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创伤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创伤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17 09: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创伤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创伤遗传》是一本由[以]加利·阿特拉斯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伤遗传》读后感(一):停止代际创伤循环,实现真正的自愈

  在我的心理咨询职业生涯中,遇到一个特殊的来访者。艾伦是一个身高180左右的帅小伙,但是肥胖却毁掉了他英俊的外表。

  艾伦来到我的办公室痛苦地说:“我控制不住自己,见到事物就想一股脑的往嘴里塞,根本什么后果都不考虑,很喜欢胃里满满的感觉。”

  在咨询过三次后,我们尝试着去探究一下艾伦家族的故事,原来艾伦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曾经历过那个饥饿的年代,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食物匮乏的生活,遇到吃食的时候,人们只能疯狂的填满胃,为身体储存能量,这样才能保证个体活下来。

  在把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遭遇摊开后,艾伦如释重负,他说:“我一直在替他们吃东西,只为了迎接饥饿的来临。”

  每个家庭都携带一些创伤历史,每个创伤都以独特的方式存在于家庭中,下一代甚至更下一代在出生前就已留下情感印记。

  《创伤遗传:心理咨询师和她的11位来访者》一书中,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代际创伤对后代的影响,书中有很多向艾伦这样的来访者,他们的心灵深处藏着整个家族的秘密,这个秘密不仅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包括我们毫无觉知地携带者——几代人遗传下来的记忆、情感和创伤。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这些表观遗传变化,比如艾伦的暴饮暴食,可能是为了在生理上做准备,以使孩子适应他们父母甚至祖父母经历过得相似的环境,帮助他们生存下去。但事实上,即使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过创伤,也会容易出现创伤症状。

  父母从未消化过的创伤会传给孩子,这些感受是住在孩子身体里的“幽灵”,是避而不谈和无法言表的鬼魂。我们遗传的正是这些“幽灵”般的经历,不完全活跃,但也不是不存在。它们用肉眼可见的、实实在在的方式入侵我们的现实;它们赫然耸现,留下痕迹。我知道它们,能感受到,但不一定总能找到它们的源头。

  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爱我的男朋友,事无巨细,他可以做到每天早上给我买早饭,中午等我下课一起吃饭,因为我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我的课时量比他多,他会帮我做很多的事情,比如帮我刷鞋,这让我感觉不可思议,甚至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的爱。

  通过向专业课老师咨询,发现我这种“爱无能”的表现,很可能跟小时候的养育方式以及父母的情感经历有关系。

  后来因为我的抑郁症复发,我单方面宣布分手,离开了这个完美的男友。现在来看大学时期的这段感情,是他在疗愈我,一直用爱在疗愈我,但是失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过医生,吃过药,做过心理咨询,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后,我渐渐地好起来,我也找到了父母的创伤,我的父母未处理过的创伤。未经处理的经历总会找到途径回到生活里,一次又一次地重现。我们家庭的创伤找到的途径就是我的恋爱,关于创伤的记忆也以记忆压抑的典型方式回到生活,它没有任何预期地潜行于心,被之后的事件一触即发。后来在我的动员下,我们家进行了家庭治疗,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我们停止了代际创伤,开启家庭幸福的生活,我也实现了真正的自愈。

  关于代际创伤这个话题,很多父母的对待方式都是“逃避”。许多家长都专注于这个难题,担心他们的痛苦对孩子的影响,试图让伤害减到最小。家长希望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承受自己的痛苦;孩子试图保护家长,不让他们揭露或者重温他们的创伤。家长和孩子之间潜意识中串通的目的是避免痛苦,因此压抑那些经历,让它们成为未说出口的秘密。

  但是孩子是忠于父母的,他们的情感、记忆、身体感受都是忠于父母的,所以那些代际创伤的痛苦依然会出现在孩子的人生中。我们需要直面创伤的勇气,让这种创伤的痛苦到此为止。

  这本《创伤遗传:心理咨询师和她的11位来访者》直击心理咨询室现场,书中有11个真实的心理咨询个案。这11个故事或许沉重,但又是温暖的,它们是黑暗中的光亮。在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总能瞥见自己的影子,那些自身未被解决的困扰,从而在他人的故事中得到了启发。

  每位读者在看完这本书后都会深受启发,我们明白了遗传性创伤如何以静默但影响深远的方式塑造了我们的生活,以及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自愈的能力。

  如果相比同龄人,你经常更容易抑郁、焦虑、缺乏自信,那么不要太过于责备自己,可以先读读这本《创伤遗传:心理咨询师和她的11位来访者》,在他人的故事中,你可能会找到治愈自己的方法。

