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1000字

2021-04-02 04:30: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1000字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是一本由[英] 玛琳娜·柳薇卡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一):杂感

  “我是在对潜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黑暗一无所知的状态下长大成人的。”

  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为什么妹妹和姐姐的想法会截然不同,因为经历不同。而在好时光里长大的孩子天真地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和善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睹人性邪恶的老一辈会死去,只留下纯真想法的青年独自毫无防御地面对这邪恶的世界。这样真的好么?过去的人在疯狂境地犯下的错可以这样轻易地原谅和遗忘么?

  也许这就是我们阅读的原因:了解历史的黑暗,原谅痛苦但要永远铭记,并且保持警惕,不要再堕轮回。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二):平淡中的不平凡

  完全是被书名吸引试着去读的,没曾想阅读的过程如此流畅,以至于我不忍放手一气呵成两天读完。整本书充斥着低调的黑色幽默,打打闹闹的家庭闹剧,八十多岁的老爷子迎娶三十六的性感金发乌克兰姑娘,老头的两个女儿极力反对从一对仇人转化为战友同仇敌忾,坚决要把这贪婪的婆娘赶走,老头理想主义般的爱情,不断地被现实打垮,却又总是产生憧憬......真本书思路清晰,笔触幽默,什么都没有明说,可是却义无反顾的流露出一种近乎于悲伤的色彩,尤其是结尾,大女儿和她妈妈在集中营度过的悲惨的一段生活让我浮想联翩,总是战争惹的祸,这不禁让我对二战期间俄国、德国之间的巨大洪流产生了新的兴趣,总体来说是本不错的书,当成小说来看的话消遣度欠缺,但要从背后的含义来看其实是有心思的,我挺喜欢。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三):图文推荐

  ★英国图书榜销售冠军之作。

  ★畅销32国的黑色幽默杰作,令无数读者笑中带泪。

  ★《卫报》《经济学家》《独立报》《泰唔士报》《洛杉矶时报》等媒体专文推荐。

  ★该小说荣获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喜剧小说奖,是该奖项首位女性得主获奖作品。

  ★2005年机智小说奖获奖小说,布克奖、橘子图书奖双料入围。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四):向太阳敬礼

  和《禅与摩托车的维修艺术》的书名一样,乍一看以为讲的是拖拉机简史 其实不然,这本书以家庭的琐碎和往事为主线,穿插着尼古拉写的《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某种程度上是在映射,映射现实,也映射往事 娜迪娅于二战出生,父母和姐姐以前并未讲述过多关于战争和苦难,但是这些都在八十四岁的父亲娶了一个三十六岁乌克兰女人之后引发的家庭争吵中一一浮现 苦难的讲述有很多种,可以压抑,可以平淡,可以幽默......有人评论看这部书从第一页笑到最后一页,我感觉可能是因为我笑点高所以没笑出来???也可能是我没读懂吧 黑色幽默的荒诞在这本书中体现的还是很典型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这类书读的比较少 饥荒,农业集体化运动,集中营,二战...诸多苦难透过幽默的叙述显得不那么沉重 可是有两个描述我印象深刻,让我惊讶的是一个妇女在大饥荒的时候把自己的婴孩吃了,让我惊奇的是娜迪娅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因为无法补充足够的营养在苹果里插了个铁钉,说是这样有维C和铁元素。 在现在看来是多么难以置信,但它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说:“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老年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

  引用这句话显得我有点矫情,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什么人间所谓的苦难,但是我愿意透过文字去看苦难的历史,去看人间百态,借此来丰富我自己的人生阅历

  书的结尾是尼古拉说的“我在向太阳敬礼”,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活着是一种奢望,能够活着就是胜利。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该向太阳敬礼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五):人啊人

  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小说之一。

  独特的语言风格、层层推进的节奏、细节上处处呼应的巧思、克制而从容的叙述(冰山只露出了水面上的一小部分,但是你能隐约感受到水面之下、它那令人窒息的庞大阴影),构成了这样一部精巧的艺术品,用宋玉的话来说,就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一个让人挑不出缺憾的美人。

