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的读后感大全

2021-12-03 00:4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游戏课》是一本由曲少云著作,海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页数: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读后感(一):如何给宝宝进行数学早教?让我来带你研究

  你可能见过喜欢唱歌、跳舞、画画的宝宝,但是你见过喜欢做数独游戏的宝宝吗?

  前不久,我带着孩子去同学家玩,她四岁的二宝正在客厅沙发拿着一本书再看,我好奇地走过去想看看他在看什么书,结果发现他竟然在看数独游戏书。

  想起我家宝宝快三岁了还只能从1数到10,人家的孩子不到四岁就已经会玩数独游戏了,当时我就不淡定了,于是我赶紧跟我同学取取经,问问她到底怎么教出这么厉害的孩子来!

  她先问我有没有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早教,我想了想。不好意思地回答她说我就是买了些小棒棒让孩子数数,其他的没有做。

  说实话,我自己的数学从小就很差,也不是很喜欢,虽然我有心给孩子做数学启蒙,但是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同学看我面露难色,就拿出《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这本书给我,让我回家好好学习,说她儿子的数学启蒙就是从这套书开始的。

  我半信半疑拿回家,结果就被这本书圈粉了。首先,这套书的作者颠覆了我对数学早教的认识,他认为孩子的数学早教并不是简单数数儿、计算,而是要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包括算法思维、统筹思想、分类和逻辑思维。

  因为我家宝宝还不到3岁,我先看了第一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我终于明白了“数学无处不在”这个道理,作者利用我们生活中有数字标记的常见物品如温度计、钟表,以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数学的工具。

  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学习要点,有的教孩子认识数字、图形,有的教孩子认识重量、长短、高矮......

  孩子通过简单易学的小游戏,比如手指操、剪纸,把手、耳、口都调动起来,直观、快速、高效地培养孩子的各种数学思维。

  作者通过设计出符合孩子心智和记忆规律的早教形式,让数学自然而然与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做了这套“大数学”游戏书。

  希望我家宝宝能通过这册书,打开数学学习的大门。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读后感(二):每天十分钟,数学启蒙不用愁。

  说到数学启蒙,很多家长都会想到数字和数字的计算,并把它们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有的家长还会让孩子学习速算,为了让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但是当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发现,光会做计算题并不能帮助他们很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具有数学思维才最重要。 那什么是数学思维呢? 百度百科上说,数学思维是用数学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好像说得不太具体,在我看来数学思维包括三个方面: 1.数感的培养。 2.图形图像的认识和观察。 3.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今天收到的这套书《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能从这三个方面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爱上数学。

  这套书色彩鲜艳,图案卡通可爱,每一页都是不同主题的小游戏,琪姐拿到后就爱不释手,一口气写了好几页,我给她读题目和讲解知识点时,也认认真真听着,第一次看她如此专注地学习,老母亲留下了欣慰的泪水。 这套书共有五本,每本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成七个主题,每天只要花10分钟就能从不同维度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 周一:数字。 周二:数字的计算。 周三:量的知识。 周四:量的计算。 周五:图形。 周六:图形的计算。 周日:实践应用。 1.培养数感。 数字是抽象的,将数字和对应的物体的数量建立联系是培养数感的第一步,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则是让孩子了解每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比如看到4能想到,2个2组成4,4个1组成4之类的,而这些都是靠具体的练习来培养的,但是埋着头做计算题是很枯燥的。 这套书在周一到周日每一天的练习中都包含了对数感的培养,并且这些练习不是单调的计算,而是将计算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乐于学,主动学,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了对数字的感觉。 2.图形图像的认识和观察。 数学不只是数字的天下,各种图形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对于孩子来说,相对于抽象的数字,图形更能得到孩子的青睐。 周五周六就是图形的专场了,这里会带着孩子认识各种常见的图形,还会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让孩子在问题中学会观察和分析自己看到的图像。 3.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很多孩子计算得很好,但是不会用语言去描述问题,或自己观察到的事物。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数学与各门学科,历史、语文、科学、生物、地理等结合起来形成“大数学”,让孩子在不同情境下了解到数学的妙用,学习利用数学语言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能丰富各种知识,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每个单元结束后,还会有一个小游戏或小妙招,那也是我闺女最喜欢的部分。 数学启蒙很重要,做好数学启蒙却不容易,特别是在“双减”的环境下,怎样鸡娃,又不把家里弄得鸡飞狗跳是门学问。 这本《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无疑是老母亲鸡娃路上的一把神兵利器,在母慈子孝的氛围中就把数学学了,促进了家庭的和睦,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读后感(三):上好“游戏课”,轻松养成数学脑

