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1000字

2021-03-14 00:55: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1000字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是一本由周浩晖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9.9元,页数:201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一):罗飞系列

  年前的一天,也像这样的季节,被列日晒灼的我开车跑到地下车库去午休,收音机里恰好播放了一段“刑警罗飞”的有声小说,自此和罗飞系列作品结缘,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疯狂追随罗飞系列!

  《邪恶催眠师》是较晚出的罗飞系列,《邪恶催眠师》延续了《死亡通知单》等传统作品当中情节紧凑,推理环环相扣的优势,并且在这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的心理分析,是作者的又一力作。其中关于心理学分析来说会让你感到可以应用到自己身边的某一件事上,有那种入木三分的感觉,可见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所下的大量功夫。创作不易,请多多支持。

  故事情节没得说,反正派轮流登场,节奏张驰有度。反派“白亚星”看上去无懈可击,小夏更是出人意料,每个角色都有每个角色的故事,有喜有悲,彻底推翻了角色“非黑即白”概念,让人唏嘘不已。力荐!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二):被催眠的人性

  三个故事全部看完后就会发现其实作者还是很否定“心桥术”这一治疗方法,不同程度的借助不同人物指出一但心里的黑洞膨胀变大会吞了心桥从而走向极端,这一变故在故事1夏梦瑶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而在极其震撼人性的故事2七宗罪里,最后神反转的隐形复仇者—涂小猫的出现,尽管他手上有七条人命,却实在是让我恨不起来,太可怜了,或者说作者把生存在底层的个体生命(包括他的养父涂连生)包裹得太残酷了,然而这就是现实,那艘飞碟载他远离地球又是作者代替这个世界还给他的最后温情。 在故事3里,作者借患有空间幽闭症的刘宁宁身上所发生的事故,引出了两名记忆守护者。当然,他们的守护方式也各有极端,不过能带来另类感动。 纵观全书,作者的语言功底还是很好的,催眠这一枯燥乏味的过程,经作者文字渲染,真能带人以轻松愉悦美好的心情进入被催眠的世界。另外便是相关的催眠术知识,作者也写得具有专业性与可辩性。但就是在每个案件最后,当证据和真相被推敲与验证的时候,我总觉得好像在某些细节上会与前情有有些许矛盾。不过,最有意思、最节奏紧凑、最扣人心弦的也就是在办案过程中的烧脑推理吧。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三):邪恶催眠师三部曲: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相对来说还是第二部最精彩。第一部《心穴》在专业部分条理并不是很清晰,催眠的背景介绍不是很细致。《心穴》是一年前看的,等到再看第二部《七宗罪》的时候,《心穴》都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还能勉强的记得起几个人名。不过作者很会给案件其标题,很能让人眼前一亮,加深印象。

  作者很擅长在技术层面的推理,情节的反转恰到好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者会适时的抛出新的线索,所以当事件有重大发展的时候也不会觉得突兀。比如《七宗罪》要发现涂小猫的时候,会先把保险柜和透气孔放出来。那个交警的前后的行为转变,都有心理活动作为基础。所有的案件,前后之间都有联系,围绕在主线周围,并无凌乱之感。

  第三部《梦醒》略有炫技之嫌,多条线同时进行,导致情节有些顾此失彼。胡盼盼的那条线交代的过于简单但杨警官的那条线故事套故事,就像是让所有片段都散了一地。最后刘宁宁的反转还是很精彩的。不过这部对人物的描写就很一般,人物形象单薄或者说不够生动。梁音作为重要的人物,参与开篇刑警队会议也不是很有必要,并不能突出梁音的性格或者聪明。

  整体上来说,作者技巧性很好,在对话和情节的描写上都很自然,不会有出戏的感觉。悬念设计的也张弛有度,所以大概不是一本很好的睡前读物 (哈哈)。第三部加入了黑衣人,但是并没有在结尾解密,就像是说书人给埋下的扣,引出《暗黑者》,看样子,作者也是很懂读者的心理的!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四):行走在黑暗中,每个人都在寻找光明

