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12 00:48: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是一本由朱莉娅·埃克谢尔 / 昆廷·布莱克 / 安妮·范恩 / 艾瑞·卡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0元,页数:9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一):你的书架上少了一部童书界的“奥斯卡”

  每一次与书籍的相遇都是一份未知的喜悦,这是我从爱上阅读以来最大的感触。记得年少时,有一些彩色的小人书看就高兴的不得了,哪像现在琳琅满目的童书到处都是,似乎孩子们只要伸伸手就能拥有,这样的事情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份甜蜜的烦恼,那就是选书难。

  或许你会说:“搜搜网上的权威书单”、“找找童书专家的特别推荐书目”、又或者是“看看购物网站上有哪些畅销童书”,然后按照清单一点点买回家,可结果呢并不一定如我们所想象中的那么如意:有的孩子很喜欢,有的却只能束之高阁。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为自己的孩子买到他喜欢的书呢?答案是肯定的,即让孩子们自己选书!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是一本囊括了不同国家、不同种类、不同年龄段的大奖童书合集。正如它的书名所形容的那样,足足有1001本,且每一本都是在诸位权威童书作家团队共同精挑细选后留下的精品图书。由此可想而知,这样的的大部头,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绝对的份量十足,那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更让人震撼与惊喜。

  这是一本可以让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能成为童书专家的超长书单,从刚出生的婴幼儿到12岁以上的少年,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喜欢的图书。当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他的书籍,不再是单一的以成人的目光来决定孩子的阅读内容;当孩子逐渐长大,可以让他和大人一起通过书中精美的插图和相应的故事介绍来决定自己看什么书,培养孩子的审美观,赋予他自由选择的权利;当孩子完全可以独立阅读过后,这本书就如同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让他感受到各种文学作品的魅力,体会到不同国家之间所产生的多元化文化特色。

  如果说一本书是一个小世界,那么这本《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在这里,有我和孩子熟悉的图书:《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托马斯和朋友》《玛德琳》《猜猜我有多爱你》,也有从未看过的《我们要去捉狗熊》《圣诞老爸》《大盗比尔》《桃太郎历险记》《圣诞颂歌》《斯洛伐克民间故事》《银河铁道之夜》《战时冬天》《跳进另一个世界》等。相比之下,忽然觉得和孩子一起看过的童书还是太少了,前路漫漫,需要继续努力啊。

  960页的全彩精装书,超厚重的童书指南,极具特色的原版插图,简练的内容解读与版本信息,《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本童书》可谓亮点多多。若是你正在为孩子的中英文阅读而发愁,那么选择它就一定没错!当然,有些书籍或许在国内可能找不到,不过谁能肯定的说以后不会引进呢,而且出国的话可能会遇到也说不定啊。人生总是充满意外的,惊喜也会时不时出现,一如我遇到这本书的喜悦。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二):我很想知道这是谁的小号?

  主页在此:https://www.douban.com/people/34386912/

  图1、看这个日期,跟其他几位后浪编辑给的差评是一拨的。

  图2、就这个没有具体说明的短评来说,点有用的数量可真够多的。

  图3、只显示这一本书,平时都是隐身打分吧,给自己的书打5星,给别人的书打1星。这次要发一句自己不敢说的造谣,小号最合适了,只是没法像平常那样隐身了。

  图4、5月27日我就发了豆邮,为了能得到回复,昧着良心说它“不像专门用来黑人的”,还是一直没收到回复。

  我不禁遐想连篇,可是苦于没有证据。

  我真的很想知道这是谁的小号?