  幼小衔接的孩子父母经常会遇到许许多多关于学习的问题,要不要早早识字写字,要不要早早去练习数学分成,不等孩子上学家长就紧张到不行,生怕因为没有给自己孩子报名幼小衔接拖累他也害苦自己。

  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会选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去进行早教。现在市面上早教的课程非常多元化,但是所有早教课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玩耍,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同时也是在游戏中得到智慧的提升和能力的增强。

  这本《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就特别适合3~6岁孩子在早期的游戏中接近数学认识数学。它的教材体系之所以特别适合年龄3~6岁的小朋友,是因为在所有的课程目录当中不会出现特别的数学加减法这样类似的字眼,但是每一章节每一单元的课程设计都会跟数学有关系,也会跟我们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这套体系特色点在于他教小朋友认识1~10,不会说单纯的去认识这10个数字,而是通过用手指操的游戏方式来带小朋友们去认识1~10。把1~10填充到这支拍手歌里,对小朋友来说既有趣又能学到数字,同时还能练习了数字在汉语中的常用表达,轻轻松松过了数字这一关真是一举多得。

  这样在小朋友的心里既不会觉得学数字,学数学是一件非常枯燥无聊的事情,同时既锻炼了汉语的儿歌律动又培养了数学兴趣。

  试想一下,如果让我们去学数学的分类思想,我们一般会怎么想?可能会觉得同样的形状,同样的物品种类会如何进行区分,这在数学里可以称得上是数学分类思想,但是在这套教材当中作者非常聪明的运用到自然界的动物,运用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给动物分类话题,来引导出数学中的分类思想,这样小朋友不会排斥枯燥的数学分类又能很好的接受这一知识点,潜移默化的培养了自己的数学兴趣。

  其实没有几个小朋友真正的去喜欢学习,但是如果我们把学习融入到游戏当中,相信大部分孩子还是比较喜欢在玩中学。

  我家的孩子今年三岁三个月在上小班,我就跟他每天晚上去学习《数学妈妈的游戏课》第一册,认识1~10生活中的数同时呢,还能够让他自己试着将数字和对应的数目连线。并且每天晚上我都会跟他说开始跟妈妈做作业吧、现在是做作业的时间,晚上我拿出书来的时候,孩子就会说妈妈我要做作业,我要做作业。虽然他做的真的并不好,只是拿着笔涂涂画画,有时候连个横线都画不直,但是能让做作业这件事情在他脑子里记住,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很有利于养成孩子的学习喜欢的。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去接触数学概念的时候,都需要爸爸妈妈陪伴他们,通过各类具体的游戏来认识这些基本的数字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含义,这样才能为后期的数学学习打好牢固的基础。

  最重要的一点,这也要求在陪伴孩子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有足够的耐心,多鼓励孩子,切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我们在陪伴孩子的童年时光里给他的学习生涯开启一个平坦的旅程吧!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读后感(四):每天游戏十分钟,跟数学妈妈一起,轻松辅导孩子的数学

  数学是公认的不太好学的学科,尤其是很多的文科生,看到数学都头疼,听着数学老师讲课就想睡觉。但是数学又是科学的基础学科,很多领域的核心思想都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进行简化展示。

  这个学科真的是不喜欢的人尤其痛恨,喜欢的人却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二者的最大分歧或许就在于兴趣使然吧,产生了兴趣就会有无穷的动力去深入钻研,有些人穷其一生也只有钻研数学的爱好,而不喜欢的人却是难以想象竟然也会有人对数学痴迷。

  现在有很多数学启蒙的书籍助力小朋友们在学龄前阶段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妈妈的游戏课》就是这样的一套寓教于玩乐游戏的幼小衔接数学启蒙读物。

