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球之美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地球之美读后感1000字

2021-04-06 00:22: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球之美读后感1000字

  《地球之美》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克·德韦弗 文 / [法] 让·弗朗索瓦·布翁克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之美》读后感(一):看到了 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郑永春 推荐这本书

  转过来给大家看看,挺有意思,郑永春是我自己一直非常喜欢的!!他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的主任,也是一位科普作家!!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家园,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地球吗?它起源于太阳星云中的一团气体和尘埃,经历了岩浆火球、冰雪地球、再到如今的蓝色星球。它曾经如炼狱一般,而今却是太阳系中最美的星球。《地球之美》就像美丽地球的一部简史,而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地球历史上狂暴的突发事件的遗迹,而那些曾经幸福平和的美景,却没有留下任何记录。从蛮荒地球,海陆分隔,到孕育生命的浓汤,低等微生物的诞生,再到如今的万物共生。地球生命的演化,并非一路向前,而是不断颠覆和重启的过程。《地球之美》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然界,更深刻地思考人类在地球上的命运。

  ——郑永春

  《地球之美》读后感(二):地球的诞生,生命的出现

  或许很多人都没想到,今年的暑期档会因一部电影格外热闹,而在最新上映的几部影片里,我最期待由中英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不同于每期都有固定主角的《动物世界》,该影片是以一天中太阳的轨迹串联起整个故事的主线,讲述了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在日月交替过程中,随太阳起落出生和成长的故事。的确,在这短短的一天里,在我们熟悉的地球上,不同的生命正在演绎着自己的传奇。

  《地球之美》读后感(三):奇迹之旅

  在太空中遥望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在浩瀚的宇宙里并不出奇,然而在人类已知的范畴里,地球却是唯一存在生命的地方。因为生命,地球成为独一无二星球,也因为生命,地球的美有了发现者和欣赏者。作为发现地球之美的人类,并不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若是将地球的一生浓缩为24小时,在第23小时59分秒的时候,人类才终于诞生。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人类,才让那些被时间封存的远古印记被揭开,让地球隐藏的美好被发现。

  《地球之美》读后感(四):地球,极美!

  《地球之美》是我近期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图片精美、考证严谨、贯穿45亿年地球历史,把不同时期的著名事件串成一串极美的珍珠项链。

  从这本书里,我能感觉到地球的庄严和时间的永恒。作为仅仅出现几百万年的人类,我们能这样去了解我们生存的星球,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看完这本书你会更热爱自然:爱大气、爱水、爱岩石,因为这些原来是这么的宝贵;

  看完这本书你会更热爱生命:爱动物、爱植物(更爱植物哦!)、爱细菌微生物,这些都是丝毫不逊色于人类的存在;

  看完这本书你会对时间跪拜:相比45亿年的地球历史,人生短短的一百年只是白驹过隙;

  看完这本书,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你会看到更丰富的内容:天空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是鲜活的,正在经历它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本书你会不再担心地球的命运:人类能够毁灭的只是人类自己而已。

  看完这本《地球之美》,我看到的世界和以前不一样了。

  《地球之美》读后感(五):45.7亿年,这么久,到底藏了多少秘密?

  如果说故事是一展画卷,那么时间则是那徐徐展开且无限延伸向前的画卷长度,让每个故事都有铺陈开来的机会,得以被后人看得一清二楚,更是令无数的秘密静静蛰伏于此,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寻遇知音,将其中的沧海桑田娓娓道来。 时间的存在让一切的发生变成了可能,让过去的故事得以存在,同样也给了你我得以走进这颗满载故事的蓝色星球之机会。在这可考证的45.7亿年的时空里,它即将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陌生的时空,更是一次美与震感交织的感恩之旅,感恩生命一步步顽强演化的不易,感恩这颗星球所谱写的一段段神奇。

  《地球之美》读后感(六):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地方,你真的了解她吗?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这样评价《地球之美》:“地球历史的200个重要时间段一目了然,每个时间段都对应着清晰的标题与副标题,书中文字简练,内容有据可查,图片精美,让人身临其境。”《地球之美》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她首次以时间为轴,详细记录了整个地球的历史。

  全书系统讲述了45.7亿年前开始至今,地球的每一个故事。从形成到构造,从植物到动物,气候到矿产、湖泊到海洋,随后还记录了人类诞生之后的历史,人类的形成与演变、人类文化的进步与衍生,人类最重要的关于地球的发现,以及现在地球的处境与环保,甚至还有对于50亿年以后地球的预测,是一本关于地球的“百科全书”。

  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地方,但我们真的了解她吗?炙热的岩浆地球,如何冷却成巨大的雪球,又是何时变身美丽的蓝色?氧气曾经是一种毒气?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人类?巴黎是用货币虫的骨骼建造的?莫奈钟爱的象鼻海岸事实上是一团巨大的动物粪便?3570万年前的一次陨石坠落,在今日的俄罗斯形成了巨大的钻石坑?垃圾将汇聚成第七大陆?读完这本书,可以和孩子显摆显摆一些冷门的小知识,挺好玩的

  《地球之美》读后感(七):仿佛打开了通往地球各个时段的“任意门”

  作者帕特里克·德韦弗,算得上绝对的权威,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法国地质学会主席、法国国家地质遗产清单负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公园专家,身兼数职的他花费数年编撰了这本重磅之作。