  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甚至把它写在了《撒旦的情歌》的附注里:人可以爱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吗?确切地说,这里的“不喜欢”可能更接近于“看不上”或者“不符合自身道德标准”。《撒旦的情歌》我看得很费劲,简直有点看不下去,一个原因就是作者对于爱情部分的处理是直接做了简爱弗农、萨巴斯钦爱乔这样的设定,当我按照自己一贯的做法把书中人物划分为我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两种时(我经常会不自觉地这样做,因为心理发育还停留在非黑即白的水平,难以处理复杂的人性),我发现自己完全无法理解那么好的简为什么会爱弗农这样的人。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里除了出场即去世的母亲,大概没有一个符合我超高道德标准的好人。作者的写作是如此客观而又犀利,甚至对自己也没有笔下留情。然而她又是如此包容,她本可以把让他们全家陷入麻烦的、讨人厌的瓦伦蒂娜塑造成一个一无是处、人人得以口诛笔伐的坏蛋,可她仍然对瓦伦蒂娜抱有理解和同情,能看到她的不得已。对其他人的描写也是如此,有闪光的部分,也有可鄙的部分,它们都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立体的形象。画虎画皮难画骨,作者的刻画却让我觉得,我真的认识这些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仍然不认同,但是能理解,并且知道自己不应该对此妄加批判。我看到过去的经历是如何在一个人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这些印记也许让这个人变得不那么讨喜,可是那就是他或她的一部分,无法消除、无法摆脱……无法重来。和平宝宝和战争宝宝都没有错,存在即合理。而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历史的沉重,同时关注着自己的小悲欢,这并不矛盾。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六):从简史中来,往简史中去。

  /闰闰

  作为一本简史图书,是需要提出一点批评的,毕竟太简了,比常规的极简还要简单。关于“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具体内容,可直接翻阅:P52, P71,P72,P108,P109,P110,P116,P117,P124,P198,P210,P273,P274(无等)。就这些,足够满足各位冲着简史去的,而且还有和美国拖拉机的比较,那乌克兰或者是欧洲的拖拉机是遥遥领先(看完这十三页,你还是不知道拖拉机是个啥,都有啥物理构造,简史嘛,而且比极简的还简嘛)。同其他简史有点相近的地方是:时代背景,以及与此简史相关的人物事件等等,就是篇幅较多,占据了除上面13页之外的所有内容。从简史角度而言,我一定只给一颗星,四张A4纸就可以定稿的内容,偏偏印成了将近三百页的图书,太浪费了。

  《时间简史》《物理简史》《人类简史》《电影简史》《欧洲简史》等等,和《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究竟区别在哪里,两个定语嘛,凸显的是“乌克兰”,这一“欧洲之门”(出门左转可以去看那本蓝封面同样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该国2000年史#不简#)。为什么拖拉机简史会发生在乌克兰,而不是乌拉圭,离欧盟近,而且政治经济等等落差较大,语言好像是个问题但也不太是,欧洲大地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边界太模糊。

  拖拉机何去何从,至少在我日常生活中已经看不见了,去乡下的时候,而且还能见到一两次;乌克兰何去何从,还是交给乌克兰的政府和人民吧,当然欧盟、俄罗斯、美国甚至其他的周边国家,肯定还是会指手画脚,反正我无能为力,爱莫能助;乌克兰人民何去何从,交给乌克兰政府,以及人民个体吧,不论是想往西行的还是继续留在国内的。

  让我们在简史的收尾处收尾吧:“……,世界性的动荡不安和破产风潮进而成为德国法西斯主义和俄国共产主义兴起的因素之一,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冲击几乎是人类走向毁灭。所以我把这种思想留给你,亲爱的读者。使用工程师们发明创造出的技术,但要心怀谦卑,多加思索。决不要让技术成为你的主人,也绝不要利用它去统驭他人。”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七):从波提切利式上等乳房到《丰乳肥臀》