  在这套总共五本的数学游戏指导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不再是数字与运算符号的专属特征,不会被整整齐齐排列的抽象符号算式所吓到,而是将数学思维巧妙地融入到了古诗词、成语故事、英文字母、天文、地理、历史等信息之中,使数学在本套跨学科学习中展现出来了无孔不入的渗透性,非常符合数学本身的特性。

  除此之外,这套书还有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根据小朋友们自身的天性特点以及遗忘规律,专门打造出了以星期为单位的数学游戏课,只要翻开这套书里的任何一本,在右上角或者左上角就可以发现一个标记有星期几的专属印章,不要以为这个印章上的内容仅仅是给孩子安排的每日的游戏内容,这个印章的背后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思索考量。

  《数学妈妈的游戏课》这套书的作者曲少云有着20年的教学经验,她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和对自己儿子的养育过程中,总结出 了一些有效而独特的数学早教经验,这些早教经验都体现在本套书的内容编排上,比如,全套书每个单元的内容设计都遵循记忆的七天认知周期,而且将数学知识七大方面的内容(数字、数的计算、量的知识、量的计算、图形、图形规律、生活中的综合应用)按照一周七天的时间顺序进行循环往复,每个方面都有涵盖,随着一周七天的轮回运转而循环往复,而知识的难度则随着小朋友们的认知和心智发展情况循序渐进地增长,总是让小朋友们在能力范围与难度增量之间保持着大体相近的距离,使孩子们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既能减轻负担,又可以学出成效,这套数学启蒙游戏书对于双减政策影响下的家长如何辅导孩子们课余的数学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且,这套《数学妈妈的游戏课》为了更贴近孩子们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将数学方面的知识和思维转换为小朋友们看得懂且喜欢看的卡通形象与直观图形,有助于抽象的数理知识与小朋友们形象化的思维有效融合,使小朋友们更好地融入到游戏中去,从中收获最大化的学习趣味。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读后感(五):举重若轻,数学启蒙不再填鸭

  孩子的数学早教应该怎么做?

  传统的教育方法首先先教孩子数数,一上来就背诵一加一等于二或者把九九乘法表当儿歌唱,反而扼杀了孩子对于数学的探索。提到数学,他们想到的不是丰富的日常生活,不是百变的几何图形,不是有趣的逻辑推理,而是枯燥无味的口诀和知识点。只有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小脑瓜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摸索出数学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培养数学思维,对数学保持不衰的兴趣。

  按照蒙台梭利的理论,孩子就是从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地观察、学习,每一个生活上的行动都是学习,并不是正襟危坐在书桌前拿起课本才是学习。游戏恰好是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孩子能够从游戏中学习规则、学习观察、学习交流、实际感受。

  时至今日,几乎没有城市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不会数数了。家长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重视程度都很高。中产妈妈们从孩子出生时给孩子预备的各种玩具、卡片、绘本、桌游琳琅满目。我家现年5岁的虫哥,纯数字类的玩具就有5种,与数学相关的桌游更是多达十余种,还不包括积木、乐高这些用途多样、可拓展到数学领域的玩具。

  即便是有了这些工具,对于具体怎样用游戏拓展数学能力的培养,许多妈妈还是有困惑。

  数学核心思维有哪些?

  要回答“怎么做”,先得知道“是什么”。根据美国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生院团队的研究成果,孩子需要理解数学的一系列概念,才能慢慢发展出数学思维。

  这些概念包括分类与集合、数字代表的数量、数数、数量的表征、重复规律的识别、测量、数据分析、图形和空间。

  集合、数量、数数、表征将来会发展为计算思维;规律识别和测量会发展为逻辑思维;数据分析会发展为统计思维;图形和空间会发展为几何思维。

  对于这些概念如何培养,美国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生院团队花费7年的时间,将成果写成了专业书籍,面向幼教老师开展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幼教课程设计、游戏设计、绘本阅读,推动幼儿园的孩子们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缺乏专业训练的爸爸妈妈指望通过自己购买的桌游、玩具、绘本能够全面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几乎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在缺乏专业教育背景、陪伴孩子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如何科学、系统地开展数学启蒙呢?

