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角落的夜晚》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角落的夜晚》的影评大全

2021-11-04 08:00: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角落的夜晚》的影评大全

  《角落的夜晚》是一部由谷云汉执导,梁文道 / 陈丹青 / 陈迪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角落的夜晚》影评(一):清谈:女性的社会框架+外貌的力量+美好和成功

  上周遇到一个人聊了聊《角落的夜晚》这档视频清谈节目,坊间似乎觉得有些碎,几个知识分子聊当下现实,深刻有一点,琐碎有一些,有的没的分析分析,几个观点碰一碰,认真看不过瘾,随便看不走心。。。。。。

  这倒是真的,小编习惯认真拿出一段时间看道长的节目,就是相信道长的节目有料,没有道长这样的人做节目,生活有可能会悄悄乏味下去而不自知。倒不是觉得道长的节目有多好,只是知道人间烟火多尘寡淡,需要智者陪伴才有点乐趣。

  这是一人之谈,无关他人。

  ★陈迪谈到主持界对女性的苛求让人感同身受今时今日女主持人的机会是如何由前辈一寸寸熬出来的,着实不易。

  ★陈丹青说起他和整容医生们的交往,他理解这个技术创造人工美的领域的人需要一个价值核心来证明自己是对社会有正面贡献的,有一句话触动人心:'一个小地方来的女孩存钱做了双眼皮手术,术后她说自己有了信心。'~~这大概是价值的力量,整容大概可以是和命运的某种对抗,要的是从命运那里拿回一点机会,如果技术可以帮助达成这个目标,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勇敢而不是虚荣?

  ★人的一生长长短短难以述说,相同的大概是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总的给自己一个交代,时代的洪流也许不会顾及个人的想法,人自己还是得做点什么。成功和美好之间也有自己可以决定和选择的时候,成为自己就在事在人为。

  《角落的夜晚》影评(二):角落的夜晚----一种“尴尬”的舒适

  说起角落的夜晚,这档由小红书和看理想合作出品的文化清谈类节目,我竟然用“尴尬”和“舒适”两个看起来具有矛盾意义的词来概括。(以下内容皆为本人看过或听过节目之后完完全全的主观感受,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节目的时长“尴尬”。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长,既无法将话题深度做进一步延深,又不能像短视频那样迅速触及观(听)众的娱乐神经。

  其次,节目内容的“尴尬”,从我看(听)过的几期节目来看,嘉宾聊的都是当下讨论度较高的话题:从爱情到工作、从理财到消费、从容貌焦虑到心理健康……包容度足够高的话题会让更多人一起与嘉宾重新思考看起来很熟悉的事物或关系。 “尴尬”的是,每次还没有听够,节目就接近尾声,几个嘉宾又悠悠然地走向更深处的角落,继续他们的对谈,只留下屏幕前的我……

  但为什么这样一档“尴尬”的节目,却成为近期我的心头好呢?

  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我也恰好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阶段,从互联网之都杭州回到十八线小城,我经历着从生活作息到心态全面的变化:从没有个人生活的996到现在每天大把时间握在自己手里却不知道做什么;从月薪7、8k到搜遍全网也很难找到月薪过5k的工作;从之前每出一个地铁口几乎就有一个大型商业体到现在山川、湖海都围在身边,这一切都变了。说白了,我还没有适应。

  我需要这样一档节目,让我在每晚入睡前,戴上耳机,随着道长—— “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一同感受这份清谈节目带来的舒适。它既不像真人秀那般让我热血沸腾、放声大笑,也不会像听大部头名著那般将人劝退,它更像是我房间里的那个香氛,在我感到焦虑、不适的时候,安抚我每一个跳动不安的神经。而我竟在这“尴尬”的舒适中,拥有了近半年来难得的几个好梦。

  《角落的夜晚》影评(三):第一期 爱情,为何求而不得

  1. 相亲的普遍,不仅是结婚,还有谈恋爱,也是相亲的模式。

  在五四运动的时候,相亲被视为文化的糟粕,倡导自由恋爱。可《中国式相亲》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原来传统的婚姻模式依旧这么普遍。与以往父母要求的不同,我们是自己也赞同结婚对象应该门当户对这件事。

  至于恋爱对象为什么也是按照条件来找,一则是我们潜意识里还是希望和恋人步入婚姻,二则优秀的标准变得单一。学历、身高、外貌、家庭,当一个人满足这些条件时,我才愿意和对方继续发展下去。还有就是之前在KY上看到的,社交软件给我们一种我的资源很丰富的错觉,既然能够认识这么多人,那为什么不挑选那些外在条件更好的呢?再者为什么平台会设置这些条件,可能是因为这些都很直观可以看到,而一个人幽默、风趣、善良,是很难在线上呈现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喜欢适合哪种类型的人,希望对方有什么品质。所以干脆就套用现成的模板。而为什么现成的模板的主要要素是这些呢?可能是因为拥有这些条件的人,在经济上更加可能是比较优渥的,我们现在的主导观念还是要和经济富裕的人在一起。

  2. 结婚和爱情不是同一回事,为爱成婚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

  在《深度思维》里,淡豹讲述了爱情的历史变迁。爱情至上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欧丽娟讲红楼梦》里,讲到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统的,婚姻和爱是没有关联的。子女大多数时候是家族联姻,他们个人的感情是完全不被考虑的,而他们往往也只是家族利益的一枚棋子。在古代,婚姻大事有父母主导,自己是没有权利的。

  就像嘉宾说的,爱情是很不稳固的,个人情感的不稳定会影响到婚姻,所以在旧式的婚姻里,会尽量排除掉这部分的干扰。

  3. 职场对感情交往是不友好的,大家很难在其他地方遇到爱情,只能在专门的社交网站上。

  为什么现在明明大家认识的人更多了,可是还需要社交软件这样的平台来寻找恋爱对象呢?嘉宾们说是因为工作的高工功能性让私人感情的发生变得很困难。但我的感受是,虽然现在技术方便了,每个人的联系似乎变得紧密了,但人其实本身没有变化太多的,他的社交需要没有太大的提高。比如在学校,按理说班上那么多同学,还有隔壁班的,活动啊社团啊也有机会认识很多人。但实际情况是,大家的来往并不密切,很多人大学期间关系好的也就只是室友而已。

  而工作之后,常见的情况是,自己看的上的一般而言都已经有主了,而自己看不上的也不会有什么交流。有时候也有两人都挺不错的,之前我的两个同事就来往比较密切,外在条件相当,也很会交际的那种,我们都以为他们会在一起,可后来那个女生有了男朋友,并不是那个男孩子。

  为什么现在社交软件会这么普遍?我的一个理解是,现在很多人都远离了熟悉的家乡和朋友,身边亲密的人其实并不多,但人的情感需求是没有变的,或者说,更加强烈了。渴望爱情、渴望亲密,而如果依靠那个人自然而然地出现,实在是太看机会和运气了,社交软件增大了这部分可能性。

  4. 爱情需要以某种方式填补我人生功能的某一个欠缺,如果它不能做这个填补的话,那我宁肯不跟他发生任何关系。

  现在的爱情箴言是我们在一起之后要变得更好,爱情是要有很多功能意义的。可要知道在以前,爱情并不是以变好为标准的,很多炽热的感情都是对现实有毁灭的,它的发生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