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再袭面包店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精选

2022-01-17 00: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精选

  《再袭面包店》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一):象的失踪

  象的失踪这篇故事非常有趣,一头大象和他的饲养员老人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又是非条理性。这头年老的大象,被动物园遗弃,无可奈何由镇政府和房地产商分别领养和提供收容设施,食物是镇立小学小学生们的剩饭。从经济利益角度看,这头大象和他的饲养员毫无用处,除了偶尔来写生的小学生,以及出于兴趣观察的“我“,并不被任何人所在意。”而在这急功近利的世界上,成不了商品的因素几乎不具有任何意义“。所以,这”不具有任何意义“的事物就消失了,因为他与现实社会脱离,失去了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协调性。

  审视个人与这个功利世界的关系,我们终日努力去创造所谓”价值“,绞尽脑汁去产生所谓”意义“。对于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来说,个人越是变得急功近利,确实是”产品卖得越快“,在社会中所处的”价值“也越大,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的协调性,用尽全力保持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平衡感。而没有经济价值,没有现实意义的事物,即使是像大象那样的庞然大物,似乎也会从这个世界上、从人们眼中突然消失,徒留下一座空空如也、杂草丛生的象舍,”地球照样单调地旋转,人们照样打着哈欠去公司上班,孩子们照样准备应付考试。“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二):去夜奔,去找寻内心的火焰

  是在听《凑近点看》一期讲夜奔的播客时,听到主播提到了这篇村上春树的小说。 在夜晚发生的事情,好像再离奇也觉得有可能。人们丢掉白天的铠甲和面具,做些荒唐、毫无用处但又浪漫的事情。就像主播提到夜晚开几个小时的车,去看绵延不绝的山火吞噬森林和黑色的天幕,去向自由,去向荒诞。 就像《再袭面包店》里没有道理但又觉得非发生不可的情节:平淡又乏味的新婚夫妇在没来由的饥饿夜晚,丈夫说起年轻时和那时的恋人抢劫面包店,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店主却让劫匪以听完瓦格纳的音乐作为交换。而那晚以后,丈夫的人生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正常地上大学,工作,最后与现在的妻子结婚。妻子听完以后,却产生了必须和他再抢一次面包店的想法,仿佛抢劫面包店,是挣脱庸常生活束缚的有力反抗。再袭面包店时,他们开遍了高速也找不到一家面包店,最终以抢劫麦当劳作为替代,并抢走了30份汉堡,又单独付了可乐的钱(因为只想抢面包)。 这篇小说有着村上春树小说的常见风格:困惑细腻敏感的男性、果敢又充满独特魅力的女性、大量的隐喻。 那种身心双重的饥饿感,想出走想离经叛道的冲动,对荒诞和无规则和渴望,都像是冰山底下深深隐藏的火焰,在夜晚才会熊熊燃烧起来。也许这是生命之火,我们白天,就靠着它的温度在冰山之上航行着。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三):心中的面包店

  《再袭面包店》新版读罢,感触颇多。

  村上春树在短篇小说上的成就,未来在文学史上恐怕要高于长篇。

  半夜想要袭击面包店,最后打劫了麦当劳,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符号全都出来露了个脸。

  “我”是如此的渴望打破这种秩序和规则,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喜欢看村上描写的饥饿感,看的我都饿了……

  可是打劫完麦当劳又能怎样?“我”还是无法影响到这社会的运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终将是徒劳。

  “我横躺在船底,闭上了眼睛,等待涨潮将我运到最合适的地方。”本篇结尾写的极美,应该是有借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那段“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这本里面很惊艳的还有《象的失踪》,动物一直是村上的好朋友,也是他想象力的来源。

  象的存在、失踪,还有“我”看到象的缩小,私以为都是代表着村上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老年的象和高龄的饲养员,无疑都是不被人们所需要的。代表着旧日时光,代表着无法被重现的过往。“我”无疑是有些沉溺与这些旧日过往的,看到象和饲养员的消失,行文之中总让人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和惆怅感。