  市面上的系统性数学启蒙工具

  作为一个注重数学启蒙的理科生妈妈,我注意到近年来数学启蒙工具也有不少。

  有超市卖的各种数学启蒙书、贴纸书。这些书籍彩页比较多,花花绿绿吸引力比较强,但理论高度不够,基本就是跟数字相关的游戏排列,没有循序渐进的教学顺序。

  有大名鼎鼎的儿童思维训练套装“逻辑狗”。年龄段分得很细致,每个年龄段中数字、图形、逻辑都是不同的册子,有不同阶段来循序渐进。但是同一个主题放在一个册子里,孩子容易疲劳,需要自行切换;全彩图,但不知道是画风问题,还是颜色过于鲜艳,还是排版太满了,虫哥并不喜欢,玩了一两页就不想继续了;全部是选择对应,不用书写,对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锻炼不够。

  还有非常系统完善的学乐系列。系列很长,从学前一直到8年级,循序渐进做得很好。主打的是原汁原味的美国教材,全英文,对于英语基础非常强的宝宝而言可能还能看懂题目,一般3-6岁孩子是必须父母解读题目的,对于中文的阅读能力促进几乎是没有;而且大多是黑白页,对于小娃的吸引力差点。

  最近入手这套《数学妈妈的游戏课》。

  指导思想上,是按照算法思维、分类思维、逻辑思维的培养来帮助孩子掌握数学思维的。内容安排上,数字、数量、图形、应用交替排列,循序渐进,难度渐渐提高,也把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引到深处。全彩印刷,孩子接受度比较高,但是题目中的图形大多数是黑白线条,数学做完了之后还可以当填色本。

  从难度看来,3岁的孩子可能还需要家长更多的引导才能够做,5-6岁的孩子,特别是阅读能力跟上来的孩子,已经可以自己阅读题干了。有些游戏需要书写汉字,有些游戏需要写英文字母,对于手指灵活性不够或者是书写能力暂时没有那么强的孩子,可以在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再回顾这个项目。

  虫哥拿到手之后迫不及待就想要玩,而且一玩就停不下来,一天让他只玩一页根本不过瘾,一口气玩了八页,要不是我把笔抢走了并且许诺第二天再玩八页,都不肯放下。

  停不下来……

  每个单元最后有一个小栏目——“教你一招”,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互动项目。关于陪伴的重要性,作为父母早就已经从公众号、育儿书籍、早教机构那里听得很多了,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帮助父母解决“怎样陪伴”的问题。让工作一天的父母坐在旁边不看手机安静给孩子讲讲绘本、念念英文或许只是体力劳动,周末当司机开车去游乐场、素质班也不是难事。最令人头疼的是让他们想出花样繁多的游戏陪孩子玩。“教你一招”里面教的大多数都是如何结合日常生活开发一些亲子互动的小游戏,把数学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去。

  非要挑缺点的话,在于这套基本全是应用,面向家长的数学理论还不够透彻。“游戏课”做到了,“数学妈妈”还挺难培养的,还需要家长从其他渠道了解数学教育理论。

  总体来说这套书是不错的、比较系统的应用工具,学龄前是够用了,不过按虫哥这个劲头,可能用不了仨月就通关了……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读后感(六):数学游戏课:内容丰富孩子喜欢,做好幼小衔接数学思维训练好帮手

  看到网上很多父母因为孩子的算数题而崩溃的例子,喜欢探索具象世界的小孩子也为这如天书的图形符号、用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数学,而望而却步。不爱学习数学的孩子有很多,数学能力差的孩子大有人在。怎么提高数学能力也成了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其实,学习数学也是有方法的。比如,用游戏的方式,养成孩子的数学脑。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就是一套帮助3-6岁孩子打开数学思维的游戏书。

  这套书共有五册,五种颜色的封面和不同的人物形态变化,吸引孩子的好奇。家里小孩拿到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玩起来了。

  这套寓教于乐的游戏课,是用课本的形式,将一本书的内容划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包含两周。从周一到周日的内容设置也是遵循7天认知周期的规律,将数学知识放在每个星期中循环出现。

