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精选

2022-03-19 12:39: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精选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是一本由[美]巴巴拉·W·塔奇曼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 元,页数:6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一):第60页有个明显错误

  “有一次,为了侦察,他走到距离德军前线不到60码(约54千米)的地方,直到凌晨2点才回去。摔倒在泥窟中,到处都是德国佬的导火索在燃烧,弹药兵一直在工作,一晚上都在体验前线生活”,60码=54千米?按照相关的换算器,应该是54.864米,而不是千米,多了个千字,米和码的计算公式应该是米=码➗1.0936.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二):Stilwell 是个什么样的四星级将军?

  tilwell 是个什么样的四星级将军?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三):观史明鉴,需客观观之

  读此书,不可过于迷信这位声名赫赫的抗战英雄史迪威先生。原因无他,作为当时中国战区蒋委员长的“总参谋长”,他的战术依然是屡战屡败,依然脱不了人海战术,无可避免的大量精锐人员的伤亡;他的中缅战场,中国也是最开始和最终的大输家,是他那条“抗战生命线”—“史迪威公路”的大陪衬。然而这本自传又是有价值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巴拉•W.塔奇曼说,“我的目标是要使历史作品令读者着迷并且像我那样对题材激动不已、神魂颠倒。这样的前提是首先令自己着迷并有一种要传达魔咒的难以抗拒的冲动。”作为“以理事为题材的作家”,她的文笔流畅晓白,笔下的故事非常有可读性。此书也获得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其次,本书也因为对20世纪40年代中美战时合作的描写,也填补了历史的空白。美国战时对中国的意图,对华政策,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可能,在此书中也可窥见一二。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四):关于理解

  女性视角有她的可取之处。

  这一历史阶段的大部分史实都知道,十万青年十万军的部分工作之后从不同角度了解更多,但是从美国人的角度看还是第一次。利益和价值观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并不是文饰,有些交织对于不同制度下的人难以理解或者相信,然而这个世界上确实有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啊……

  一向很佩服能跨越文化差异的人。史迪威将军有很多非凡特质,对另一族群的好奇心和理解力是我最崇拜的。不过读完全书,我认识到好奇心和理解力还是不够,至少在这段历史中不足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时候是因为目标是不现实的;有时候是因为个人的理解力不等同于国家的理解力,关于国家的理解力问题,其实美国人在911之前对基地组织的理解也是匮乏的。而在政治环境中只有醋没有油的人,或者只有有醋的人没有有油的人,都难以成事。这三点书里都阐述的非常清楚。

  阅读期间有数次不经意地笑出声来,因为不论是美国政府还是史迪威将军,对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一些想法还是……很搞笑的。

  谢谢朋友海马的推荐。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五):见证历史性的相遇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是一部生动的传记,但却不是单纯地讲述史迪威的人生经历,尽管史迪威的日记贯穿全篇,但实际上也是借助史迪威这个人物,阐述美国对华政策,将其他政治人物一并串联,概述了整个二战的历史。

  1911——1945这十四年,是中国摸索建立新政体的时期,美国人史迪威在这个时期走进中国,面对的是中国复杂多变的局面。作者笔下的史迪威,坚强、果敢、睿智、沉稳,对家庭关怀体贴,对工作敢于担当。史迪威的个人经历,实际也是用美国人独有的视角,去看待中国内部和国际形势的争端变化,故事挺精彩,但美国人的主观视角还是让这本精彩的史书变得失去了味道。

  当然,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碰撞”,让我们在书中见证了这次历史性的相遇,两人彼此都看不上对方,相互排斥、相互争斗,蒋介石始终想着为嫡系部队保存实力,史迪威看不懂蒋介石的作为,史迪威对蒋介石的了解,让他愤恨当时中国的当权阶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美之间的博弈。

  史迪威的日记尽管很主观,但毕竟很真实地记录了他当年在中国经历各个时期的风土人情、民众生活等。这些日记在书里不仅是单纯地记录,而是幽默地展现出来。对于史迪威的性格特点,巴巴拉还是拿捏得比较准确的,敏锐的感觉让他觉察出日本的侵略性,冷静的审视二战期间的中日战争。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六):参与中国历史的局外人

