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1000字

2021-04-14 02:11: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1000字

  《漫长的中场休息》是一本由[美] 本·方登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一):如果战场更安全,危险的是什么?

  文/孙若茜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二):随便写写

  虽然故事并不新颖,但叙述的方式和语言的魅力还是值得仔细寻味,尤其是比利的心理描写。战争的洗礼让比利更加的具有男人味,同时对于生活,对于自己也有了模糊但确切的认知。300页的书,情节的起伏很明显,但因此内容又稍显单薄。最后,李安把它拍成电影,我的理解有部分原因就是比利林恩的成长太过迅速,作者有点强行把理念加到他身上,因此用电影表现的更加形象真实,深入人心吧。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三):信仰与命运

  与李安的电影剧本相比,原著更局限于现实,更多关于反战和对社会不公与虚幻的控诉,主要是个人努力和社会反思。而李安的剧本,则在信仰追寻与命运的抗争方面有更一步的提升。

  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到一个超越自我的浩大的信仰。

  而对于命运的安排,我们要知命、惜命、勇于选择、勇于承担,至善至真,无怨不悔,行于当下,安于本心。

  看过电影后,不会有再回来反复看原著的动力了。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四):书比电影漫长

  真不知道是我太愚钝,两遍都没看出电影的言外之意,还是电影本身就丢掉了太多细节。少了比利家的房产抵押与父亲的风流韵事,少了体育场来来往往的达官贵人与冰凉彻骨的冻雨,少了比利对未来与自我的思索与资金杠杆的好奇,少了他对社会阶层分化差异的巨大不满;这样,他在菲珊身上的挣扎,对诺姆的拒绝,回到战场的选择,也就没有那么动人和顺理成章。书比电影漫长,但我还是更喜欢书一点。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五):深入心里

  内心描写丰富,比利看着嘈杂的社会,总能将自己的感受蹦出来,渴望与知心人交流,渴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想想,有时候自己真跟比利一样,那么渴望找好友吐吐心中的烦闷,却总被不知名的这或者那打断,自己脑中各种漫无边际的想法终归还是睡前给自己的清醒药。 比利想的是战争和它背后的社会、经济、浮夸、过度消费、冷漠以及一切。而我,甚至说每个人,想的是自己之于世界和社会的意义。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六):压抑

  18岁的男孩,独坐在电影院看完了中场战事,那样的压抑恐怖,一年后又看到了书,还是那样的压抑痛苦,战争的气息似乎在字里行间流淌,压抑的让人说不出话,想要从压抑中逃脱,又想继续着压抑,一字一字想要活剥生吞进自己的心中,这种战争的压抑好像抑郁时期的自己,喘不过气,直不起腰,站不起来,咽不下饭,像一块巨石一样压在胸口,像是在等待石头被敲碎的那一刻,那种如释重负感,期待着也等待着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七):...

  镶嵌在中场休息里的往事闪回,21世纪的现代启示录,一场无比漫长的凯旋之旅,一个麻木仓皇与蚀骨心痛交织的告别;以这场举国欢腾的中场秀为横剖面,一出夸张变形的假面舞会,一面扭曲失真的照妖镜,上流社会谋利益,中产阶级看热闹,战争及其炮制出的英雄成为人人追逐的掘金桶;他在这一天里目睹生死学会苍老,他遭遇爱情的泡沫,并明白最终会失去什么;打乱线性叙事,但读来并不迟滞,魂游天外的心理戏特别细腻,回家一章尤其精彩;多次提及「电影」,可与现实互文。cr微博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八):独立思考,内心平和

  从伊拉克回来的19岁美国大兵,所谓的凯旋之旅,人生中最悲惨的一天却被人称颂赞美,多么讽刺又现实。在推杯换盏中不断的用酒精麻痹自己,在虚与委蛇(yí)里看透人性的虚伪,只有在拉拉队美丽的面庞和性感的身体里才感觉到真实。最终的最终也不知道书里的林恩会到哪里,是在伊拉克完成服役完好无损的回到美帝,还是。。。

  故事里其中一个有钱人哈维对林恩说的话对我还是有启发的,找一个你喜欢的事情,拼命的干好,独立思考内心平和。如果能做到离成功应该不会远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九):淡淡的红线

  因为李安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而广为人知,作者本·方登在国内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就是这本《漫长的中场休息》。不得不说,很多人都是先看了电影再看的小说,我也不例外。总体来说,电影和小说都不属于那种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类型,而是略带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点点不合群,从另外一个侧面的视角,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其实看电影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多少帧的技术上有什么不同,倒是一直在想看过的另一部电影,也是战场回来被树立的英雄士兵楷模,其实不想当玩偶被摆布,一心想回到现场的故事。从这个角度看,倒是跟小说相反了。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十):更喜电影

  『《漫长的中场休息》是李安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著小说,也是一个关于爱、勇气与忠诚的故事。本·方登通过一位参加伊拉克战争的19岁少年的眼睛,对战争和纸醉金迷的美国梦进行了辛辣有力的讽刺。』 ——摘录自简介 自从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就很喜欢李安的电影,这部依旧令人赞赏:除了细微改动,非常忠实于原作。 如果不是我先看过电影,看这本书可能会有点晕:有些意识流、特口语化、人物形象描述不明。电影补全了我在书里没有建立起的人物形象,实在地说,李安选的角色真精到,将书中某句台词的口音细节都表现出来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