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学习者读后感摘抄
《超级学习者》是一本由[加] Scott H. Young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级学习者》读后感(一):《超级学习者》助力高效学习
本书用简单易懂的语音,给我们讲解:超级学习,是一种获取技能和知识策略,既是自主自发的,又是紧迫激烈的! 策略不是给定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案,但它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你要自己决定学习什么,为什么而学。自主自发决定于项目处在主导地位。我们要为了乐趣和便利而学习,你会沉浸于这种高强度,紧迫激烈的学习方法中,会让你进入一种愉悦的心流状态,你会专注于挑战的体验,深入且有效的学习。 书中归纳了超级学习九大原则: 1.元学习 2.专注 3.直接 4.训练 5.检索 6.反馈 7.记忆 8.直觉 9.试验 超级学习法是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有效技能,快速学习硬技能的能力将变得越来越珍贵。 我们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才会驱动我们采取行动。强烈的好奇心或者挑战本身才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你可以做到你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学习的核心是拓宽视野,看到以前看不见的东西,认识到自己内在的,但此前你未曾发现的潜能。 我们在学习新技能前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了吗? 2.你能学到什么? 3.你会成为谁呢?
超级学习九大原则
#糕小糕视觉笔记
《超级学习者》读后感(二):《超级学习者》
超级学习者
8.3
[加] Scott H. Young / 2022 / 机械工业出版社
摘自《超级学习者》
摘自《超级学习者》
摘自《超级学习者》
摘自《超级学习者》
你要自己决定学习什么,为什么而学自主自发决定于项目处在主导地位,我们为乐趣和便利而学习,你会沉浸于这种高强度紧迫积累的学习方法中,会让你进入一种愉悦的心流状态,你会专注于挑战的体验,深入且有效的学习。
学习的核心是拓宽视野,看到以前看不见的东西,认识到自己的内在,但此前你未曾发现的潜能。
我们在学习新技能前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了吗?
2你能学到什么
3.你会成为谁呢?
#糕小糕视觉笔记#机械工程出版社
《超级学习者》读后感(三):培养学习思维,学习不是走捷径。
学习对你来说是一件即使付出努力也得不到对应反馈的结果吗?
也许你阅读过有关学习类的书籍,知道些学习的方法,是否会像我一样在开始学习时,所了解到的学习方法在这时貌似经不起考验?
《认知天性》中一直让我记得的一段话,“学习是一件挑战天性的事情!”
看了一系列有关学习的书,直到看完《超级学习者》这本书我才知道为何那些科学学习的方法在自己身上不起效果。
一、元学习,学习前的准备
我们先来探究以下自己为什么选择阅读学习类书籍。
是想要获得好成绩,考到理想学校?还是对于兴趣技能的培养呢?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改变自己以往错误的学习方法?
对我来说三者皆有。
在准备开始阅读第一本学习类书籍时,我只是想要获得好成绩,因为只有好成绩才能进入理想学校。于是我怀揣着这样的目标,翻开了《认知天性》,阅读时激动万分,好像我获得到这个世界成功的秘诀一般,以后就不会再有学习能够难倒我了。
就这样,我走上了“折磨”之路。
但实践一段时间后发现,到了考试成绩还是没有多少提升,我不禁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对于这样子的学习,我不甘心也不情愿,于是开始阅读大量有关学习类的书籍,这其中就包括《自驱型成长》《科学学习》《内在动机》《跃迁》《准备》《游戏天性》等书籍。但在阅读完《超级学习者》才让我发现在学习上出现问题的本质就是内心。
一旦将学习作为考验自身的极限,就会通过各种方法打破学习能力的局限。
首先需要调整好心态。
在遇到题目的时候(不管简单题还是难题),不着急做题,先在脑海或者纸上描绘这道题考察的是什么,其次再思考如何去做。
过去我再拿到一道数学题或编程题时,话不多说直接开始做题。
刚做开头发现不会了,这时候又得重新看题目,但总是看不出究竟如何解决,因为我自己在看到题目时马上动手去做,脑海中一件对这道题目印刻的原本的题目思想。
而我所提到的先思考,这是超级学习者的第一个原则“元学习”。
自己绘制的部分元学习导图
二、如何有效利用学习方法?