  我看书向来比较快,一本小说最多耗费我3个小时,但周浩晖的《暗黑者》,仅仅是第一部,我就看了一个通宵。

  很奇怪的感觉。每看到后面一个线索,又忍不住翻到前面,找到这个线索的上一环;有时会不知不觉地看着罗飞的表情描写,从蛛丝马迹中去寻找这个男人内心藏匿着的巨大伤痛。看到他忘情地亲吻齿模,最终确认恋人死亡的事实,我开始忍不住心疼起他来。

  Eumenides,所谓的惩罪者,有什么权利去剥夺一个聪慧女孩的生命,又有什么立场去毁掉一对恋人的一生呢?这个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已经蒙上了浓浓的邪恶色彩。

  然而,有些人的逻辑出发点并不是恶,就像袁志邦吧。其实他的初衷,是与恶对抗。很多人觉得袁志邦的动机很奇怪,为一个已经分手的女孩,而杀掉那么多人,似乎有些牵强。但在我看来,Eumenides在袁志邦内心早已存在,那个女孩的死亡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会觉得他们的想法不可理喻;但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只会觉得我们这些普通人冥顽不灵吧。

  像袁志邦这样的角色,最出名应该是《死亡笔记》里的夜神月。我还记得动漫中夜神月的结局:中枪的他挣扎着走到一个破旧的建筑中,躺在楼梯架上,被死神琉克“判处”死刑。

  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公平,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黑暗,我们也知道。有些人笃信“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些人觉得“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但是就像黄警司说的,法律是个好东西,它不管你好到什么程度,只是限制人们不能坏到什么程度。

  所以,那些有罪的人,法律自会惩罚他们。至于我们,又不是上帝,凭什么剥夺别人的生命呢?毕竟,行走在这个黑暗的世界,每个人都在寻找光明,都在不断地寻求救赎的机会。那些放下屠刀的人,说不定真的就成佛了呢。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五):每个人都有心穴

  一开始对催眠这种题材没有多大兴趣,在朋友的安利下,开始读这本书,读下来觉得很好看啊,整本书一口气就读完了。

  作者的文笔还是挺好的,虽然描写的女性角色让我怀疑他可能是个钢铁直男外,整体感觉还是很好的,有时候看国产悬疑,会觉得脑洞有了,但是文笔描述没有跟上。

  故事的坑铺陈得也让人挺惊讶的,没想到结局会反转到夏梦瑶身上,虽然前文她出场时,进行了着重描写,那时候还以为这是一个花瓶或者衬托的角色,没想到最大的恶承担在看似最善良的人身上,但是也很难去讨厌夏梦瑶这个角色设定,毕竟她的初衷也是那句反复出现的“希望所有活着的人都幸福”,她本身的出发点并没有错,只是在抵达目标的方式上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这也是每个人的局限所在,所以最后的反转觉得还是挺惊艳的,虽然觉得夏梦瑶投河自尽有点可惜,也有点宿命的意味,但是可能也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了。

  白亚星步步紧逼罗飞那一段也很精彩,环环相扣,将罗飞拉入被动的局面,每一个细节都是提前预设好的,包括白亚星的阴谋其实早从写小说的时候就开始了,陈嘉鑫这个长线的伏笔埋的很好,连起来看,整个就是等对方入坑的一部大棋,从这个情节的设定也可见作者的逻辑很缜密了。

  书中最喜欢的点是故事里对“心穴”的设定,每个人都有心穴,都有不为人知,也不想为人知的一面,这种对人性普遍的描述为催眠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基础,同时,催眠也不是万能的,催眠师只能利用人内心的贪念、恐惧、欲望等种种情绪,这个前提不仅使故事更加的现实,催眠师不是能够随意妄为掌握他人生死的人,同时这个前提也把故事整体串起来了,让故事本身不再仅仅是一个悬疑推理的故事,而是让人看完之后去想要反过来考虑,自己的心穴是什么,自己对善与恶的理解又是什么。