  书中的200余幅史前遗迹、生物、地貌高清还原图,由拥有世界最丰富、最罕见动植物和矿物标本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提供。不止如此,提供素材的还有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可以说是强强联合,让人目不暇给。另外《地球之美》中文版还聘请了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费杰特邀审校,力求做到翻译的专业到位。

  拥有这本书就如同拥有了一扇通往地球各个时段的“任意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刻都在感受着想象力无法企及的宏大与震撼。NASA提供的美丽震撼的宇宙图景,国家地理纪录片导演拍摄的绝美风景,权威机构提供的远古复原图,不去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就看不到的珍贵化石、收藏,应有尽有。一页文字搭配一页高清彩图,大开本全彩印刷,让人爱不释手。在这个地球环境屡遭破坏,PM2.5爆棚的时代,这是一本让我们回味地球之美,期待美好未来的读物。

  这本书送给孩子做礼物确实很合适,自己读读也很有趣,各种有趣动植物,世界各地的绝景,震撼的宇宙,翻开书就可以感受这个世界。

  《地球之美》读后感(八):宇宙的巧合之美

  世间万物充满随机,处处都有巧合。也正是因为小概率的巧合事件,造就了人世间的巧合之美,人们习惯性地将这种巧合称之为“缘分”。佛说:万物皆缘,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站在宇宙、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缘分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更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包括我们的地球以及多样性的地球生命。

  放眼宇宙,宇宙之阔,超出人类的想象。但是在如此辽阔之地,仅仅只有地球生存在着多样化的生命。这种几乎近似于0的概率,除了巧合这种解释,难道还有其他的答案吗?巧合之美并不在于一次事件的偶然,而在于多种因素的交叉巧合。比如地球液态水的产生、适当的日地距离、大气层、空气成分等等适合生命存活的外在条件,无一不是在一系列的巧合之中产生的。在地球46亿年的漫长历史中,巧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因为这些巧合,方才造就了地球之美。

  法国专家帕特里克·德韦弗和让·弗朗索瓦·布翁克里斯蒂亚尼的作品《地球之美》,通过言简意赅、意蕴深远的言辞和栩栩如生、如梦似幻的配图,让我们重新领略地球的发展历程,透过那200多个几乎改写地球命运的时刻,让我们感受到存在于宇宙间的巧合之美。

  《地球之美》读后感(九):“料足、养眼、好玩”尽在地球之美(多图慎入)

  试想一下,你睁眼醒来,眼前一片模糊,混沌中回忆起自己是在上班途中无缘无故昏过去的。等视线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你发现自己被外星人绑架到了他们的飞船。一群奇特的外星人通过传译器命令你讲述关于地球的知识,而你的讲述将决定地球存亡。我敢打赌,在这个情境下,你一定会发现,你对(不对,不是“你对”,是“我们对”)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母星地球知之甚少!

  我们是地球人,天天生活在这颗星球上,无论是充满劬劳的劳作,还是享受诗意的闲游,我们生于兹长于兹。但我们对这颗星球却所知不多。这无疑是人类的一种尴尬。而这本《地球之美》恰恰能填补上我们的这一知识盲点。

  从定位上,《地球之美》是一本介绍地球发展历程的书,我个人觉得它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料足,养眼,好玩。

  料足,是说这本书,在这本书集古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象学,古动物学,地质学,矿物学,地震学,地球化学等各种知识于一身的科普读本。

  你知道小时候夜光闹钟上闪烁的那些矿物质是钙铀云母吗?

  你知道麻雀的祖先是兽脚亚目恐龙吗?

  你知道印度半岛是怎样无理冲撞亚洲版块的吗?是这样的:

  《地球之美》读后感(十):来自地狱的宝石

  人类的许多故事,都来自大自然的缓慢运动和人类快速演化之间的时间差。从帕特里克的《地球之美》里,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观点,例如北漂的印度,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地幔运动,印度板块从南向北移动,像一个楔子一样插入亚洲大陆,活跃的运动带来了四川盆地的地震。还有《旧约》里对火山的隐喻,出埃及记里,以色列人也许是向着火山的方向进发,烟柱和火柱是最好的导航标志。最有趣的,是帕特里克称之为“来自地狱的宝石”的钻石,连接了自然和人文。

  钻石是灵魂的镜子。它在特殊的状态下会打开人类的知觉之门。 在特殊的状况下,人类会对色彩产生特殊感知。对光线、钻石、玻璃般晶莹的物体有着特别的感觉,而明亮、纯粹的色彩是艺术本质的构成。超越空间的体验,见到超自然的光和色彩,不是回忆,而是观察到一个崭新的世界的诞生。这也是钻石等宝石受到人类欢迎的原因。

  钻石是财富的象征。《塔木德》里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贫穷的拉比从一位阿拉伯人那里买了一头驴,发现驴的脖子上挂着一颗钻石,徒弟们欢呼雀跃。这位拉比却找到了阿拉伯人,归还了钻石。现代的瑞士人,一生中平均有三十只手表,许多手表的钻石是在重大的纪念日时一颗一颗镶上去的。还有些浪漫的瑞士人把甜蜜的话刻在钻石上,等着心上人去发现。

  来自地狱的钻石,似乎在提醒人们,财富要等待灵魂的并肩。《地球之美》的内容非常丰富,钻石只在里面占了2页的篇幅,其它内容也很精彩,值得阅读的一本好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