  《家庭事件》这篇读来颇有趣味,一向不喜欢写家庭的村上,居然写了一篇兄妹之间的小说。妹妹找了男友,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刺激,真是让人读来哈哈大笑。通过对吃着别扭的意面的描写,把“我”复杂的心情给体现了出来。那盘意面就像生活一样,一旦有了新变化,很多事情就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终究我们还是要接受新变化,就像我想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生活也彻底变了,而且是不得不接受的那种改变。

  剩下的三篇,就是一如既往的村上短篇风格,这里不太想多写了。

  这本读完,其实感触最深的是村上小说中关于“自我”的魅力。起码之于我而言,每天面对着宏大叙事,精神过于紧绷。读完小说以后,总觉得自己好像重新从一个群体性的生活中找回了“自我”。从一个宏大的、秩序性的社会中,重新找到自己,重新思考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找到自己心中的面包店,恐怕这就是村上小说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四):《沉没大陆》与《眠》

  失眠了。

  发觉我失眠的原因在于总是纠结于沉没大陆上野蛮生长的万物,为什么没能如人意生长,长出合乎城市规划一样的路径,合乎我希望的山的轮廓,合乎我希望的河的走向。这个大陆大概是失败的。可这个“失败”的大陆,也没能让我放弃去设想正在浮现的新的大陆的全貌,没能让我放弃企图控制它如意生长。

  我还是偶尔会忘记这一点,“只能决定你刷牙刷多久,却不能决定而只能接受每一颗牙齿的不确定结局”。

  所以当一个踏踏实实的对前路一无所知的垦荒人,总是比希望用自己有限的框架结构去掌控一切的设计师睡得好。意识不应该束缚人生,而应该通过意识的真正成长来解放自己。写到这里忽然想到,这可能就是尼采所谓的最终的婴儿的诞生?实现从一个婴儿到另一个婴儿的转变。

  人天生就想着用已有的意识去控制什么,也希望有人能依靠他们的意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与人聊天的时候也是这样,寻求一个直接的答案,但哪里有万能的答案呢。况且“指导”永远是一个神圣而谨慎的事。想起黑塞在《精神与爱欲》中纳尔齐斯因为未具有授权的资格而去指导他人的人生和意识觉醒,而被质疑。足以说明“指导”这个词意味着的责任和分量。而即便是“指导”也并非是给出直接的“答案”。

  人做决定时是无依无靠的,这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所说的“人的孤独”,抉择只能由自己做出,并且自己承担责任和后果。

  那么既然人不能指导他人,或者说指导是极度危险的事,那么倾诉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忽然想起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里男主人公说的那句“人不应该相信什么主义,人应该相信自己”。我想大概是说人需要对自己理解,和自己沟通。这正是普遍所缺乏的“自我沟通”。说起来倾诉没用,因为没有人能指导自己的生活,可是人又常常能与在别人交谈倾诉中,理清思路,了解自己,促进“自我沟通”和“自我理解”。就好像在对着观众做一个演讲主题“今天我为什么抑郁”,在演讲的时候,其实也在帮助自己理解自己。 不过如果恰好有个观众能点出你说不出来但又卡着难受的感受,当然就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理解自己,从而作出自己的选择。但这个观众绝不能走上讲台,指导你,甚至代替你做决定,代替你去演讲“怎么解决抑郁”。

  人不停企图控制生活。可是只有垦荒时的失控才能让人感到真正的活着,就像村上春树《眠》里,讲述的一个失眠患者康复的故事。结局是她面对短暂的失控,在感到危险和惊慌失措时候才真正的感到了生活,从由于一无所变的生活造成的失眠的困境中跑出来,真正感到了活着,于是沉睡过去。

  不过我觉得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和《眠》里主人公失眠的原因不同的是:我们企图把生活凭借撵着走,而《眠》里的女人是已经厌倦了能够撵着生活的一无所变的状态,却丧失了对真正的活着的感受和生活的乐趣,于是失眠。 所以我失眠的理由大概是在重蹈覆辙,或者说是循环的一部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