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摘抄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是一本由[澳] 肖恩·卡拉汉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一):最好懂的领导力作品
不管你是怎么认为的,反正我正为这本书是最好懂的。
市面上的领导力作品很多,而且有不少大师级的作品也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了,例如沃伦•本尼斯的系列作品。但不知道是文化的差异还是翻译的问题,始终都觉得这些作品读起来有些费力,尤其是很多作品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更是让人难以感觉到其精妙之处何在。但手上这本《不会讲故事 怎么带团队》我认为是个例外。
首先,这本书有一个很明确的中心:讲故事的能力和领导力。会讲故事,的确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我认识的很多优秀的领导者都很会讲故事,而且这些故事或是会给人以启发,或是能够激发团队的斗志。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就列举了会讲故事对于促进领导力的5大好处!然后,这本书又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教会我们如何训练出优秀的讲故事能力,这实在是极好的。凡是不教给人实务技巧的经管图书,都是在耍流氓。显然这本书的作者很实在。
其次,这本书非常好懂。这本书不就是在讲一个又一个的好故事吗?人人都会听故事,只要讲故事的人水平高,大家都能明白你想要传达的信息。整本书都是利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串起来的,作者或许是不经意地在讲这些故事,但读者们都会发现他的言行一致,并信服其观点的正确性。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二):让自己变得有趣
团队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都有所感悟,一个团队可以说可以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但是,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性格各异,做事风格各异,正是这不一样的队员构成了这样一个团队,管理起来才需要技巧。
不管有没有入过职场,我们都应该知道,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所要做的并非是实际操作,而是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用独特的方式讲给下属或者新入成员,但是该用什么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呢?才能够让员工听进去,真正学到东西呢?
在开会时,在培训时,我们会知道,当领导或者主持人等讲纯道理或纯理论时,在座的听众是没有听进去多少的,大多的时候都是在神游,所以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得用一个有趣且生动的办法来讲解才是实在的。
这本书就是关于用故事来带领团队的一些知识,或者说是作者关于故事的理解。
通俗的讲,我们应该都喜欢听故事,小时候,我们在爸爸妈妈生动的故事下入睡,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等。长大后,我们渐渐的喜欢听各类故事,不管是喜剧类的还是悲剧类的,似乎我们都能够代入情绪,仿佛自己置身于角色之中,这就是故事的魅力所在。
但是,要讲好一个故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职场上需要的是生动且激励的故事,把握好员工的心态和整个会议的时间和主题,让故事融入到这种环境之中是需要技巧的。
我们在不断努力,不断让自己更优秀的同时,也需要让自己变成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让自己有趣一点。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三):事半功倍的故事
大学里,我辅修商科。商科的课程中,常常有各种各样的案例。很多年后,虽然我没有从事商科,但对其中的若干经典案例仍然记忆犹新,以至于有朋友和我提起自修某门商科课程时,我随口能说出其中的经典案例,令朋友刮目相看。其实,因为不实践,当时学过的很多规则、准则,我大多都已遗忘,但案例我依然记得,还记得这些case study的某些结论。这就是故事的魅力,只是我们当时用的是案例(case)而不是故事(story)。
全书分三篇十一章。
第一篇“为什么你要学会讲故事”,讲述了故事的力量和故事的重要性。作者发指出一个问题,有几个人能记住公司的战略?而且能够毫不犹豫地说出其中的意义?如果没有经过刻意的背诵,估计不会有人做到。但是如果把战略和故事结合,记忆就简单多了。正所谓理解地记忆,而故事是对理解的最好帮助。
第二篇“成为讲故事高手的武林秘籍”,作者分别从发现故事(找素材)、记忆故事(真正地理解)、分享故事(讲故事的技巧)、更新故事(学会用新故事代替)四个方面向读者展示如何讲好故事,并强调了刻意练习。
第三篇“成大事者都会讲故事”,讲述的是如何将在第二篇中练习到得到的讲故事技能系统、坚决地运用到工作当中。