  整体来说,还是挺喜欢这本书的。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六):痛苦不见得那么美丽,却让生活也更有意义

  《邪恶催眠师》心穴 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把催眠当做一种无所不能的魔法,也把它视作骗术的招式。就这样带着偏见出发,却也渐渐的喜欢上了催眠的神奇所在。 现实中的催眠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却也总在四处上演着。街头我们嗤之以鼻的骗术,鸡汤文学疗法,美容整形背后的心理逻辑,让人生活更好的方式……催眠没那么神圣,却也让我们看到每个人内心都有的深潭,它像深不见底的湖水,看起来平静无澜,却还是在风暴来临时有难以控制的漩涡。 正如作者所言,这种心穴可以掩盖,但不能消除。有时为了相信生活会自欺欺人到认为一切都好了起来,就像书中的夏梦瑶在当护士时无法承受病人生命离去的痛苦,渐渐不再有从前的天真烂漫,平添了很多深沉的悲哀。看起来心桥让她恢复了从前的健康,但她内心却认为用结束痛苦的方式让所有人幸福就收获了圆满。最后发现她一直为这个信念做了许多自认为对的事情后,就觉得一阵阵惋惜。无法将邪恶这种概念强加在她身上,大概因为骨子里还觉得她是个聪明善良,努力去给大家带来温暖的人。 就是看着一个美好的东西生生被毁灭掉的感觉让人很无力。大概是我们怎么面对痛苦也就有了怎样的选择。凌明鼎在为妻子死亡这件事很负疚后,也还是选择用催眠这件事帮助更多人淡忘痛苦,找到生活的意义。但他也在一次次的拷问中质疑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发现搭建的心桥并不牢固后,他在正与邪之间斗法,也难过的发现自己连身边的人都改变不了。虽然他能力有限,但他始终挣扎着掩盖内心的黑洞,平静的做自己该做的事。他曾将小夏视为希望,结局处却发现一直保护的那个女孩早已换了模样,接下来他们会如何,如何继续, 我被这种无声的力量打动着。敏感也好,防备心强也罢,都有各自的心理弱点,这些外衣是一个人对抗外界的方式,也让我们能坦诚面对自己的恐惧不安,贪念防备。无论结果怎样我们始终在努力着,努力和过去的痛苦和解,也努力幸福着。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七):催眠?

  还是为三部一起写书评吧,立意差不多的情况下懒得挨本书去记录了。整套书延续了罗飞的风格。原谅我不忍心说周浩晖的风格。我对作者有着更高的期待。故事流畅,伏笔自然,结局出乎意料。按照这个标准来说,这应该算是优秀作品了,但按照周浩晖之前其他作品来说,这套书远不及之前的作品。

  首先是催眠这个前提。这么神乎其神的设定,咋不干脆写成玄幻小说啊?夏梦瑶一场公开的催眠表演就有可能让无数人自杀,真对得起这个“下猛药”的名字啊。涂小猫在家自学一些书籍就可以让自己催眠了的人带着自己再出去催眠别人,让人在无痛苦的心态中死去。以后安乐死之前可不可以先给人催眠啊?傅逸聪更是让人长期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这些设定合理么?能让读者心甘情愿的接受么? Ronald A. Knox 的推理小说十戒中说到不可以有中国人角色,那是他们心目中中国人都神奇无比,能穿墙遁地读心透视,反正就是各种神仙术。可这套书里的各路催眠师离神仙术有多远呢?一个人被催眠师花了十分钟催眠之后就相信自己是僵尸是鸽子,然后心甘情愿的去死?在这样的设定下,如果夏梦瑶只是偶尔出去杀个人权当娱乐,十个罗飞也抓不住她。

  在这样的设定下,整本书还没有找到道德支撑。之前在暗黑者最后,罗飞是如何意志坚定的想要依靠法律的力量惩处犯罪啊。现在呢,夏梦瑶逃逸,涂小猫自尽,刘宁宁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些也许都合理,但这弱化了罗飞的整体形象。在《死亡通知单》中案件的精妙固然令人叹为观止,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导向。只有法律有资格惩处犯罪分子,任何个人都不能越过法律自己解决。这是一道绝对的红线。但在本书中傅逸聪这样亦正亦邪的人,用犯罪分子来吓唬梁音,并自认为守护梁音。这种行为并没有被罗飞否定,这是我最失望的地方。