  我也想看看会有几个人来替她点“没用”。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三):家长孩子的经典书目指导

  家长孩子的经典书目指导

  作为父母可能都曾有过和我一样的烦恼:孩子成长每一个阶段到底应该如何给孩子选择阅读的书籍?选择什么样的书籍才能适合每一个年龄段阅读?三岁前该阅读什么书?学龄前盖阅读什么书?小学和中学该阅读什么书?......这些问题不知道曾经困扰着多少父母?但是现在有了这本《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是雀巢童书奖评委会主席携手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格林纳威奖获得者和国际安徒生奖等30余位大奖获得者和超级畅销书作家,甄选解读推荐的47个国家的1001本经典童书。著名的插画大师昆庭·布莱克在序言里所说的一段话,可以用来概括这本书的特色:“这些童书,本本都如此精彩,它们是敲门砖,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出更好的情感、道德观与想象力。同时,它们也在颂扬人之为人的美好。”里面推荐的很多是经典作品,也是推荐人以前特别喜欢的,推荐语就如同谈论一个老朋友一样,而提到最近的图书,也表达了他们的个人化的情感,所以这本阅读指南是独一无二的。“如同是一个指路牌,带领我们踏上伟大而富有创造力的旅程,走进那奇幻、神秘、冒险,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世界。”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年龄段向我们介绍了1001本图书,每一部都有核心简介与推荐理由及推荐阅读的年龄。是一本指南书,供给家长和孩子,挑选该阅读,和会喜欢阅读的书目。对于想给孩子买书,但对童书又不大了解的家长和孩子,是非常值得阅读的。这本书从中国成语、俄国寓言、日本民间故事、欧洲绘本、英语童谣……跨越世界47个国家、时间上跨越2500年的“童书圣经”,对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童书进行了层层筛选和梳理,精选出1001部经典的童书,做了解读和推荐语。

  可以说这是一本指导家长为孩子选购阅读课外书的极好的一本难得的工具书,无论是学前儿童还是小学生,甚至十二岁以上的中学生成年人需要阅读的书籍都可以在这本书的书目介绍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有所收获。按照年龄顺序来编排的这本厚厚的书目带给多少困惑中的家长一条明确之路,让家长为孩子选书籍的时候不会再有困惑,通过书中每一本童书的内容、作者、专业的解读、原本图书的精美插图的呈现,所有的信息资料可以说非常全面详细,是一本所有家庭都应该备用的选书工具书。整本书906页,装帧精美,封面就充满了吸引力,实在是广大家庭书柜中需要备用的极佳选择。

  书中所介绍的书籍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极强的启迪作用,对大人也同样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作为一本家庭指导工具书,从目录的拼音检索到分年龄层的阅读书目介绍,无不向读者展示着编排者的用心。阅读时儿童早期教育的根本,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了这本按照年龄分层的图书推荐工具书则给了家长和孩子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相见恨晚之感啊!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四):翻开1001本书的导读,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家长群里有个爸爸问一个问题:

  孩子在国际学校,中文太差了,如何提高?读了不少书了,但离课纲要求的数量还是有很大差距,该怎么办?

  做父母的人都知道,现在的课纲改了,中文阅读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说,以前小孩阅读不算是什么事儿,只要能写作文,都差距不大。但现在,中文阅读是一项基本要求。在三岁就开始学外语的今天,中文教育的缺失,成为了一个大麻烦。

  又因此,现在人人都知道,要从小给孩子读绘本。每到网站打折,妈妈群里的妈妈们蜂拥而至,买到空仓。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买什么,怎么读,孩子如何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绘本和成年人的书一样,太多太多,也参差不齐,但价格却昂贵很多,到底怎么选?能选的有性价比还能特别高效?是 每个妈妈都关注的问题。

  从我的孩子出生到现在,家里有近千本儿童绘本,但遗憾的是阅读的程度不是很理想。有的书很有名,但我却不知道这些故事到底要说什么。有的很牛的书孩子不喜欢看,还有的书父母也不太会读,搞不清楚这本书对孩子的真正意义和着眼点到底在哪。

  更麻烦的是,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用电脑和手机,因此老二还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倒是老大每天睡前必须要读五六本书才肯睡。但也都是书柜里随便拿几本开始读。

