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依赖性行为识别与应对》读后感
你家孩子有依赖行为吗?据我了解,大部分孩子都会有依赖心理,并且对家庭个别成员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感。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行为,过度依赖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心理,一旦离开焦虑的对象,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呢?
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幼儿依赖性行为。幼儿依赖性行为是指幼儿过分依赖父母(或看护人),且与年龄不符的一种不良行为。幼儿依赖父母,老师或者看护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从而产生一定的依赖现象是属于正常的,但有的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特别差,过分依赖父母或老师,这就属于依赖心理了。案例中的妮妮就属于整天粘着阿姨,自己不能独立参加班里的任何活动。
幼儿依赖性行为的主要表现为害羞(幼儿在正常交往中表现出过分安静,不愿主动与人交流),或者缠人(可能是家庭成员,也可能是班级老师,保育员),他们总会紧跟特定目标。孩子还可能出现恐惧的心理,依赖性强的幼儿常常会莫名其妙恐惧,缺乏安全感。还有就是孩子不合群,总是把自己置身于集体之外,郁郁寡欢,孤独沉默。
幼儿之所以产生依赖性行为,有很多原因。对于害羞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幼儿天生的气质影响,内向型的幼儿不爱动,胆小害羞,适应性较差,经常对陌生人采取拒绝的态度。缠人型的孩子可能是平时父母关注过少,这是一种情感需要。有的孩子可能父母包办过多,一离开父母就会无所适从,所以孩子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对于不合群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孩子过度依恋成人,也可能是家庭环境束缚,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就会变得十分胆怯。有的孩子也可能是心里压抑,导致不愿意融入集体与人交流。
应对孩子当下依赖性行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和孩子约定短暂的分离时间,并如约返回。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强制地进行分离。其次与孩子共同参与游戏,当孩子正投入的时候,悄悄离去。当孩子发生家长所期待的行为的时候,及时表扬。想要长期应对孩子的依赖行为,就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孩子做的不如人意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允许幼儿犯错,允许一些自然后果的发生,让幼儿体验错误所带来的后果对幼儿本身也是一种锻炼。
幼儿依赖性行为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成人要帮助孩子找出依赖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让孩子摆脱依赖性行为,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