  一位美国将军史威迪在中国经历了全部的历史过程,他用客观的角度记录着战争的点点滴滴,这正是《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所要讲述的。

  本书作者巴巴拉W塔奇曼,美国著名女历史学家,她经过四年的准备,收集资料才完成本部书。本书记录着战争的点点滴滴,细节详实,历史资料丰富,又不枯燥,适合学者同时也适合历史爱好者。从内容上一共分为二十章,按照时间以及发生大事件的顺序,通过史威迪来华的旅程,贯通了中国历史的转变。1911-1945年不仅中是中国的大事件,也是世界大变格。

  少年时期的史威迪,家庭的培养与溺爱,使得父亲被迫让他参入军队,从此之后史威迪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史威迪从西点军校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参加了世界一战,具有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同时也目睹了一战的全部,毒气战等等,之前与中国有着不解之源,他看到了中国清王朝的腐败以及中国社会的不堪状况。一战后1919年8月史威迪被派往中国,被任命为代表中国陆军的驻华首任语言教官。从此以后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了重大转变。

  从书中来看,史威迪开始在中国的生活并不是很好,他没有享受到好的待遇,相反他的生活环境与老百姓差不多。从时间来开看,1911年到1945年,这位将军经历了中国革命史的全部过程,清朝的灭亡—辛亥革命—军阀混战—蒋介石的统一—抗日战争—中国内战。他是一位了解中国革命史的将军。在本书中,他用自己的亲身感触写出了客观的中国历史。他还曾在1942年出战缅甸,指挥中国远征军作战,他也讲述了整个过程。

  纵观中国的历史,美国虽然帮助国民党部队很多,但是在中国革命史上也只能是局外人而已!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七):《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1911-1945,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段黑暗且又混乱的日子,国内关于这一段历史的书也很多了,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恐怕难得有很客观的观点,能有一本从第三方的角度出发、外国人如何看待这一时期的中国的书,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可以拓展下思路。

  这本书前面几章一直再讲史迪威的生平,行文节奏多少有点拖拉,初读还以为这本书干脆就是史迪威的个人传记呢。然后随着史迪威的来到中国,终于开始了所谓“美国在中国的经验”的叙述。对于史迪威这个人,我知道的最多的就是关于他指挥的滇缅之战。本书也有很多的篇幅都是围绕这缅甸之战展开的,期间穿插了各种人物关系、中美双方所涉及的国际关系。文章写得很细致,有很多的细节描写,有具体的人物对话、表情、情绪等等,读来更像一本生动的小说,而不是枯燥的政论文字。同时也配发了很多的珍贵照片,不过书中这英文版的老北京地图还真是看得人很纠结啊。当然作者也有自己的预设立场,有一些文字还是比较有倾向性的,比如对于缅甸之战,国内的看法更多的倾向于史迪威指挥上的失误,不过这也很正常,我们还是应该各方观点都看看。

  总体来说吧,这本书更多的是像史迪威的个人传记文学,我个人觉得如果把题目中的“与美国”三个字去掉更贴近文章的内容。不过这还是一本很不错的书,颇可一读。内页一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八):当之无愧的杰作

  