  由一篇关于波提切利式上等乳房的微信文被安利过来,看到封面的那一刻,就已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诙谐。编辑的角度讲,从封面设计到排版再到内文的细节,都很到位,外封插画实在可爱。阅读体验上,鲜少读过英国当代小说的我顿觉耳目一新,又十分熟悉,书中关于生活细枝末节的小幽默,无不令人想起休•格兰特影视作品中那些絮絮叨叨又总是拐弯抹角、不说到点子上的对话,你不会捧腹大笑,却会闷骚地时不时咯咯几声。亲情是本书的一大主题,也是牵住读者的情感粘合剂,在从未发展成剧烈冲突的各类吵吵闹闹中渐渐酝酿成了一杯美酒。 同时牵动读者的好奇心的莫过于作者时隐时现地穿插了乌克兰那段动荡的历史。读过这部小说,方得知乌克兰1932年的大饥荒,且有成百上千万的人民被饿死。那并不是因为天灾,纯粹是斯大林政府用一种违背人性的理念去统治它属下的臣民,认为唯有苦难能燃起他们的斗志,净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接受集体农庄。将他们辛苦劳作的产物全部收走,用以在西方大国面前得瑟显摆。 生于饥荒年代的这些人,即便老了、长大了、富裕了,依旧保留着囤积粮食和财务的习惯,仿佛那种饥渴已成在他们的内心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唯有不停囤积,方能填补这空洞,抚平焦躁。书中的父亲、母亲、姐姐、后母无不如此。这种饥渴是点燃全书各类矛盾的火种。主人公与姐姐从小到大的矛盾,源于她是在物质充裕时出生的“和平宝宝”,而姐姐则在年幼时尝尽了饥饿和战争的恐惧。主人公受英国文化熏陶,叛逆而独立,所追求的也是远离一日三餐的政治工作。而姐姐却十分留恋家庭,终日汲汲营营,为钱财上的得失斤斤计较。两人在价值观上最根本的鸿沟造成了他们吵嚷不休的日常。而父亲这段意外的黄昏恋,也莫不源于他对丰乳的痴迷----对于曾经从饥饿的鬼门关逃走的人来说,一副丰满的躯体,尤其是那对波提切利式的上等乳房,足以在一颗年老孤寂的心里卷起惊涛骇浪。进一步说,后母那些令主人公讨厌的习惯--消费无度,囤积廉价货,打扮花哨,爱慕虚荣--也都是那一时期乌克兰物资和精神匮乏所带来的对西方文化的曲解。 这本书虽然讲述了异国他乡的故事,却时常让我想起多部中国文学作品。当然,关于饥荒,我读到的更多是身临其境的残酷描写。《丰乳肥臀》里那段叙述真的把我看傻眼过:一个女人为了吃饭豆皮面,一次次向无耻的男人出卖自己的肉体,最后被豆皮面撑死了;还有一个女人,像条饿犬一样跟着绳上系着的一块馒头疯狂地奔跑,终于把馒头扑倒在地狠命往嘴里塞,完全不理会自己正遭受强奸…… 每一段饥饿史都伴随着对丰乳肥臀的崇拜。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八):《乌克兰拖拉机简史》饥饿与丰满

(图片来源于网络)

  84岁的老父亲要结婚了!

  就在母亲去世两年后,这个蠢老头儿竟然被36岁的妖艳女人所魅惑!

  那个被他赞美为“波提切利出水的维纳斯”的妖女,有着“金色的头发,迷人的眼睛,上等的乳房”!这个叛徒,这个好色的老牲畜,他可真敢说啊,什么上等的乳房!

  听着电话里老父亲的描述,已值中年的女儿怒火中烧。什么?那个女人竟然坐在父亲的膝头上,听任他抚弄她那上等的波提切利式的乳房?

  没错,上面这一幕就发生在《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这本书的开篇。可见,这本书真的不是枯燥的理工男读物。当然,也不是一本带颜色的无聊恶俗小说。

  如果非要给这本书定位的话,《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应该是一本穿插了游子思乡国的历史书。就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作者用家庭琐事串起一个国家的历史:农业集体化、大饥荒、残酷的大清洗、乌克兰独立运动、德国纳粹的入侵、集中营的杀戮······

  书中的老父亲,在年轻时与妻子及两个女儿从乌克兰移民英国。在英国生活了五十年后,他选择与36岁的乌克兰女人结婚。

  这个女人带着儿子,在英国正面临被签证过期被驱逐的局面。结婚,没错,即使结婚的对象是一个又蠢又好色的老男人。但结婚可以让她和儿子留在英国,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生活水准,而不用再回那个乌烟瘴气的乌克兰。