  基于这几个问题,父母给孩子阅读绘本一直都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我参加了一个妈妈群,主题是上学之前读完1001本书。群主是个很重视教育的全职妈妈,她的女儿现在2岁,已经读完了200本书。每天都会在群里晒今天给女儿读了什么书,大家纷纷效仿。群主经常游历各国书店,全世界买书,也因此成为了大家的榜样和意见领袖。

  但对于大多数妈妈来讲,如果能有人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好的绘本都是哪些?应该给孩子读什么书?绘本里的经典书都有哪些?实在是一件完美的事情。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像一块大砖头,重点是分级了0-12岁的应该读完的1001本书。更准确的来说,是一本阅读指南,告诉家长哪个年龄应该读哪本书,这本书的梗概和阅读点在哪里,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绘本导读。

  这本书里不仅有绘本推荐,还有儿童文学的内容。能够最大化的帮助迷茫的父母,高效的选书,避免金钱和时间上的浪费。而作为成年人,也能够从中检索自己的童年。而翻开的时候,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这本书的内容,都是由名家推荐的。大多数成年人只熟悉成年人领域的名家,对儿童文学类依然是给空白,但不得不承认,童年的阅读带给人一生的影响。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是让孩子一生都收益的事情。我现在还依稀记得少年时代翻烂了的几十本少年文艺,简直是我今天写作的基础之基。前几天去报摊去问,发现这本书已经不上市了,淡淡的忧伤萦绕心头。

  好在现在有了这本书,随便翻翻,就有了一种冲动,把这1001本书都买回家,一本一本陪着孩子看完,一定是个美好的童年。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五):爱你的大量,亦爱你的包容

  爱你的大量,亦爱你的包容

  ——有感于《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 》

  弟弟,你已经长大了,需要自己学会穿衣服和吃饭了。

  姐姐,你已经长大了,需要自己计划好每天需要做的有意义的事情了。

  妈妈,你长大了吗?

  我,当然长大了呀!因为妈妈长大了,所以可以给你们做饭、给你们讲书啦。

  那,你看过这本书里所有的故事吗?妈妈,你看这本书叫《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

  我,瞬间石化了!原来孩子们真的在慢慢长大,懂得将我军了!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这本书真心让我震撼,从书名、厚度、文字功底、再到图文排版,怎么一个惊讶可以形容。看看三岁多的儿子看这大部头,都有点儿抱不动,翻不开的感觉了,其实除了它外形(“960页”“厚7厘米”“重4斤”)给人的震撼外,还有它的内在——它集合了全世界最优秀的1001本童书,把它看作一份书单吧,这份书单包括各国经典和当代颇负盛名的成功作家的优秀作品,从适合0~3岁孩子的《好饿的毛毛虫》《花格子大象艾玛》,到5岁以后爱看的《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再到8岁以上孩子迷恋的《哈利·波特》《小王子》,以及12岁以上直到成年人也欲罢不能的《指环王》《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自认为已经长大了,但是里面我看过的书,细数起来,还不到百本,冰山的一角还不能及。这时候我突然很庆幸:幸亏我遇到了这本书,我可以让还没有长大的两个孩子好好阅读这本书,同时根据书中对于童书的分析和指引,来购买他们自己各个阶段想要看的书来进行深读。也许你会说,没有这本书也一样阅读的开心自在,没错,这本书也仅是一份书单,一份圈粉无数著名童书作家的书单,甚至它也只是把全世界哪怕已经绝版的童书挑选出来,做了一些细致的分类,但是我能说,如果你看过了,你会觉得自己生早了,长早了,长大得太快了,怎么可以在还没有看过着1001本童书就冒然长大了呢!