在二十四拐纪念馆看到酸醋乔给花生米授勋的这张僵硬照片时想起巴巴拉塔奇曼的大作在我的书库里躺了好久,这次经过川黔线和滇黔线,年初还在缅甸活动过一阵,路过了当年史迪威公路的大部分地区,正是时候来回顾这段波澜起伏的悲情岁月,史迪威作为一个悲剧人物也堪称最合适的主角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方面委员长松了一口气,以后只需要咬牙坚持到美国人把日本击溃就行啦,另一方面日军初期在太平洋上势如破竹,封锁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第 一次缅甸战役大败盟军又封住了陆路,只剩下驼峰航线苦苦支撑,于是重新打通滇缅公路的重任落在史迪威身上,美国人的算盘是无论如何要让中国支撑下去,拖住日本陆军在大陆的主力部队,免得他们腾出兵力在太平洋诸岛上给予美国更大的杀伤,甚至希望打通滇缅公路后从中国对日军进行全面反攻,这样战后中国可以成为取代日本的亲美政权稳住东亚局势,但是委员长完全是另外一番算盘,只想保留力量战后和中共决一死战,而且居然相信陈纳德的荒唐建议,以为只需要驼峰航线和飞虎队就可以给予日军致命打击,英国人更是对只通往中国的缅甸兴趣缺缺,只想在新加坡马来亚这样的东南亚中心夺回旧日帝国领地,在这样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史迪威的努力几乎就只能是白费力气了,不过悲剧英雄通常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付出巨大艰辛的努力之后,居然打通了从印度到密支那的道路,训练了大量的中国远征军,为史迪威公路的全线贯通和驼峰航线的南移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但是他只是一个不谙政治的军事将领,无法与时局对抗,最终酸醋乔与花生米彻底决裂,美国人在中国的期望与努力也完全失败,就像书中的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最后,中国走了自己的道路,就仿佛美国人从来没有去过那里。这是我读过最精彩的历史著作,是当之无愧的杰作[强]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九):史迪威怎么成功的

  史迪威自己不会认为自己成功的,并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但是不能否认在那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他取得了别人不能企及的成功,在公众眼里,他也是个英雄,是胜利者。

  史迪威其实是这样的一种人:我们非常佩服的那种人;我们很难成为的那种人;我们不愿成为的那种人。所以我们能感觉出他的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

  从史迪威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特质,聪明、务实、勤奋、勇敢、坚韧、激情、冒险、高傲,看到这些华丽词藻用到了这位将军身上,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具备了这些特质就会成功了吗?不一定!

  他还有大部分成功人士所具备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质,偏执!--对于自己军人职责的偏执。正因为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即便是妥协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军人(并不是政客)。加上偏执的史迪威是不是就一定能成功吗?不一定!

  “ 伯乐”才是关键!有个好领导才是既充分也必要的条件。可以假设一下,没有马歇尔的话,史迪威的前途会怎么样的呢?他可能早就以上校的军衔被强制退休了,更谈不上中国的任命了。好领导也到位了,该成功了吧?不一定!

  运气!你会发现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没有日本人的“帮忙”,进攻英帕尔平原,盟军也不会加入到战斗行列里来,史迪威的结局会怎样呢?没有宋室的内斗,史迪威能留在中国吗?.... ---但是大部分时候“运气”并没有被公平对待!人们成功了的时候,就是天赋+努力,跟运气无关;失败了,都怪运气不好!

  对于史迪威,我更愿相信是他的成功是“努力➕特质”的结果!如果一个务实的人因为没有“好领导➕好运气”而失败了,真的会让人感觉到悲哀!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十):老美的经验

  表面上看,这本《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是一本讲述历史的书,但其实它的本质却是在讲述政治。这本书看完有一段日子了,书的内容是十分详实的,有六十余万字,近七百页,很厚的一本书,再加上历史和政治的特性,所以这本《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起来相当困难,特别耗费时间。能够坚持着读完,我觉得已经算是挑战了自己的毅力了。当然,这并不是在说这本《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写得不好。尽管作者塔奇曼夫人是个女人,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她在历史和政治上的敏感性,这本书算是相当成功的。我觉得妨碍阅读的,其实只不过是那段时间的历史太过郁闷了。

  尽管那段残酷的历史极为影响阅读的快感,但那却是不争的事实,国民政府的确腐败如斯,哪怕是在美国人眼中,老蒋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国内的读者是相当认同的,否则的话,国民政府也不会被更能代表人民大众的共和国政府代替。当然,这并不是这本《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描述的重点,个人感觉,这本书关键还是在讲美国人获得的经验,在讲述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他们对老蒋相当于一个投资,只不过这个投资最后崩盘了,他们需要对这个崩盘做出详尽的了解和分析,以此来借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