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图说世界格局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图说世界格局读后感摘抄

2022-03-30 03:36: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图说世界格局读后感摘抄

  《图说世界格局》是一本由王伟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说世界格局》精选点评:

  ●14/200 最近的学习强国风 觉得很有必要多关注世界信息 觉得本书不算枯

  ●解读俄罗斯部分质量不错,举三国和日本史的例子都紧扣主旨——俄罗斯的寡头问题,搭配前面的产业结构问题,完整的对俄罗斯经济瓶颈做出了分析。但后面的内容就过于零散,中东棋局一章有一节跑题到了半岛危机,再往后有点拼凑章节感觉了。另外插图模糊真的很降低书的质量感,一些图都是来自于国内门户几年前的文章。建议作者能获取国外第一手插图,图表类能自己做,不要再出现低分辨率插图了。

  ●对国际政治格局,地缘优势,国家间的相互掣肘有一定介绍,适合我这种小白~

  ●没读完,感觉一般

  ●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中看到其中的草蛇灰线,这个观点很受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先设立逻辑链,再建立证据链,最后得出最终结果。地理决定论的关联很多。

  ●作者是把相同的话改多少次标题出多少套书呢???

  ●篇幅之间联系很短,收获确实是有的,不过感觉更像是作者丰富积淀后给出的片段拼接。

  ●从古到今,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权的最终崩溃,无论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但它们的直接“死因”通常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财政枯竭——譬如1991年宣告解体的苏联。

  ●讲通了很多时事后面的逻辑,结局感觉太仓促。

  ●18年的书对中东和贸易战局势判断就已经很准确了。

  《图说世界格局》读后感(一):19年的第一篇读书笔记

  在上海言又几翻到了这本书,作者用轻松浅显的语言将了下世界上几件大事,作为在地铁公交上的入门书籍,其实挺好。不过就是因为相对轻松,所以容易看了就忘,故留下本书的笔记。

  1、俄罗斯

  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权的最终崩溃,无论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但他们的直接死因通常都只要一个,那就是财政枯竭,比如苏联。

  俄罗斯的国土情况及人口危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座城市就容纳了俄罗斯全国1/7的人口,同时全国出生率连续20年下降。人口减少直接带来的问题:

  1)中小城市迅速衰落;2)导致公共服务没法保障;3)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随着人口增多而出现暴涨;

  待补充

  《图说世界格局》读后感(二):培塑大格局的思维方式

  这是一本被严重低估的冷门书,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类似名称的书籍太多,鱼龙混杂,扰乱视听,另一方面可能是对于手机片断阅读的受众来说,政治分析似乎并不是热门关心的事物。可若要把自己冠以知识分子的标签,不懂政治真的可以吗?不!答案是肯定的,那样的话你语言文字将会没有格局,简单粗暴地说就是没有“逼格”。 推荐本书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1.事件新颖,深浅适当。以近年近期(基本上在2016—2018年期间)发生的事件做楔子,放入全球大格局之中,并结合地理,历史,经济等各元素铺展论叙,很有趣味。同时,对个别问题还进行适当拔高加深,亲切的小贴士又解答了读者的一些疑惑。即使是政治小白也毫无阅读障碍。 2.行文简洁,主题突出。没有刻意卖弄炫技,也没有过多的浮夸吹嘘,质朴的语言最能打动人。感觉作者王伟很有个人魅力,睿智深邃,知识渊博,他的行文方式也深得我心。每个章节主题突出,花叶分明,不像时下一下哗众取宠的史学家那样,一开口漫无边际了。 3.数据可观,对比提升。数据图文的方式使得读者对很多概念性的事实有了更直观理性的认识。且面对各项数据分析卓有见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对比分析法使得论理更有说服力也更深刻。 最后,引用文中的一句话“相对于天天牵着你的眼球到处乱走的各种新闻,地理和历史才是更值得你关注的东西,毕竟它们才是最适合让人静下心、跳到局外来思考问题的抓手”。当下,我们急需的不是知识,而是更大的格局观,这就需要我们在原有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的基础知识上面,学会一些能够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技法。提升自己的思维眼界自然也就提升了自己的层次与品味。再不济也至少能够看懂当下的各类时政新闻。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安静地做一个既平凡而又不平常的人。

  《图说世界格局》读后感(三):一本非常简单的地缘政治学入门

  

从来都没有头脑发热的战争。战争都是衡量利弊的结果。

同样,和平、合作、大国关系,都是利弊结果。就像韩寒那句话: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1、俄罗斯

面对的人口逐年减少问题是最严重的。其实日本、韩国、欧洲也有这个问题。人口问题会在短期内减轻社会压力。但人口才是社会经济的最大禀赋,最基本变量。人口既是产出,也是市场。庞大的人口才能支撑起经济的高效运行。

经济结构单一,依赖于能源的出口。而且石油的高附加值链条是加工,而不是开采。

2、中东

宗教问题首当其中。从500年前的最后一位使者之后,中东的不同派别之间就连绵不绝争斗。

地理位置,中东是欧亚大陆的交接处,丝绸之路必经。即便没有宗教,也是战略要地,欧美强权争夺的地盘。

石油发现之后,军事实力弱小的中东彻底沦为香饽饽。欧美俄的代理人在这里持续发动战争,把政治理念作为外衣,实际是争夺能源和战略要地。

3、日本

日本的国民性格(称之为社会心理学吧)是日本的一大优势。

日本人很现实,又很有冲劲,而且重视集体主义。这就让日本的经济运行发展非常快。相比之下,印度就是个彻底的反面教材。日本的高速经济和集体主义,让大部分日本人都参与进来,一是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现代化日本,二是让日本大部分人成为了富裕的中产阶级。