  孩子们现在每天晚上都要缠着我给他们讲述,即使是老大现在已经会自己阅读了,可还是经常要我讲。家里的书其实已经不少了,但它们也都仅限于放在书架上,孩子们想读,可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因为似乎每一本书他们都想看,可又不知道该从哪本看起,所以这时候我就把《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放在案头,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先确认了是挑选老大5岁以上的童书还是先老二3岁以上的童书,接着再确定每一类中的某一本他们共同兴趣的那一册。从这一册书的写作过程开始介绍,书的内容,简洁,作者的用意,甚至于这本书产生的一些影响后续等都会更孩子们提一提,偶尔会有那么几册家里正好有这几本书,他们就比赛着在书架上找书,看谁先找到,就可以赢得下一次选书的优先权。

  类似这样的游戏因为《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让我们一家在童书的海洋里畅意地游玩着,很开心,也很知足,同时似乎也喝进去了满满的正能量和童书带给我们的幸福感。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六):挑一本颜值和内涵兼具的书丰富阅读

  最初知道《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是在朋友圈,一个编辑朋友晒出了封面和几张内页。虽然只是一鳞半爪,但足以让我惊叹,这样的书,以前好像没有见过呢。于是,急切地想看到纸质书的全貌。

  拿到书,发现“本书”比照片更漂亮,是一本颜值很高的书! 整本书长175厘米,宽23厘米,厚7厘米,外封烫金、烫蓝,主体画面是一个金发小女孩坐在箱子上看书,周围是五颜六色的书籍。内封是低调的深蓝色,端庄典雅。此书共有960页,据说有4斤重。我没称过,但拿在手里,确实沉甸甸的,有一种踏实的愉悦感。

  高颜值外,这本书读起来也是内涵丰富,让人不忍释卷。

  书的内容权威严谨。这本书由“雀巢童书奖评委会主席,惠特布莱德童书奖、布兰福·博斯奖评审,依列娜·法吉恩奖获得者朱莉娅·埃克谢尔主持编选”,由“三十余位杰出的作家与插画家”从全世界47个国家,2500年来众多的优秀童书中筛选出1001本被读者广泛认可的童书,加以解读与评介。 在撰稿人团队中,有“6位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4位凯特·格林纳威奖获得者,6位惠特布莱德童书奖获得者及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内基奖、布克奖、卡夫卡奖等获奖者和众多畅销书作家,以及文学评论家和教师”。如此高规格的、庞大的作者团队实在不多见,这确保了选入童书的权威性和多样性。所有均童书品质精良,经得起时间的沉淀和读者的考验。

  所选书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书中共收入1001本书,给读者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1001本书按年龄顺序涵盖了0`3岁,3岁以后、5岁以后、8岁以后、12岁以后,乃至成年人也喜欢看的优秀童书。

  每一本的书的介绍都简洁概括而全面,你可以看到这本书的英文名、中文名、作者、译者、封面、作品主题、部分内文、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特色或写作时的小故事、社会背景等,有的还附有相关书籍的推荐。从这些介绍中,你可以迅速了解一本书的概况。

  所有这些书的介绍汇聚成书,给读者打开了一个了解儿童王国的窗口,孩子们的心思、烦恼、快乐、迷茫、困惑都能在书中找到出口,甚至很多中国读者觉得未必适合孩子的书也大胆推荐了出来,比如《托马斯·肯普的鬼魂》就讲述了詹姆士一世国王时代的巫师的故事。这本书推荐给了8岁以上的孩子。中国人一向忌讳鬼怪,这类书估计很多家长不容易接受。但我们可以借此了解相关风俗和内容。再比如,林格伦的《狮心兄弟》这本书讲述了关于疾病与死亡的故事。说实话,很多人都知道林格伦写的《长袜子皮皮》,对这本书却知之甚少。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林格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尤其在12岁以上孩子的书籍中,涉及到的主题更丰富,也更深刻,内容包括历史、战争、奇幻、家庭、校园、友谊、神话、传奇、惊悚、争议、动物、青少年、冒险,等等。相对于中国原创青少年文学中的单纯美好,这些书关注的问题更广泛、更深入,描写也更大胆。看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其实,国内的儿童文学创作,思想可以更解放一些,视野可以更开阔一些,让孩子能更立体、全面地了解社会,了解人性。毕竟,1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不再幼稚地相信小白兔和大灰狼了。