不用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人人都爱读故事。书店里,fiction的销售量绝对远大于non-fiction(正常性状下的图书市场)。只是对我们来说,我们爱读故事,但很多时候却没有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应用这些故事素材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这些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如同投石入水,虽然激起了一圈圈涟漪,但是时间过去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我们没能将故事流传出去,为我们自己服务。而真正的高手,他们却能对这些故事应用得得心应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如同打出一串漂亮的水漂。
这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而言,通过讲故事提高团队凝聚力。对于非管理层,学习讲故事的技能,也可以帮助我们把家庭关系搞好,毕竟家庭也是一个团队。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四):会讲好故事,就会铸就好团队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当上司在上边认真发言,总结,规划。下属却在下边无精打采。觉得这一系列的讲话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当你的员工总是在工作上出错,却屡教不改。你无论怎么讲道理,员工依然不以为然,这些事情,在职场中都存在着。
一个好的团队,领导固然是很重要的,领导不仅仅要有带领团队的能力,而且还要学会如何让员工有团队意识,从而提高团队的效率。这就需要领导会表达自己,学会诉说,学会讲故事。《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模板。就好像学生时代,大家很多时候不喜欢老师讲课,而更多的时候喜欢他们讲一些过去的事,再引入到课题,这样学生就会充满兴趣,而不是一味地讲知识点,而忘了结合实例。领导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时候一个真实的案列,一个身边的故事,你讲给员工听,你完全可以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包含在这个故事里。道理谁都懂,但是道理大家也都挺厌倦了。真正好的故事,会让员工激情振奋,从而激发创造力。
这本书清楚仔细地讲解了我们为什么要以讲故事来带动员工,带领一个好的团队。讲故事谁都会,可是如何讲,是要有技巧性的。故事不能反复讲,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制造故事。而故事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不讲,这也是要分清楚的。讲故事的时候如果像好朋友聊天一样,也是能拉近员工鼓励的一个好方式。本书共给我们讲了32个故事,教我们如何用4步就讲出一个打动人心,激发效率的好故事!
讲故事就是分享一个经验,而把你想告诉员工的话,都隐藏在故事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而当一个领导能讲出一个完美的故事,分享给员工一个有价值的故事,员工自然会觉得这个领导是有能力的,觉得自己在一个十分优秀的团队,而正因为自己身处这样的团队,才能充分大发挥自己的才干,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
看完整本书,觉得自己从中收获了不少,虽然我不是领导,但是我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将来更好地和他人沟通,以怎样的方式来和对方聊天会让对方觉得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你现在是领导,而你带领的团队还不太让你满意,那你可以试着去读一读这本书,它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收获,让你的团队变得更加优秀起来!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五):如何讲故事
我们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听外婆讲故事,听妈妈讲故事,逐渐长大之后,我们听老师讲故事,告诉我们要如何好好学习;后来听领导讲故事,让我们知道如何好好工作,好好为团队做贡献,但如何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呢?最近在这本名叫《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的书中找到了答案。