  乌烟瘴气?是的。女人在乌克兰的丈夫是理工学院的院长,是院长又如何?为了儿子还是要无所不用其极的留在英国。作为院长的丈夫,也毫无办法只能支持。毕竟在乌克兰,他给不了女人想要的生活。并且,女人一漂亮,就能让你原谅她许多事。

  年轻时就离开故土乌克兰,且未能保护好妻女的老父亲,将与妖艳货色结婚这件事当成解救她的光荣任务,弥补自己当年对妻女未尽义务的遗憾,当然也不刨除自身的好色因素在里面。

  可笑的是,就在老父亲把这枚毛茸茸的粉红色手榴弹扔在家庭中任由其爆炸,搅得两个女儿与谣言女人大吵大闹时,他开始写一本书,叫做《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拖拉机必须始终被当做大自然的辅助者来使用,而非大自然的驾驭者。拖拉机的工作必须与气候、肥沃的土壤及农民的谦恭精神相和谐,否则它就会带来灾难。”

  女人几乎花光了他的财产,对他恶言恶语,甚至动起手来。老父亲一面向女儿抱怨新婚后的生活,另一面又对此不采取任何行动,就在被那个女人践踏过的母亲花园的旁边,安静的写书。

  母亲的花园里,粉玫瑰和红玫瑰与旋花类植物为争夺地盘而一较高下,树上挂着沉甸甸的果实。胡蜂和飞蝇在被风吹落的果子上大快朵颐,雀鸟享受着小昆虫的盛宴,嗡嗡叫的肥肥的大黄蜂奋力钻进顶花张开的唇瓣中······

  在母亲年轻的时代,乌克兰饿死700万人。如今的生活再也不用担心饥饿,但在母亲的花园却让一家人不用为食物担忧。

  而那个同样从乌克兰走出来的妖艳货色,没有遇到过饥荒与大的磨难,只知挥霍。身为社会学教授的女儿怎能忍受这样的人来僭越母亲的位置呢!

  最终,妖艳货色与老父亲成功离婚,同原来的丈夫回到乌克兰,所有风波归于平静。

  “绝不要让技术成为你的主人,也绝不要利用它去统驭他人”,父亲在书的结尾如此告诫读者。难忘故土的老父亲,仍然希望乌克兰能够重振当年工业的雄风,尤其是拖拉机事业。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九):战争之下,活着就是胜利

