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光与万物背后》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在光与万物背后》读后感精选

2021-03-22 00:21: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光与万物背后》读后感精选

  《在光与万物背后》是一本由[德]马蒂亚斯·波利蒂基著作,未读·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光与万物背后》读后感(一):爱喝酒的好诗人

  不想你,那时候是幸运

很感谢整个翻译团队翻译了这本诗集,这年头读诗的人啊,我身边是没有,尤其是现代诗,又是一个德国人写的,真是打破了我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翻译的很浪漫,几次都让我捧起这本书又放下,这文字,每一段都很有韵味,那种跨越文化的,中国人能体会到的韵味。

还有,这个作者应该很爱喝酒,写了好多诗都是有酒的,有酒的人都是那种想要摆脱既定身份的人,可以学着去放松的人,真是有意思。

好吧,我也要带着这本诗集去喝酒了。

  《在光与万物背后》读后感(二):诗意地呼吸——译《马蒂亚斯·波利蒂基诗集》有感(其二)

  

我钦佩诗人之笔拥有画出氛围的能力,也对诗人敏锐至极的觉察力叹服不已。《不幸》(Das Unglück)描述的是可预期的不幸终于到来之时,人的心理状态。诗歌既是放大镜,对情绪的观察细致入微;又是慢镜头,将排山倒海的悲伤分离出多个层次。除了最末一句,全诗是一个拉弓般的蓄势过程。等待不幸降临时的心境是纷乱错杂的——既恐惧又焦虑,同时也在自我安慰并强装镇定。在遭受痛苦暴击的刹那,人反而错愕且麻木。直到几周以后,独处无人时,悲伤瞬间决堤。诗歌结尾的“gebrochen”一词有“显现”和“破碎”的双重含义。在本诗的最后一笔,飞箭离弦。诗歌也在此处戛然而止,请读者添上弦外之音。用心体会诗歌情感的过程中,我的觉知也被唤醒。觉知使人安详,安详的心令呼吸深长。

By 一帆

  《在光与万物背后》读后感(三):诗意地呼吸——译《马蒂亚斯·波利蒂基诗集》有感(其一)

  

回想翻译《马蒂亚斯·波利蒂基诗集》的过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呼吸的变化。也许,大部分人呼吸最为深长之时,是在梦乡之时。对我而言,还有潜心翻译诗歌之时。而诗歌与梦境,本就相似。

这一点在我翻译的《回旋曲》(Rondo)中尤其明显。“无话可说,我们沉默”,诗歌的两段皆是沉默。那么沉默之间呢?有从蔚蓝滑向深黑的大海,有斑斓的鱼群,有闪烁摇曳的光点。那么这首诗想说什么呢?第一遍读过以后,我也想问这个问题。没有情节,找不到寓意,情绪非悲非喜,画面不甚明晰,可是那光影、色彩还有声音的涌动偏偏就能浮现眼前,难以言说又充满意味,令人屏息聆听。这样的诗同梦境一样,缥缈空灵,日出以后各种前因后果、人物故事随朝露而去,脑海里只留下一种氛围,朦胧却真切。想要说给他人听,却又一时语塞,即便讲了出来,也原意尽失,只好独自在心头回味。也许诗人想说的,正是一个梦境呢?

By 一帆

  《在光与万物背后》读后感(四):马蒂亚斯 · 波利蒂基的8个趣事:不用手机、光靠地图就能旅行全球,这个老头有点酷!

  

提到德语诗歌,你会想到哪位作家?大多数人会说歌德、席勒、海涅,很少有当代作家。

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德国当代文学圈的一位重要作家、诗人:马蒂亚斯·波利蒂基(Matthias Politycki)。

△ 马蒂亚斯·波利蒂基(Matthias Politycki)

他的诗集《在光与万物背后》刚刚出版,这也是这位德国文坛重量级作家的首部中译诗集,足以丰富我们对当代德语诗歌的认知。

《在光与万物背后》

[德] 马蒂亚斯 · 波利蒂基 丨著

胡蔚 等丨译

2020年12月 未读丨贵州人民出版社

你八成会疑惑:这位作家,似乎有些陌生啊?不来科普一下他吗?

马蒂亚斯·波利蒂基,是德国当代文坛知名的作家和诗人,已出版个人的三十余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杂文等,作品被译为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丹麦语、日语等多国语言。

但是,以上这种百度百科式的官方介绍,真的很难让人提起兴趣。所以,我们找到了关于马蒂亚斯 · 波利蒂基的8个趣事,相信你认识这位又酷又可爱的老头后,会觉得他更像一位亲切的老朋友。

△ 波利·马拉松爱好者·蒂基

酒、酒、酒!

在诗集《在光与万物背后》中,“酒”字在诗歌中直接出现了24次。这样看,波利蒂基真的很爱酒。在路边摊,要坐下来喝一杯:

《街边小吃摊》(节选)饶克战 译他们也盛情邀我,先叫一份烧酒,再来一盏鸡爪:一人抓一只一点点吃尽,从爪尖下嘴顺着趾节向上啃,直到最后嚼光,连一丁点骨头渣都不剩;只有当人们要喝一杯时,才肯暂时放下鸡爪。不喝烧酒不得尽兴。佐以烧酒或许成了一则寓言。

在酒吧里发生意外,也要记录下来:

最后一夜(节选)饶克战 译当我们走出酒吧(四周怒目灼灼)每个人都恨不得痛扁我一顿我要是刚才(承认,所有酒杯中的冰块已经消融)没来这家酒吧多好

哪怕是最后的括号里,也不能忘了红酒:

先于一切(节选)罗梓丹 译先于一切,为了永远,伴你身旁。(还有面包、橄榄、奶酪、红酒。)

2018年,波利蒂基的诗集《诗歌全集2017—1987》在国外出版时,还专门在酒馆里举办了读诗活动。

△ 波利蒂基在酒馆读书活动现场丨图源Vimeo Alexander Tempel

啊!爱情!

