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刷屏的聊天记录,给我看傻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这刷屏的聊天记录,给我看傻了

2022-01-15 18:48:46 作者:刘山石 来源:Vista看天下 阅读:载入中…

这刷屏的聊天记录,给我看傻了

  尽管反思过很多次当下“离了热梗和表情包就不会说话”的语境氛围,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这些省事顺手、轻松流行的东西,是真好用啊。

  好用到,渐渐就把“不正常”,用成了“习惯”,直到完整缜密的表达成为稀缺品。

  而欣慰的是,有些人,有些对话,还在不停提醒着我们“好好说话”是一种珍贵的能力,也是一种跟社会建立更深联系的方式。

  01

  会这样说话的人,

  好久不见

  比如下面这段让人又感动、又惭愧的聊天。

  聊天记录的双方,是陕西作家曹谷溪,和一位他素不相识的大学生余万。

  因为短信发错号码的乌龙,耄耋之年的老先生,误把小伙子当做自己思念了几十年的中学同学。

  连续发了好几条礼貌又郑重的短信试图相认,发现认错了人。

  没想到却借此机会,和手机另一头的年轻人成了忘年交。

  他不惧坦言自己和多年好友的情况,“我现在思维还可以,但走不成路了”。

  会耐心倾听年轻朋友讲述生活点滴,当得知小伙的学业进度时,去主动鼓励小伙“成材成大材”。

  图片

  @余万Noir

  一个老人在网络世界的“阴差阳错”中,竟然能对一个陌生人这样“毫无保留”。

  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今天,与玩梗时代“格格不入”的隆重,已经成了出奇而令人感动的东西。

  网络交流更加便利的现在,大家害怕对牛弹琴,害怕话不投机半句多,闭嘴成了一种“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反而是刻板认知里“跟不上时代”的老年人,就算是线上交流,也习惯用最朴素、最认真的方式。

  字体行间的真挚,传递出的是他们对愿意同自己交流的人的珍惜。

  图片

  之前刷到过一对儿经常分享自己日常三餐的老夫妇。

  他们的帖子,让很多游子想起了自己爷爷奶奶做的一顿顿简单却暖和干净的家常饭。

  和老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你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好好吃饭”。

  图片

  @健康真好

  后来这对老夫妇帖子的留言区,还真成了“隔代亲”现场。

  爷爷奶奶会嘱咐陌生的年轻人,“外卖也得多吃素菜,少点油”;许诺要高考的学生,“我会等你的好消息”。

  几乎所有评论,就算只是个简单的玩笑,他们都会特别当回事儿地进行回复。

  图片

  两位老人家满满的善意,就这样透过他们一个一个敲出的字蔓延出我们的手机屏幕。

  跟现在习惯了缩写、简略表达的人们不同,老一辈人对文字、对表达的认真和他们的成长环境分不开:

  年轻时受限于条件,沟通的渠道很少。

  所以,更习惯于“见字如面”的仪式感,珍惜每一次和家人、陌生人交流的机会。

  旺盛的表达欲背后,藏着的更是对后辈浓浓的关怀和对更深入融入这个社会的渴望。

  图片

  还记得去年,为了让总说“打电话怕影响你工作”的奶奶,能随时找我聊天,我给她买了第一台智能手机。

  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带的26键键盘,改成了搜狗手写,并打开输入法的长辈模式。

  手写笔迹更粗,字大更好找,奶奶偶尔用方言语音输入,也基本都能准确转换成文字。

  自那之后,从立春到暑伏到腊八,从疫情的每一次变化到能不能买到回家的车票,我都能收到叮嘱。

  甚至连邻居家狗一窝崽下了几个、分给了谁养,独居的老太太都想和我讲一讲。

  每段不少于100字的对话气泡,都是长达五六分钟的“对方正在输入”。

  想到她戴着老花镜,给远隔上千公里的我认真打字的样子,至今都心头一热。

  02

  关不上话匣子,

  因为渴望了太久

  尽管他们聊天的方式“土老帽”,尽管不够熟练的打字经常很慢。

  但面对这样的老一辈,我无法居高临下、冠冕堂皇地说他们“落后于时代”。

  反倒是年轻人那点“会玩手机电脑”的优越感,在老人蓬勃而真挚的表达欲之前,显得不值一提。

  图片

  我想你,就说想你;想让孩子努力学习,就说你要加油。

  恨不得在每一次斟字酌句里,填满对文字接收者的情感。

  关不上话匣子,正是因为渴望了太久。

  网络上曾有个#老一辈回微信有多认真#的讨论,看得人笑中带泪。

  讨论里,基本都是在外游子们,晒出的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对话框。

  思念孩子的老人根本关不上话匣子,对话框左边永远都是长长的一大段。

  图片

  @只是一个小朋友-

  每一个可能不被小辈放在心上的人生节点,每一句孙子孙女开玩笑的发言,他们都会重视对待。

  我还观察到,全中国80%以上的爷爷奶奶回消息,都会以“XX:你好”开头。

  或祝福、或建议,回复时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少,还带着一股老一代人独有的文绉绉。

  图片

  @和路人的可爱对话

  很多网友跟我一样,看完这些截图,就想到了自家老人。

  他们接触外界的渠道和技巧本就青涩,生活中有闲、有耐心陪老人说话的人,又真的不够多。

  就像曾被短视频里“假靳东”骗了的那位阿姨。

  了解到她是因为长期缺乏丈夫家人的关爱才受骗后,再也没人舍得嘲笑“怎么这么假的骗术,都上当”。

  他们有着强烈的交流欲望。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被“甩得太远”,才能跟他们的后辈有更多共同语言。

  图片

  当然,要想拆除挡在老人和数字生活之间的墙,简单粗暴地扔过去一部手机,远远不够。

  为了方便联系和照顾,很多子女都给老人配了智能手机,但他们使用起来真的便利吗?