  读完这本书,我心有戚戚焉。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书所讲述的历史,跟我们国家的历史有些许相似之处。 最初见到这本书,是在图书馆漂流书屋的书架上。在一众书中间,这本书书脊上的“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八个大字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但请你不要误会,这可不是一本讲述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书籍。 此书讲述的是84岁的老父亲与36岁的乌克兰难民,同时也是一位拥有着“上等乳房”的尤物瓦伦蒂娜结婚后,他的两个女儿薇拉和娜杰日达搁置长期的感情不和,联手把作为工程师的父亲从风骚妖艳的瓦伦蒂娜手中解救出来的故事。 作者玛琳娜·柳薇卡出生于二战时期的难民营,她的父母都是乌克兰人,乌克兰是她的祖国。也许因为是作家所独有的特性,她选择以祖国乌克兰所承受的苦难作为写作题材,在两姐妹与瓦伦蒂娜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穿插揭示了她们父辈的一些不堪回首的旧事。 原来,两姐妹的父母,其实也是来自乌克兰的难民。他们穿越炮火,在集中营里起草贪黑地工作,承受非人的折磨,最终辗辗转转来到英国定居,才过上了正常的日子。 妹妹娜杰日达曾经希望自己的父母是个英雄,他们的故事最好也由英雄救美构成。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什么英雄,只是小人物罢了——父亲曾经当过逃兵,在坟墓里躲了一个月不敢被别人发现;母亲与父亲的恋爱其实算不上美好,父亲只是在母亲的未婚夫军官不幸去世之后的无奈选择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最终活下来了,“活着就是胜利”。 身处乱世,人若浮萍。我想,在战争背景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活着”就已经是最高的目标了吧。不奢求能够有尊严、吃饱穿暖地活着,哪怕在炮火中担惊受怕、忍饥挨饿,只要能够活着,就行了。 这些最普通不过的人,却有令人钦佩的韧性与勇气。 薇拉和娜杰日达这两姐妹,也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薇拉是“战争宝宝”,她出生于战火之中,住过集中营,还因为犯了错在棺材大小的房间里被关过禁闭。她活得风风火火,是不折不扣的“女强人”,但她内心悲观,看待事物都偏向阴暗的一面。战争已经给她刻下了深刻的烙印。 而娜杰日达则是“和平宝宝”,她很幸运地出生在战后,没有受过那些苦难。她后来成为了一名教授社会学的大学教师,被薇拉嘲讽为“社会工作者”。她表面上倔强、桀骜不驯,内心却还是有点天真而柔软的。她并不知道那段历史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她没有亲身经历过。 我想,在中国,我们这几代的人,和出生在战争时期的人,肯定也有很大的不同吧? 我们没有经历过鸦片战争,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辱华,没有经历过南京大屠杀,没有经历过长沙战役、衡阳战役……我们离那个时代太过遥远,遥远到我们只能从历史书中窥见那个时代的一角。 我们,也和娜杰日达一样,是“和平宝宝”。 幸运的是,我们的祖国已经从战火中走了出来。而本书中的乌克兰,却还是处于动荡之中。薇拉和娜杰日达两姐妹以及他们的父母,幸运地逃了出来,但瓦伦蒂娜以及千万乌克兰人民,还是笼罩在战火阴影下。 瓦伦蒂娜其实也是个可怜可悲的角色,她粗鄙放荡,为了能够留在英国,她抛下在乌克兰的学者丈夫,与84岁的老头子结婚,婚后不仅对丈夫十分恶劣,还和别的男人有染。但不可忽视的是,她其实也是一个受害者——战争的受害者。 战争的影响是如此巨大,让她抛下丈夫,独自带着儿子来到英国;但值得回味的是,战争的影响也可以如此之小——在瓦伦蒂娜的乌克兰丈夫来英国找到她之后,在与薇拉姐妹的父亲离婚后,在她生下了亲生父亲不明的小宝宝后,她快乐地和丈夫回到了乌克兰。 乌克兰的无边战火,让她不顾一切地逃走,却又在生下新的希望之后,决定回到家乡——这就是小人物的韧性吧。 而乌克兰——姐妹俩的父母其实一刻也没有忘记过它。父亲在拯救他眼中的乌克兰难民瓦伦蒂娜时(他最初的结婚理由确实是这个),同时也是在拯救那个在战火中的过去的自己;他在84岁高龄的时候开始写的那本名为《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小册子,更是承载了他对乌克兰的所有乡愁。 而这本小册子,最终也随着瓦伦蒂娜的丈夫一起回到了乌克兰。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本特别的小说。它的语言幽默,时常让人忍不住发笑,甚至还赢得了2005年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喜剧小说奖,但它的题材又是如此沉重;它从表面上来看,只是一本姐妹俩联手对付年轻后妈的小说,但其实它讲述的是战争;只看前半部分,甚至还有点侦探小说的意味……更不要说它那容易让人误会的书名了。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掩藏在普通生活之下的战争的阴影,让我看到了,那些小人物,在战争中挣扎求生的模样,他们为了拼命活下去所做的努力。毕竟,在山河飘摇的战争时代,“活着就是胜利”。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读后感(十):移民的心事 千万你别猜——由《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笑的泪说起

  

柳薇卡作为乌克兰移居英国的第二代移民,本来可以纯英国化了,但她却执著地探寻着乌克兰移民心灵深处的哀愁。本书记叙了一对姐妹联手阻击“外来入侵者”,将八旬老父尼古拉与意在移民的乌克兰少妇瓦伦蒂娜打散的故事,其间穿插着尼古拉写作“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过程,用轻松调侃的笔法,写出了两代移民的苦难经历和复杂心境,笑中带泪,苦中带甜,让冷眼旁观者对移民生活多了一分理解,亦对苦难生活保有一分希望。

