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城市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一
强调:“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活”现在“求生态”,如何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书写城市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需要我们因地制宜,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市工作各个方面。(评析:第一段引出话题,点明观点。从观点的表述形式可以看出,文章的分论点以对策为主。)
为了深入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2016年以来,我国先后在福建、江西、贵州和海南四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上截、中蓄、下排”的海绵城市建设,“多规合一”与项目审批模式改革,农村生活垃圾积分兑换,环境资源巡回审判……各试验区基于各自生态优势,在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仅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样板,而且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评析:第二段阐述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侧面说明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本段中提到的生态文明创新做法和探索都可以作为素材积累,另外像“成为/打造XX的生动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等表述都可以学习仿写。)
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梳理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环境治理体系、生态补偿等14个方面共90项的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对于这些“试验田”结出的“生态果”,其他城市充分借鉴、积极创新,有助于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城市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评析:第三段分析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本段首句承接上文,段落间衔接紧密。)
书写城市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需要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选择好相关产业,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生态上下功夫,推动城市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另一方面,努力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大到购买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等节能环保产品,小到减少塑料购物袋、餐盒等一次性用品使用,以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倒逼发展方式绿色转型。