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实验动物》》读后感摘抄
《《诗画实验动物》》是一本由朱峰 / 郑开明 / 李汉中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诗画实验动物》》读后感(一):实验可贵可敬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不可见的世界中摸索前行着。如果把一切的矛盾归结于一体,那终归会落到人类自己身上,这在三年中的疫情世界里尤为明确了。与其自圆其说,不如开诚布公。是的,把更多的质疑与敌对放置在一个问题上,也许你心中的答案是对的,但如果扩大边际那就另当别论了。
若你是个热爱小动物的环保人士,那绕过这本《诗画实验动物》也可。事实是人类做出的非凡与卓越是让身边的动物做出了奉献与牺牲。但换言之,牺牲似乎是试探人类进步的一个残忍的方式,或是必经之路,那其中的故事可写满人类近代史。这也存在着伦理道德问题,如何对待生命,对待异己生命的眼光与定义。可见这个学科是在人类正义的研究范畴中相对矛盾地发展着。在科学普及的年代,生存的安全性与保障成为了人类群体关注的重点,近几年则更为重视与焦虑了,它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带来的弊病更是左右世界格局。在这册书中,我们见证了人类探索世界的诸多成果,在外太空、在深海、在微观世界、在方方面面,有太多的领域都留下实验动物的身影。而大多数的人对此知之甚少。
这个学科需要普及是必要的,它在现代科学中有重要的一环。如疫苗的研发,在过去1-2年的时间才能做到,今日则数月就能办到,这都是实验动物科学领域的成果。其带来更短的周期与更快速的反应,稳定不断变化的疫情局势。
所以看到的书中的历史成就和历史贡献都令人有些许酸楚,可慰藉心灵的是拯救了更多人的生命。这也是更加坚定了人类向前的信念。其实人类面对自己足够坦诚,足够真诚就能足够真实的面对自己的行为。不得不说的是这场疫情无疑是自然的一场清洗,不要在意那些社交媒体的言论,或许真实从来都不存在在那里,代替的往往是令人厌恶的中伤彼此的谎言。如果说自然的缓冲无法再接受人类的进攻,其调节能力就带来了相对人类负面的后果,或许这就是真正的答案。
也或自然有攻心之计,混乱充斥着当下,又有谁能控制未来?
我们的探索让我们能抵御未知的风险,实验动物科学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多少伟大的科学家的帮手就是我们低估的小动物,同时,你是否会发现,这种类同的实验避免了人自身实验的危险,也镜像了我们与动物的同质。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自会打消那不可一世的高等感,而是更多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这春日,万物复苏。樱花、玉兰、连翘竞相开放,看到生气勃勃的景象,让人愉悦。是啊,看它生的美丽茁壮,也证实着你的真实存在与康健平安。
《《诗画实验动物》》读后感(二):为实验动物写赞歌
据说,人类是唯一能够认识到自己会死亡的动物,其他动物大多数死于生命的耗尽或是残忍的生存竞争中。然而,世界上却有一类十分特殊的动物,它们的出生、生长,甚至死亡都被人类所控制着,它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却用生命为人类健康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谱写了宏伟篇章。
它们就是大多数知道却不熟悉的——实验动物。
说起实验动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小白鼠,甚至一些人还会拿被当作实验的人来开玩笑,称他们为小白鼠。的确,小白鼠是一种实验动物,但实验动物的种类繁多,除小白鼠外,还有兔子、果蝇、鱼、犬、猪、猴、猫、鸡、鸭等等。当然,想要全面系统的了解实验动物,《诗画实验动物》一书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一本介绍实验动物的科普图书,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手绘插画,介绍每种动物之前,都配有一首赞歌,用来讴歌实验动物的奉献精神,这种写作可谓是别出心裁,很有创意。
作者在开篇首先为我们展现了实验动物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中有我们熟悉的果蝇,它们是第一批飞上太空的地球动物,也有第一只被送入太空的哺乳动物名叫莱卡的狗,还有第一批在太空旅行中幸存并安全返回地球的灵长类动物松鼠猴贝克小姐和恒河猴埃布尔小姐;在抗击疾病中奉献自己的动物小鼠、大鼠、仓鼠、兔子、狗、猫、猴等等。
从梳理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在面对许多不能直接以人类进行的实验时,首先想到的是动物,通过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获得数据,以便为人类继续相关实验。从这方面来说,实验动物的确为人类的健康以及医学进步带来了巨大贡献,作为人类应该感谢实验动物们。不过,人毕竟不是它们,不能理解它们的内心,它们是否真的愿意被当作实验动物?
