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异见时刻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异见时刻读后感摘抄

2021-03-08 02:04: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异见时刻读后感摘抄

  《异见时刻》是一本由[美]伊琳·卡蒙(Irin Carmon)莎娜·卡尼兹尼克(Sh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元,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异见时刻》读后感(一):大法官的故事介绍

  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很多,尤其是作为女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坚持追求事业和个人价值,以及现在80多数的高龄仍在坚持负重运动,激励同为女性的我们。另外书中一些描写也很有趣,比如夫妻双方都在忙工作,小孩没人管,两人对最后管理义务的讨论,比较真实。但这本书更多是介绍性的,对于人物的分析总结较少

  《异见时刻》读后感(二):不做夫人,也不做女神

  女性被视为异者,承受着异见,却依然勇敢地触摸星空,光耀及身。不做世俗刻板印象的附庸,不接受珠宝和钻石的枷锁,幸福荣辱一概不向他者乞求,这就是我尊敬金斯伯格的原因,也是这本书给我的信念。读过波伏娃的《第二性》,也读了这本《异见时刻》,讲真,写给女性的书实在太少了,写女性、还不在潜意识中物化女性的书更少。什么时候女性能挣脱伟大、博爱、女神、女王的枷锁,什么时候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与璀璨的星空。

  《异见时刻》读后感(三):坚持却不偏激的金斯伯格

  这是朋友送我的,起先对这位大法官一无所知。但读来很治愈。

  她有自己的坚持,但她懂的等待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她主张的女权不是女性特权,而是人类的平等,唯有男女平权,才有女性真正被尊重。

  她是个好妻子,她在马丁需要给予支持的时候义无反顾,坚韧勇敢。当然,马丁也是她的精神支柱。他供她读书,欣赏她的聪明睿智,鼓励她的女权事业。这样的关系才是神仙伴侣吧。

  这本书,让现在有些浮躁的我,安静下来,活在当下,踏实前进。

  《异见时刻》读后感(四):精彩的金斯伯格

  不论以何种方式界定,金斯伯格都是一位传奇女性,自1993年被克林顿提名成为终身任职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后,她已经成为现任九任大法官中资历最长的自由派大法官,她努力捍卫女性与少数族裔的公平权利,另一方面,她极佳的时尚与艺术品位和戏剧化的人生经历更让她成为了美国普遍民众,特别是年轻女性心中的偶像,她传奇的一生能够给予我们的鼓舞和感动是无法言说的,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丰满的、真实的又非常可爱的金斯伯格大法官。如果你想知道一位被世人低估的女性如何改变世界,而且直到现在仍在不懈努力,不要错过这本书。

  《异见时刻》读后感(五):浅显但可补缺

  看完《美国陷阱》后追加看进来的,正好想看看不同角度对没有司法机关人员以及人员的描述,因为有对比,事先的心理预设会是比较深入的描述,但两本书风格完全不同,这本太浅显了,也许是无法说的太深入,全书都是粉丝性质的夸耀。说会RBG本人,按书中描述来说应该个性非常沉稳低调,但会恰当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当然这个应该是在自由言论的他guo),题目以及粉丝们对她的notorious摇滚气质貌似不那么匹配。另外,RBG可以走到今天的位置,应该也是也有周围政治环境和一部分运气的影响,撇开这些,个人的努力,布鲁塞尔区出来的小孩能成为现在的地位,跨阶级现象的出现也只有是zz环境下的一个产物了。

  此外,看这本书,对美国法官貌似有了一顶的了解,9位大法官,是允许存在异见法官的,一般这位法官都是为少数人群发声的。还有一个现象很感兴趣,大法官都是由总统提名,与总统关系非常之密切。有时间来研究下。

  《异见时刻》读后感(六):一处明显错误

  13年当时的安东尼、托马斯、斯卡利亚都比RBG资深,(可以把当时改为目前,即便这样也要等安东尼正式退休),RBG怎么就成了第二资深的大法官了?