  一周有数字、数的计量、量的知识、量的计算、图形和图形规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等七个数学大类的知识点。

  单元的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对于每个单元家长该如何辅助孩子学习,在书中都有小黑板上的提示。相比于一般只做题的练习册来说,这样的学习更有系统性和目的性。

  除此之外,这套书还有其他的一些适合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

  一、结合孩子发育阶段,有针对地学习

  说是游戏书,是因为书中设置了很多有趣的题目,让孩子在玩中学。不知不觉就上完了一堂又一堂的数学启蒙课。

  不管是对比事物的大小,还是计算东西的数量,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或者熟悉的生活用品,直观地让孩子观察到。

  这是根据3-6岁孩子的认知特点,这套书有意帮孩子从感性认知的具象物体向抽象数字过渡。

  二、与绘本结合,图文并茂

  书中各种动物滑稽的形象、绚丽的色彩、不拘一格的排版形式、由简单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渗入其中,都是用游戏的方式在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想学、愿意学。

  这套书是数学课,游戏课,也是一本本大绘本,简单生动的简笔画绘画形式,也是对孩子的绘画兴趣的引导。

  三、亲子互动,学习氛围活跃

  一说到上课,有的小孩是排斥的。以为那样就是枯燥和被迫接受知识,会容易打退堂鼓。如果是有家长一起带动则会积极很多。

  这套书里的题目虽然是给孩子研制的,但是,其中的题目还是要家长来读给孩子听的。

  与孩子一起读题目,一起做题,听一听孩子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是很有趣的体验。亲子互动的学习过程,也是家长在感受孩子的思考能力进步,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

  四、内容全面,涉及广泛

  除了每一页的“学习要点”中孩子们可以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做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可以看到其中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的同时,增加生活乐趣。

  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

  所以让孩子学习,需要尊重孩子的学习规律和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习的过程不一样非要“苦作舟”,也可以是“乐作舟”,只有孩子感兴趣,乐在其中的学习形式才是持久的。会玩的孩子也更加地聪明,做题不是在考试,而是在锻炼大脑的思考能力。

  这套《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正是从享受过程的角度出发,每天十分钟的游戏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图形色彩的认知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管是培养到什么能力,最重要的是孩子在玩数学游戏的时候很快乐,这也是多少家长都希望看到的。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读后感(七):我让孩子玩了6年零基础进小学,从倒数第一到中等,需要付出哪些?

  在双减以前,我们讨论得最多的是“幼小衔接需不需要上”,双减以后,再也没人讨论这个了,因为想上也无门。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幼小衔接不需要上,并且也是这么做的。

  我家小勋上幼儿园那几年,是幼小衔接闹得最火的时候,周围的每一个孩子多多少少都提前学习了一点小学知识。我是一个扛得住的妈妈,硬是让孩子玩了6年,完全没有提前学。

  现在我小孩三年级了,老师表扬他的次数终于变多了,整体看起来终于追到了班级中上水平。要知道,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第一次小考,他只考了68分,全班最低分……

  老师甚至建议我们送孩子去补习补习,基础实在太差了。我偏不信邪,都说拼音学得快,可是一个学期学得再怎么快,也就一本语文书、一本数学书而已,题目也还是那些题,学得再快也快不到学二年级的内容。

  我依旧每天带着小勋读课外书、做趣味思维题,周末就去公园数树的品种,看蚂蚁搬家,看蜘蛛结网,看湖面上的波光粼粼……

  都说三年级是个坎,考试分数分层会开始变明显,虽然我心里有点小小的不安,毕竟小勋在一二年级时成绩最好的时候也只有中等水平,但还是坚定地和刷题、补习策略拜拜。可谁能想到,三年级的小勋好像突然开窍了一样,现在每次考试都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尤其是作文,越写越好。

  所以,我现在终于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不上“幼小衔接”,孩子一样能慢慢跟上进度。

  但是,这个但是很重要!我说的幼小衔接是指课本内容,我们不用带孩子提前学拼音、学算数,但是我们要带孩子多阅读;引导孩子爱思考、爱提问的好习惯;帮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走神的学习坏习惯等等。

