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昆仑哨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昆仑哨读后感精选

2021-12-03 00: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昆仑哨读后感精选

  《昆仑哨》是一本由窦椋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页数:5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昆仑哨》读后感(一):一口气读完一部超燃超爽的军旅小说

  你会为了一份工作而以命相抵吗?徐开路会。

  你会因爱情而长年甘受寂寞孤苦吗?孙炜会。

  你会亲手摧毁你最得意的作品吗?严峻会。

  我以前不知道信念是什么,我也不懂爱情多神圣,我更不知道那种亲手毁掉自己得意作品时的心境会怎样,但是在我看过这部《昆仑哨》之后,我知道了。

  徐开路一名高原兵,很多人都没听过,以为兵哥哥、军人都是衣着帅气的军装,有着刚毅菱角分明的五官,但是在《昆仑哨》里,你会看到,我们的戍边军人布满沙尘、殷红蜕皮、布满裂纹的脸上那双明亮坚毅的眼神......

  看完这本书,写这个视频文案,不自觉就受到作者窦椋老师的熏陶。窦椋老师的文笔真是的这个,非常推荐初高中生都看看,相信对于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用。

  窦椋老师的上一部作品我看的是《魔鬼周》,有趣的新兵历练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特种兵,非常热血的军营生活;这部《昆仑哨》是描写戍边军人-高原兵的。没看书之前,大家脑补一下,罕无人烟的高原上,有什么故事可讲吗?诚然我们都知道他们的牺牲、奉献、坚守等可贵品质,但是这有什么好写的呢?错了错了,如果你也跟我这样想,那这本书你也非看不可了。

  在这本书里,会一改我们印象中那个只会笔直站立执勤的戍边军人形象。而且我非常喜欢窦椋老师的真实,不是所有的主题作品都是正能量的,在窦椋的笔下,我们会发现谁都会有拒绝、迟疑、犹豫、打退堂鼓、争名夺利的人性最基本的多面性,军人一样,军人家属也一样。问题是这些情绪或人性的弱点如何战胜的问题。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就能理解了。

  最后我想问作者一句,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残忍?你能不能让我们的主角徐开路歇一歇?一件事儿连着一件事儿,感觉就没个消停,我都替他累得慌。哈哈,咱就是说故事节奏太紧凑了,一口气读完,不是意犹未尽,而是长叹一声,主角终于可以休息了。昆仑哨

  《昆仑哨》读后感(二):高山之巅守卫祖国和平,凡人之躯共筑钢铁长城

  作为世界第一高原,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素来有着地球“第三极”的称号。建国以来,无数的建设兵团在这片不毛之地上热火朝天的建设着,无数英雄长眠于险峻的高山之畔、危险的洞窟之中。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定与繁荣抛头颅洒热血,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奇迹,成就了不朽的功勋。

  在无数的开拓者们付出血与泪的建设后,一代又一代的军人接过了前辈们传下的火炬,坚守在这篇最靠近蓝天的土地。在这里,没有喧嚣的都市,也没有敌人的踪迹,唯有一份军人的职责,让他们坚持在这片土地上消磨青春,他们便是那高原哨兵。

  本书是军旅作家窦椋的作品,以昆仑山隧道的一个哨所为主题,讲述了这群高原哨兵平淡又荡气回肠的故事。在这个海拔4688米的哨所中,一共驻扎了六名官兵,他们的唯一工作就是保障昆仑山隧道的正常使用。

  在这里条件艰苦,由于高原气压不足,导致米饭无法煮熟,战士们足足吃了七年的夹生饭。蔬菜给养跟不上,战士们就自己在蔬菜棚里种西红柿。物质上的匮乏并没有击倒这些战士,但是长期与社会脱节,让他们更加渴望亲近外界到访的客人。

  一支来边防慰问的队伍由于车辆损毁,意外来到这座哨所,却被以许开路为首的哨所官兵所打动。紧张危险的工作并没有打消战士们的斗志,无论是个人的军事素质,还是整体的顽强意志,都展现出当代军人勇敢和坚韧的一面。为了迎接客人,战士们甚至把西红柿幼苗拿来做菜,正直无私的军人背后,也有些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和热情。