4、欧洲

俄罗斯和欧洲的矛盾一直存在。

土耳其在中间。 叙利亚成为石油国家的门户。

5、英美

英国和美国,一直在奉行大陆政策。

  《图说世界格局》读后感(四):寡头政治与强人政治 阅读整理

  读完俄罗斯前三节,对寡头政治的理解比以往深了一步,并再次感叹历史文明的共通。

  封建社会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寡头/贵族/门阀政治与强人/皇室政治勾心斗角的历史。皇室在处理与贵族的关系上必然进入悖论:贵族占据着社会大多数资源,多由知识分子精英组成。社会资源一定的前提下,贵族多吃,平民自然少吃,易引发平民造反、社会动荡。但皇室又不会断然铲除贵族阶层,因为贵族凭借金钱和知识,已经潜入政治集团内部扎根,数量多、分布广,势力杂。 因而,绝大多数情况下,皇室会选择与寡头“若即若离”地共存。颇有《呼啸山庄》“忍冬依偎荆棘”之意。

  然而,应当清楚,这种共存势必只是“表面和平”。皇室的选择无非有二: 依附“军人和草根精英”,或是依附寡头贵族阶级。 但即使是后者,皇室也不可能彻底与寡头阶级平起平坐,这只是一种政治利用。实际上,皇室对贵族门阀的掣肘无处不在。

  中国为例: 商鞅变法,全国统一一法从而打压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施行军功受爵与低税率制度从而扩大中产阶级。 // 曹操利用出身门阀的荀彧,却又设立“校事官”组成情报机关制约门阀。// 汉武帝通过汉匈战争在军人中建立基本盘从而形成对抗大贵族的皇室势力。// 明朝设立“厂卫”……

  俄罗斯为例: 伊凡四世《1550年法律》强化中央权力、斯大林时期一度成为“红色恐怖”的“克洛勃”、现今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委员会”……

  但从结果来讲,选择一还是二,并不能确定国家的终局。 东汉刘秀依附门阀上位留下衰亡隐患,曹丕借助门阀对抗曹植植下司马氏篡权种子,蜀汉之争代表布衣阶层的刘邦击败代表楚国旧贵族的项羽… 这些都是选择二而失败的例子。// 叶利钦用“封邦建国”利诱各诸侯而赢过戈尔巴乔夫的僵化改革、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对诸侯“听之任之”从而稳住政权,这些又是选择二而成功的例子。

  对寡头的态度,也许也需要审时度势,无法一概而论。

  从选择方案二的成功经验来看,强人政治似乎也有它独特的优点。自己曾经对毛和斯政治历史的评述,过多从个人主义的弊端入手,忽略了“铁腕”本身的益处。

  希望在阅读完“普京4.0时代”后,能对现世界的强人政治有更深的理解。

  《图说世界格局》读后感(五):科普

  怎么说呢,对于我这种平时不太关注新闻但是还有好奇心的人来讲,这类的白话读物是最适合在有时间的时候读来科普一下的。这位作者的第一本书,叫打开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好像是,偶然在书店看到的,好几年了,以前的我会很迷信这类话,现在看到,可能一秒都不会停留吧,哈。第一本书我不知道其他人的观后感,我当时真的觉得打开了门,科普到好多知识,私以为第一本书主要想传达的思想是,世界上的任何战争、政治决策、国家局势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钱。当时,我对此深信不疑,甚至现在,观看世界新闻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的猜想背后有怎样的利益。

  但是,图说世界格局这本书,我觉得很遗憾,科普到的知识不多,主打的图说,对于我理解书中的内容,并没有多大帮助。当然,也是不排除最近的阅读环境不是很理想,可能也是影响了阅读质量。

  下面想记录一下在这本书中科普到的一些:

  首先是关于大国扶持小国的问题,作者讲述,大国如m国会扶持小国如多年前的k的弱势力量,如此,一个小国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要想稳固统治,势必不得不依赖于大国的支持,类似于傀儡政权。在中东,政权与信仰的错综情况,使局势更加复杂,再加上全球大部分的石油储存量,使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包括在内。

  叙利亚的内战持续了几年了,第一次得知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争相发展的年代会有人停下脚步进行战争,读完这本书,有了一些理解,不知道准确否。被称为人间天堂的大马士革硝烟弥漫,由什叶派主要统治的伊朗支持着叙利亚什叶派领导人巴沙尔,同时也在趁机壮大本身的力量,而沙特为了打通将石油从中东运输至西欧的海上通道,努力的毁灭着叙利亚,俄罗斯为了维持欧洲对其石油的需求,支持着叙利亚,努力维持其稳定。还有土耳其、英国等等国家。套用作者第一本书的思想,大国博弈背后必有金钱,果然,国家们都在为了本国的利益,本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直接或间接的破坏叙利亚。。。

  最近有种感觉,气候、环境、战争...好像了解的越多,越有一种人类在走向灭亡的感觉。拿气候为例,看了一档综艺节目,得知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条简单的食物链是,海豹栖息地减少,数目减少,北极熊因此没有了食物,数目减少。得知这个信息的时候,心里是惋惜的,但是,看了图说世界格局这本书,里面提到,等待气温上升,开发南北极的资源,我不知道应该做何感想。全部开发完地球的资源,需要多久呢?人类又是在以怎样的加速度使用着资源呢?想到了三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