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关系,连沉默也舒服
1
表妹昨晚去赴了一场半年未见的老友之约,回来后却显得颇为失落。
问及缘由,她悻悻地答道:“我只是觉得,我可能要失去这个老朋友了。”
表妹说,她们相识于大学时期,同窗四年,相处一直很亲近,几乎无话不谈。
毕业后也是如此,虽然没有经常见面,但还是随时保持着联系。
然而,在昨天见面时,她却突然发现,这种亲近的感觉好像消失了。
她问了对方很多问题,都被沉默带过,意识到这点后,表妹就开始有点不高兴,而老同学也察觉到了她的情绪,聊起天来变得越来越拘束。
为了避免不自在,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她和她都在努力地寻找话题,可越是如此,就越有说不出的生疏感。
“两个人亲近到陌生,可能就是从无话可说开始的。”表妹忍不住感叹道。
从常理上看,每个人都希望跟朋友有说不完的话,对此,我也是认同的。
但把关系的好坏与否和是否沉默直接划等号,显然有些绝对了。
成年人之间的信任,其实是很微妙的。
有时候,未必是要说很多的话,而是可以给对方不说的自由,让她知道你不会因此而介意。
在这个人面前,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静坐无言,哪怕只是沉默,也足够安心自在。
这样的关系,才是能走得长久的关系。
2
我有一个姐妹群,加我在内共四个人。
我们在一起,相互陪伴着走过了十多年的时光,依然情意如初,不曾因时间而消退。
在这些年里,我们做过很多快乐的事,一起外出旅游,看最美丽的风景,一起在深夜畅聊,开最恣意的玩笑。
但比起这些热闹,我想真正让这段友情得以维系,且愈加深厚的原因,是在于我们之间一直有着不言而明的默契:
我们不仅会出现在对方有需要的时候,更愿意理解彼此无法言说的苦衷,留给各自以沉默的时间和空间。
几年前,其中一位朋友杏子失恋了,大家担心她,便陪着她去海边住了一晚。
深夜的海滩上,杏子无声地抱头痛哭,我们也就什么都不问,只是肩并肩地陪着她坐在那里,任海风吹拂,听海水涨落,直到晨曦初亮。
如今杏子早已走出了困境,但回想起那个不发一言的夜晚,还是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
并让我相信,沉默,有时就是最好的倾听,最深的陪伴。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看似复杂,但细思起来,却也简单。
无非就是坦诚、笃定、自在。
我不需要伪装自己,不必刻意说什么,做什么。
你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拘谨拘束,不必对我察言观色,小心翼翼。
我们既亲密又有界,即求同又存异,任何时候,都能以彼此想要的方式给予彼此关心和理解。
我想,这就是在一段关系中保持适时沉默的意义之所在。
让你安于沉默的人,一定也是能让你放心以待的人。
3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片名叫《人生果实》。
修一和英子是一对老年夫妻。
他们结婚近六十年,退休后就住在自己设计的木房屋里,拥有着一片菜园。
片中记录下了时年90岁的修一和87岁的英子的生活片段。
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就连每天喜欢吃的东西也不一样。
修一年轻时是设计师,退休后喜欢沉浸于手工设计,而英子则会把很多时间花在织布机和厨房中。
年复一年,他们就这样在木房子里安静地生活着,看上去并没有很多的话可说,有时甚至会陷入完全沉默的状态。
但这毫不影响他们的感情。
相反,因为足够了解和信赖对方,他们的交流根本就无需太多言语,而是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流露着令人羡慕的爱意。
我是怀着既感动又羡慕的心情看完这部片子的。
这种年久日深的沉默,早已有着超越言语的力量,是对彼此绝对的信任,更是全然的交付。
想起有句话所说:在沉默中依赖,这才是爱。
情意越深,言语越少。
因为你知道,那些你未说出口的话,他已然都能领会,都已知晓。
再浓烈的关系,走到最后,都要归于平淡,但这恰恰也是另一种升华和沉淀。
连沉默也舒服的爱,才是一段感情最好的状态。
4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起于生疏,止于客套。
会有此感慨,大抵上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曾尝试过以刻意制造话题来维护一段关系,就怕彼此变得无话可说。
可遗憾的是,到头来,我们也终究会明白,任何强求而来的关系,都难以为继。
其实,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人的感情也在变。
与其纠结于有没有话说,不如随缘随心。
不必强求朋友、爱人非得有跟你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更不要以爱之名绑架对方。
很多时候,彼此间多留一点距离,葆有一些沉默的空间和余地,反而是让感情保鲜的好方法。
最舒服的关系,必然是相处不累的。
在这样的关系中,彼此都可以放松地、坦然地的样子。有话聊的时候,就畅所欲言,没话说了,就适时沉默,无需在意太多。
就像顾城所写的那样: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对于两个有足够默契的人而言,沉默从来不是负担,而是无言却温暖的相伴。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是经营友情,还是爱情,都应该有顺其自然的智慧。
该珍惜的时候珍惜,该放下的时候也要学会放下。
这样,你就会发现:好的关系,就连沉默,也可以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