  《创伤遗传》读后感(二):创伤遗传,三招帮你走出连通过去的创伤,开启新生

  “做心理咨询师久了,听别人的故事,现在变得越来越钝感。”漂亮的王小姐,是三年前踏入这个行业的,看她面带微容,眼光柔和而坚定地望着你的脸,好像真的有故事想同她聊。

  “三年,我见过不下1000位客户,男女老少,各有各的烦恼。可能凡尘俗世中的儿女,来人间修行,就必须灵识与肉体作博弈吧,超脱了,看开了,便升级进入无碍的境界。”

  心理咨询师的感受大多相通的。

  美国的心理学家加利·阿特拉斯博士,在曼哈顿有一间非常受欢迎的心理诊所,她接待过许多慕名前来的咨询者。

  她的代表著作之一,《创伤遗传:心理咨询师和她的11位来访者》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

  她以咨询师的身份,探索那些意识之外,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记忆与创伤,试图帮助受创者理清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联系,并尝试让他们充满希望的继续追求新的生活。

  祖父母的创伤会怎样存在于孙辈的心里、被父母埋藏的秘密、我们看到坏妈妈是因为过去那些难以言表,过于痛苦的记忆与创伤,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遗产"。

  通过11个故事,作者帮助寻找我们对自己保留的记忆,对那些威胁性太大、我们无法完全处理的现实。

  作者尽可能地来厘清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联系,并尝试回答我们应该如何继续。

  在她看来,它们或许是感伤的,但结局都充满希望。

  莱拉的外婆玛莎,出生在俄罗斯一个混乱的家,她是家中8个孩子中最小的,也是唯一受过教育的。

  她的爸妈要养活一大家子人,根本无暇管孩子们。

  玛莎在比他大十岁的大姐看护下长大,尽管成绩很好,人却内向。

  10岁那年,玛莎做了个噩梦,就偷偷的钻到15岁哥哥的床上,在她心理哥哥就是勇敢的象征,可以保护自己。

  但躺在床上,哥哥亲了玛莎,从此,哥哥过几天就会到床边温柔抚摸她。

  当玛莎长到13岁,来例假了,她妈妈淡然地对她讲,不要再让哥哥到她床上了。原来玛莎的妈妈早就发现,却以这样漫不经心地方式来处理。让玛莎的记忆,多了一重压抑,并带回到此后的生活中。

  玛莎本能地想给她的女儿及外孙女,提供她从来没有获得过的保护。

  但是这种保护又是畸形的,玛莎让女儿韩娜婚姻破裂,生活在痛苦的深渊中,又让外孙女莱拉闻男孩色变,并阻止莱拉获得正常的亲情与爱,真是一个坏妈妈,毁了三代人。

  那些没有画面,没有声音的代际秘密,虽然我们并不知道那些创伤,但是我们生来就携带祖父母和父母的情感信息,能够感受到古老的家庭秘密活在我们体内。

  创伤遗传大多来源于原生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愈的潜力。

  1、重获安全感

  咨询师一开始并没有触及针对莱拉的心理阴影,只是同她玩着聊天来疏导。

  一年多的进间,咨询师都只是和她做着游戏,观察她的游戏方式,倾听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逐步带着她走出脆弱与阴霾。

  让莱拉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逐步有了安全感,并从过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2、扔掉耻辱感

  咨询师在瓦解了受创者内心爱恨的冲突后,进而消除受创者的低自我认知的羞耻感。

  慢慢地,莱拉意识到,外婆所要求的一切,都是她的问题,而并非来源自已的问题。莱拉没必要为外婆的心理阻碍而纠结。

  莱拉只有消除了自身的羞耻感,再能放下芥蒂,同外婆一起讨论这些问题的根源,发现这是外婆小时候的创伤,才导致创伤遗传。

  只有外婆摆脱低自我价值羞耻感,才能好好接受未来,正常地抚养下一代。

  3、自我救赎

  莱拉长大后,也主动学习了心理学。

  她的博士课题,也同创伤遗传相关。她想用自己的故事,帮助到越来越多的人群。

  相信在莱拉的努力下,下一代承担的不仅仅是绝望,还有希望。

  在《创伤遗传:心理咨询师和她的11位来访者》书中,11个故事是关于过去被隐藏的创伤,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道原生的疤。

  只有当我们学会识别内心的创伤遗传,问题就开始出现转机,打开度越高,生活也会向着阳光的方向,越来越明朗。

  《创伤遗传》读后感(三):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陷入抑郁、焦躁和自卑,潜意识到底有多可怕?