  每个人年幼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中国军人,无论是开山劈路的开拓者,还是防洪救灾的逆行者,中国军人无愧于人民英雄的称号。哨所的班长许开路就是这样一名英雄子女,他的父亲是开拓青藏高原的建设者,为开辟崭新的道路立下了无数功勋。然而一次不幸的意外,让这位英雄牺牲在他努力开辟的道路旁。许开路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以开路为名,以守路为责,继续发扬当代军人的优秀品质。

  许开路所在的哨所只是千千万万个哨所中的一员,却也是无数的哨所军人的缩影,他们在这片最蓝的天空下,执行着最单调的工作,肩负着祖国的寄托。无论是为了帮助战友而牺牲的年轻士兵,还是为了爱情而做出的牺牲,亦或者是应对敌特而做出的斗争,都是和平年代军人们的不朽传说,值得我们每个人记在心中。

  《昆仑哨》读后感(三):难凉热血,剑指昆仑

  “衣服再脏,心里干净就行了!” 这是海拔4600米前线哨点,喀喇昆仑的年轻战士青春的答案。

  在微博上看到有关喀喇昆仑守边战士的采访,记者有咨询到衣服的问题,战士说,我们衣服脏是因为天气原因。因为在这边水很珍贵,我们需要将雪进行物理转化,变成水一个月洗一次。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战士们在边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一堵强劲的围墙。

  在和平年代,很多人都以为战争的动乱已经远离了我们,但实际上确实很多影藏在黑暗里的利益斗争,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嚣张。比如香港出现的暴乱事件,台湾的美国士兵等。还有国家边境发生的境外势力金融、教育的渗透事件。太多的真实无法用言语表达,更因为国家机密,没有办法让人清晰地知道!但是不妨我们用文学的角度来探索在昆仑哨所的二三事。

  谨以此书致敬伟大的戍边军人

  《昆仑哨》是一部军旅题材小说,讲述了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昆仑山某制高点,主人公徐开路带领哨所成员常年默默守护西北命脉昆仑山隧道的故事。他协同战友抓捕偷猎分子、解决爆炸险情,带领新队员排查堵截外敌破坏势力的渗透,却愧对妻子和从未谋面的儿子。他忠于信仰、敢于斗争,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这是一首反映边防军人军胆、军魂的斑斓凯歌和壮烈史诗。和徐开路一样,每名高原兵都有各自的成长之路和情感世界,守土卫国是他们的职责,但作为个体,他们更多需要面对的是挑战和斗争,以及沉默、孤独甚至牺牲。本书真实再现了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们在战斗中成长、在沉默中坚守的高尚情操,表达了戍边军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决心,发出了忠于祖国、坚守边防的最强声。

  也许他们不完美,但这就是真实!

  他说:“人家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我们常年困顿一隅,偶尔回到闹市,却像井底之蛙,与社会格格不入。可我们知道我们是好男儿,因为他们所说的四方,就是我们站立的地方,或者说,因为有我们站在这里,他们才有了四方的概念,我们愿意成为这样的边界,或者像安逸、柳大哥一样,化作刻在边界上的碑文。班长,你要心安理得地走,不要留恋,牺牲的人,用肩背给我们垫出一条平坦之路,就是为了让我们走起来风生水起、义无反顾,将来你过得更好,我们才有奔头。当我们也为人夫为人父,不用经历你们这样的挫折,就能华丽转身,去拥抱新的生活,想想就很美好,这些不会太远……”

  书中人物并不完美,他们有挣扎,有选择,有悔恨,但最终都记得自己当兵的使命,因此真实而动人。和徐开路一样,每名高原兵都有各自的成长之路和情感世界,守土卫国是他们的职责,但作为个体,他们更多需要面对的是挑战和斗争,以及沉默、孤独甚至牺牲。

  “武警,与你同在!”英雄正是为保护祖国领土完整而受重伤或牺牲,为守卫国家安宁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什么要向英雄致敬,因为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安享这世间的平凡。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被世人所知,那就让这本书为他们表述一番吧!