诗总是和爱情挂钩,而《在光与万物背后》的第三部分也正是“爱情之诗”。其中,波利蒂基写了两组可以对照着读的、很好玩的诗。这里摘选其中的一组:

有何对策(♂)——男性友人们的建议张为杰 译穿笔挺西装,感时乖命蹇,列清单一张,助跑,别躲着太阳还有:对有些人要讳莫如深。或许管用:胡子任它长,报纸撂一旁,劲歌大声放,让人做顿饭,时而谢绝一位美女:十分抱歉,我没时间。全不顶用:躺着不迈腿,滴酒不沾嘴,寻个爱好来消遣,袋巾色儿要四月相配。最不顶用:忘了这茬随它去吧。到头来还是束手无策。

有何对策(♀)——女性友人们的建议王一帆 译早起然后出门,凝视水面,嗅咖啡豆,涂指甲油,去做头发另外还有:哭泣,热水袋,重生。有时管用:大量倾诉,换个医生,穿上长筒丝袜,把去年的巧克力圣诞老人吃掉,选择性地在道别时说:拜托,您别再给我打电话了。毫不管用:励志的话,疯狂购物,甘菊茶,茴香茶,绿茶,最不管用的是:打定主意,与陌生男人调情。但最后很可能所有方法都有点用,即便作用都不大,时效总是很短

其实,波利蒂基最早开始尝试写诗,也和爱情有关。十六岁时,波利蒂基梦想着能成为摇滚乐队的打击乐手。

然而有一天,他和朋友们都突然爱上了一个姑娘。因为身边不再有能倾吐心声的人,于是他悄悄开始写作——当然是写诗。

拒绝手机!

波利蒂基还是一个旅行爱好者,至今已旅行超过四十多年。波利蒂基每年有半年时间在路上,足迹遍布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喜欢用姓名首字母 M.P. 签名的他,让人联想起那位十三世纪的世界旅行家马可·波罗。

有趣的是,波利蒂基至今都拒绝使用手机,他依靠地图和记事本来安排自己的行程,偶尔迷路,却总能到达。

△ 波利蒂基摄影作品

这么特别的旅行者,我们当然不能错过,所以,预计在今年内未读还会出版波利蒂基的旅行散文集《美丽遥远又野性》。

电线杆之约

1985 年,波利蒂基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至今他已经来过中国六次。

在2018年,波利蒂基还来过一次未读。因为他不用手机和导航软件,而当时未读所在的办公园区内有多幢写字楼,编辑很担心他会迷路。但波利蒂基固执地坚持着自己不用手机的原则,和编辑约定,他会站在某一根电线杆下等我们。

编辑内心:万一他认错了电线杆怎么办……

当然,对于能靠着纸质地图旅行的波利蒂基来说,这只是小case。编辑下楼后一眼就看到电线杆下确实站着这位固执、认真又可爱的老头。

△ 2018年10月,马蒂亚斯·波利蒂基在未读,他手里的书是《美丽遥远又野性》

对东方兴趣十足

诗集《在光与万物背后》中,第五部分名为“远东之诗”,是有关东方国度的诗歌。

波利蒂基把柬埔寨的僧侣、老挝的河流、日本的小酒馆等等,都写进了诗中。从这些诗句中,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对东方很感兴趣的老头。

雨季(节选)柬埔寨暹粒 赖雨琦 译 我们坐在椰子商人的伞下或在僧侣的庙宇废墟上,雨水沿着方形石块的缝隙滴落

不仅是东方的风景,波蒂斯基对东方的文学形式也很感兴趣,他还仿写过日本俳句:

鸦群胡蔚 译且啼且悲号,驱鸦无非空操劳。汝得忍煎熬。*原诗仿俳句而作,共三行,每行的音节数固定为 5-7-5。

在中国不写诗

虽然波利蒂基对遥远的东方兴趣十足,但在诗集《在光与万物背后》中,关于中国的诗歌却并不多。

△2018年,马蒂亚斯与王安忆(上海作协邀请)

或许你会疑问这是为何,连波利蒂基本人也反问了自己,他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

“我关于中国的作品大多不是诗歌。诗歌是忧愁而孤独的产物,我在心情愉悦的时候不写诗。显然,我在中国的大多数时间里是幸福的——这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简单而又珍贵的回答。”

大声读诗,有点魔性!

波利蒂基不仅写诗,还常常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朗读诗歌。

2018年,波利蒂基在南京的一个诗歌节上,朗诵了《空杯》和《我这样的人为何在坏天气里跑步?》两篇作品,后者以其诗歌的格律表现出了奔跑的步伐。这种节奏感让在场的听众被深深吸引,纷纷尝试用德语念出“Laufen, laufen, nichts als laufen”(跑呀跑呀,只管跑呀)。

因为疫情,波利蒂基无法在新书出版时来中国和读者见面。为了弥补遗憾,他为读者朗诵了诗集中收录的三首诗:

《我这样的人为何在坏天气里跑步?》(书中104页)

《黑天使,当你要施人以伤痛,》(书中83页)

《夏时终了》(书中72页)

(豆瓣无法上传音频,请下伙伴移步未读微信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yvKCmo3aad5c7X9O06uUnA,真的非常魔性绕耳的诗歌朗诵)

一首任性的图形诗

这是诗集《在光与万物背后》中的最后一首诗,一首任性的图形诗,并且波利蒂基拒绝给出任何“说明”,全靠你自己理解!

从这首诗里,你读到了什么?

你觉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欢迎来评论区,说出你的答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