  书的受众更加广泛。 因为书的内存量大,所以这本书的受众也就更加广泛。对父母来说,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书单参考使用。很多家长其实都有让孩子阅读的愿望,但因为专业和时间的限制,往往不是很清楚要给孩子买哪些书合适。此时,这本书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家长可以自己先看看书的简介,根据情况选取适合孩子情况和喜好的书籍。

  对于老师来说,这本书可以作为推荐给孩子的书单,也可以作为自己学习的指引。

  对于文学评论家来说,每本书后面的言简意赅的评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部分。

  对于儿童编辑来说,博览群书非常有必要,但每本书都细细品味恐怕很难做到。所以,能有一本相当于童书汇总的书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

  说了半天,好像没孩子什么事。但其实,对大孩子来说,这本书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很多孩子对一本书的优点和特色很难准确把握,有了这本书,就能了解一本书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赏析水平,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毕竟,能看懂一本书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一本书能兼具颜值和内涵已经很不容易,如果能照顾到各个年龄段,那就更不简单了。碰巧,《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正好可以做到。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七):天哪,这本书还真是“分量十足”

  看见《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这本书的“真颜”的时候,说不吃惊是不可能的。若不是旁边还有其他人,一句发自内心底的惊呼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了:“天哪,这本书还真是‘分量十足’……”姑且不说它到底是一本书,单是书名——“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继而内心中又有那么一点点惶恐不安——“长大之前一定要看”“1001本”——如今自己当然早就长大了,但这1001本“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童书,到底看过几本了呢?!

  单纯比较数量,至今看过的书早就可以数以千计,但读书的目的却不在于积累数量,而是要完成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首先要有一个阅读量,其次要有所要求地去阅读——这些要求,既包括单纯的看热闹,也包括带着问题去阅读,因为欣赏去阅读,有所质疑去阅读……必此种种。书的质量有高有低,阅读的热情和激情却要始终如一,这样才有继续下去,而且是有质量地继续下去,才能为自己“高质量的生活”添砖加瓦。

  单就表面印象来说,如果说,“精装”“全彩印刷”这些修饰语还不足以说明这本书的分量的话,那么,“960页”“厚7厘米”“重4斤”这些客观性十足的数据,应该能够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了吧?!而“1001本童书”这个数据的背后,究竟还藏着多少更大更惊人的秘密,却还需要更加仔细地去审查,然后再来验证这本书的“质量”到底如何——既要指它的2000克的质量,更要指它究竟是如何在童书作者与评论家之间、孩子与童书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既风范十足又绝对有用的桥梁!

  还是来“剖析”一下这1001本童书究竟都是哪些童书吧。应该说,何止1001本童书,这些年全世界与读者们见面的童书,即使只统计那些销量位居前列的童书,恐怕也不止1001本;更不用说还要在这么多的童书作品里精挑细选,选出有足够代表性的典型作品了。作者们不一定都如雷贯耳,但把这一本本童书经过浓缩,选入《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其中的撰稿人,都具有专业水准,其中包括了30位国际大奖作家、6位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4位凯特·格林纳威奖获得者、6位惠特布莱德童书奖获得者,还有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内基奖、布克奖、卡夫卡奖、星云奖以及诸多超级畅销书作家。这些入选作家和作品的“质量”同样是毋庸置疑的——即使读者的口味再有多么的小众,也一定会毫无违和感地在《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一本又一本最爱。

  好书浩如烟海,每一本都读过,每一本都认真且细致地读过,大体上来说,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需要有一些专业的人给做出一些前期工作。1001本童书,分布在这本有着960个页码的厚书里,每本童书所能占到的页码可想而知。所以,真的非常感谢这本书的作者,雀巢童书奖评委会主席、惠特布莱德童书奖、布兰福·博斯奖评审,依列娜·法吉恩奖获得者朱莉娅·埃克谢尔的主持编选,以及来自世界各地三十余位杰出的作家与插画家的共同付出,方才成就了这本非同一般的童书汇编。正是他们精心的梳理与甄选,才在不到960页的篇幅里容下了1001本童书,包括了适宜阅读的年龄、文字作者、插图作者、作者国籍、生产、版本信息、荣誉奖项、内容主题、专业童书解读、相关作品推荐、原版插图、原版书名、中文版书名、英文版书名、原书引文等诸多要素。或许对于这本书来说,它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本童书汇编的范畴,而是成为一本非常有用的童书辞典——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家庭的阅读指南,它既是家长的助手,也会是孩子的好朋友!