讲故事的目的在于如何有效的沟通,提高团队的沟通效率,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目的,看过大量写在目录之前的推荐语之后,着实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全书分为两个大篇,第一部分是让读者搞懂,为什么要学会讲故事,也就是讲故事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便是满满的干货,告诉我们要如何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会讲故事真的重要吗?我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读第一部分的,我们或多或少总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作者首先就提出了“道理讲得好,不如故事讲得好的观点”,我们听了太多枯燥乏味的大道理,怎么能让大家接受我们的道理,然后依照执行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或轻松,众人哈哈一乐;或严肃,大家静心思索;无论哪种方式,想要达到的目标,比如书中介绍的,乔布斯的例子,他是苹果王国成功的缔造者,但是他最喜欢用的方式也是讲故事,用这种方式,在倾听的过程中,使大家认同自己的观点,这就引出了第二部分怎样让自己的故事更加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读过有武林秘籍之称的第二部分后,想让自己的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更加生动有趣,那么最重要的一定要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靠着死记硬背是讲不出好故事的,但是缺少了积累同样是讲不出动人的故事的,这个就与高考之前考试让我们拼命的积累素材是一个道理,听的多了,肚子里有材料了,这样才会有好故事。一味的堆积和沉淀也并不是万全之策,更要学会分类、总结、更新,将不同的主题归纳出来,这样在于别人侃侃而谈时,才能随意抽取游刃有余的应用。
将收集故事和讲故事变成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中虽然用生动的实例传授给我们了很多讲故事的方法,但是想要真正领悟其中的奥秘,还是要不断结合自己的团队去探索最适合的方式,才能学以致用。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六):小故事大道理
一个好的故事能改变人的一生,一些适合职场人士的小故事对你的职业生涯有重要意义,一个好故事而董事也能让你带好团队。
《不会讲故事,怎们带团队》讲的是故事在团队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带领你学会讲故事,让你从团队领导者成为领袖。这本书在讲故事和讨论的篇幅上大概是这个比例为1:3.当你需要表达你的一个想法时,那么首先去寻找一故事来支撑它,同时让它更形象、更生动。这里的故事五花八门,基友个人经历、科学研究、商业案例,也有介于他们之间的各种故事。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打基础,作者会帮助理解,讲故事在职场当中为什么那么重要。第二篇,讲故事的技能中4个步骤,分贝时发现故事、记忆故事、分享故事和更新故事。第三篇,讨论如何将讲故事及鞥系统的、坚决地运用到工作中。
讲故事跟人类一样古老。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一直在讲故事、听故事。从最早围绕篝火而坐,听部落里的长者讲故事,到现在看电视、看电影,或者阅读各种故事、小说。
在并不那么漫长的个人历史中,我们也一直在讲故事、听故事。我们从小听父母和幼儿园老师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给小朋友讲故事,给同事讲故事,甚至给旅途中遇到的陌生人讲故事。
我们离不开故事。离开故事,我们不再是人类。哲学家理查德·科尔尼说:“讲故事对于人类之基本,就像吃东西一样。实际上,事物使我们生存,而故事使我们的生命值得生存。故事使我们成为“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学者们就开始研究故事。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管理学者才注意到组织中的故事。传递“隐性知识”是组织叙事最早被注意到的功能之一。就像人类的祖先创造神话来理解世界一样,在组织中,我们创造关于组织领导者的神话,来理解他们的“神力”,或者解释为什么他们最终“走下神坛”。我们也创造关于对手的故事,来解释他们为什么降价或者退出一款新的产品,来理解他们为什么领先或者落后我们。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想成为高超的讲故事的人,必须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首先,你要找到合适来讲述故事。然后,你的吧这些故事组织起来,以便到时你能迅速回忆起来。再然后,你要用一种能使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分享故事。最后高超的故事讲述者需要及时更新和淘汰他们的故事。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七):讲好故事真的能带好团队吗?
对于讲好故事真的能带好团队吗?这个问题,《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这本书给出了最佳的解释,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者怎么说?