  最后说说“心穴”。这不就是简单的堵不如疏么,大禹治水那会儿就知道的道理,还搞什么心桥,还要不断的加固心桥。心理问题如果不从核心解决,终将成为绕不过去的巨大问题。整个理论在根基上就存在着巨大的问题,罗飞这么聪明的人能看不出来么。

  对周浩晖还是非常期待的,希望周大能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八):催眠?很神秘!

  催眠师是一个很神秘的职业。不知道你们怎样想,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我的印象中催眠师手里的那个吊坠拥有着魔力。躺在一张床上催眠师嘴里念念有词的晃动着手中的吊坠两分钟,你会进入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催眠师为你设定好的空间。然后催眠师问你什么话,你会不经过大脑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你所看到的或者是在大脑最深处最害怕的,亦或者是在你的记忆中你最不想记起的事情,最后在催眠师的一番暗示下你会解开心中的结,彻底的把心中的一些释放出来!这就是催眠师帮助人们走出阴影的最佳方式。 然而有一些催眠师他们坏了良心帮助一些坏人最一些损人不利己的勾当,这些催眠师被人们称之为邪恶催眠师。其实在这个世界里最可怕的不是你是什么职业。也不是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而是为了一己之利去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全书一共3部,每一部的故事都非常的精彩,虽然我对书中催眠师所做的事情感到很困惑,依然喜欢这套书。喜欢故事情节的发展,喜欢作者奇妙的构思,喜欢内容的独特,喜欢逻辑思维的严谨,虽然有一点点的生硬但不会影响到这篇故事,有一点点的小瑕疵才算完美吧!毕竟瑕不掩瑜嘛!我看过很多这一方面的书,只有这一本真的让我有一种看过第一遍还想看第二遍的冲动,如今的作者都是一窝蜂的追穿越,正面穿完反面穿,古代穿完现在穿,只有这本书是正常的,其实在全世界的穿越中有这么一本书,确实让人的眼前一亮。我觉得这样的书虽然说在里面学不到太多的知识,不过作者写的是很认真的,穿越的虽然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只是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会误导孩子历史,明明历史上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而在某些穿越小说中却说荆轲把秦王刺死了,这样的小说让中学生们看过以后再考试的时候一定会答错,这种误人子弟的小说还是少看一些为好,虽然这本书我看着有着害怕。不过这是一本悬疑小说,害怕是很正常的!哈哈! 催眠本来是一种治病救人的手段,常常心理医生都会用到,而邪恶催眠师3中,催眠师也是利用这种手段来破除三位女孩的魔咒的。3是这套书的最后一本,也是大结局!虽然故事的情节看的有着心酸,不过大结局还是很圆满的,我是一个喜欢喜剧结局的人,看不得生离死别那些感人的画面,所以说那些圆满结局的故事算是情有独钟吧!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九):因为《邪恶催眠师》,罗飞的故事才能继续

  罗飞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这是读完《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后的第一个想法。

  早先读了部分《暗黑者》(死亡通知单),2008年的作品,说实话有些青涩。

  大部分人觉得《暗黑者》是周浩晖的巅峰之作,但其实我更偏爱《邪恶催眠师》。官方说法,这是《暗黑者》的前传。而我的看法:这一部才是周浩晖经历了人生种种后写出的诚意之作、成长之作、成熟之作。

  无论如何,在这里,罗飞的故事才得以延续。

  故事开始时,罗飞已经是18年之后的那个罗飞,冷静、理智又带些孤僻,坐在人来人往的马路边,观察着行色匆匆的每一个人。这个眼光毒辣的刑警,依旧是我们记忆中与Eumenides战斗的英雄。只是现在的故事,属于一群邪恶的,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游荡着的催眠师。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知道,罗飞一定会赢。