  关于阅读书单、怎么帮孩子养成学习好习惯的文章我已经写了很多,今天我就来说一个数学思维方面的引导策略。

  对于小朋友数学思维能力的引导,我也就仅限于买菜花钱、找钱,去超市买齐购物清单等等局限性非常小的内容,所以我那会儿基本上是依靠买回来的现成的思维游戏题,帮孩子开阔数学思维的。

  在网上随便一搜,便能搜到很多很多适合幼小衔接的数学思维题,我买过很多,但是也踩过几次坑,因为有的题趣味性太小,说教成分太大,小孩做着做着就没兴趣了。

  下面我推荐一套我买过那么多种数学思维游戏题里最喜欢的一套:《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是有着20年一线数学教师,“得到”的签约讲师曲少云老师编辑的。

  一套共有5册,第一册主要是简单的认识数字,一直到第五册复杂的思维题,难度逐渐上升,适合3——6岁的小朋友。

  下面我简单说几个这套思维游戏书的特点吧:

  1、解决孩子“学了就忘”的大难题

  这套书中的内容设计遵循记忆的7天认知周期,把各方面的数学知识和每个星期的循环巧妙融合:

  周一,数字;

  周二,数的计算;

  周三,量的知识;

  周四,量的计算;

  周五,图形;

  周六,图形规律;

  周日,生活中的综合应用。

  在更大的时间范围内,知识难度循序渐进,让知识和孩子的心智发展规律完美结合,既减轻了记忆负担,又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将学会的知识从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

  2、利用数学早教,学习语文、历史、地理等知识

  谁说学了数学只能帮助你算数呢?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等的应用可太大、太多了。

  比如说这个,国旗上的颜色,教小朋友认识图形、颜色和国旗知识,我们也可以给孩子引申出更多国旗的画法和故事。

  再比如这个,数字的汉字书写在语文中的应用,下面还有一个拓展小练习,要家里想象力十足的小朋友也来赋诗一首吧。

  3、非常接地气的生活场景题

  这套书的大部分思维题都是生活场景相关的,可以让这些数学概念或问题自然有趣地发生,小朋友可以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数、量、形、时间和空间,并且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性。

  比如这个,找到正确的路,场景发生在我们很熟悉的学校里,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基本的方位:前后左右。

  再比如这个,特殊的魔方,这个可以锻炼小朋友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只要小朋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点也不难哦。

  4、给家长提供了完整的解题思路

  你可别小看这个设置,我陪写作业三年发现很多题都是属于“做得出来,说不出来”的状态。

  我们一看,这题这么简单啊,你怎么就是不会呢?孩子一问为什么?我们就懵了,对啊,为什么啊?因为我们的固定思维告诉我们:本来就是这样!至于为什么,真的很难说清楚。

  答案页不止会教家长怎么和孩子解释问题的答案,也会有很多其他拓展的知识,以及游戏玩法,帮助家长把每天的“十分钟数学游戏时间”利用到最大化。

  这套书的玩法和亮点还有很多,我很喜欢这种经过规划的数学游戏,只要孩子每天花十分钟,玩一个游戏,就可以一个不落地掌握数学的方方面面。我们也可以模仿游戏中的情境和孩子玩起来, 比如出去逛公园时,有意识地问孩子“前后左右”,帮孩子加深记忆。

  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很容易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6岁前,是孩子逻辑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并且小学之前,孩子没有学业的压力,就算是写这种游戏书,也是抱着“玩”的心态,那么孩子就很容易主动接受和探索,然后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还有一点,我必须告诉你们,那就是书中的很多游戏题其实就是小学一二年级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的题型。

  所以你看,我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去给孩子上幼小衔接,没有去要求孩子算算术,但是孩子却能依靠每天晚上的十分钟,掌握很多、很多小学阶段必学的知识。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 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统统停课,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家长也要停下脚步,任由孩子拼天赋、拼智力,而是可以用其他更有趣、更没有压力的方式让孩子的思维得到拓展、让孩子了解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并且爱上数学。

  《今晚七点半,数学妈妈的游戏课》,每天10分钟数学游戏,帮助孩子养成数学脑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