作者首先通过彼得的故事来说明好故事能抓住听众的情绪,从情感上打动听众,从而实现很多领导者肩负的责任。
好故事帮我们看到“盲点”,也就是说故事可以来提高员工的敬业度和工作积极性,首先经常分享描述一个人的工作如何帮到客户的故事能极大地影响工作产出,也就是说提示工作能激发人内心的力量,创造更大的产出;通过讲述进步故事能将多数人通常看不见的东西呈现出来,而这些小小的胜利、认可、尊重、融入集体和提升技能即能鼓舞员工,也能让员工感受到领导在关心他们的工作,当然你也能时刻掌握你部门的运行状况。而通过信任故事,可以建立对员工的信任,使其更有优秀的表现。
好故事激发行动,你可以通过系统性的激励人心的故事,正如苹果公司定期地在零售店分享故事,以此来激励员工打造极致的客户服务体验。当然为了激励员工工作,领导者必须事无巨细地分享故事,故事要具体和明确。
当然好故事可以使我们的工作重蹈覆辙,把以前经常犯的教训变成故事。工作的节奏有时非常紧张,以至于我们常常挤不出时间来反思我们曾经完成的重要项目,我们却可以通过回味汲取有价值的教训,故事可以帮助领导者实现这一点。
除了避免重蹈覆辙,还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故事澄清事实。如果遇到错误的传言,你想用事实来纠正人们的认识,然而这种想法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而单单拒绝一个虚假的故事往往只会适得其反,澄清事实的更有效的做法是讲述一个新故事。
用我自己的想法来说,从出生,我们基本上都是靠父母的故事入睡,故事是父母让我们健康成长的武器,而上学后,我们喜欢看寓言故事,看历史故事,从故事中得到成长,所以工作后,我们依然喜欢听故事。故事可以让我们听着更舒服,也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教训等,而如果通过枯燥无味的一些话语,员工只会昏昏欲睡,或者左耳进右耳出,基本上不会将领导的话放进心里,所以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管理好团队!
管理者,醒醒吧,别在用枯燥的理论来管理员工,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管理团队吧,如何讲好故事,看看这本书,你能讲好故事!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八):公司leader的枕边书
这本书是澳大利亚的作者写的,作者是一个专门给公司做培训咨询的公司总裁。苹果,IBM等世界500强公司都在用他的培训课,是国际知名商业故事咨询公司创始人写的书。很多大企业的总经理或者是主管都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还有什么比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更有价值呢 ?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13年一线培训的精华,12类问题的解决模板,32个真实故事,四步帮你讲出好故事,从团队领导者变成领袖。这个公司为全球领导者开发现和讲述有影响力的故事,其商业故事培训课程,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日语,意大利语,韩语,荷兰语,波兰语,土耳其语,印度语,泰语等11个语言,覆盖70多个国家,其客户包括IBM,微软,壳牌,毕马威,戴尔等众多世界500强的企业。
说在这本书里分享了很多故事,来说明他的观点,整本书深入浅出,读来也饶有兴趣,他分享了与领导力有关的六种故事,以此来帮助领导者理解在工作中讲故事为什么如此重要,而且说也重点关注口头故事的讲述,他把他视作达成结果最有效,也最有易于使用的工具,此外他也分享了讲故事和你能催生至关重要的意义三角,后者是领导者必须要理解的概念,他在书中摘引了大量关于讲故事的研究,以此来增加可信度,他喜欢深究这一领域内的一些流行的观念和认知,结果是他要么找到了能够支持的原始研究数据,要么就把一些虚假的信息和物节目除了调,我很喜欢这种做法。 这本书总共分两篇,第一篇是讲为什么你要学会讲故事?第二篇是讲成为讲故事高手的武林秘籍,总的来说是跟中国的当代社会相情况有了密切的贴合,第一篇总共有三章,主要是讲讲道理,讲得好不如故事讲得好,口头故事让影响力更有力,要做大事,必先学会讲故事,提出讲故事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案例,嗯,讲书讲故事,在领导力的过程中的作用,第二部分主要是技能方法篇,总共分了5章,从第四章到第八章,通过讲发现记忆和分享更新,可以练习来提高,真正的故事,高手的等级