  《昆仑哨》读后感(四):千里天路通禁地,万仞昆仑守边关 ——窦椋新作《昆仑哨》写作中的点·线·面

  (网络图片)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想必,看到这几句歌词,大家脑海中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响起《天路》那优美高亢的旋律。

  2021年10月,一套上下两册,近40万字的长篇小说《昆仑哨》被重磅推出,揭开了天路守护人的神秘面纱,讲述了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感人故事。

  《昆仑哨》(封面)

  《昆仑哨》作者窦椋,是出生于1989年的著名青年军旅作家,作为部队文艺工作者,他遍访髙山海岛,边疆大漠,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源,写出了一系列颇受好评的军旅文学作品。

  正如任何一部宏大的作品都有一个支点,《昆仑哨》的支点就是昆仑山特长隧道的一个哨卡。这个哨卡位于海拔4868米的制高点,而被称为“云中哨卡”,又因为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而被称为“昆仑第一哨。”

  在这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哨卡上,驻扎着五六位武警战士,他们的职责就是守护西北命脉昆仑山隧道。这里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但是战士们坚守岗位,克服常人难以想像与理解的困难,默默付出青春,甚至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守护着祖国的边关。

  作者在书中以饱满的笔触描述了守卡战士以忠诚为歌,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排除爆炸险情、抓捕偷猎团伙、粉碎外部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网络图片)

  书中主人公徐开路就是在这样艰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原优秀战士代表,他既有铁血军人富有勇气、充满活力、坚韧付出的一面,也有思念家人、渴望团聚的儿女情怀。

  在这个以徐开路为首的小小团队里,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与理想,或许有人打着自私自利的小算盘,有人有逃避艰难环境的小心思,但是当危险来临,面对巨大困难的时候,又是昆仑厉风磨砺出的强大精神、昆仑暴雪塑造出的坚韧意志让他们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职责。

  作者窦椋以主要的篇幅描写哨卡军人的战斗和生活,《昆仑哨》也被认为是“一部以小见大、忠实塑造军人形象的严肃文学作品”。

  如果说哨卡是作者选定的一个点,那么天路就是一根贯穿全书的线了。书中的的许多故事和人物都是这根线上串起来的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

  依靠这根线,作者让整个故事有了时空关联。

  如果没有了天路这条线,故事中的云端哨卡也就没有了可以依托的时空。人们常说的的“天路”就是穿越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1米的唐古拉山垭口,因此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

  (网络图片)

  围绕这根线,作者让主要人物有了背景关联。

  主人公徐开路的父亲就是牺牲在青藏高原的一名道路建设者,就连他的名字中都被赋予了父辈的意愿,赓续了父辈的基因让他具有了异于常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作为政工干部的 严峻的出场,也是和天路的建设者密切相关,以至于徐开路时时从他身上看到父亲的影子。

  书中还有一位着墨不多的军校招生处杨主任,其丈夫也长眠于高原烈士陵园,正是她对于昆仑天路建设者及守护者的深厚感情,也就有了刘轩坤再次回到昆仑哨卡的后续故事。

  正如歌中所唱,《昆仑哨》中处处荡漾着高原将士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是军人对于守土有我、守土有责的最高情怀。作者在整本书中将情感描写播撒在各个方面,赋予了新时期戍边官兵既不同于常人的情感追求,也同于常人的情感需求。

  有了家国情,高原将士就有了理想和责任。他们在战斗中成长、在沉默中坚守,他们忠于信仰、敢于斗争,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有了战友情,面对危险就有了依托和信任。巡逻途中,年轻的士兵安逸为了挽救处于险境中的战友,不惜自己跌落在冰雪覆盖的山崖下,被凝固成一尊冰雕。

  有了凡人情,面对生活就有了坚韧和真诚。熬过了艰难的孙炜为了真挚的爱情,来到了天寒地冻的边塞小城;为了一段割舍不了的情,陈钰用柔弱的脊背抵挡了敌特刺向前夫的利刃。

  窦椋是位年轻的军旅作家,在他的笔下,诞生了一批又一批鲜活的生命,这些生命的基因都来自普通的战士。正如窦椋所说,“那些默默无闻的人,悄悄编织起这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以他们的群像为创作基点,文学作品就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从《魔鬼周》到《昆仑哨》,既有一脉相承之笔,那就是对武警战士军胆、军魂的讴歌;也有更加成熟之处,与前者相比,《昆仑哨》中更多了一些豪迈和哲思,大概也是深受昆仑风雪的磨砺吧。

  读过《魔鬼周》,再读《昆仑哨》,令人荡气回肠!

  《昆仑哨》(封面)

  不得不说的几个小问题:

  1.在下册231页第11行,“关紧闭”应该为“关禁闭”之误。

  2.全书有5-6处用到“氤氲”一词,有几处似有不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昆仑哨读后感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