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上最美的男子》影评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世界上最美的男子》影评摘抄

2022-05-16 02:09: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上最美的男子》影评摘抄

  《世界上最美的男子》是一部由Alicia Duffy执导,Holly Bishop / Paige Bishop / Anton Saunders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上最美的男子》精选点评:

  ●你是我一场好梦

  ●整的跟岩井俊二似的。

  ●什么屁!完全无懂

  ●没看懂……

  ●女性 记忆的瞬间 两个空间

  ●沒看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很安静

  ●她爸?这男人巨面熟。

  《世界上最美的男子》影评(一):最美的瞬间

  这个5分钟的短片一定会触动很多人。心的角落里往往藏有“最美的人”,

  他/她不是明星,而是在生活的某个拐弯处不经意地一瞥却见惊鸿,

  那个人转瞬即逝,成为你生命里永远的过客,

  而那一颦一笑却留在心坎,被凝华成“最美的人”,

  终生难忘。

  剧情Plot:A bored young girl goes on a walk and encounters a handsome man. 一个烦闷的小女孩在散步时遇到一个英俊男人。或On a hot day a small girl searches for something to do. Aimlessly she walks into the path of a stranger.

  《世界上最美的男子》影评(二):三言两语聊一下什么是电影,如果要逼格高一点,那么我们简要讨论一下某个范围内关于的能指与所指的问题

  大概是在十年前,那时候吴昊在《电影声音》课上问:“什么是电影?”,同学们回答一圈以后,只有一个答案是他认可的:“电影是声音和画面的蒙太奇”

  这个答案让我有点难以接受,我们假定这个定义是准确的。那么新闻联播和脱口秀都可以看作是电影。

  然而它们并不是~

  就故事片范畴而言,电影天然具备叙事的功能或者属性,看起来和文学相似。但它又不同于小说、或者诗歌。

  一般而言叙事文学中的:时空、人物、事件等等都是存在于读者想象之中的。观众阅读以后结合自身经验才能理解。阅读过程是从能指走向所指的一个过程,必然伴随思考和想象,比如:在喝过奶制品和见过土耳其市井画面以及见过酸奶小贩之前,读者是难以想象出土耳其街头卖酸奶的少年是什么形象。

  故事片有点像叙事文学,但是其间的差异绝对是一条鸿沟:生活在现代国家几乎任何种族的人,都能看懂卓别林或者猫和老鼠。我们在银幕上能看到的形象直接就是我们日常经验的对象。它是所指。或者说,除非一个人在木星上长大。不然他不需要 “思考” 这样一个从能指到所指的转换过程。

  所以电影,是“所指”的!或者这么说:就一般情况而言,抽象的 “悲伤”、“喜悦”或者“痛苦”。是不可见的,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银幕上 “葬礼上的遗孀”、“中奖的彩民”或者“中弹的士兵” 这样的形象。“悲伤”、“喜悦”、“痛苦”是作为观众内心的感受存在的。而非是银幕上的内容。这也恰好是能指与所指的区别所在。

  现在问题来了:

  前面啰里八嗦讲了那么多,和这个片子有关系么。

  当然有!

  影片的内容就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一切:

  下午发生的事情:住在城市边缘的小女孩邂逅一个似乎友善的赤膊男子之后,被母亲叫回家,在电视机前度过无聊的下午。

  呈现在银幕上似是而非的动作,暧昧不清的眼神或者 “情欲”、“类似于父亲的形象“ 这些都不是影片的内容,它们只是导演为了复原这个情境所采用的手段,或者读者、观众从银幕上的人物或动作形象得到的感受。

  从片头到最后的演职人员表,就是影片的全部内容:

  某个下午,一个住在城市边缘的无聊的小女孩邂逅陌生男子的过程。这个就是电影本身。

  一段回忆、一个感受可以是叙事文学中的某一支。那么对于电影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其实电影不一定要讲一个故事。展现一个回忆或者一个情绪。都可以是电影。这类问题早就在文学或者戏剧中被解决了,这里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有关的问题在文学史和戏剧史上都有相对应的理论和实践存在)

  至于这个片子好在哪里,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这个短片我非常喜欢!

  《世界上最美的男子》影评(三):导演说(转)

  剧情简介:英国城郊。酷暑。五六岁的小女孩遇上了陌生的男子。

  导演:Alicia Duffy(阿里希娅·达菲)

  制片:Breakthru films(英国)

  片长:5分钟

  出品时间:2002年

  获奖记录:

  2003年戛纳金棕榈短片提名

  2003年汉堡短片电影节最佳短片

  2003年美国罗得岛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等

  《世上最美的男子》由英国电影理事会和法国电影中心(CNC)联合投资,Duffy写的剧本,由她本人和法国导演Alix Barbey两人分头执导,意在对比“英国风格”和“法国风格”的差异。影片尽管自出品以来连连获奖,网友们也在不断地链接、观看,但看后就陷入沉默中,令人纳闷。直到自己看时才明白:《The most beautiful man in the world》不凡,果真有叫人哑口无言的能力。

  情节如下:小女孩Lacey 在屋里闷得慌便到院子里骑车寻找事做。不久,在离家不远的野草地里遇到了她眼里“世上最美的男子”,30岁左右的年龄,光着上身。他替她摘去她脖颈上的小甲虫,放在她手里和她一起玩,和Lacey相互地凝视、微笑,直到母亲的出现。Lacey出于对母亲(或陌生男子?)的惧怕,飞快地往回跑,母亲在她身后重重地关上门。Lacey一个人坐在台阶上或电视机旁。屋里传来大人和小孩的争吵声。

  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我粗糙地认为《世上最美的男子》是一个长片的开头,具有发展成《洛丽塔》(Adrian Lyne)、《小鬼初恋》(Howard Zieff),甚至更远的《童年往事》(侯孝贤)等片子的潜质。

  《世上最美的男子》讲述女孩、草地、光和暖。方式微妙、暧昧。“用小动作去体现大事情”。Alicia说。英国式的含蓄,积极地锻炼观众的耐力和想象力,还提供了多种解读方式。从这方面来讲,Alicia的片子让人头痛的同时也让人受益。

  在《世上最美的男子》中,有人看到了英国人对外界的封闭和不信任,也有人看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式的教育现状,而我感到的却是Lacey萌芽期的爱情。爱情,最美的男子,性的指涉。这些大而惊悚的词,套在Lacey身上显得过早,但它们还是在夏季郊野的阳光下真实地降临了。在Lacey的逃离行为里,混合着懵懂、启悟、惊恐、甜美。

  导演对Lacey的微妙情绪的表达有赖于两种抒情工具:长焦和变焦镜头。长焦的虚实镜头衬托梦境、恬美、回忆里的光和暖。变焦则及时地提示镜头中心、感应点的转变。Alicia非常清楚她的片子凝滞含糊,强烈地依赖画面的衬托。

  本片的画面情景和法国片《惊恐,小猎手》(洛朗·阿夏尔)相似(城郊,房屋,了无人烟的草地),但后者因涉及对暴力的揭示,使用了富有现实感的短焦镜头,浸染着画面的情绪便截然相异。由此可见镜头取向对主题发挥的左右性意义。

  导演档案:阿里希娅·达菲(Alicia Duffy),1971年出生,毕业于英国Beaconsfield国立影视学校导演系。毕业作品Crow Stone获2001年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Cinéfondation)三等奖;两年后的《世上最美的男子》则获戛纳金棕榈短片提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