相信这本书对于公司的领导者都十分的友谊,因为这32个真实的故事,教你用四步讲出一个打动人心,激发效率的好公考故事,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还有什么比提高工作效率更有用呢!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九):现在已没人有耐心听乏味的故事
社交媒体兴起,除了带来了各种八卦、鸡汤、段子,还带来了大众对听说、阅读的审美疲劳。现在已没人有耐心听乏味的故事。只要开头干巴巴,故事不够生动、吸引,你的故事就只能是自嗨了。 想要做大事,先要讲故事,优秀的沟通者都明白一这一点。以一个故事作为演讲的开始,然后自然的切入到演讲的主题,这能容易的吸引听众注意。即使这样,要讲好一个故事并不易,要么是会觉得没好故事可讲,要么是故事变成了自我宣传,要么是故事大而无当。事实上,很多生动形象、容易引起共鸣、充满感情的小故事,能容易被人理解,激发情感,进而激发行动,达到讲故事的目的。 作者分享了创业早期承接的一个实施领导力项目。通过在一家医药跨国企业内大规模搜集了大约100个表现正面或负面领导行为的故事,最后胜出的却是一个很平淡故事。一个很普通的员工,每次去办公室找上司,都会发现上司在忙着。然而,只要上司发现她在门口,就会安排她坐下,专心听她讲话。这个故事很平淡,却很感染人。有很强的画面感,引发共鸣。 原来好故事是这样,按照作者的12个故事模板,再也不用凭推理、论证和逻辑来传达想法。我会讲好故事。
《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读后感(十):没有什么事,是一个故事解决不了的
2016年,我做了一段时间婚纱摄影。在研究市场工作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找这个行业的意义。表面上的留住美、表达爱,总感觉还差了点儿。直到发生了一件事…… 那天一个销售主管跟店长汇报,说带顾客看最新的室内实景时,发生状况。这个顾客在离开实景现场的时候,痛哭流涕。销售主管以为是介绍过程中说错了话,一个劲儿的安抚道歉。等顾客情绪平复了,看着他说:你的服务没有问题。主管更诧异了,估计当时肯定一脸懵逼。那个女孩接着说:我只是太喜欢这里了,这就是我梦想的拍婚纱照的地方…… 听完销售主管的讲述,我们都沉默了。那个实景场地用了两年时间,花了几千万,所有道具都从韩国和欧洲采购,连装修工人都是从韩国赶过来的。但这一切都不如这个故事有感染力,同时,这个故事也重新诠释了这个行业的意义。它承载的不仅仅是美与爱,还有——梦想。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了故事的力量。当然知道故事厉害的人也很多,书也不少。我也看了几本,个人认为,最值得推荐的就是卡拉汉的《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这本书让人信服的地方在于两点: 首先,作者本身在IBM这样的大型企业中担任过管理岗位,深知组织和团队需要什么样的故事;其次,作者最终开了一家以故事为业务主体的咨询公司,实战案例比比皆是。 除了资历靠谱,书写的也挺顺畅。从为什么要学会讲故事,到成为故事高手的武林秘籍。卡拉汉娓娓道来,几乎全部用故事进行讲述,不负故事高手之名。更为现实的意义是:和书名一样,这本书直接针对的是可以解决企业和团队问题的故事。 就像开头我说的那个拍婚纱照的故事,寥寥数语就说明了一个直击问题核心的事实——客户认知到底是什么。如果不是故事的画面感、代入感以及情绪感染力,想把这个客户认知说清楚,得是多难的一事儿? 这就是故事威力强大的地方,所以——没有什么事儿,是一个故事解决不了的——实在解决不了,就两个…… 这本书也是团队管理者的修炼秘籍,通过发现、记忆、分享、更新——四步法,成为一个信手拈来的故事高手,成为团队核心。这个过程当然没那么简单,卡拉汉搬出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和艾利克森《刻意练习》,又给出了进阶的7个段位。 具体的故事和秘籍,建议看看这本书。无论你是团队的管理者或者只是团队成员,掌握了讲故事的能力都会让你成为焦点,并影响他人。我们天然对故事感兴趣,所以,还等什么呢? 故事的力量:《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 ——END—— 我是削寒,状态管理践行顾问 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践行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