  街头的“啃脸僵尸”,以为自己是只鸽子的跳楼者,神秘的催眠师组织……一连串的诡异案件浮出水面,在这背后操控的,竟然是一群平时被人忽略的邪恶催眠师。

  催眠师这个职业,说起来倒有些神乎。我以前从不相信催眠师做的一切是真的,或者说,我一直以为那是一群只活在“传说”中、影视剧中、文学作品中的人。而《邪恶催眠师》用三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加上周浩晖对催眠行业的深入研究与展示,让我对其中奥秘深信不疑。

  为什么人在闭上眼睛的时候能够听到更多?

  为什么明知道街头骗术是假的却依然有那么多人上当?

  为什么有些人懂得沟通就能够得到众人的拥护?

  其实这些都运用到催眠的理论,而《邪恶催眠师》中,毫不吝啬地一一向我们展示。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讲了3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理论最全面,读完等于读懂了催眠行业;第二个故事情节最抓人,一个让人挖空脑袋都想不到的案件竟然因为一件小事情,令杀机蔓延;第三个故事最为简单,但这一次的催眠师有着让人不得不喜爱多面。

  不得不感叹:周浩晖真的牛逼。

  一个天才清华工科男,一个非科班出身悬疑作家,永远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精彩的故事、最奇诡的案件,最彻底的破坏以及最坦诚的揭露,让我们看见,人性的善恶,各自能走多远。

  无论如何,为了能跟这样的悬疑作家,生活在同一片国土上,骄傲!

  《邪恶催眠师三部曲:全3册》读后感(十):再读有感

  这次再读邪恶催眠师已经是第二遍了,第一遍还是高中的时候,随着年纪的增加,对这本书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高中第一次读,花了很多个晚上拿手机一点点看完三部,一步一步离真凶越来越近,越来越接近到真相的感觉让我酣畅淋漓。 再次读这三本书,首先,读书的速度快了不是一点点。因为还记得情节,所以书看起来非常快,每一个案子的发生和解决,都让我忍不住回忆起当初看书的情景。以至于现在让我给初中生高中生推荐书,悬疑类我还是会推荐刑警罗飞系列,就算抛开悬疑本身不说,我觉得这几本书确实会给人以悬疑类的启蒙,以后想起来当时读书的经历也会是一种回忆。 其次,我看见许多人评价说认为这几本小说有夸大催眠的成分,其实我在看第一遍的时候也这样想过,现在读了第二遍,反而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少了。我认为读一本书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呢?就是要真心实意的沉浸在作者所构建的"他的世界"中。看科幻就要相信未来的种种可能,同样,读悬疑也是一样。但这样的想法也并不是让大家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在独立的思考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世界。我们不相信的事情也有很多,但我们不能说他是不正确或者不存在的,催眠就是这样的存在,我们因为不相信催眠的真实存在或者不认同催眠能达到的效果就进行主观上的判断。再者,在读第一遍和第二遍的期间我也读过其他悬疑作家写的关于催眠类的小说。如果说周浩晖写的过于夸大的话,其他作者写的就更加"扯"了,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然我就不说是哪些书了)。书里催眠的存在还有"心穴"这种契机,而打着悬疑的幌子,将悬疑的点扣在"催眠"上,这样的书也有很多。从这一点来看,就算周浩晖这个系列的"催眠"没有那么好,也比"强加因果"要好的多。 因为是第二遍看,所以对情节本身已经没有当时第一遍看那种期待感,但却有一种熟悉感。高中以后读过许多外国悬疑推理小说,让我觉得,大家尽可以觉得国内悬疑推理小说写的不好发展不好,也可以说邪恶催眠师写的不好,但我想说,周浩晖写的"催眠类"悬疑小说真的在中国算是很好的了。 这次评价随意一点,确实也是自己读了很多悬疑推理类书以后反过来对邪恶催眠师的小小感悟,也是对刚接触悬疑推理类的自己的一个怀念。 (当然,我接受任何反驳,只要不骂我嘻嘻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