说《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不妨先从移民的文学讲起。

封面

一、移民的文学——满腹心事向谁说

这里所称移民的文学,是指作者具有移民身份,而作品也以反映移民生活为主题,体现不同国家文化交集的文学作品。在此框定下,象鲁西迪、石黑一雄等不在其列。

说到移民的文学,首先想到米兰·昆德拉。1929年出生的昆德拉,1975年赴法国滞留不归, 1979年出版《笑忘录》后,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剥夺公民身份。2019年11月28日,昆德拉时隔四十年重新获得捷克国籍。 而昆德拉并不想回国,捷克文化界对他并不友善,恢复国籍只是一个象征而已。昆德拉在中国最有影响的作品当属《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 1988年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故事说得是男女爱情,背景是苏联入侵捷克,颠沛流离的移民生活成了故事始终萦绕的背景音乐。在此后的作品中,捷克流亡海外人员的生活,成为昆德拉创造的重要主题,其中充满背井离乡的失落、寄人篱下的屈辱、文化冲突的挣扎、艰难谋生的艰辛。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是近年颇有影响的移民作家,《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把阿富汗人的苦难史展现在世人面前,深刻的人文观照,让各种文化的读者动容。以《追风筝的人》为例,主人公以“逃出生天”的移民身份,记述童年伙伴阿米尔的悲惨一生,将对阿富汗人命运的悲悯和唏嘘形象地说给世界听,满腹心事,都化作血和泪的故事。

柳薇卡属于移民的第二代,但她对祖国乌克兰,对同胞乌克兰人寄予了深深的热爱和同情。《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看似轻松的叙述中,却藏着乌克兰人屈辱的血泪史,她也要把满腹的心事,说给西方的读者听。

《北京人在纽约》是写中国移民的小说

二、乌克兰的血泪——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乌克兰(乌克兰语:УКРАЇНА;英语:Ukraine)位于欧洲东部,是欧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对于乌克兰人民的血泪史,不用历史考据,通过柳薇卡在《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中的记述,就可感受命运对乌克兰人的荒诞与捉弄。

先是斯大林时期,“从最低层到最高层,没有人能躲过妄想症的来袭”,劳改营成了工程师的归宿,主人公尼古拉在此期间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从航空工程师转而研究拖拉机。在互相举报、人人自危的极端环境中,尼古拉在逼迫下编造有关亲人的谎言,致使家人受到伤害。在接下的二战期间,尼古拉夫妇和大女儿被关进德军的德拉钦西集中营,残暴的德军和集中营的小流氓给他们心灵留下长久的阴影。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好日子并未到来,书中借工程师杜波夫之口,指出西方的顾问不过是“强盗资本家”,乌克兰被各国视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现在那些敲诈勒索者在掠夺我们的工厂,而我们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则飞往西方国家追寻财富。我们国家的出口业是把我们美丽的女人卖进妓院,以满足西方男性的贪婪欲望。这是个悲剧。”

这确实是个悲剧。乌克兰人难免会向天而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乌克兰拖拉机简史》通过36岁火辣少妇与八旬老翁的婚姻故事,串起两代人的记忆和心路,向读者发出了同样的浩叹。

乌克兰地理位置

三、人生的孤独——远比乌克兰拖拉机冰冷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作为小说,除了反映近代乌克兰移民苦难与哀愁的大主题,还有很多生动的辅助主题,比如孤独的人生。可以说,这本书的人物都是孤独的:老弱的尼古拉想从瓦伦蒂娜身上找到慰藉;尼古拉的两个女儿因争夺遗产反目,却在共同对付年轻的“继母”瓦伦蒂娜时找到共同利益;瓦伦蒂娜意欲逃离乌克兰,给儿子一个良好的教育,不惜用尽各种手段;杜波夫千里寻妻从乌克兰来到英国,最终带着瓦伦蒂娜和儿子回国。在这孤独之雾遍被华林的情况下,尼古拉老年的孤独,尤其显得可怜可悲。

