之魅》读后感(一):重读欧洲城镇历史的好书
对欧洲城镇保护的历史及发展有了新认识,通过讲述把欧洲四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城镇保护娓娓道来,对比着现阶段的建筑实例,更深入的体会了保护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近期和远期的区别。这些问题或者是困惑你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作者例子后面的点评不光代表着作者对其的看法,还一定程度上给出一些结论性定义。这对我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有借鉴意义的。书中选取的例子基本都是典型案例,具有代表性,值得推荐~
《时光之魅》读后感(二):多次拜读
这本书每次读的时候都有很多新的收货,特别喜欢作者描述英国人对废墟的崇尚,很多古老建筑成为废墟之后反而能散发更加深厚的韵味。让我不禁想到国内对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一定要保护翻新,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去保护,修旧如旧,让人感受岁月历史对建筑的洗礼。欧洲人的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很多人一直觉得国外的建筑就是好,忽略了中国其实也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我们需要将验光放在国内,学习欧洲人的方法,挖掘与保护这些建筑资源
《时光之魅》读后感(三):《时光之魅》
整本书将冗杂的欧洲城市保护规划史进行了一个梳理和概括,不失为一本好书。
传统的方式讲历史给人刻板、无画面感的印象,但作者抓住意、法、英、德这四个在城镇保护发展成熟的国家发展历程的关键点,将这四个国家对待城镇建筑保护的思路串联起来。文中大量的资料来自于英文原著,史料价值很高。
以故事性方式介绍历史建筑的前世今生,将这些历史保留建筑分为单体、区域、城镇,规模由小到大,用典型案例将欧洲历史建筑的再保护和再利用。后面的点评带有作者的个人主义色彩,风趣幽默。
《时光之魅》读后感(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一个城市的发展与自身的文化与历史息息相关,时代在变化但这些称可之为根的东西才是城市性格的基础。
西方的城市发展史源远流长,毕竟是一本书所不能概全,作者结合自身游历,对证史料,从实际感受对城市发展进行阐述。于我而言,这部分读起来要远比后文的案例策略来的爽快,但终究规划学的书要给出观点,好在作者的思路清晰,通过几个案例以小见大,洋洋洒洒铺出了自己的设计观。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通过自身经历与文献研读,深刻思考出来的书,值得我们汲取养分。当今我国的诸多城市问题也许不仅在于对历史的研究,也有对文化的不了解导致的不自信。
好书
《时光之魅》读后感(五):欧洲城镇保护下对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反思
上篇以历史开篇,讲述作者在欧洲游学时对意、法、英、德四个国家的历史建筑、历史遗产的“前世今生”的研究,文字夹带史料略有繁杂,好在都是国人逻辑思维方式;下篇以欧洲实际城镇保护案例为主,批判性的语言直接从单体、区域、城镇的小范围到大范围写作思路慢慢展开,对我来说,是一本好的统筹规划的书。
书中的插画很有意思,作者罗隽想必是对生活有很高追求的一位建筑师,于是查了下他的资料,北京T3航站楼,鸟巢,水立方,都指导过设计,很佩服。
欧洲之所以发达,不是没有原因,前段时间看《权力的游戏》这部剧,发现欧洲人对人性剖析的很仔细,对建筑的理解也侧重于真实表达,这一点比中国某些地市,提出一个空的口号,不注重传统文化和当地的人文精神的做法强之百倍。
所以,这本书,我想在中国当代城市“千城一律”的状况下,对指导城市规划,建筑发展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