准备好开始学习后,我们在学习中最终要的就是得到学习结果的反馈。
这需要我们直接开始面对学科知识的考察。
如果你觉得听讲解能够听懂,你的大脑就会感到非常愉悦,但这时不要相信大脑,你以为自己听懂了,但实际上并没有,你会发现开始做题时,还是有些吃力。
起初学习数学时,我搞不懂为什么一道题是用哪个公式求,让我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总是胡懵乱猜,看到答案是这么来的,大脑就脑部这一步这么来,其实根本就不对,反而将自己拉开正确学习的道路。
在听讲解时,我们需要与老师同步,共同解题,留意书中的知识点,因为你会发现老师在讲题时经常会说这道题考察的是什么什么。
这是超级学习者的第二、三原则“专注”与“直接”。
三、结语
刚过去的4·23世界读书日,樊登老师所说的:世界就在眼前,眼前的就是世界。
学习不仅是依靠大量阅读书籍,更是需要将理论与现实结合。
我们要掌控自己大脑不是走捷径,而是需要培养出自己学习思维。
希望我们都能在书中打开不一样的世界。
《超级学习者》读后感(四):元学习与费曼技巧,值得推荐
Perhaps not all readers are leaders, but all leaders are readers.
你好,感谢关注《无忧在读书》的豆瓣专栏。“开卷有益、读书无忧”——我是荐书人无忧,今天在读的书是《超级学习者》(作者: 斯科特.H.扬,译者: 姚育红,机械工业出版社)。
《超级学习者》书评
每次看到ULTRA,总会想到Ultraman,比SUPER更厉害的才叫ULTRA,哈哈,那Ultralearning,超级学习法,该有多厉害?
作为过来人,我是一切“捷径”的质疑者。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学习,该经历的,一样都不会少。所谓捷径,多数是急功近利的自欺欺人。
所以,放下过高期望和速成幻想吧,让我们理性地看一下《超级学习者》给出了哪些好方法:
斯科特引用了经济学者泰勒·考恩的话——“平均时代已经终结”,认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优者愈优,强者愈强”。而这些优者、强者,“无一不是超级学习者”。
什么是超级学习?作者给了9条原则,作为超级学习的基础:
(1)元学习(2)专注(3)直接(4)训练(5)检索(6)反馈(7)记忆(8)直觉(9)试验。
如果你好奇这9个方法神奇在哪里,可以一一去阅读、检验。
老规矩——好书评,不剧透,只分享一些新的“认知提升点”:
1、元学习
今年“元宇宙”走红,META也成了热词。META,元,来自希腊单词μετά,意思是“超越”,通常指”对具体的抽象”。元学习,意思是关于学习的学习,话句话说,学会如何学习。作者把元学习列为9条原则第一条,可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拿出学习时间的1/10来先思考如何学习,特别是思考清楚学习的3W——为什么(WHY)学、学(WHAT)什么、怎么(HOW)学,事半功倍。
为什么学?学习有两种目的:工具型动机、内在动机。搞清楚了为什么学,才会真正想学。
学什么?概念、事实和程序。学习概念需要理解,学习事实需要记忆,学习程序需要i练习。
怎么学?作者推荐基准测试:遵循规律,节省时间;强调/排除法。对标目的学,有的放矢。
2、直接的重要性
你在学习时有没有这种情况?想学会一门语言,指望通过背单词、记语法掌握,而不是与人真正用这种语言交流。想提高演讲能力,只是买关于沟通的书来读,而不是当众练习演讲。——超级学习者不这么做,他们更直接:直接交流、直接练习。直接学习,是大多数超级学习项目的标志。用我们中国的智慧表达,就是“手指指月指非月”啊。
3、记忆的方法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从心出发慢慢回忆,比再看一遍书更有用。作者举了理查兹的记忆法:“阅读字典,只关注字母的组合,忽略定义、时态和复数。然后,在骑几个小时的自行车过程中,依靠记忆,一遍又一遍地回顾单词表。通过检索、回忆单词,理查兹展现出惊人的记忆能力”。这种不逐字逐词拆解背诵,而是把单词的字母作为整体阅读、通过视觉回忆的方法,非常值得推荐。
4、费曼学习法
本书作者也推荐了非常有名的费曼学习法:
(1)在一张纸的顶部写下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或问题。(明确目标)
(2)在下面的空间里,解释这个想法,就像你必须说服他人理解这个想法。a.如果这是一个概念,问问你自己,你会如何把这个概念传达给那些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人。b.如果这是一个问题,解释如何解答它,最重要的是,解释你是怎么理解解答步骤的。(以教促学)
(3)当你陷入困境的时候,即你的理解不能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转向你的书、笔记、老师或参考资料去寻找答案。(寻找答案)
本书的解释略显繁琐。费曼学习法,接近第一性原理,即明确问题,追问本质,以输出为目标输入。
一个好理解的案例:一对文盲夫妇培养出了清华孩子,方法是每天让孩子“当老师”给自己再讲一遍。
对大人来说,以输出为目的输入,非常有效。比如我写书评,以输出为目标能很快吃下更多的书。
对孩子来说,可以采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通过不断地提问、追问,让他们回答,去掌握知识。
总的说来,这本书还是很有启发价值的。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当我们喂养我们的身体时,也必须喂养我们的精神,身体和精神应当同时端坐在同一张餐桌上”。
生之为人,学会学习、终生学习,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