  虽然这本书很贴心地对阅读年龄进行了分类,但就童书的最本质的特点来说,它的阅读年龄其实没必要分这么细致。不然,谁敢说,《把路让给小鸭子》这本分类阅读年龄为0~3岁的书,在成年人那儿不能够引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呢?而《帕尔瓦娜的旅程》(光明日报出版社的中译版本书名译作《帕瓦娜的旅程》)这本分类阅读年龄为12+的文字书,倘若改编为绘本的话,不能够引起幼儿园孩子的某种兴趣呢?!所以,不妨这样认为吧,撰稿人给出的阅读年龄,不过只是一种大概分类而已,只作为一种参考,并不需要和必要以绝对的眼光去看待。

  当然,说了这么多。对这本书价值的真正判断,还必须来自每一个读过它的读者——他们,才既是一个阅读者,又是一个评判者……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八):给孩子选童书的绝佳参考

  阅读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陪伴,现在不少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陪伴孩子亲子阅读,从小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一旦定性,这种好习惯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因为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还有不少需要做足功夫在课外的功课呢。

  要选什么样的童书呢?相信有不少家长为此大伤脑筋,我也是如此,一开始很盲目的去挑童书给孩子看,就是看身边的朋友买什么书我也照着买,然后看网友买什么也跟着买一些,后来又直接在网上看到评价好的书又照着买,但是好书实在是太多,买也买不完,买回来也看不完。而且有些书孩子也不愿意看。怎样挑选合适孩子读的书呢?

  后来朋友们告诉我应该找一些经典的童书来看,好书太多,看书的速度确实比不出书的数量,经典的书有营养而且是不会过时的。

  很庆幸发现了这本《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这本书收录了1001本各国的经典童书,从0岁到12岁以上的都有,相信会给读者选童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这1001本涉及的面很广,书不是简单的书目,在每一本书的书名下都有介绍本书的主题、版本、作者、还有本书内容的简单介绍以及推荐理由。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是由雀巢童书奖评委会主席携手6位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4位凯特·格林纳威奖获得者,6位惠特布莱德童书奖获得者和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内基奖、布克奖、卡夫卡奖等30余位大奖获得者及超级畅销书作家对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童书进行梳理,甄选了47个国家的1001本被广泛认可的童书加以解读和评价。

  从小到大,你看了多少书,你和你的孩子又看了多少书?1001本你看过了吗?1001本经典的童书之中,你和孩子又看过多少呢?

  我从第一页翻到了最后一页,盘点了自己和孩子看过的收录在本书的书。如0到3岁推荐的书目中我们看过的书有《好饿的毛毛虫》、《小波在哪里?》、《花格子大象艾玛》、《晚安月亮》、《逃家小兔》等等,3岁以上的有《鹅妈妈童谣》、《小房子》、《忙忙碌碌镇》、《艾特熊和赛娜鼠》、《猜猜我有多爱你》等,5岁以上的有《格林童话》、《丑小鸭》、《夏洛的网》、《爱心树》、《活了100万次的猫》等,8岁以上的有《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木偶奇遇记》、《小王子》、《绿山墙的安妮》等,12岁以上的有《海底两万里》、《爱的教育》、《环游地球80天》、《格列佛游记》等。虽然我们家的藏书数量早已超过1000册,但是经过盘点,我发现在这1001本中。我和孩子所阅读的竟不超过100本。而我家的大宝已经12岁啦!