  为什么有些人带着精神创伤?因为他们自出生前就不被欢迎。

  为什么有些孩子成长就伴随着恐惧?因为是伴随着战争长大的。

  为什么有些孩子从小就面临着自卑?因为他们成长在贫民区,要面对贫穷和歧视。

  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集体潜意识概念,我们的自主意识只占我们所有意识的5%,那剩下的95%藏在冰山下面的都是我们的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除了社会集体潜意识之外,对我们个人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咨询师加利·阿特拉斯在经过10余年的心理咨询师生涯当中,发现每个家庭都携带的一些创伤历史,而这些创伤都会遗传给自己的孩子,下一代在出生之前就留有情感印记,他写下了这本《创伤遗传》,将他所咨询关于家庭创伤的典型案例融合在了这本书当中。

  据此也能够解答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抑郁焦躁,缺乏自信,原生家庭到底带给我们每个人,除了爱和幸福之外,也有创伤和痛苦,我们如何在遗传创伤当中的漩涡当中寻求自救和自愈。

  一个小婴儿约翰,在他出生几个月后,他的姐姐就因为车祸去世了。他的大哥在他长大之后告诉他,当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时,跑出门时把婴儿掉在了地上,但是父亲却坚持说根本没发生这回事。

  不论如何,父母在姐姐去世之后就再也无法回到幸福的状态了。

  约翰在童年的记忆当中,只要家里有人提到姐姐的名字,母亲就会非常的生气。但他关于创伤的症状是在他结婚后有了一个名叫珍妮的女儿之后开始的。他似乎是无意识地给自己的女儿起了一个跟姐姐类似的名字,一方面她害怕自己伤害到女儿,另一方面他的潜意识里面又希望自己的姐姐能够重生。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婴儿是不会有记忆的,但是约翰对于自己姐姐去世的事情却总是显得难以放下,经常觉得自己神经衰弱。

  在谈到为什么自己会选择过来咨询的原因,真说是不想让自己的女儿珍妮为有跟自己儿时一样同样的经历,他不想让珍妮跟自己一样有一个伤心的家长。因为在他童年的意识当中,母亲一直都是一个伤心的无法正常生活的家长的形象。

  约翰的问题在于他能够理解母亲的伤心,能够理解母亲对自己的疏忽,但是他却无法让自己真正能够接受母亲对自己的态度,因为潜意识里,他对母亲的需要和渴望非常的强烈。这种忧虑甚至影响到了他日常的生活,他会觉得自己在工作上也遇到了一个疏忽自己的老板,他总觉得老板想解雇自己而转聘其他人,这种感受和儿时被忽视的感受十分相似。

  随着咨询的深入,一切的谜团随着约翰的大哥杰克的透露才真正显现出来。

  大哥杰克告诉约翰,在这件事当中其实受伤害最大的就是约翰。在母亲发现自己怀着约翰的时候,她非常的失望和生气,因为她不想再要一个孩子,她责备父亲又一次让他怀孕,他们有4个孩子,已经足够了。

  在母亲的潜意识当中,她觉得自己只需要4个孩子,所以当约翰出生之后没几个月,姐姐就遭遇了意外去世,实际上也和母亲期望的一样,她还是拥有4个孩子。不得不感叹,人的潜意识的力量是有多么的强大。他像一只命运之手一样支配了我们的生活,也可能会支配我们的未来。

  曾经有一位匈牙利精神分析师桑多尔·费伦齐在他的论文当中也描述了一些不受欢迎的婴儿,他们在长大之后,多数都会显得很悲观,对他人充满不信任并且有自杀的倾向。深入分析之后发现究其根本,在于他们每个人都带着家庭遗传的创伤,因为他们的出生都是不受父母欢迎的,不管他们是否真正的意识和知道这一点,这些人都会觉得自己更愿意去拥抱死神。

  书中还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有一个来访者诺亚一直对死亡比较着迷,喜欢看报纸上面的讣告栏,想象着死去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诺亚不再研究讣告,转而开始想象自己有一个双胞胎的兄弟,但是在出生的时候就夭折了,所以只剩下自己。

  当诺亚拿这个开玩笑的时候,母亲听了就会很生气。但这并不能让诺亚停止对于这个事情的想象,他似乎无法控制自己,还时常莫名感受到一种悲痛。

  终于有一天,诺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发现自己确实有一个死去的哥哥。父亲告诉了诺亚一切事情的真相,父亲不想提前告诉诺亚是不想给诺亚造成负担。

  诺亚死去的哥哥也叫诺亚,大概比诺亚大一岁,在诺亚出生之前也去世了。了解到自己身世的真相,诺亚似乎也可以放弃对于这种想象的执着,我们的创伤遗传是从何而来,似乎没法用科学原理来解释,大概率是由于我们的潜意识的作用。

  这世界上每个人的性格特质不同,遭遇经历也不同,但是我们都无法抹去家庭对于我们个人造成的影响,无论是好的影响还是创伤遗传的影响,都对我们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它,直面它,接受它或许是化解这种创伤和痛苦的最好办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