《诗画实验动物》一书中详细为读者解释了什么是实验动物以及相关的陌生名词,其中“实验动物”是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来的,“科学界把遗传背景和微生物背景得到一定控制的专门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称之为实验动物。”我们国家对实验动物的定义是这样的:“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从实验动物的定义来看,我们对实验动物的要求其实挺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实验动物都是人工繁育的原因,这也导致了为什么小白鼠容易被选为实验动物的原因,毕竟他们的繁殖周期短,繁殖效率高。
难得的是,书中对于人类选取的实验动物种类分别介绍,并给予他们写下赞美的诗歌,诗歌优美却夹杂着淡淡的忧伤。譬如《颂大鼠》这篇:“名猥人不宠,万年仍从容。遍布五大洲,南极却成冢。基因突生变,纯为科研种。不怕牺牲重,无胆更英雄。”这诗歌中有对大鼠的赞美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然而作为一个动物科学专业出身的我来说,还是觉得莫名的悲伤。
曾几何时,老师当着我们的面解剖羊;曾几何时,我们生理课上用兔子来做实验;曾几何时,我们用鸡来进行数据的获取……每每那个时候,心中满是不忍,可又无可奈何。
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数据,学生们的学习离不开各种实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验动物不可或缺。面对如此情形,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它们活着的时候,给予它们最好的生存条件,尽可能的减少它们的痛苦,在它们死后安葬它们。除此以外,似乎我们能做的很少。
生而为人,我们何其幸运,至少我们不会成为真正的小白鼠。但生而为人,我们也该知道生命本是平等,我们可以为无私奉献的实验动物默哀与铭记。于是,联合国认可了“世界实验动物日”是每年的4月24日,实验动物周是每年4月24日所在的那一周。
但其实,不只4月24日,实验动物牺牲的每一天都值得被铭记。
读《诗画实验动物》一书,我们除了能够了解实验动物究竟是什么,它们为人类做出何等贡献外,也能真切的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不管是对实验动物,还是对我们自己,都应该格外珍惜。总之,本书全面系统的讲述了实验动物的发展史,有助于人们更多的了解实验动物,它是一本非常易读的科普读物。
《《诗画实验动物》》读后感(三):致永不忘却的纪念
好看,是我拿到书之后对封面的第一印象。书的封面和书页外边都是墨绿色,加之四四方方的白色方块内的墨绿色“诗画实验动物”书名,给我一种典雅素净的感觉。带着这样的喜爱,我翻开了这本书。
书的内容并不复杂,大约是小学生中学生来读也是可以读下去的,而且每一节都有一段小小的诗歌,来揭示该节的主题,颇为有趣,同时,书里面有很多彩印的画,将各种各样的实验动物、研究人员等通过直观或者有趣的方式展现出来。
书一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对实验动物的功劳做了简略的介绍,如探索太空、潜入深海、治疗疾病等等方面都有着实验动物的身影。
第二章对于实验动物的一些细分领域做了介绍,如为了使得实验动物和人类的某些特质尽可能接近,会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培育出人源化动物或悉生动物等。
第三章叫做“替难者名录”,意思是这些实验动物为了医学研究、疾病治疗等献出了自己的器官乃至生命等。本章一共十六节,对应十六种常见的实验动物,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鼠、牛、兔、狗、鱼、猪、牛、羊等,还包括雪貂、仓鼠、果蝇等日常生活中较为少见,但亦有听说的。本章对各类主要实验动物进行较为细致的说明,基本的说明思路是,为了研究某疾病选择某类动物,这样选择的优势是该类动物的生殖生长周期快、培育成本低、健康状况较好维系等,基本是围绕着成本、时间、效果这三方面去考虑的。
第四章叫“真诚的补偿”,是在理解“替难者”们的意义上,从吃、住、行、亡、念等方面来补偿实验动物们。这一章我觉得很有意义。基于对“替难者”的理解、尊重和感激,在“3R原则”(减少、替代、优化)的基础上,尽可能在生前满足实验动物们各方面需求。而即便是动物死亡后,也会通过举行葬礼、立雕像、设置纪念日等方式表达对献身的实验动物们的尊重。这一点让我想到另一本书里面描述的,将躯体捐献给研究机构解剖的人们,当时那本书的作者也一再强调“要怀抱着对躯体的尊重去解剖”,有种异曲同工之感。看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上的尊重和感恩之心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让我这样的普通人也非常欣慰。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国外和国内的医学界名人,如解剖猪的盖伦、研究狗的巴普洛夫、研究果蝇的摩尔根等等。
总体来说,是一本比较有趣味性的实验动物入门书籍,作为给孩子们科普的书籍是非常不错的,有助于唤醒孩子们对实验动物乃至于医学事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