  这本《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可以把它当成工具书,全书充满了漂亮的图片和平易近人的评论文字,推荐的这些优秀的童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新书是会不断涌现的,但经典的书永远不会过时。这部厚达7cm,重达4斤重,960页,收录1001本的简介的作品可以陪伴孩子一路成长,是家长购买书籍的绝佳指导,给孩子选什么书,看看这本就够啦!孩子想看什么书也可以从这1001本中挑选。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九):一些瑕漏,供参考

  因为本书定价奇高,原本也以为定位是“编辑/家长/绘本爱好者”的参考书,今天拿到手觉得完全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而随便翻了几分钟即看到不少疏忽之处,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而且大部分疏漏都是编辑/译者缺乏对童书的基本了解所造成的。

  *如果是绘本爱好者的话,还是慎重考虑购买吧。至于所谓的“绘本馆”“家庭”必备用书,觉得还是算了。既然都是书单,踏实勤勉在这一领域耕耘的人拟的书单已经够多可参考了。

  几处大问题:

  1.没有中文版本的参考与索引。后面的一些名著没有可以理解,但其实大部分的绘本市面上都有唯一的在售版本,是哪怕豆瓣一下都能得到的信息,编辑没有核查,也没有编排中文书目索引。

  2.看书名以为都是绘本,但实际上是按年龄编排的“儿童读物”清单,选书的观点很模糊,也没标明体例,大概到1/3的部分,6+儿童读物后就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3.译本干涩。看了下原文那长长的撰写名单,恐怕原文的水平便不高,只是机械的内容概述和奖项照搬。翻译过后则更加味同嚼蜡。

  (因为只是简单翻阅了一下,所以暂时只发现了这么几处。)

季兹的书国内引进的版本使用的译名大都是“艾兹拉·杰克·季兹”,包括这本上谊的《下雪天》,这里翻译成“济慈”就算了……在下文又译成了“济兹”。而且主题分类:家庭,科学与自然???拿安徒生插画奖的是本书插画作者安野光雅,不是文字作者窗满雄。//经石虚清同学指正补充,首先作者的姓名是石田道雄,笔名窗道雄,而非窗满雄。他获得的是1994年的安徒生作家奖。安野光雅获得的是1984年的安徒生插画家奖。“嘉贝丽·文生”这个译名已经是广为人知,何况国内引进的《艾特熊与赛娜鼠》及她的其他作品都是译作“嘉贝丽·文生”,不知道“加布里埃尔·文森特”这样的译名是怎么出来的。//以及这个是针对原文,艾特熊为了抚慰他的养女??就这么定义成养女了?主题分类还写的是友谊呢哦!这个只是想举例说明一下,能把《野兽国》的故事讲得多么乏味。而且说“那里的生物有人类、爬虫和人形爬虫”……译者编辑都没读过《野兽国》吧?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后感(十):童年的“悦”读指南

  (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豆邮联系本人)

  作为一个喜欢给孩子买书、读书的家长,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是我今年看到的一本优先去购买的书。1001本?孩子问我,真的有1001本吗?其实孩子读过的书早已远不止1001本,但是孩子还是很想知道自己读过的书是否包含在这“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里,孩子想把这1001本里自己没有读过的书都能读个遍。所以,当孩子看到这部大砖头时,可比我积极多了,孩子先翻“书名索引”,把自己读过的书一一打了个“√”,虽然有些书读过的时间比较久远了,但是依稀还能记得书名,或者模棱两可的,再翻到对应的页次确认一番。

  这整本书是按建议适合孩子阅读的年龄来依次划分的。分别有0~3岁、3岁以上、5岁以上、8岁以上、12岁以上。而前面的“书名索引”是按书名的首个阿拉伯数字和中文首字母依次排序的。比如,首个字是阿拉伯数字的在前,有《100万只猫》、《101只斑点狗》,接着是首字“a”开头,如《阿尔宾说晚安》、《阿尔达布拉岛》、……直到最后,是书名首字以“z”开头的,有《再见,西蒙》、《在雷先生的家》……等。从书名的索引里,能看出字母排序的规律,每本书的后面标注着它们所在的页码,查找起来自然便捷了许多。