  我也是司法自由能动主义的支持者,但没有过任何司法学习和相关经历,连我这个门外汉刚开始读都能发现这样的错误,专业的人读会如何?我不知道这是作者还是译者的错误,但都是非常不专业的表现,让人一下就没了读下去的兴趣,因为不知道它的描述是否正确。纸质书籍相比网络文字的一大优势就是它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异见时刻》读后感(七):Reach for the Stars

  通过传记、画集、案件记录呈现金斯伯格大法官的生涯,被其审慎、倾尽全力、正直、顽强、敬业、无畏、优雅、力量而折服。

  1.与其将RBG仅定义为女权主义者,更不如说她在终身致力于以中立政策创造一个男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并肩合作、真正平等的世界,任何看起来对女性的特别优待最终都会反过来限制她们。 2.愤怒不过是浪费时间,偶尔装聋作哑会让生活更轻松,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道德世界的苍穹虽长,但终将趋向正义,只要坚守承诺直到终点。而她的理性或者愤怒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的手段。 3.一段美好的婚姻不会让人失去个性,而是让双方都彼此契合,在各自的人生里去够到最亮的星星。 4.“如何像金斯伯格一样?为你相信的事业奋斗,但谨慎选择你的战场,也不要不留退路。不要害怕承担领导责任。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什么,并为之付出努力,但是要享受那些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提携后辈,有幽默感。” 大多数人因为看见才相信,只有少数人因为相信会看见

  《异见时刻》读后感(八):《Notorious RBG》读后感

  在看《声名狼藉的女大法官》的纪录片时,我一直处于一种激动、愤奋的状态,为金斯伯格在充满性别歧视的年代勇于争取两性平等感动。所以立马下单了对应书籍,细读。

  书中金斯伯格辩护状的节选和相应的批注真的写得太好了,将要讲的内容娓娓道来,是论述写作的范文,我恨不得抄十遍。

  “联邦法律建立在同样的性别刻板印象上,即男性是独立的个体,而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庸,无需承担养家的责任。”

  “空军规定不仅反映了空军武断限制军中女性地位的现状,而且违背了立法与司法中已确认的原则,即个人发展和平等机会不应被刻板印象所限制。空军规定建立在对怀孕女性的刻板印象上,完全无视个人能力和资质。”

  “那些阻止女性充分参与政治、商业和经济领域的法律常常被描绘为“保护女性”或是为女性着想,女性看似被捧着高台上细心呵护,但细看之下却是被关在了伪装成高台的牢笼之中。”#仁慈的性别歧视

  最后关于这本书,还有一点我还需要深入研究。始终不能理清为什么“堕胎权关乎女性平等”?

  《异见时刻》读后感(九):读《异见时刻》有感

  

书中的主人公是美国第二位女性大法官,犹太人,女权人士——金斯伯格。

我很惊讶,这位成功女性也有一位好妈妈,这位妈妈站得高、看得远,关键是给了金斯伯格满满的爱。是不是所有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我觉得这个值得好好探讨。

再次,我很钦佩金斯伯格身上的一种开放和突破精神,她不畏传统,不惧世俗,对自己认定的事情敢做、敢拼,当然,她让我看到了难得的战略谋划,循序渐进,懂得找准时机。我一直都以为美国人大多数都是直率而冲动的,没想到也有这样的忍耐的智慧。

其实,我最羡慕的是金斯伯格有个一直支持他的、深爱着他的老公,很少有男人愿意站在成功女性的背后,但他的老公心甘情愿,并且,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在热爱着他的妻子,愿意照顾她的生活、支持她的事业。这样的胸襟和智慧在现在这个社会恐怕还是少见的。更可贵的是,他们从相识到老,一直保持着这样忠诚而深厚的爱情和友谊。

  《异见时刻》读后感(十):RBG的神仙爱情

  

非常令人敬佩的大法官,当她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后,每次看到和她价值观一致的案子,她都坚定的去接。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女性今天拥有的平等权力是前辈们一点点的抗争获得的,我们应当珍惜,我们今天自由工作,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力。

学霸RBG非常自律,小小的身体,强大的力量,惊人的运动量,因为和健身教练从总统的饭局溜走,太可爱了。[可爱]

她要的不是大声说话的权力,她要的是胜诉,要的是人人平等,不因为性别受到优待,也不因为性别受到限制,保护女性,也保护孩子,保护异性婚姻,也保护同性婚姻。

这是什么神仙爱情呀,马丁一直尊重妻子,而且非常支持妻子,发自内心的觉得妻子是自己的骄傲,动用自己全部资源为妻子的事业游说,在家庭责任中也主动去承担,有马丁的厨房,这让我常常会忽略马丁也是事业非常有成就的人。当然他们的爱情非常平等,马丁癌症的时候RBG也会中断学业,事业去陪伴他。他们在事业上互相成就,在生活中互相扶持,让人感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