小说写得很世俗,很幽默。尼古拉与瓦伦蒂娜的婚姻,无论是两个女儿还是周围的旁观者,都明白瓦伦蒂娜的目的是带儿子移民英国,选择尼古拉无非是为了拿到绿卡和拥有金钱。而对八十多岁的尼古拉而言,同情瓦伦蒂娜和孩子在乌克兰没有希望的生活处境是一个原因,同时,让瓦伦蒂娜坐在腿上,摸着“波提切利式乳房”的性吸引,是他挂在嘴上毫不隐讳的原因,也是旁人取笑的地方。诚然,性的需求是尼古拉心心念念的结婚理由,而内心的孤独,其实才是最大的原因。妻子去世后,两个女儿各有各的生活,大女儿因为当年家族的坎坷,还与父亲不对付。不想去养老院的尼古拉,感情无所寄托,瓦伦蒂娜的到来,成了他的救星,在备受瓦伦蒂娜折磨的情况下,他仍尽情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以至离婚期间,他仍念叨着瓦伦蒂娜是个好人,对她的离开依依不舍。更有意思的是,当瓦伦蒂娜的丈夫从乌克兰找过来,他们竟产生了情敌之间的醋意和相惜,对于瓦伦蒂娜不知来源的新生女儿,两个丈夫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故事的结尾,瓦伦蒂娜一家开着装满东西的老旧劳斯莱斯重返乌克兰,尼古拉将旧居卖掉住进了养老院,薇拉姐妹俩经此波折也达成了深度的和谐。当薇拉去养老院看望尼古拉时,尼古拉一丝不挂,用奇怪的姿势“在向太阳敬礼” ……

孤独寂寞的尼古拉,是历史型塑的结果。经历了苏联劳改营、德国集中营的折磨,体会了社会的隔绝与亲情的背叛,从航空工程师降格到研究拖拉机,尼古拉已变得有些神经质,工程师有些机械的头脑,让他幸运地保留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而人性经受百般折磨的强烈孤独感,则成了他一生的负累。

老年尼古拉的孤独,其实是他一生孤独的夕阳晚照,也是乌克兰人百年孤独的残酷物语。从这个角度来说,把《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称作乌克兰的《百年孤独》,也未尝不可。

孤独的晚年(网络图片)

四、移民的哀愁——华工悲歌与偷渡亡命

由移民的文学,也想顺便说说移民的真实历史。正好最近在看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把中国移民史梳理得很清楚。孔飞力在这部写于2007年的书中提到,1990年前后,共有约3700万自称具有华裔血统或被他人归类为华人者,居住在除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以外的136个国家或地区,其中70%居住在东南亚。而在历史上,无论是东南亚,还是欧美等国,都出现过排华法案,直到1980年代才相继废除。早期的中国移民史,也是一部华人的血泪史。可惜的是,反映华人移民生活的作品不是太多,《北京人在纽约》算是当年有影响的作品。

再就是近年来屡受关注的移民偷渡。中亚、北非一些国家的民众为躲避战乱和贫困,走上了偷渡的亡命之旅,不惧死亡奔向欧洲“天堂”。他们移民的动机,与尼古拉、瓦伦蒂娜没有本质的区别,算是向死而生的一次赌博。 德国作家汉宁·里德2004年完成的《无处安放的同情》一书对人类的同情心进行了近乎无情的解剖,同情心的强弱与自身利益有着切实的关联。叙利亚3岁男孩陈尸海滩的照片,揭示出欧洲在难民潮中面对的道德、政治、安全危机,在现实的考验面前,博爱、同情的普世观念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清代的美国华工

2015年9月2日,土耳其营救人员在海滩发现了一具3岁叙利亚男孩的遗体。这名叙利亚小难民所乘坐的难民船因严重超载而倾覆,包括5名儿童在内的10多名偷渡客溺亡。

不同国家间的移民,大都有着辛酸的底色。对于在本乡本土安居乐业的人而言,移民的心事,千万别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猜度,两者之间的鸿沟,远远比飞机与拖拉机的距离要大。高高在上固然可恶,廉价同情亦无用处,惟有真心去了解、去倾听,方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宽容。《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这个看似枯燥的名字,其实蕴含着工业基础雄厚的乌克兰,却在现代战争和政治角逐中备受屈辱的历史,移民生活只是冰冷现实的一个缩影,乌克兰人的痛苦只能自己咀嚼,乏人关注。

世事无常,未来谁可预料?或许,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过是移民的后备军,移民的文学,也就永远不会过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