  书名索引在前,而书后还有“作者索引”,有很多书如果我们忘了其书名,但是记得作者,那么就可以直接在“作者索引”里找到作者,然后按图索骥,再找到这位作者的作品。

  近千页的大部头,整理了足足1001本童书,制作这本书一定费了很大的劲,至于这本书的撰稿人,阵营强大,他们中有的是儿童文学领域的专家、教授,有童书作者、编辑,还有心理学家、翻译家等等,每个人的名字用两个或三个英文字母缩写表示,在每本书的推荐文后面分别标注着是由哪位撰稿人撰写的。再则,为了读者翻阅读查找便利,书口(翻口)用红、橙、黄、绿、蓝几大色块依次区分0~3岁、3岁以上、5岁以上、8岁以上、12岁以上图书分区。如此标识,用心之举,而对读者而言省力许多,可以迅速翻到想要查找的区块。

  以上是这本书大布局细节。再来讲书中正文部分。每页安排介绍一至两本书,每本书包括中英文书名、时间、 作者、版本、出题、撰稿人们写的图书内容简介推荐文,大部分书还附有封面图片以及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书名。言简意赅地把这些童书推介给我们,并且明确地提点主题,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对症下药”找到自己喜欢的童书。

  介于我家两个孩子的年龄,他们阅读过的童书基本上在0~8岁,也就是这本《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中列举的0~3岁、3岁以上、5岁以上、8岁以上这四个区块里的书我们购买和阅读的相对多一些。尤其0~5岁的,几乎都是绘本,我们家中的童书与推荐书单里的书相同的较多,所以,孩子看到这些一一介绍的童书,倍感亲切,还一一指着它们说“这本看过、那本我们有”,严格意义上来讲,童书没有特别严谨的年龄分段标准,但是这本书的编者这样划分的方式,倒也是给读者,特别是给爸爸妈妈们提供了一份贴心的参考,毕竟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需求以及成长表现,而每本童书有它们特定的主题与内涵,如《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旨在传达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知家庭亲情的重要性,所以这本书把这些童书推介给大家,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们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彼此更多的能量,爱是幸福的源泉。

  晚上,孩子们总是想方设法不去睡觉,而《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里纳入了《晚安,月亮》、《晚安,弗朗西丝》、《晚安,阿尔菲》、《晚安,小熊》等多本晚安绘本,以鼓励宝宝们安静入眠。“初生牛犊不怕虎”,3岁以下的小宝宝可能还不懂得“害怕”,只需要给他们建立睡前仪式,跟每一件物品说晚安,就像《晚安,月亮》里的小兔宝宝那样。而到了3岁以后,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会“害怕”了,就像《马克就是睡不着》里的马克那样,因为害怕睡不着觉,所以需要爸爸妈妈像马克的妈妈那样一次次帮他驱散忧虑。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表现得更强烈了,大概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到达顶峰吧。5+推介的童书绘本,有不少情节听起来很无厘头,但是孩子们喜欢,比如《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比如苏斯博士的童书。8+推介的童书则大多数是童话故事,有《公主和小精灵》、《绿野仙踪》、《玛莎葛兰的非凡冒险》、《凯斯宾王了》等等,戏剧性的情节、冒险经历、怪诞故事、神奇能量、……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极其好奇与向往的。再往上,12+分区里,儿童文学的体载越加丰富,小说形式文字相对多,自然也更满足大孩子的阅读需求,我家大宝极力从这里找寻自己喜欢的书,并留意关注、计划购买添置到书架上。

  有了这本《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作为童书图鉴参考,着实让我们这些家长以及适龄的孩子们省心省力了不少,快捷地搜索适合孩子的童书。对于教育领域的老师们来说,这本书也提供了很不错的阅读书单指南,如果老师们在教育工作中需要找到对应主题的童书,可以从这本书里得到参考,也可以把其中适合的书推荐给学生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