  就像线上聊天时,对话框上“对方正在输入”的漫长等待背后,就是老人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一个字一个字输入的努力。

  下面的场景,你可能很熟悉:

  不少老年人没学过拼音,只会手写输入。

  但是输入法里手写的笔触又细、备选字又小,发一段50字的话,可能至少要5分钟。

  图片

  再如,身在外地的孙子和爷爷聊着天,对方突然不回复了。

  焦急拨过去电话才知道,是他选字的时候,误点进了手机键盘上的输入法设置页面,怎么都调不回微信了;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一些老年人不识字,但工作忙碌的年轻人不方便随时听语音消息,于是教长辈如何把语音转换成文字。

  但语音输入识别不清方言,就容易给沟通造成困扰。

  我的同事莎莎,就经常收到来自妈妈用四川方言转换过来、错字连篇的微信,场面搞笑又心酸。

  03

  一份亟待普及的尊重

  尽管互联网已然高度普及,一句“我很挂念你”可以瞬间传遍全球各地。

  但我们仍会因字字恳切的真情和认真的问候感到温暖。

  小小的手机里和一长串一长串的信息里,承载的是老人对家人的思念和情感,是对陪伴和交流的期待。

  社会需要做的,无非是多给他们一些耐心,真正尊重他们表达的意愿,降低老年人打字的门槛,才能让爱意绵延。

  这便是搜狗输入法“长辈模式”诞生的初衷。

  考虑到老年人因怕误触误操作而给后辈“添麻烦”的普遍心理,和他们大多数眼睛昏花看不清屏幕、手指容易点错的特点。

  “长辈模式”以简洁易用为准则,在键盘工具栏上去繁存简只保留了三个老年人最常用的功能,并配以文字进行清晰标示。

  同时放大并加粗打字输入的字号,方便他们看得清。

  图片

  对于不少老年人青睐的语音输入,“长辈模式”提供了十几种方言的文字转化能力,乡音也挡不住高效顺畅的沟通。

  手写输入模式同样将笔迹加深加粗,并提供“随写”模式,以方便他们快速进行连写或叠写。但是就算“慢慢写,笔画也不会消失”。

  图片

  将产品进行适老化优化需要互联网公司的年轻人沉下心来,通过跟很多老年人的交流,跨越代际去真正理解老年人群的细致需求,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搜狗输入法“长辈模式”得到广泛认可的背后,是现在年轻人对老年人每一个“不一样”的尊重,这才搭建起一座彼此接近的桥。

  这座桥,不仅只有老年人需要。

  在文明社会中,它应该存在于每一个特殊群体和社会大众之间。

  一个很有温度的故事,来自搜狗输入法“点点输入”的诞生背景。

  网友方瑜(@冷敏寒子夜)因为自幼患有脑瘫,无法说话、无法自主行动、只能通过操控几根脚趾点击鼠标,进行网上交流和文字创作。

  直到2019年11月,其使用的一款特殊输入法“鼠标打字·高级版iii”授权到期,软件开发者又在多年前不幸离世,方瑜的生活一下子又陷入僵局。

  在这之前,方瑜是通过在网页上复制粘贴来输入文字的,写100字需要一整天。她不得不通过网络求助。

  让人松口气的是,搜狗输入法注意到了她的求助信息。

  相关团队立刻联系到软件开发者家人购买产品专利,通过8天的加班加点,重构代码制作新版,并结合方瑜的具体需求进行优化。

  “点点输入”就此诞生,帮助方瑜通过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点击,丰富自己的生活。

  现在,“点点输入”已经帮助到跟方瑜情况类似的10万多人。

  图片

  腾讯旗下的搜狗输入法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基本已经覆盖到我们很多人的生活。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要想帮助到更多像方瑜一样的障碍人士或老年人通过便捷表达,与这个社会产生更密切的关联,就必须让这些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所以昨天,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直属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指导,搜狗输入法、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全国残疾人用品开发供应总站共同发起了“众声”无障碍输入公益计划。

  将面向全行业,免费开放搜狗输入法、腾讯技术公益的无障碍技术。包含眼动输入、点点输入、盲人输入、长辈模式输入,以及OCR读图,AI手语翻译等。

  其中,“眼动输入”是最新发布的,为了帮助渐冻症、高位截瘫患者等无法控制自身肢体的特殊人群而研发。搭配眼动仪设备,他们就可以通过眼球凝视、移动来输入信息跟亲人、网友交流。

  同时,搜狗输入法的产品专家,还将联合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vivo、TobiiDynavox听到科技、汉尼康科技、各特殊群体用户代表等社会各界力量,组成专业的调研组。

  针对特殊群体的痛点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形成持续性的报告,对全社会公开,为行业各类产品无障碍优化适配提供参考。

  图片

  只有各个机构组织、各大科技企业在各自产品中进行深入的无障碍探索的同时,开放共享科技成果,凝聚更多力量,才能形成消除“数字鸿沟”的合力,帮助有障群体在数字世界进行自如表达,也让世界看到他们。

  也只有这一座座桥梁搭建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宽阔,所有人才能平等地享受技术红利,通往更有幸福感、安全感的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